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游戏活动中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e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一个人的良好文明礼仪养成的关健期。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话刚好印证了在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一、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内涵
  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实质上就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幼儿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与同伴进行交往时,所表现出的文明的态度、行为和品格。俗话说,教育要趁早,尤其是在幼儿刚刚对外界发生兴趣和探索的朦胧期,从小培养幼儿基本的文明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一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可以是从家长或老师的教授中,直接获得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可以是在生活学习环境中或身边人群言谈举止的影响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认知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所以应当遵循幼儿心理成长的规律,设计符合幼儿认知能力的文明礼仪养成方法。可以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榜样示范、教师激励等诱导因素,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自然习得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二、幼儿文明礼仪游戏活动的设计理念
  发生兴趣是幼儿学习事物的动力。在幼儿园中,要想激发幼儿习得文明礼仪的兴趣,教育形式上不能枯燥无味,也不能设太多的条条框框。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无拘无束。
  通过游戏活动设计,让幼儿参与其中,实现幼儿文明礼仪的自然习得,是培养幼儿的一个新思路。
  1.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
  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幼儿创造和谐、文明、温馨、多彩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在多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挖掘素材,使他们在学习中受启发、明道理,在实践中见行动。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引导幼儿有礼有节地解决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自然习得文明礼仪。
  在自由活动期间,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不能放任自由。注意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适当进行引导和干预。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鼓励,不仅是进行了一次回顾,深化了孩子们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为下次活动的开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游戏活动的主题设计。
  教师在进行游戏主题设计时,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教学主题寓于游戏之中。在游戏活动之前可以让幼儿先想一下游戏主题,在游戏中让幼儿获得思考的能力。教师需要注意游戏活动主题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考虑如何让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在循序渐进中自然养成。
  4.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园结合一定的主题开展游戏活动,实际上等于为幼儿搭建了一个与他人交流的平台,增加了交往的机会。游戏活动的设置,可以增设一些环节,让幼儿从小习惯和他们友好相处,启发幼儿接触到团队的概念,懂得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了解团队对于个人、大家的重要性。
  三、在游戏中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策略,可以更好地保证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幼儿个体的社会性发展。
  1.创设良好的文明礼仪习得环境。
  在环境的设置上,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采取灵活或变化的方式,创设丰富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的区域环境。这样便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专注地投入游戏活动中。在材料的投放上, 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投放能引发幼儿积极交往的物质中介——现有材料、半成品或废旧材料等,作为连接幼儿想象和现实的桥梁。如娃娃餐厅除了提供胶泥以外, 还可以增加真正的蔬菜作为半成品材料, 搓一些面粉供幼儿制作点心。适量的游戏材料增加了游戏情节, 刺激了幼儿自主交往的热情, 诱发了积极的交往行为,幼儿在尽兴的游戏中积累了交往经验, 提高了交往能力。
  2.让幼儿全身心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
  根据皮亚杰对认知的分类,文明礼仪行为养成属于社会性认知,通过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意识。游戏活动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角色间的文明礼仪行为。引导幼儿将其迁移运用到游戏活动外的同伴交往中,解决同伴交往的冲突,巩固和内化同伴交往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幼儿观察他人的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能使自己置身于情境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转化而带来积极的行动变化。
  3.老师在游戏活动中密切跟踪指导。
  在游戏活动冲突中,幼儿往往都有自己的理论,当他们争执不下、互不妥协时,教师的作用就是不干扰幼儿的自主决定,适时地介入其中,及时与幼儿进行对话。根据幼儿的言行举止,加以适当的引导,刺激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与他人文明相处的道理。
  4.游戏活动后一起进行总结交流。
  游戏活动后,组织幼儿一起进行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把交流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幼儿,通过集体互动,强化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让幼儿自然地回忆自己在游戏中碰到的矛盾与困惑,把发生在游戏中的交往问题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再现,请幼儿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情景过程,对情景过程进行分析。或者安排幼儿扮演对方的角色,体验对方的心情,然后请幼儿交流感受,逐渐积累初步的与人相处的经验。
  总之,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对幼儿社会性的引导和开发,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将有助于幼儿扩大交往空间,对于日后的为人处世是大有裨益的。
其他文献
课堂效率不仅取决于知识的输出度,更取决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合度,取决于学生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取决于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提高课堂的整合能力,提高思维的渗透和培养能力。实践证明,变式教学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一般要经历复习再现、练习巩固、同化吸收、整合体系、能力提高、灵活运
期刊
哲学家卡尔 波普尔在《知识的增长:理论和问题》一文中提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这对数学亦不例外。  统计表明,在一堂课中,教师提问的时间一般占整堂课的51%,课堂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手段。但统计数据也表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常用“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用语,有时这类问句竟占一节课提问的58%。
期刊
新课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新知识学习的“大门”。它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就是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时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教材、教师、学生四者的关系,设计出各种各样、妙趣横生且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导入,激发学生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善于导入新课对提升
期刊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十单元的一节课: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变换视角观察物体的形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有意或无意地观察着事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片断:  一、从前
期刊
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能较早地发展幼儿的智能,丰富幼儿的社会情感,以及专注、坚持、倾听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中,我发现即使是小班也有一部分幼儿有一定的识字经验,并且影响着孩子的阅读活动。早期阅读中的识字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  观察一:小宇认识字  3月6日,教学活动环节,我和幼儿
期刊
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绝不能盲目地搞素质教育,一味地过分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忽视对知识的讲述及学生成绩的提高,更不能放弃语文课堂这块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才是硬道理。  课堂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它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更能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所以提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崇高、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拥有博大深沉、高尚无私的爱。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就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八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做个好教师, 必须要有爱心与责任心。  爱心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力量,它是真实的、善意的、美好的。爱心会让人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保持对生活的希望。爱心具有感染力,会一个一个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就业的意义;辨别不同的就业择业观;理解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的意义,懂得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就业形势的思维能力和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培养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增强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
期刊
【设计意图】  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曾经与《小康》杂志社、人民网、新浪网联合发布了“你认为社会是否需要传统礼仪”的调查问卷。此调查共13580人参加。超过93%的受访者认为传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今天的社会仍然需要有传统礼仪,并认为当前教育有必要加入传统礼仪文化。  在回答“你是否了解中国传统冠、婚、丧、祭”等中华基本礼仪?”时,66%的人仅知道一点,了解的人仅有23%,完全不了解的占11%
期刊
Nowadays,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is becoming more popular, it is necessary to get familiar.  1.1Definition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s an approach to English teaching,which emph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