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海外书写中的“吾民”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ega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离沪赴美,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均旅居海外,进行了大量创作。这些创作本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以英语进行写作或编译,其优秀代表为《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中蕴含了林语堂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国民性书写,这种国民性书写可以用现实、中庸、悠闲加以概括,国民性的特征源出于中国的中庸哲学,中庸是国民性的核心特性,现实是国民性的基本特性,悠闲是国民性的外显特性。基于《生活的艺术》文本,简要概括林语堂先生海外书写阶段的“国民性”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林语堂先生的国民性书写是20世纪国民性研究的另一种声音,值得研究者投以特殊的关注。
  关键词:林语堂;海外书写;国民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2-0027-03
  0绪论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1]是林语堂先生对自身的评论,作为一名中国作家,却用英文完成和出版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中国与印度之智慧》等著作。在林语堂先生的一生中,出现了1919-1923,1936-1966两个旅居海外阶段,但在1919-1923这一期间,他与夫人赴美,主要进行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攻读,文学创作主要是在1923年之后。1936-1966期间,先生用中英文发表了多种文体(如小说、传记、论著、时评等),在其论著作品《生活的艺术》中包含有较多先生对于“国民性”的书写。
  “国民性”这一观念是随着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产生而形成的,“国民性”源出于英语national characterisic的日译,从语言学角度判别,属于日源外来词,由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引入。有过海外学习和旅居海外经历的林语堂先生,在其海外书写中充分的展现了他眼中的“国民性”,虽然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饱含亦真亦假的夸张,但也不失为对“国民性”的精彩展示。海外书写意指作家于某些时期旅居海外时从事的创作,“从时间而言,海外书写贯穿了自晚清至新中国建立这半个多世纪,从空间而言,作家们的足迹遍及日本、美国、欧洲、苏联、东南亚及中国香港等地”[2],以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文化为创作的出发点,林语堂先生在旅居生活中进行了大量创作,甚至可以说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可以被纳入到海外书写的框架之下。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笔者学习时间尚短,故仅选取《生活的艺术》进行研究,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现实的“吾民”
  在海外书写领域,“从周树人呼唤摩罗诗人、胡适提倡‘作诗如作文’的白话诗歌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现代作家的海外书写不管就其艺术取法还是影响社会的目标而言,基本都贯穿着学习西方,嘉惠中国这样一种明确的思路”[2],早期林语堂先生的国民性书写也基本遵循着这一思路。在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先生投身启蒙运动,积极进行社会批评,关注国民性改造。在这一时期,林语堂先生的书写与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相契合,倾向于通过“暴风骤雨”狂飙突进式的改造方式,以全盘西化的途径完成对国民性的改造。到了30年代,林语堂先生的观点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国民精神的发现,使“国民性”书寫出现了另一种声音。1937年11月,林语堂先生出版了《生活的艺术》,以其个人经验陈述了中国人的生活观。
  《生活的艺术》开篇写道:“我也想以一个现代人的立场说话,而不仅以中国人的立场说话为满足”“一切取舍都是根据于我个人的见解[3]。”因此,笔者认为在《生活的艺术》中,作家所阐释的观念,是个人化的,是“林语堂风格”的。他的拟想读者范围,是世界的和现代的。这种创作的风格与气派,的确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在《生活的艺术》第一章中,作家抛出了 “准科学公式”—— “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并认为中国人的理智构造正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不充分的理想主义、很多的幽默感和对人生和自然的高度诗意感觉性。林语堂先生用“现四,梦一,幽三,敏三”[4]来解释中国民族性,先生自己解读,说是“现四来代表中国人,是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现实化的民族,梦一的低分数则表示他们在生活类型或生活理想上似乎缺乏变迁性”[5];“敏三去代表丰富的敏感性,这种丰富的敏感性产生一种对人生的适当艺术观念,使中国人很肯定地感到尘世是美满的,因此对人生感到热诚的爱好”[4];“我们用现四来代表浓厚的现实主义,这种浓厚的现实主义就是指一种安于人生现状的态度,是一种‘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态度”[4]。由此可见,在林语堂先生笔下,中国人是现实的,在生活理想和生活类型上追求稳定,安于现状,对生活则抱有热忱的态度。
  在“醒觉”中作家一反对“识时务”和“无理想”的批判,对中国人的“现实”给予了肯定,并把这种现实与中国轻逸的、近乎愉快的哲学相联系,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是智慧和快乐的。“中国人的哲学因为具有这种现实主义和极端不相信逻辑及智能,就变成了一种对人生本身有直接亲热感觉的东西,而不肯让它归纳到任何一种体系里去。因为中国人的哲学里有健全的现实意识,纯然的动物意识,和一种明理的精神[4]。”基于这种哲学与文化,中国人的生活便具有这接近大自然和儿童时代的色彩,本能和情感的自由得到彰显,虽不太重视智能,却具有深沉的智慧、轻松的快活和世故却孩子气的天真感。同时这种哲学,也造就了中国的哲学家,他们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用自私主义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观照世界,以哲理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在《生活与艺术》中,读者不难发现作家对于人生之乐的推崇,追求实际的快乐,在作家笔下,中国国民具有现实性,注重现实生活的享受,以放浪者为理想人,以陶渊明为“爱好人生者”。作家在自序中书写,希望将《生活的艺术》命名为抒情哲学,笔者认为这种哲学轻快,具有幽默感,是智慧与欢乐的哲学,它使人的气质可以变得比较合理、和平、比较不暴躁。作家以为,这种哲学可以称为“中国民族的哲学”,它“超越这两个哲学家以及其他的哲学”,由这些哲学中汲取、调和、融洽成为一体,是一种实际的生活艺术,使人生可以尽量的享受,也是聪慧的醒悟哲学,正是因为“吾民”的现实,才形成这种现实的生活艺术。而这种哲学的形成,恰恰又体现了“吾民“的第二个特性——中庸。   2中庸的“吾民”
