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口语训练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口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要经过训练和培养方能掌握。但中学的口语训练要发展为一门系统的课程,还需要长期的摸索。作为起主导作用的老师,我在教学中运用渗透法进行了探索,以下我就四个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情感渗透
  
  随着中学生成人感的产生,会渐渐产生一种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他们希望摆脱来自各方面的某些束缚,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成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理解、认可、尊重、信任这些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使他们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针对这种心理,教师应千方百计使其能自由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充分表白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使其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都能尽情地释放和展示。要在口语训练中肯定他们独立的审美情趣,理解他们有失“偏颇”的人生感悟,赞许他们不加掩饰的真情告白;用爱心唤醒他们说的意识,用热情鼓舞他们说的需要。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具有良好心理气氛的教育佳境,胜过任何教育技能。赢得学生无异于赢得了教育。
  教师应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在情感的教育里,学生只有获得了自信和力量,才会不断去追求成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是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及亲疏关系,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口语教学中情感的渗透就象催化剂一样,构建出一种协调性和融洽性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口语训练成功的必要前提。
  
  二、口语训练以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思维活中
  
  抓住教学环节实施说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时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特性。把说话训练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使学生思维趋于敏捷和条理,更能培养和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希望把思维成果呈献出来得到大家的赏识。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最大程度的调动其思维时刻处于积极的状态,激发思维热情,引起思维共振。还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敢畅所欲言。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决定思维的方向、内容、广度和深度。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缺乏思维的批判精神,不敢大声说话,更不敢大胆质疑。因此,我们鼓励学生陈说自己的思维成果。当然,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就是大多数学生不会用普通话思维,而习惯用方言思维,在口语交际中易出现语言障碍,这种现状非改不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思维的语言是混沌的。说话训练中注意培养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思维,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加强应变能力。说话实际上是一种快速的创造,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语言,才能使其个性在交际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成就事业的要素
  
  在口语训练中要注意创设一定情景、选择合适的话题,使学生在体会不同角色时作出适当的反应,达到交流的目的。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没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不能适应纷繁杂沓的人际交往。人们在传达思维和情感时,要密切注意说话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社会关系,谈话的环境及话题的内容等,也就是在不同场所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终身受益的,口语交际可以说是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都普遍增强了,若口语训练话题选择得不好,就会使其反感生厌,达不到训练目的。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能激起他们思维共振的话题。要细心体察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抓住他们的认知规律来设计场景和话题。我们可以让他们成为他们设想的人物,自由抒发思想观念,他们可以是商界成功人士、微软专家、影视名人、行政干部、设计师、小商贩、推销员、导游、应聘者、主持人等等。他们在交往中有赞扬、批评、争辨、请求、道歉、汇报、建议、邀请、演说、问候、祝贺、感谢等对话模式,这些模式要与话题有关,与语境相符。若没有角色渗透,就不能实现语言的最终目的,进行有效的交流。
  此外,角色渗透还应该注意学生的“语体”和“体语”。语体有礼仪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亲切的和随和的区别,在不同场所担当不同角色就要使用不同的语体。“体语”能传达各种复杂信息,要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运用。
  角色渗透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学生对社会问题、实际困难、各种交际环境、不同社会群体均有了切身体会。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他们必然会调整自我以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口语与写作之间有一个中介,那就是口头作文。我们历来主张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但题材或大或小,避实就虚,很少顾及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和自由发挥,限制颇多。在某种程度上扼制了思维的发展,戕杀了个性化的观念,形成僵化的写作模式,这是有悖于创新精神的。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前提之一。
  总之,渗透法在口语训练中产生的作用,对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日臻完善,使之更好地为提高口语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服务。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重复记忆、题海训练、强化储存,根本没有学生主体活动过程,新课程则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下的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数学教学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
期刊
根据训练的一般原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他们的训练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提高,逐渐打好基础”。我国排球训练实践表明: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大致要经历“三年成形、五年成村、八年成器”的阶段。因此,为了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对他们的训练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从长远考虑,做到区别对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训练。    一、高中生生理、心理特征分析    1、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中
期刊
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是研究现实美、艺术美和审美规律性的科学。研究美育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美育,也称是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具有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对于每得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就本质而言,美育是情感教育。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美育是学校
期刊
内容摘要: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本文旨在运用理论的分析及丰富的事例探讨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能力 实验 培养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本文旨在运用理论的分析及丰富的事例探讨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期刊
新概念作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为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新概念作文要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能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搞“新概念作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教学研讨与实践中发现,不同学科课程的沟通、补充、渗透与汲取,能找到一条作文教学新策略。    一、思维类作文   
期刊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理解词语,分析句段,归纳大意,体会主旨。因此,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言文课文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综合分析阅读法    初中语文课文《陈涉世家》中,关于陈涉起义原因及发动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是初中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使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握这部分内容。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搞“新概念作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教学研讨与实践中发现,不同学科课程的沟通、补充、渗透与汲取,能找到一条作文教学新策略。几年来,笔者对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实施小学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
期刊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    一、让学生从生活中写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
期刊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依归。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体验各种事实,并且获得更深刻的印象,这样儿童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初中生缺少运用英语的主动性,缺少思维的参与,自然而然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在“学好”的基础上说“运用”都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