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珑,做为一位成功的女性职业经理人和合伙人,其魅力不仅在于曾经在教育、房地产营销、市场研究及企业咨询等各个领域都留下过不俗的业绩,也不仅在于为过往客户与合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还在于她做为母亲,怎样面对引导自己正值青春期的女儿,走上独立与完整人格的发展道路。女儿的成长,给她带来的成功与自豪感让我们看到她将智慧融入生命,让自己身心内外和谐成长的丰满,而这才是一个母亲所追求的成功人生吧。
一个看似普通的机缘让我们再次相遇,几年不见,她看上去比以往显得更加年轻且充满活力。这一年来,经过俞珑的努力与安排,女儿娅妮加入了中美J-One交换生计划。从参加面试、与机构沟通,到为女儿做好充分的行前准备,从女儿踏出自家大门,到入住交换家庭、进入新的学校以及一年中碰到的各种挑战与心理调整……在这些对母女双方都非同凡响的日日夜夜里,俞珑通过视频、Skype、邮件等一路陪伴,以母亲一片真爱之心,远远地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一点点蜕变,从一个懵懂的胖丫头,成长为一位笑容灿烂、美丽自信的少女,并为当地社区全然接纳。而她自己也从这个项目中充分触及到志愿者精神的核心,并消化吸收,进而乐于与更多的中国家庭分享。
从小娅妮的故事,我们看到俞珑一家的选择与实践,不同于目前普通的留学生计划。她们的优势在于发现了留学国家最优秀的文化核心,让孩子有机会在宝贵的留学时段,充分地浸润其中,获得教育中可谓无价之宝的体验。而这样的机会,实际上一直在现实当中存在,只是没有被更多的留学生家长发现而已。以至于更多的留学生只在乎在名校获得更好的成绩,更有甚者,以为只要花更多的钱就能买到名校的学位,这些于教育来说可谓本末倒置。俞珑母女的留学故事,对更多希望儿女留学成功的父母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投资者报》:对于女儿娅妮的教育,你们夫妻俩是怎样考虑的?
俞珑:我们两人都曾经是大学老师,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清醒,从一开始就不想让孩子走“独木桥”。这个孩子的个性非常活泼,从小就很爱笑 。小学在金色摇篮、全程超越,都是非常提倡自由发展的学校,全程超越的校长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心理学博士程越,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小学四年级我们一群家长将孩子转到北外附中。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因为实在不愿逼着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同时也感到,那条路对于从小散养的孩子来说是痛苦或走不通的。
《投资者报》:小娅妮有你们这样的父母真的很有福气,那么,她的特长是什么呢?你们是怎样考虑帮助她发挥特长的?
俞珑:她从小就特别仁义,有爱心,幼儿园时睡午觉,看到老师蹲在地上洗东西,她会爬起来给老师塞个小板凳,自己还系不好扣子的时候就去帮助别人系扣子。一方面是有爱心,另一方面也有些过界,后来我们就和她讲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再去帮助别人。我们一直希望找到一条更适合她的教育方式,所以一直没有逼着她一定要在学习成绩上如何如何,甚至小升初我们也没有给她压力,升入北外附中后,她没有进成绩最好的实验班。但是在情商方面,在陌生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迅速获得大家认可和喜爱的能力,都非常突出。她很小的时候我们家有个小花园,她三岁就和我们一起给花儿浇水松土,周末在花园用薄荷茶和蜀葵花招待客人,植物长虫了,就穿着小轮滑鞋去社区中心请打药的白大衣奶奶。很自然地我们看到她天分里面有热情,喜欢担当,有责任心。另外,她还喜爱画画,喜爱美的事物。所以,我们就因势利导,在她擅长的方面给予肯定和提供机会,让她也更愿意在这些方面继续发展。
《投资者报》:您们如何选择了这个交换生计划?为什么觉得这个交换生项目特别适合女儿呢?
