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说论唱”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又是音乐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使音乐欣赏教学承载一定的陶情冶性的审美功能和构建学生心中人文世界的历史使命,是值得音乐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就音乐欣赏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习惯,不仅对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其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听,才能不断地接触、参与音乐,从而让他们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围绕听觉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说听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一)安静地听
  为了保证“听”的质量,我们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听”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安静地听的习惯。在欣赏教学中,总有些学生会静不下心来,喜欢窃窃私语,这样无疑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觉感受。古人云,“歌欢则声与乐谐,歌戚则音与泣共”,讲的就是歌声的感染与熏陶作用。在一个嘈杂、吵闹的环境中,再动听的音乐也是对牛弹琴。所以,在欣赏时对做不到安静聆听、随便讲话的现象,教师不能姑息迁就,而应该示意学生静心聆听,从而为音乐欣赏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二)有目的地听
  “听”作为音乐欣赏必需的一种要素,是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欣赏。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去,并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基础。所以在课堂上,听前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音乐的情绪怎样,速度是否有变化,力度怎样变,音乐创设了怎样的情景,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听的时候有目标、有思考,而不至于盲目。当然,所给问题也许比较简单,但它们能使学生在听的时候有关注点,思维、想象也会因此而积极主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
  二、说
  音乐欣赏教学一般涉及两方面的说:一方面是教师适当地解释、说明、引导、点拨;另一方面是学生借助语言来表达作为欣赏者的感受与认识。
  (一)学生说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启迪学生对欣赏作品展开想象、交流。音乐是一种主观的艺术,所以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也难以一概而论地给予好与不好的评价。在引导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让学生敢想敢说。初中生处于创造心理的觉醒期,同时又处于情感的闭锁期,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敢于坦诚自己的观点。初中生在心理上虽然比小学生成熟一点,观察问题也深刻一点,但他们爱面子,怕说错,不愿在众多的同学及老师面前发言。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都认真地听他们叙述,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最后用肯定的语言加以总结,即使学生的论点有所欠缺,也一样给予鼓励。
  (二)教师说
  传统的欣赏教学以讲解语言代替音乐语言,教师过多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多的专业知识灌输使教学违背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原则。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要把握好讲解的时机。
  1. 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音乐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并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而作为教学重要手段的语言同样应该具有美的特质,加上学生自有其独立的听辨能力,而且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所以音乐教师应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有意听赏时间。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乏味,就会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具体而言,教师在语言的设计上,应尽量简洁精练、自然得当,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把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闻其声如入其境的感觉。
  2. 注意把握讲解的时机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以及各地区相关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欣赏教学中,讲授音乐作品少不了介绍作曲家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恰当的背景介绍能把学生顺利地引入音乐欣赏的艺术情景中,但有些教师认为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所以在学生聆听之前做长时间的讲解。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会把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致给抹杀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讲解的时机,对作品标题、背景、情节等方面的知识性讲解要点到为止,尽量让音乐本身直接向学生“进行说明”。
  三、论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而且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应该以学生欣赏音乐为主,同时辅之以各抒己见的讨论。
  在音乐欣赏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面对的是音乐,而音乐本身就是最纯洁、最微妙的情感语言。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时间去倾听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乐曲的音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想象,发挥主观能动性,互为补充,形成更生动、丰富的形象;另一方面,学生欣赏之后,展开个体想象,经过小组讨论,达成一致的观点,然后小组汇报交流。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记住;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这种经过个体想象和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形成的结论,学生不但能够理解,而且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
  四、唱
  音乐欣赏虽然以听为主,但唱也是欣赏作品的极有效手段,因为唱是最能够表达情感的外在方式。音乐欣赏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对能够用唱的方式介入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听唱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声乐作品,可以采用加入唱的方式;又如一些以儿歌、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哼唱主题,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认识这些久听不衰、久唱不厌的民歌和名曲。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引导学生听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有利于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有利于学生调动音乐思维,从而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注重用音乐本身的力量,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使听、说、论、唱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其他文献
在相差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2株黑曲霉在最适条件下形成原生质体及其再生的过程。结果表明,黑曲霉的原生质体均能从菌丝体的顶端及其它部位释放出来。释放的原生质体呈球形,大小不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和变化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学习困难(learning difficulties)是由一组学习技能缺陷构成的发展性心理障碍,表现为听、说、读、写、算术、空间等能力的习得与应用上的缺陷。学习困难学生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但学业成绩明显低于预期成绩,并伴有较多的社会适应不良及情绪和行为问题。[1]学习困难学生
分类讨论是指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逐类讨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答案。像这种先分类,再讨论,把问题“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分类讨论思想。它实际上也是一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在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基本技能的形成、数学素养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
笔者曾经用问卷调查考生在六级阅读理解测试过程中所用策略,数据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该考试的效度.但是用口陈报告进一步考察考生的思维过程时,以前数据分析中被疏忽了的事实显
以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为材料,用3种不同波长短波光进行长暗期间断,结果表明:3种光质都有间断效应,其中UV-B大于蓝光和UV-A。暗期间断15d后,倒二叶及幼重避POD,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
6月3至5日,由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牵头、新疆农学会、作物学会、植物保护学会、微生物学会、棉花学会、原子能农学会、土壤肥料学会、水利学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畜牧兽医
目的为了杜绝消化内镜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所造成感染的传播。方法通过对消化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研究,结合我国卫生部2004年公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多年的工作
【正】 一、语言逻辑与超逻辑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是言语思维的规律。我们可以把感觉世界中的现实存在遵照逻辑形式用语言表达出来。无论是两千多年前创立的传统逻辑,
[目的]探索干旱区田间高温对夏季棉蚜种群动态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夏季在阜康地区调查了高温时节田间棉蚜种群动态及其构成,同时分析了相关的关键气象要素。[结果]新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