  《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对人的“动物性”和人类的尊严进行了探索,认为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动物性,同时在对人类的尊严进行探索后,得出了“人类的尊严是放浪者的四种特质造成功的。这四种特质就是,一种嬉戏的好奇心,一种梦想的能力,一种改正这些梦想的幽默感,和行为上一种任性的,不可测度的质素”[6]这一结论。在动物性和人的尊严问题上,林语堂是站在人类这一大视角上进行论述的,在此之后,林语堂将自己的视线聚焦到了古老的中国先贤身上,“谁最会享受人生”这一疑问的提出,引出了“吾民”的第二个特性——中庸。
  在第五章中,作家意图介绍中国哲学家对生活图案的观念,提出“孟子那种比较积极的人生观念和老子的那种比较圆滑和顺的观念,协调起来就成为一种中庸的哲学,这种中庸的哲学可说已成了一般中国人的宗教”[7],并认为这种人生哲学是智慧而愉快的。作家认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中庸精神是在两个极端中的一种调和的、有条不紊的均衡,中庸哲学是最近人情的。
  这种对中庸哲学的书写,带有着林语堂的个人色彩,结合林语堂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带着这“两脚踏东西文化”的背景,便不难明白,林氏家教中浸染的道家享乐主义哲学和林语堂目睹的“中国人仍是最勤勉的民族”[8],造就了林语堂笔下对中庸文化的书写和追求。“林语堂以虚构幻想的形式,不经意间揭示与弘扬了中国文化最为根深蒂固、同时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即中国人的乐生、好生与养生哲学”[9],这正是国民性中“中庸”的体现,一方面,中国人仍旧保持着勤勉、期盼得到社会人士的喝彩;另一方面,在中国人的精神深处却有着对无忧虑和心地坦白的执着追求。
  而对中国人思想的讨论,作家在“思想的艺术”一章中提出了合于人情、回向常识,这一主张也暗合了中庸哲学。正所谓“当一个人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界时,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他会察觉那里面没有科学,没有极端的理论,没有假说,而且并没真正的性质十分不同的哲学”[10],这种去极端化的例子,正和中庸的调和、均衡是相一致的。
  中庸哲学对于国人生活还具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它使中国的国民形成了一种消闲的浪漫崇尚,作家认为这种消闲的浪漫崇尚根本是平民化的,是空闲的产物。这种消闲的浪漫崇尚,呈现了中庸哲学对国民所产生的影响,也使悠闲成为国民性的一部分。
  3悠闲的“吾民”
  悠闲这一国民性,与中庸哲学互为表里,表现为国人的享受生活。这一点集中体现于第六章“生命的享受”,第八章“家庭之乐”,第九章“生活的享受”,第十章“享受大自然”,第十一章“旅行的享受”,第十二章“文化的享受”之中。对国民悠闲的肯定,体现了林语堂观点的变化,即从早期的“暴风骤雨”式的狂飙突进转向“和风细雨”式的中立探讨,从学习西方转向输出中国。
  对于“悠闲”的论述,更多见于作家独辟一章的“悠闲的重要”之中。在“悠闲的重要”一章中,作家开篇便用辛辣的笔触点出人类是唯一在工作的生物,接着又写下“啊!聪明智慧的人类!我颂赞你。人们为了生活而任劳任怨地工作,为了要活下去而烦虑到头发发白,甚至忘掉游息,真是不可思议的文明[11]!”这一反语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劳碌的批判。在《中国的悠闲理论》一节中,作家开篇将美国人的劳碌与中国人的悠闲对立起来,并开始承认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同样重要,强调物质环境的改善可能会产生较为悠闲的性格,作家对美国人的劳碌和疲惫报以同情,对中国人的喜闲散、优游岁月、乐天知命怀有无与伦比的推崇。
  这种对于享受生活和悠闲的描写,固然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因而语带的夸张和亦真亦假,中国的读者是可以看得出的。林语堂先生作为一名英语写作者,其著作再次翻译后被纳入研究视野,即其原本的拟想读者是非汉语母语者,因而其书写的内容是将传统的中国与国民呈现在其读者面前,具有输出中国的创作目的,考虑到这一点,并结合《生活的艺术》的创作年份,笔者认为作家宣扬中国国民的悠闲具有显示“非攻”的意味,“以在世界上获得文化认同,以及道义和物质支持”[2]。
  4结论
  在经过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激烈抨击后,海外书写时期,林语堂先生的书写转向了和风细雨式的中立探讨,是一种较为和缓的论述,其研究兼有中国及国民的智慧和流弊,具有较为全面的特点,主要是以整体的国人为研究对象。由于林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家庭环境和求学经历,较多的选用了中西对比的方式,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具有较为宽广的视野。同时由于作家倡导以闲适为格调,其文风轻快明朗,即便偶有针砭,亦以幽默包裹之,使广大读者得以接受。
  林语堂先生海外创作期间关于国民性的书写,主要见于《生活的艺术》,而《生活的艺术》又承担着输出中国的创作目的,因而其中对于国民性的书写肯定居多。从中庸哲学的角度来论述,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是儒道互补的,进一步分析则会发现,儒家讲究入世,这造就了中国人热爱世俗生活,现实实际的基本特性;道家则讲究出世,这使中国人注重生活的享受和自身的感受,崇尚修心养身,因而形成了中国人讲究优游,乐天知命的外显特性;正统儒学与道家思想相协调均衡,正是中国人最为古老的生存智慧,圆融自在的处世哲学正是中国人的核心特性——崇尚中庸。
  以上大致基于《生活的艺术》文本,简要概括了林语堂先生海外书写阶段的“国民性”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林语堂先生的国民性书写是20世纪国民性研究的另一种声音。这种声音的形成,与林语堂先生的个人经历与观点,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创作目的有关。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下,现实、中庸、悠闲的国民特性仍大行其道,对于林语堂先生创作中的国民性研究依然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更不应因为林语堂受到鲁迅的批评而将他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对林语堂先生创作中的“国民性”研究已经引起了一部分研究者的重视,但其海外创作阶段的国民性书写,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立国.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林语堂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2]侯桂新:中国现代作家的海外书写[J].文艺争鸣,2014 (10):102-107.
  [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5.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國戏剧出版社,1991:10.
  [5]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7.
  [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76.
  [7]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93.
  [8]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108.