俞珑:在没有发现这个项目之前,我们也很不确定孩子应该走哪条路。直到朋友向我们介绍这个由来已久的J-One计划,即美国公立高中交换生计划。这是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非赢利性政府项目,全世界每年有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万名15~18.5周岁的中学生可以参加。交换生住在美国各地的志愿者家里,做为美国家庭的一员去生活与学习。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加深各国学生与美国普通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为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提供独特的学习机会,了解原汁原味的美国文化。经过严格遴选的交换生被视为国际文化的交流使者,融入美国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肩负着自己国家文化的使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962 年曾通过此项目留美学习一年,受到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接见,从那时起,他就立志未来投身外交界,为政府和更多的人服务。
首先,我们被这个项目的立意所吸引,希望孩子在美国能够真正处于主体文化氛围之中,而不是在边缘状态维持生存。然而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项目中所蕴含的志愿者精神,因为所有交换家庭都是志愿者家庭,他们这种包容、接纳、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在国内很难想象的。因为说是美国政府资助的项目,但实际上政府只提供很少的资源,基本上孩子的所有生活由志愿者家庭来承担。实际上正是这两三万个爱心家庭,每年帮助美国政府把这样一种价值观传达给全世界。孩子在这样的爱心家庭内成长,一方面我们感到放心,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榜样。小娅妮从小爱帮助人,在这样的家庭也会感到容易相处。
《投资者报》:在帮助娅妮申请志愿者家庭时曾经遇到哪些难忘的经历?
俞珑:刚知道这个项目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项目就像给我们设置的一样。如果是一般的留学项目,又要拼托福、GRE什么的,而这个项目的重点是考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沟通能力。比如会问她对单亲家庭如何看待,对弱势群体如何看待,等等,考核的结果娅妮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在项目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你不知道会被哪个区域的哪个家庭接收,通常是去美国的中西部,和那些纯朴友好的美国家庭在一起。但是家庭的种族、信仰、性格、成员状况、职业……一概不知道。 我们一开始选择了波特兰,与上海气候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那里留学。
我们订好了8月19日的机票,但到了7月底接收家庭还没有着落。机构说8月30日不告诉我们才算他们违法。但我们觉得心里没有底,因为孩子没有参加国内中考,如果留学不成,下一步在国内也没有安排。最后机构终于说了实话,连续三个多月了,在已经交了安置费的波特兰没有找到可以安置娅妮的家庭,那个时候我感到自己不能再等了。此时中介机构问是否愿意去亚利桑那,因为那里是他们志愿者家庭资源比较多的区域。而正好前一年我们旅行去过那里,沙漠气候,非常炎热。尽管不太情愿,我们却同意了,但三周过去了,还是没有落实。 焦急中有天夜里我脑中灵光一现:这个项目既然是爱心项目,志愿者家庭自愿地将这样的爱心传递给交换生,然后再由他们把对美国正面的印象带回自己的国家,继续传达出正能量。那么,我家的这个孩子能够带给人家什么呢?想到这里,我就重新做了一个娅妮的介绍,因为她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孩子,应该把这个特点让美国人知道。于是就把原来的去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哈佛、悉尼大剧院参观的照片,换成了在家包饺子、在家里带小朋友们做手工的照片,还有四岁去人民大会堂献花、奥运会中奖后十一岁独自参加开幕式等等,都是表现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乐于帮助他人的一面。另外,她与小伙伴去西藏旅游,还获得了一封拉萨的志愿者老师的英语推荐信。完成之后重新再发过去,只差三天机票就要作废了,机构才告诉我们成了,有家庭在摆放着学生候选人资料的场所,选择了娅妮的资料。
