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推进,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当前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也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主要对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089-01
现代教育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其中现代教育理论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开展的手段。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科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科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还需要加强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进而实现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主要区别为其有“现代”二字的限制,因此在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分析中,还需要先明确“现代”的含义,其是现行的、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包括传统教育技术和新型教育技术[1]。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技术手段,教学方法对教育形式、过程和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技术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保证与时俱进。近年来,我国的教学中一直坚持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也为基础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带来一定的阻碍。新课程体系中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学生学会交流和沟通,具有良好的问题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2]。同时形成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态度,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求实创新。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对网络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还能够实现整体的教学效率提升,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的选择教学资源,调整学习过程,改善以往的单一学习模式和环境,利用计算机网络有效的检测所学的知识,并选择合理的试题。通过网络互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平等地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进而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融合。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从构建主义分析来看,知识并不是教师硬性灌输传授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背景和情境下,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利用有效的资料而获得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电脑上网的操作也更加熟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融合,能够推进研究性的学习,在传统的教材中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在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上也是以教师的操作为主,学生主要负责观看,进而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研究性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并以此为背景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而网络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种技术支持。
此外,信息技术的引入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要求与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要求是同等重要的,也是信息时代下人们生存的重要能力。网络是信息的汇集场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和打印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材料,这也表明信息时代下,知識的获取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主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创新,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网络空间巨大,是各种知识的载体,通过网络知识的搜索,能够获得连续的知识链接,比如在历史的讲解中,涉及到“西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对“西亚经济”的查询能够了解石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在讲解《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内容时,为了更好的展示所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电脑处理的方式显示整个世界地图以及航海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历史、地理、化学、政治等多个学科的融合,对高考以及学生以后的学习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这种融合过程信息技术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学生的学习重心也会发生转移,学生不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教学情境以及课件的创设,培养学生信息提取、整理和加工的能力,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得到有效的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能够充分的调动思维,通过反复的研究和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师生以及生生间的互动更有效,改善传统硬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充分领悟到知识的内涵后,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也提升了综合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实现了与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同时在素质教育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了声、色、影的结合,能够实现情景再现,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汪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2017(12):6-7.
[2] 许敏敏.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基于实践教学的角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8-9.
关键词: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089-01
现代教育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其中现代教育理论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开展的手段。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科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科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还需要加强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进而实现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主要区别为其有“现代”二字的限制,因此在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分析中,还需要先明确“现代”的含义,其是现行的、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包括传统教育技术和新型教育技术[1]。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技术手段,教学方法对教育形式、过程和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技术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保证与时俱进。近年来,我国的教学中一直坚持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也为基础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带来一定的阻碍。新课程体系中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学生学会交流和沟通,具有良好的问题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2]。同时形成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态度,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求实创新。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对网络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还能够实现整体的教学效率提升,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的选择教学资源,调整学习过程,改善以往的单一学习模式和环境,利用计算机网络有效的检测所学的知识,并选择合理的试题。通过网络互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平等地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进而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融合。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从构建主义分析来看,知识并不是教师硬性灌输传授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背景和情境下,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利用有效的资料而获得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电脑上网的操作也更加熟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融合,能够推进研究性的学习,在传统的教材中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在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上也是以教师的操作为主,学生主要负责观看,进而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研究性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并以此为背景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而网络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种技术支持。
此外,信息技术的引入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要求与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要求是同等重要的,也是信息时代下人们生存的重要能力。网络是信息的汇集场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和打印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材料,这也表明信息时代下,知識的获取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主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创新,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网络空间巨大,是各种知识的载体,通过网络知识的搜索,能够获得连续的知识链接,比如在历史的讲解中,涉及到“西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对“西亚经济”的查询能够了解石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在讲解《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内容时,为了更好的展示所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电脑处理的方式显示整个世界地图以及航海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历史、地理、化学、政治等多个学科的融合,对高考以及学生以后的学习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这种融合过程信息技术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学生的学习重心也会发生转移,学生不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教学情境以及课件的创设,培养学生信息提取、整理和加工的能力,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得到有效的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能够充分的调动思维,通过反复的研究和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师生以及生生间的互动更有效,改善传统硬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充分领悟到知识的内涵后,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也提升了综合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实现了与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同时在素质教育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了声、色、影的结合,能够实现情景再现,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汪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2017(12):6-7.
[2] 许敏敏.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基于实践教学的角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