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育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he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园在操作、实施中存在明显的不足与误区,其表现在:(1)教师对探究的认识较肤浅。一谈到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教师会立即想到让幼儿动手操作,操作材料多而杂,其实这是肤浅的认识。(2)教师对知识点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幼儿探究精神的关注。知识的传授是易见成果的,而情感态度由于它在短期内不易成效,不能给教师带来明显的成就感,因此往往会被教师忽视。因而出现幼儿的探索火花一闪即逝的现象。
  综此情况,我决定以正规性科学活动为研究重点。研究了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策略。
  一、合理的材料投放——幼儿探索火花的点燃剂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而操作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材料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对材料的选择和投放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材料的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活动效果。事实上,任何一套好的材料都能适用于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孩子。在设计“各种各样的鞋”活动时,材料的选用并不局限于孩子们脚上的鞋。因平时,幼儿往往对身边的成人鞋子感兴趣,所以我特意请孩子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成人鞋子和许多有特殊功能的鞋子。当孩子们穿上这些鞋子走来走去时,每双鞋子都会发出“啪达啪达”的声音。幼儿都止不住笑了,也直观地感受到了鞋子的多样性。又如,设计“不倒娃”活动时,为了能让幼儿投入全部探索过程,我对活动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商店里,不倒娃很多,但一般都不能拆开。而活动要求能让幼儿看清其内部结构。有一家店里充气不倒娃很适合,但如果让幼儿人手一个又显得太浪费了,什么材料可以代替呢?左思右想,海洋球有着圆溜溜的身体,透明的外壳,而且色彩也极为鲜艳。于是,我将小球从中间剪开了一个小口,在其底部塞进一块彩泥,再经过一番点缀,“小球”变成了“不倒娃”。当音乐响起时,这些不倒娃们可爱地晃着,舞动着,令孩子们爱不释手,个个显得很投入。在他们的感官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后,再吸引他们去探索蕴藏在其中的科学道理。可见,材料的趣味性是整个活动成功的基础。
  (二)材料的层次性
  活动材料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选择和设计材料不仅要为目标服务,还要求体现层次性。首先,同一活动内容在同一年龄段也要体现从低到高的层次要求,我先是请幼儿取一面镜子玩玩,并找找自己可爱的小脸,以引发幼儿对小镜子的兴趣。而后提供双面镜,让幼儿去观察,感知其中的趣味性。孩子们惊奇地发现镜子里面东西多了。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递进,幼儿探索欲不断上升,使活动始终保持热烈的气氛。
  其次,材料的层次性还表现在材料的操作要顾及同一年龄不同孩子的能力水平,要使幼儿在不同的操作形式中都有收益。如“有趣的不倒娃”这一活动中最后有这样一个教学要求——幼儿自制不倒娃。这就要求材料设计既要简洁又要易于理解和操作。如果用两个小球连接成不倒娃的头和身体,幼儿就无法在球内放置材料。材料的寻找也是一个问题,塑料板太硬难以被卷曲,纸太软易卷曲,但容易变形。最后,终于想到了一种理想的材料,即废旧的医用x光片子,既柔软又有韧性,制作出来的效果相当好!而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也是出乎我意料的。有的幼儿很快找到了彩泥摆放的正确位置,而有的幼儿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也终于成功了。有的幼儿在模仿中找到了答案,也有个别幼儿富有创新意识,在第一次成功的基础上将大块的彩泥倒放在娃娃的头部,结果娃娃倒光了。但也有极个别的幼儿在活动结束前还在摸索着。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反复,允许他们模仿,鼓励他们创新。使他们的能力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普遍提高。总之,合理的材料投放对幼儿的探究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投放操作的研究会使我学会了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投入的材料是否合适,是否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愿望,并学会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使教育实施真正来自幼儿、为了幼儿。合理的材料使幼儿真正操作中自发学习主动探索,使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科学的引导策略——幼儿探究火焰的助燃剂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发掘每个幼儿潜在的能力,相信、尊重、理解、鼓励幼儿的发现,不断引导幼儿在探索、发现中学习,是幼儿学科学的引路人。
  (一)观察为先,指导、参与置后
  以往,在幼儿探索时,我总会不自觉地开始自己的讲解、示范,而这样做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由于教师的指导,幼儿在有教师的陪伴时乐于探索,当教师不参与指导时,就容易失去探索兴趣;二是教师的指导打乱了幼儿的探索,教师的讲解削落了探索游戏本来应有的情趣,使幼儿丧失了本来应有的探索热情。那么,怎样才能既避免教师的指导所带来的不足,又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呢?探索活动中,教师不要急于打断幼儿的探索,讲解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幼儿尽情地“玩耍”,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观察幼儿怎样玩,然后再依据幼儿已有的思路开展教育。例如小班科学活动“不倒娃”中,孩子们唱不倒娃的歌,跳不倒娃的舞,人手一只不倒娃尽情地玩,很快发现了不倒娃不会倒下这一现象。此时,我故作惊奇道:“真奇怪,这些不倒娃怎么会摇来摇去不倒呢?它身体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通过这一设疑,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很快进入“找秘密”的活动中,在孩子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干预,更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仔细地观察孩子操作与交流,适时地给予个别孩子以指导,结果孩子分别以自己的发现及对事物的理解解答了我这一问,因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我的娃娃下面是圆的”、“我的娃娃肚子里是有气的”等等。每个孩子都充分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满足了他们探索的欲望及需求。另外,要以游戏伙伴身份进入幼儿的游戏,也一定要先观察幼儿的游戏,然后从描述幼儿游戏开始,进入幼儿的游戏。这样比较自然,也更容易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二)发现幼儿的“发现”,加以扩展引导