我们很幸运,接待家庭是富裕家庭,自己盖的占地9亩的花园house,犹太家庭父亲原是伯克利的教授,妈妈是小学教师,各方面修养都很高,家里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他们刚好度假回来,是新加入的志愿者家庭。但是他们还不是最后确认,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话,因为他们的女儿性格上有些焦虑,所以要先试一个月,如果妹妹同意娅妮姐姐留下来,才算最后同意。
《投资者报》:在娅妮出国之前您们帮助她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俞珑: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她心里本来也有恐惧,害怕十五岁就一个人出国学习。为了让娅妮做一个充分的行前准备,我们安排她和一个小伙伴两个人一起去西藏旅行。以往旅行都是飞机,而那一次两个孩子也没买到卧铺,两天两夜坐着硬座去的西藏,再加上高原反应,这实际上是让她自己在心理上断奶的一种训练。现在看来这个安排有点狠心,但还是很有意义的,娅妮自己也知道她面临着什么,一路上自己准备了很多自助旅行的资料,还沿途画图记录了自己走过的地方。当她从西藏回来知道还没有落实接待家庭时,着急得哭了。其实我们一直就瞒着她,不想给她增加心理压力,但到那个时候也必须让她有个心理准备了。后来我们一起完善资料,甚至找到了凤凰城这个名字与她的必然连结。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与变化对她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也是成长所必然付出的代价。她从不愿意去、害怕一个人去,到珍惜难得的机会、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的家庭,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还是勇敢独立地走过来了。在出国之前,她必须与项目签订协议,包括十个月不能中途回国以及在留学期间必须遵守的纪律与原则等等,她从小就是个愿担当有责任心的孩子,这些对她来说都不算太难的考验。
《投资者报》:那么在过去的一年里,哪些是对女儿最难的考验?你们又是怎样陪伴她度过的?
俞珑:她遇到的最大考验应该是走出自我,不仅是与接收家庭的父母和妹妹弟弟相处,还要走出去与同年龄的孩子们和社区里的其他人相处。首先妹妹有些心理上的障碍,动不动就大哭一场,她特别希望能够帮助安娜妈妈照顾妹妹,但在那个家庭的文化里,妹妹哭就让她先哭个够,过多干预被看做是“希望当领导、喜欢驾驭别人”,这里面就有着非常微妙的文化差异,蕴含着对个体尊重涵义的理解。还有就是娅妮是个很节俭的孩子,希望为我们省钱,以至于有一天安娜妈妈在邮件里问我:你们家的经济是否发生了问题?为什么娅妮看到什么都说太贵了?这些看似很细微的事情,实际上对青春期的女孩子来说在心理上都能带来微妙的影响。
我们与志愿者家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经常通过邮件和Skype对话,及时解决了不少小问题。可能是因为安娜妈妈也是搞教育出身,同时犹太家庭又特别重视教育,青春期少女的成长对她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有时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共同体会一个外国孩子的感受并约定好由她提供哪些具体帮助。
《投资者报》:通过一年的留学生活,女儿有哪些改变?
俞珑:娅妮是个性格开朗、阳光的孩子,她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义卖中获得很好的收入,她发挥自己画画的特长,充当社区青少年剧院演出的布景服装师的助手,并连续四个周末为看演出的观众化别致的脸妆,在父亲与前妻女儿的婚礼上做摄影师,她画的小熊标志还被选定为校队比赛运动衫的LOGO。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她还登上了社区剧院的舞台,在正式卖票的歌舞剧中表演独唱,还参加了学校的垒球队……
这些在以前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女儿最大的改变是更加自信了,她在异乡体会故乡、把流浪当远航。
一个少女在自我成长中不断受到不同文化间碰撞的启发,也凭着志愿者精神和温暖、阳光的性格魅力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而获得了社区众多家庭的认同和尊重。她更懂得尊重他人,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开始真正思考人生、思考梦想。
《投资者报》:下一步您有哪些计划?
