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道义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若星是文化艺术报社副总编。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三赴灾区,在抗灾抢险第一线,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热血蘸着泪水、和着真情,为读者呈现了一篇又一篇感人至深的通讯报道。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祖籍四川的陈若星,目光便再未从地震灾区有过须臾的离开。5月21日,当她接到陕西省作协赴陕西灾区采访的电话通知时,更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危险重重的征程。
  5月23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6周年纪念日。那天,陈若星随同来自中国作协和陕西作协的12名作家,前往“5·12”大地震中陕西省重灾区略阳、宁强等地。在刚刚通车的宝成铁路109号隧道现场,在陕甘川交界的古镇青木川、广坪,在危城略阳“站着的废墟”上,在炙热阳光烘烤下的顶顶帐篷中……她含着泪水进行采访,不知疲倦地搜集素材,用责任诠释天职,用心灵体察灾情。
  “是一种亢奋的、紧绷着每一根神经的战地工作状态。”陈若星回忆说,“在震区的那些天里,基本上不眠不休”。白天,在烈日下、暴雨中,跋山涉溪,踩着余震频发的土地,顶着不时袭来的飞石,去受灾农户、帐篷学校、帐篷医院、宝成铁路沿线采访,惟恐漏掉每一幕感人的场面、每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处感人的细节。每一次近距离地接触那些忙于抢险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人民子弟兵、铁路员工,那些严重受灾但顽强进行生产自救的乡亲,以及穿梭于灾区乡镇、带领群众奋勇抗灾的满脸疲惫之色的基层干部,她的心灵为之震撼、为之感动的那一刻,场景便在脑中锁定,腹稿便在胸中形成。
  每至深夜回到驻地,陈若星便开始整理白天采访所得的文字、图片资料。短短几天时间,便写作了数万字的报告文学及通讯作品,拍摄了上千张的图片并在第一时间传回报社,使这些作品得以及时刊发。有些作品还被收入中国作协、陕西作协即将出版的有关抗震救灾的书籍中。
  陈若星总也忘不掉嘉陵江边避灾群众安置点的那个黎明。刚写完稿的她信步走出住所,“大约是清晨四五点钟吧,四周静悄悄的,唯见被夜露打湿的国旗在微风中轻轻拂动。不远处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鼓舞人心的口号。”她把这个情景记录了下来,用在一篇报告文学的末尾:“我认为,这个情景,显示了我国人民、灾区人民在灾难面前的镇定与坚强。”
  陈若星这一代人,是在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作品浸染下长大的。当年,巴金赴抗美援朝战场写就的小说《团圆》,被改编为影片《英雄儿女》,是他们心中历久弥新、魅力永恒的经典。因此,灾区的一篇访谈,陈若星便冠之《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的寓意深刻的标题。
  陈若星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中国文联艺术家赴陕西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不期而遇。职业的敏感使她毫不犹豫地随采访团再次深入灾区,在残砖碎瓦前,在防震棚里,她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对著名表演曲艺家、中国曲协《曲艺》杂志执行主编牛群,以及付林、陈嘉陡、吕建华、张保和、色尕、赵福玉等人进行了现场采访。据此整理的《中国文联艺术家赴陕西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访谈》自然属独家报道——采访的特殊地点、时间、内容,以及对象,引人触目,令人赞叹!陈若星和同行的中国作协、陕西作协的作家们,还主动为所到灾区的群众捐款,在送去温暖的同时,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两次深入陕西地震灾区采访活动结束不久,白皙脸庞上炙热阳光留下的红晕尚未完全消褪,陈若星又参加了陕西省文化系统赴陕西地震灾区大型慰问演出活动。三进灾区,她的激情依旧,灵感喷涌,挥笔写就的《情系灾区传递爱心驱散阴霾》,图文并茂,现场感强,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陈若星担负着报社的领导职务,又有年迈多病的双亲在堂,她完全有理由派其他同事赴灾区一线,然而,她却毅然决然地冒着危险三次出征。她用心灵体察灾情,尽全力诠释着新闻人的责任,模范地发挥了战地记者的作用。她始终认为,中国的有责任心的文化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都无一例外地以忧国忧民为先,以国家民族事业为重。奏响主旋律,弘扬民族魂,“柔肩也要担道义啊”!
