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减少考前焦虑有效复习备考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my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高三学生考前焦虑问题及如何减少考前焦虑进行有效的复习备考进行探讨,分析了考前焦虑的原因,探讨了作为高三班主任如何帮助高三学生消除考前焦虑进行有效的复习备考。
  关键词:高三学生;考前焦虑;有效的复习备考
  考前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等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状态,尤其是高三学生的考前焦虑问题愈发严重。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帮助高三学生积极迎接考试,克服考前和考试中的各种焦虑,进而有效地进行高考备考。
  一、考前焦虑背后的原因
  (一)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在21世纪中,很多的学生均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长对于家里唯一的孩子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值,希望子女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太大的期望值就会造成很重的心理负担,导致考生心理疲劳。当某一次出现考试失误,学生的自信心被严重打击,也会出现情绪糟糕等心理问题,长期下去,就会使考试焦虑变得更加严重。
  (二)自我评价造成的考试焦虑
  高三学生自我意识日渐加强,且存在着非常敏感的自尊心,尤其看重他人對自身的评价,将考试看成是衡量自己的主要标准。很多学生会期待自己的成绩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超越比自己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时时幻想着功成名就的自己,不能准确自我定位。当自己的能力和期望存在差距的时候,怕自己考得差,别人就会贬低自己,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丧失自信心。
  (三)家庭教育方法造成的考试焦虑
  有关报告显示出来源于家庭的过度保护以及溺爱和考试焦虑成正比关系,情感以及考试焦虑是成反比关系。严厉的家庭中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逼迫孩子接受家长的认知,会折损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导致子女性格被抑制导致心理出现了自卑的现象,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焦虑。而过度保护,则会导致学生胆小怕事,遇到难题无法积极应对,因此在考试的时候易于出现焦虑。
  二、攻克考前焦虑的几个步骤
  (一)接纳并肯定所有的学生都有考前焦虑和考中焦虑。
   大部分同学考前焦虑是很在乎成绩,又错误地认为只有自己会焦虑,自己不应该焦虑,很抗拒焦虑。我们知道凡是抗拒的都会持续很久,能让学生意识到考前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就不会那么抗拒焦虑了,渐渐地接受了自己的焦虑,接纳了考前焦虑这个事情之后考前焦虑就会缓解很多。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适度焦虑对考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使人复习时比平时更专心、考试时更细心,让学生明白焦虑并不全是坏事,适度的焦虑是可以的。
  (二)把握当下,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转移考前焦虑
  通过各科的考试试卷,帮学生分析分数的来源,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考试所得的分数有95%都是来自于自己会做的基础题目和常规题目,难题几乎拿不到分数。在每次考试中,只要把基础题和常规题做好就可以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了,决定分数高低的是基础题和常规题,跟难题没有太大关系。通常来说经过几次这样引导后,很多同学就明白了考前复习的重心。当学生在考前去梳理基本知识和常规题型的解法时,就会发现考前复习顺畅了很多,不像以前那么杂乱无章,收获满满。
  (三)引导学生直面问题,正向思考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纠错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错误才是学习提升的关键,发现问题才能查漏补缺,才会让自己基础更扎实。扭转学生害怕出错的观念,改变学生对“出错”的畏惧心理,当学生再出错时就不会恐慌也就不会引起焦虑。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积极地心理暗示,“我又发现的有许多没掌握的,解决它!”“我相信自己,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只求“少丢分”,不说“得高分”“专注当下,结果就会是最好的”。
  (四)理智对待薄弱科目
   每个人都有优势科目,也有薄弱科目。对于薄弱科目,首先要教会学生接纳,接纳自己确实不擅长某一科,对自己进行更准确的定位,降低自己对这一科目的期望,给自己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如:争取自己逐渐达到班级平均分,而不是奢望把这科优势科目。一步步设立力所能及的目标才是提升薄弱科目成绩的关键,确保自己“跳一跳够得着”是最好的补弱科的状态。
  (五)缓解家长的焦虑
   很多学生的焦虑来自于父母,往往父母比孩子更焦虑,孩子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被家长无限放大。家长不允许孩子的成绩有起伏,也不允许孩子有任何情绪,把孩子宣泄情绪的出口都堵死。班主任要引导家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允许孩子的成绩有起伏,允许孩子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断犯错,给孩子纠错的机会,并在纠错的过程中成长。接纳孩子暂时性的失败,始终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给孩子坚定温和的支持。当家长的焦虑消除后,孩子们的很多焦虑就随之消除了。
   以上的几个环节重复几次后,学生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考前有明确的复习方向和复习重心,有适量的切实的复习任务时,就更容易专注当下的事,专心于复习巩固,内心的彷徨和焦虑就会少很多,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自信心也会增加考前的焦虑就会更少,就会有更有效的复习备考。
  参考文献:
  [1]陈建丽.心理健康教师如何帮助高三学生克服考试焦虑[J].教育教学研究,2018(05):03.