俞珑:从女儿的留学经历,我们衍生出一些国际交流的项目。我们的咨询公司嘉略教育连续两年举办“飞越重洋”派对,来自中、美、港的留学生与实习生聚集一堂,分享各自的留学体会与实习经历,并志愿为“准小留学生”提供咨询与出国辅导。嘉略的实习生们还就小留学生项目进行了更深层的探究,丰富了访谈的内容,并在定量访问的基础上,对有代表性的小留学生及家长们进行深度挖掘访谈。实习生通过这一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到了咨询公司一个项目的实际运作流程中——从定性讨论提纲及定量问卷设计到访问执行,从数据处理到报告撰写,从完整的商业研究中,充分发现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突破并体现自我价值。
我们还计划于新年前在京城大厦“中信之家”举办分享交流会,活动主题是关于中国的小留学生市场以及小留学生出国家长辅导。活动面对有出国需求的中、小学生家长,大家交流分享相关信息和经验。
一个看似普通的机缘让我们再次相遇,几年不见,她看上去比以往显得更加年轻且充满活力。这一年来,经过俞珑的努力与安排,女儿娅妮加入了中美J-One交换生计划。从参加面试、与机构沟通,到为女儿做好充分的行前准备,从女儿踏出自家大门,到入住交换家庭、进入新的学校以及一年中碰到的各种挑战与心理调整……在这些对母女双方都非同凡响的日日夜夜里,俞珑通过视频、Skype、邮件等一路陪伴,以母亲一片真爱之心,远远地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一点点蜕变,从一个懵懂的胖丫头,成长为一位笑容灿烂、美丽自信的少女,并为当地社区全然接纳。而她自己也从这个项目中充分触及到志愿者精神的核心,并消化吸收,进而乐于与更多的中国家庭分享。
从小娅妮的故事,我们看到俞珑一家的选择与实践,不同于目前普通的留学生计划。她们的优势在于发现了留学国家最优秀的文化核心,让孩子有机会在宝贵的留学时段,充分地浸润其中,获得教育中可谓无价之宝的体验。而这样的机会,实际上一直在现实当中存在,只是没有被更多的留学生家长发现而已。以至于更多的留学生只在乎在名校获得更好的成绩,更有甚者,以为只要花更多的钱就能买到名校的学位,这些于教育来说可谓本末倒置。俞珑母女的留学故事,对更多希望儿女留学成功的父母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投资者报》:对于女儿娅妮的教育,你们夫妻俩是怎样考虑的?
俞珑:我们两人都曾经是大学老师,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清醒,从一开始就不想让孩子走“独木桥”。这个孩子的个性非常活泼,从小就很爱笑 。小学在金色摇篮、全程超越,都是非常提倡自由发展的学校,全程超越的校长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心理学博士程越,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小学四年级我们一群家长将孩子转到北外附中。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因为实在不愿逼着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同时也感到,那条路对于从小散养的孩子来说是痛苦或走不通的。
《投资者报》:小娅妮有你们这样的父母真的很有福气,那么,她的特长是什么呢?你们是怎样考虑帮助她发挥特长的?
俞珑:她从小就特别仁义,有爱心,幼儿园时睡午觉,看到老师蹲在地上洗东西,她会爬起来给老师塞个小板凳,自己还系不好扣子的时候就去帮助别人系扣子。一方面是有爱心,另一方面也有些过界,后来我们就和她讲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再去帮助别人。我们一直希望找到一条更适合她的教育方式,所以一直没有逼着她一定要在学习成绩上如何如何,甚至小升初我们也没有给她压力,升入北外附中后,她没有进成绩最好的实验班。但是在情商方面,在陌生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迅速获得大家认可和喜爱的能力,都非常突出。她很小的时候我们家有个小花园,她三岁就和我们一起给花儿浇水松土,周末在花园用薄荷茶和蜀葵花招待客人,植物长虫了,就穿着小轮滑鞋去社区中心请打药的白大衣奶奶。很自然地我们看到她天分里面有热情,喜欢担当,有责任心。另外,她还喜爱画画,喜爱美的事物。所以,我们就因势利导,在她擅长的方面给予肯定和提供机会,让她也更愿意在这些方面继续发展。
《投资者报》:您们如何选择了这个交换生计划?为什么觉得这个交换生项目特别适合女儿呢?