  一个多月来,文化艺术报社员工踊跃向灾区捐款,携手艺术家进行义卖活动,积极采编抗震救灾的通讯报道,与陈若星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其他文献
受众群体与群体中的个体,均属于新闻情感信息的主动接受者。他们的情感反应,构成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新闻刺激,既可引发各类受众群体的共同性情感反应,又可引发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受众个体不同的情感反应。    一、各类群体在情感反应的起点与情感反应的核心内容方面具有共同性    无论哪类受众,在反应的起点与反应的核心内容方面是相同或相近的。  (一)情感反应的起点:注意  注意,是受众对于新闻情感
期刊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环境新闻逐渐成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之外的一个独立新闻类型。我国对环境新闻的研究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对环境新闻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它“聚焦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重在将人类环境的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的关注 ① ”的功能已经成为共识。  2007年5月底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环
期刊
作为企业危机公关的重要求诉渠道,媒体在对危机环境的信息显示和危机公关过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危机伊始,企业除了需要迅速通过媒体及时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外,还要建立并保持与媒体,特别与公众的信息畅通渠道,以便进一步化解危机、保存甚至提升自身信誉。通常,企业在危机公关时习惯通过传统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甚至网络新闻)来获得外部反馈,同时发布新信息。所以,如果要说传统媒体为企业和公众展现的信息面貌
期刊
2007年5月8日-14日,《新法制报》推出了以追忆公安英烈事迹、探寻幕后真情英雄为主题的“情系英雄母亲”大型策划报道。这一在江西媒体中尚属首次的策划报道甫一登场,立即引发江西各界和公安系统的高度关注,很多读者、民警来电称,“都是流着泪阅读完英雄母亲故事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院长丁淦林教授等新闻学术界人士则表示,这一策划报道效果很好,契合了读者、报纸和合作单位三者的共同诉求。    紧扣定位找诉
期刊
党委机关报属事业单位性质,实行的是企业化经营模式,存在媒体整体进入不了市场,而发展又离不开市场的矛盾。尤其是以党委机关报为主体组建成为报业集团后,报业集团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逐步增长,积聚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报业资源如何与市场接轨,走市场发展之路,开发潜在资源的效能,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党委机关报改革与发展面临的课题。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对发行车队的公司化改造,在盘活潜在资源、创新管理
期刊
像上个世纪90年代诞生的所有杂志一样,《家庭之友》也曾经非常风光。但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以及生活形态的剧烈变化,杂志的生存环境迅速变化甚至是恶化,《家庭之友》也不例外。不过,它还是博得了自己的一片天,其秘诀,则是不断地革新。  天天想着“特色”二字  记者:这些年来,《家庭之友》的读者群有什么变化?  赵健:《家庭之友》主要是面向中青年夫妇。他们的购买力比较强,但是现在,他们
期刊
5年前,安徽省长丰县“大义父亲”胡文传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同时落水,他先救下别人的孩子,而自己的独生子不幸遇难。去年3月份,他的女儿刚出生一个多月又不幸死于心脏病。他又将女儿的眼角膜捐献出来。此事一经我们报道,便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震撼。  与此同时,我们的报纸还在关注着另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安徽少年王礼强,他是安徽省第一个在法定监护人同意下办理捐献器官手续的未成年人。  两个新闻人物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期刊
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历史性的一刻,第29届奥运会拉开序幕。全世界1万多名运动员,21600名注册记者和5000名非注册记者,84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王室成员,50万外国观众和旅行者,汇集北京观礼。这是中国打开国门30年来,最大规模的国际交流,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    一、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中国诗意般的历史场景    对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外国媒
期刊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12年,其中近九年的时间担任报社编委办主任(一般称总编办主任)。这个角色处在采编一线和媒体管理层间,兼有新闻和行政双重性。按笔者的经历和体会,要当好总编办主任这片“绿叶”,需用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落实领导意图,当“创意主任”    总编办作为编委会的垂直领导部门,在落实贯彻领导意图方面须坚决、认真、细致。总编办主任除管理事务外,常常要动手写一些管理制度、活动安
期刊
新闻校对担负着编辑后、付印前的报面文字质量的把关任务——政策上严格把关、知识上认真把关、文字上仔细把关,是编辑工作的延伸。校对人员常年上夜班,校对工作多环节流水作业,工作密度大,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显性差错、隐性差错纷繁、交织,对从事新闻校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校对员,要做到快、准、灵——速度要快,审读要准,反应灵敏。校对员不仅要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更要有举重若轻、处变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