  [2]李学翰.高三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和干预手段[J].学周刊(教 育管理),2019(03):9.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可以通过游戏来获得许多知识,喜欢做游戏也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的教学中要善于进行游戏化教学,帮助幼儿释放天性,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传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在游戏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在幼儿园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游戏化教学是教育领域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园游戏
期刊
贵刊2007年35卷12期第1126页刊登的“阿司匹林静脉给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可行性研究”一文的试验结果存在问题:服用阿司匹林做血小板聚集试验敏感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应该是花生四烯酸(AA),观察聚集率应该用3种浓度,诱导剂在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应该用终浓度表示,而本文只是加入1/10体积诱导剂,且没有原液的浓度也就换算不出终浓度。而结果应该用最大聚集率表示(本文是“聚集率”,表述不够准
目的 运用膜片钳技术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CD4+CD28nullT淋巴细胞Kv1.3钾通道的数量是否增加,探讨CD4+CD28nullT淋巴细胞上Kv1.3钾通道的表达.方法 选择17例ACS患者,11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运用荧光染色标记及膜片钳技术检测单个T淋巴细胞(CD4+CD28nullT淋巴细胞和CD4+CD28+T淋巴细胞)上Kv1.3钾通道的数量,比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并与早期应用切割球囊预扩张后(CBA)置入金属裸支架(BMS)的近、远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自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采用DES对51例连续前降支开口病变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选自2000年5月至2003年11月应用CBA+BMS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连续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要求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后6~8个月进行冠状动
摘要:在新课改教学的背景下,中专物理教学当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要结合课堂氛围进行创新型教学,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借助信息技术资源,提供有效的教学途径,借助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从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为中专学生的未来进步与成长提供最佳条件。本文对中专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培养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策略。  关键词:中专;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
期刊
目的 前瞻性评价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 人选连续101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稳定性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支架术患者,分为普伐他汀组(228例)、氟伐他汀组(179例)、阿托伐他汀组(481例)和对照组(127例).比较各组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不同浓度(2、5、10、20 μmo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1 min(ADP-1)、5 min(A
期刊
摘要:学困生是学习的落伍者,对于他们的学习工作难度来说是较大的,而且收效甚微。在现阶段教学的过程中,我国核心的教学理念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心理学;学困生;积极心理學;登门槛效应;非零和效应  无论是在哪一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困生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学困生的转化也是教师们和专家重点讨
期刊
摘要:将信息技术和初中生物教学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信息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的教学氛围,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生物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生物知识。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引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下面,我从“一、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生物知识”“ 三、注重实
期刊
先证者(图1中Ⅱ-2)女,40岁,心电图QTc 560 ms;首次发病年龄35岁,运动和情绪激动时易诱发晕厥.根据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诊断标准[1]诊断为LQTS.先证者的儿子(图1中Ⅲ-1)QTc 520 ms,没有任何症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家系调查(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