俞珑:在没有发现这个项目之前,我们也很不确定孩子应该走哪条路。直到朋友向我们介绍这个由来已久的J-One计划,即美国公立高中交换生计划。这是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非赢利性政府项目,全世界每年有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万名15~18.5周岁的中学生可以参加。交换生住在美国各地的志愿者家里,做为美国家庭的一员去生活与学习。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加深各国学生与美国普通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为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提供独特的学习机会,了解原汁原味的美国文化。经过严格遴选的交换生被视为国际文化的交流使者,融入美国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肩负着自己国家文化的使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962 年曾通过此项目留美学习一年,受到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接见,从那时起,他就立志未来投身外交界,为政府和更多的人服务。
首先,我们被这个项目的立意所吸引,希望孩子在美国能够真正处于主体文化氛围之中,而不是在边缘状态维持生存。然而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项目中所蕴含的志愿者精神,因为所有交换家庭都是志愿者家庭,他们这种包容、接纳、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在国内很难想象的。因为说是美国政府资助的项目,但实际上政府只提供很少的资源,基本上孩子的所有生活由志愿者家庭来承担。实际上正是这两三万个爱心家庭,每年帮助美国政府把这样一种价值观传达给全世界。孩子在这样的爱心家庭内成长,一方面我们感到放心,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榜样。小娅妮从小爱帮助人,在这样的家庭也会感到容易相处。
《投资者报》:在帮助娅妮申请志愿者家庭时曾经遇到哪些难忘的经历?
俞珑:刚知道这个项目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项目就像给我们设置的一样。如果是一般的留学项目,又要拼托福、GRE什么的,而这个项目的重点是考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沟通能力。比如会问她对单亲家庭如何看待,对弱势群体如何看待,等等,考核的结果娅妮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在项目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你不知道会被哪个区域的哪个家庭接收,通常是去美国的中西部,和那些纯朴友好的美国家庭在一起。但是家庭的种族、信仰、性格、成员状况、职业……一概不知道。 我们一开始选择了波特兰,与上海气候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那里留学。
我们订好了8月19日的机票,但到了7月底接收家庭还没有着落。机构说8月30日不告诉我们才算他们违法。但我们觉得心里没有底,因为孩子没有参加国内中考,如果留学不成,下一步在国内也没有安排。最后机构终于说了实话,连续三个多月了,在已经交了安置费的波特兰没有找到可以安置娅妮的家庭,那个时候我感到自己不能再等了。此时中介机构问是否愿意去亚利桑那,因为那里是他们志愿者家庭资源比较多的区域。而正好前一年我们旅行去过那里,沙漠气候,非常炎热。尽管不太情愿,我们却同意了,但三周过去了,还是没有落实。 焦急中有天夜里我脑中灵光一现:这个项目既然是爱心项目,志愿者家庭自愿地将这样的爱心传递给交换生,然后再由他们把对美国正面的印象带回自己的国家,继续传达出正能量。那么,我家的这个孩子能够带给人家什么呢?想到这里,我就重新做了一个娅妮的介绍,因为她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孩子,应该把这个特点让美国人知道。于是就把原来的去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哈佛、悉尼大剧院参观的照片,换成了在家包饺子、在家里带小朋友们做手工的照片,还有四岁去人民大会堂献花、奥运会中奖后十一岁独自参加开幕式等等,都是表现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乐于帮助他人的一面。另外,她与小伙伴去西藏旅游,还获得了一封拉萨的志愿者老师的英语推荐信。完成之后重新再发过去,只差三天机票就要作废了,机构才告诉我们成了,有家庭在摆放着学生候选人资料的场所,选择了娅妮的资料。
我们很幸运,接待家庭是富裕家庭,自己盖的占地9亩的花园house,犹太家庭父亲原是伯克利的教授,妈妈是小学教师,各方面修养都很高,家里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他们刚好度假回来,是新加入的志愿者家庭。但是他们还不是最后确认,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话,因为他们的女儿性格上有些焦虑,所以要先试一个月,如果妹妹同意娅妮姐姐留下来,才算最后同意。
《投资者报》:在娅妮出国之前您们帮助她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俞珑: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她心里本来也有恐惧,害怕十五岁就一个人出国学习。为了让娅妮做一个充分的行前准备,我们安排她和一个小伙伴两个人一起去西藏旅行。以往旅行都是飞机,而那一次两个孩子也没买到卧铺,两天两夜坐着硬座去的西藏,再加上高原反应,这实际上是让她自己在心理上断奶的一种训练。现在看来这个安排有点狠心,但还是很有意义的,娅妮自己也知道她面临着什么,一路上自己准备了很多自助旅行的资料,还沿途画图记录了自己走过的地方。当她从西藏回来知道还没有落实接待家庭时,着急得哭了。其实我们一直就瞒着她,不想给她增加心理压力,但到那个时候也必须让她有个心理准备了。后来我们一起完善资料,甚至找到了凤凰城这个名字与她的必然连结。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与变化对她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也是成长所必然付出的代价。她从不愿意去、害怕一个人去,到珍惜难得的机会、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的家庭,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还是勇敢独立地走过来了。在出国之前,她必须与项目签订协议,包括十个月不能中途回国以及在留学期间必须遵守的纪律与原则等等,她从小就是个愿担当有责任心的孩子,这些对她来说都不算太难的考验。
《投资者报》:那么在过去的一年里,哪些是对女儿最难的考验?你们又是怎样陪伴她度过的?