  [9]沈庆利.林语堂的“一团矛盾”:《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之细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2): 109-118.
  [10]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356.
  [1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142.
  (责编:王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然后从几个反面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反思学习;反思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本文以中文的动词词尾“了”同日语ノダ的平行性为前提展开了分析。“动词 了 光杆宾语”的非独立性问题历来就有被重视同时提出了多项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动词词尾“了”的非独立性原因的基础上,对句子的完整性条件进行了概括。同时将动词词尾“了”的非独立性与日语的ノダ的非独立性做了对比分析,发现日语的ノダ虽然具备将动词名词化的作用但是仅仅单纯的名词化无法进入句子层级的语义解释,本文参照了动词词尾
摘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小说集,作者蒲松龄为读者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某些女性形象。若将其置于齐文化的背景中,将有更深层次的解读。  关键词:聊斋志异;齐文化;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3-0019-03  在西方哲学中提出了存在与存在本身的概念,指出人们所见到的并非存在本身,而是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大学英语越发受到了国家重视;随着时代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育模式需要注入新的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是目前需要达成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拥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大学英语教师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堂的融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增强与教材内容的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政教育;教
摘要:秘仪是盛行于古代地中海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宗教现象,其仪式的具体细节和教义的核心意义只对入会者展示因而得名。其中,古希腊秘仪最具代表性,既有最负盛名的埃琉息斯秘仪也有最具影响力的奥尔菲斯教。戏剧代表了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的产生与古希腊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源于纪念酒神的祭祀仪式。古希腊秘仪中入会仪式上的神圣展演对戏剧的产生起到了催化作用,秘仪的相关神话也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关键词:古希
摘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主要面临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惑、就业困难等困境,如何提升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突显重要。本文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精髓,运用到困难大学生心理帮扶实践中去,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通过对困难学生的定期心理帮扶和走访,密切家校联系,搭建困难学生的成长支持系统,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模式,培养困难学生的
摘要:技能竞赛已成为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将职业技能竞赛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与推广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技能竞赛资源转化与推广的意义、目标出发,分析了技能竞赛资源转化在临沂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践情况,旨在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乃至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技能竞赛;资源转化;推广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的任务之一。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呢?就化学科而言,科学素养就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化学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化学方面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它包含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等方面内容。
摘要:大连市一名13周岁男孩蔡某某将10岁女孩残忍杀害,依据案发时的刑法规定,蔡某某由于实施犯罪时未达到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所以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该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及思考。近年来,未成年犯主观认知愈发成熟,刑事责任能力逐渐成人化,因此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年龄存在罅隙。本文将通过对大连未成年人杀人案进行分析,考察境内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解决方案,结合我国一些学者观点和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势头迅猛,职业教育质量也成为了社会各界以及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班级管理作为提高中职教育综合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质量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当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往往趋于模式化,影响了班级管理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组织中职班级管理活动成为了当前要务。  关键词:中职;班级管理;方法与技巧;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