  幼儿并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他们的反馈能激发教师的教育思路,拓展教师的教育技能,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善于把握。如在大班幼儿找空气活动中,我意外地发现,一名幼儿在作为小火箭发射筒的大可乐瓶口上,放上了一块手绢,然后,用力一拍可乐瓶,手绢一下被“送上了天”。他高兴极了,在一边观察的我也兴奋极了!我立刻启发幼儿把不同的物体放在瓶口进行实验。幼儿在我的鼓励下开始大胆尝试:分别在瓶口放上了气球、废纸。一名幼儿的尝试吸引了更多幼儿的探索,大家在共同游戏中,拓展了探索的方法。幼儿不仅开始尝试不同的材料,还开始用不同粗细,大小的瓶子、用不同的力量来拍击瓶子,以观察其中的不同。
  在这次活动中,很难区分是教师在引导幼儿还是幼儿在引导教师,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我感到,善于发现幼儿的发现,善于从幼儿的反馈中吸收经验,是帮助教师提高指导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借助材料,引导幼儿探索
  教师的语言引导固然重要,但通过投放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也是很重要的。经过观察、尝试,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做法对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在投入材料时,也要注意到材料能否定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风从哪里来”的活动中,开始的时候,我提供了孩子的是一只马夹袋。请他们找找我们身边到底有什么?为什么扇子一扇风就来了呢?刚开始时,孩子们玩得很带劲,使劲捏呀,玩呀,慢慢地我发现他们只是沉湎于袋子发出的声音,该怎么样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索空气与风的关系中来呢?经过分析,发现马夹袋口太大了,他们捏不紧,空气很快逃掉了。孩子们根本就没来得及看清其中的变化,所以,很难一下子感受到。于是我将它改成又薄又轻的保鲜袋,还在袋袋部剪了一个小洞。结果,孩子们很快地发现了轻捏装满空气的口袋时,在小孔处明显地感受到了一股细细的冷风,他们觉得很新奇也很兴奋,有的还朝着自己或是同伴的头发捏一下。原来,让空气动起来就会有风,孩子们终于认识到了。可见,对幼儿来说,探索活动本身比通过活动获得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材料来引导幼儿探索。
  此外,为了避免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向成果而不是更重要的过程这一误区。首先,在活动结束后,我多评价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探索热情和所付出的努力,这就保护了那些探索认真但未成功的孩子的探索热情,也起到了引导其他幼儿的作用。其次,我在活动结束后多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发现,帮助全体幼儿拓展思路,做到资源共享。例如在中班幼儿认识磁铁活动中,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磁铁隔着衣服也能吸铁,我对这一发现及时给予了肯定,并在活动结束后,称赞了这位幼儿善于发现的精神,在以后的游戏中幼儿发现的秘密会就更多了。
  经过这一阶段,我认为,在科学教育中,要使幼儿的探究火焰燃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要发现幼儿的探索兴趣,并调动幼儿的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介绍了JLY6110S观光型双层客车的造型基调以及前围、后围、侧围与顶盖造型和局部造型的特点。
由于胶粘风窗玻璃比传统的胶条装配玻璃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外形美观等特点.已经广泛用于大型风窗玻璃的粘接。
简要分析了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阐述了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客车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后桥壳是汽车上重要承载的部件,是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基础构件,它体积大,结构复杂,综合工艺技术含量高,关键工序多,对工艺保障措施要求严格。后桥壳固定盘螺纹孔的加工就是其中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满足用户需求,各企业的产品开发工作都在不断加强。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龙头,在企业的管理中尤为重要。当今企业都开始重视管理,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
现代教育理念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一、从生活中感悟数学  1、创设教学情境,把生活
阐述了DD6123S05一级踏步城市客车的设计原则、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车身和底盘结构特点与配置。
一、精彩在手指上生成【案例】圆柱的表面积: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学生很顺利地总结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X2。这时一位同学举手——生1:我还发
通过对PDM功能的理解及PDM与ERP相互关系的阐述。明确PDM和ERP在汽车制造业领域中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它们在功能的相似性、重复性、关联性,完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呈螺旋式上升,几乎涵盖了一至六年级,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它因为教学的单调、枯燥,往往成为了“机械训练”的代名词,学生厌学;由于它的简单、机械,广大教师要么忽视,要么视为“雷区”。最终的结果,是计算教学的失败:学生因为计算未过关而丢分屡屡皆是,因为计算未达标而导致测评不及格时有发生。  怎样才能突破计算教学的瓶颈,有效控制和预防顽固性错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