俞珑:她遇到的最大考验应该是走出自我,不仅是与接收家庭的父母和妹妹弟弟相处,还要走出去与同年龄的孩子们和社区里的其他人相处。首先妹妹有些心理上的障碍,动不动就大哭一场,她特别希望能够帮助安娜妈妈照顾妹妹,但在那个家庭的文化里,妹妹哭就让她先哭个够,过多干预被看做是“希望当领导、喜欢驾驭别人”,这里面就有着非常微妙的文化差异,蕴含着对个体尊重涵义的理解。还有就是娅妮是个很节俭的孩子,希望为我们省钱,以至于有一天安娜妈妈在邮件里问我:你们家的经济是否发生了问题?为什么娅妮看到什么都说太贵了?这些看似很细微的事情,实际上对青春期的女孩子来说在心理上都能带来微妙的影响。
我们与志愿者家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经常通过邮件和Skype对话,及时解决了不少小问题。可能是因为安娜妈妈也是搞教育出身,同时犹太家庭又特别重视教育,青春期少女的成长对她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有时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共同体会一个外国孩子的感受并约定好由她提供哪些具体帮助。
《投资者报》:通过一年的留学生活,女儿有哪些改变?
俞珑:娅妮是个性格开朗、阳光的孩子,她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义卖中获得很好的收入,她发挥自己画画的特长,充当社区青少年剧院演出的布景服装师的助手,并连续四个周末为看演出的观众化别致的脸妆,在父亲与前妻女儿的婚礼上做摄影师,她画的小熊标志还被选定为校队比赛运动衫的LOGO。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她还登上了社区剧院的舞台,在正式卖票的歌舞剧中表演独唱,还参加了学校的垒球队……
这些在以前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女儿最大的改变是更加自信了,她在异乡体会故乡、把流浪当远航。
一个少女在自我成长中不断受到不同文化间碰撞的启发,也凭着志愿者精神和温暖、阳光的性格魅力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而获得了社区众多家庭的认同和尊重。她更懂得尊重他人,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开始真正思考人生、思考梦想。
《投资者报》:下一步您有哪些计划?
俞珑:从女儿的留学经历,我们衍生出一些国际交流的项目。我们的咨询公司嘉略教育连续两年举办“飞越重洋”派对,来自中、美、港的留学生与实习生聚集一堂,分享各自的留学体会与实习经历,并志愿为“准小留学生”提供咨询与出国辅导。嘉略的实习生们还就小留学生项目进行了更深层的探究,丰富了访谈的内容,并在定量访问的基础上,对有代表性的小留学生及家长们进行深度挖掘访谈。实习生通过这一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到了咨询公司一个项目的实际运作流程中——从定性讨论提纲及定量问卷设计到访问执行,从数据处理到报告撰写,从完整的商业研究中,充分发现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突破并体现自我价值。
我们还计划于新年前在京城大厦“中信之家”举办分享交流会,活动主题是关于中国的小留学生市场以及小留学生出国家长辅导。活动面对有出国需求的中、小学生家长,大家交流分享相关信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