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打我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antiff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很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老师经常到家里“告状”。每次老师家访走后,我就免不了挨父亲的尺子。父亲不善言辞,所以教育我的方式就是抽尺子。尺子是现成的,就是母亲做裁缝用的直尺,是父亲自己动手做的,竹条磨得光光的,上面的刻度也是父亲一刀一刀刻上去的。小时候家里的玩具都是父亲手工做的,连这把“戒尺”也不例外。
  父亲打我是有讲究的。在父亲看来,错误严重的,抽四五下,最多六下;程度轻一点儿的,抽两三下。有时候他心血来潮,先征求我意见抽几下。我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按照犯错误的严重程度,约莫着说个数儿,父亲基本上就依我的要求抽。有时候父亲还会再追问:“重一点儿还是轻一点儿?”我觉得既然犯错误了,轻一点儿是不应该的,就总是说重一点儿。尺子抽在屁股上,有一种麻麻的感觉,甚至忘记了疼——许是抽得过于重了,连疼痛感都消失了。因此当父亲问我“痛不痛”时,我就直白:“不痛。”父亲说:“不痛?那就再来两记。”后来我就知道了,不痛也要说痛。
  除了打我,父亲有时候还让我饿肚子。抽三四下,痛感或许很快就过去了;不让我吃饭,真要了我的命。中午,父亲打完我之后,就把我晾在一边,等他们吃完,就把饭菜一股脑儿都放进高我一半身子的菜橱里。即使父母离开了,我也不敢自己爬上去偷吃,否则父亲知道,一定还会打我。有一次姐姐看我可怜(因为是她把我犯错误的消息带回家的),就偷偷把饭菜从橱子里拿出来给我吃。父亲知道后,还打了姐姐。从此她再也不敢帮我了。于是,我就只能饿着肚子去上学,这样的下午我都是在眼冒金星中度过的。这样的次数多了,亲戚朋友有知道的,就劝父亲,别把孩子的胃饿坏了。父亲说,他们小时候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也没生什么胃病。
  父亲打我最凶的一次,是母亲的手臂被缫丝机轧断之后。本来家里的活儿基本上都是母亲包揽的,但是因为手轧断后,生活自理都有些困难,母亲就把我和姐姐叫到跟前,给我们分工家务活儿:姐姐负责扫地,我负责洗碗。我觉得吃了大亏,当场就不同意。因为地可能不用每天打扫,碗却要每天洗三回。母亲说,男孩子应该多做一点儿,干干活儿,力气就来了。无论好说歹说,我就是不答应。一直到父亲下班回家,我还是没答应。父亲一怒之下,就打了我两记耳光。那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死倔一根筋,不论软硬兼施就是不肯。父亲实在气不过,就把我捆绑着吊在单位白场上一棵树上狠命地打。父亲单位同事走过,都劝阻父亲。父亲居然拉下脸,对劝解的所有人说:“今天谁要是把他放下来,就跟谁打。”据说那天我始终没答应,父亲无奈,最后只好把我放下来。以后几天,父母亲理都不理我。可能我慢慢觉得自己理亏,就悄悄把洗碗的活儿接了过来。后来每次說起这个事,父亲都会笑着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父亲打我的历史,一直到我小学毕业才告结束。父亲长得矮,只有一米六几的样子,我一上初中就超过父亲身高,他就再也不打我了。他知道他打不过我了。工作以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到父亲打我的事,不小心被父亲读到。他小心谨慎地问我:“这些事你还记得这么牢啊?”我笑着对父亲说:“别怕,只是写写的。”那时候我已经高出父亲一个头。按照父亲的说法,我比他高之后,他有点儿怕我了。
  在父亲那一代人观念里,总觉得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虽然他们并不知晓“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但确确实实在行动上这样践行着。好多看我长大的人都说,我真的就是给父亲打出来的。我的一位后来做了领导的老师就是这样评价我的。她说,小时候那么吵的一个人,怎么现在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言下之意,要不是我父亲那样打我,今天我可能早就犯下大错,更别说像模像样地做人了。
  如今,父亲早已离去。在我印象中,父亲除了打我,一辈子似乎再没有别的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方法——我的童年时代似乎只记得是在父亲的棍棒底下生活着的。但是现在若要我说出父亲打了我那么多次究竟有什么过错,我却一样也说不出来,好像所有错的都在我,而不是父亲。
其他文献
打开之后,门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闭合之后,它与前院的红漆大铁门一起将院子锁成了一个整体。  它比前门小得多。过大年时前门要刷洗得干干净净,两侧贴上红纸黑字的对联,甚至还要挂上两盏红彤彤的灯笼以使其更加的体面;它没有这样的待遇,也没人想到身处后院的它也要在前门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过一个大年。它在岁月的更迭中愈来愈陈旧,不过,开合依然灵活,伴随着咣当声证明着它生命的活力。  多少年之前,这黑漆的
期刊
那年,我患淋巴瘤三次化疗后,持续的副作用已使我身心崩溃。到了第四次化疗,感觉已经濒临绝境:发烧到了40℃,病房里一切渐渐变形,灯在眼前不停地转,挂针的针筒变得无限大,病魔向我狞笑着,魔爪一挥,卷起一片乌云。霎时,我一身的疼痛似乎减轻了,轻轻地飘了起来。  这时,我看见好多已故亲人微笑着向我走来。父亲走在前面,他和生前一样,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面容清癯,眼光却格外坚毅,责备我:“你怎么能这样轻易地走
期刊
到单位门卫室拿我的邮政汇款单,一个新来的小保安一脸茫然:“汇款单是什么?好像没有。”  我自己动手翻找,果然找到两张我的稿费单。递给他看,他翻来覆去地瞧:“这个可以取钱啊?”他那好奇的神情逗乐了我,心想,你是火星来的啊,连汇款单都没见过。继而转念一想,现在的年轻人日常生活中转个账什么的,手机上点一点就成了,没见过纸质汇款单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邮政汇款单却伴随我走过几十年的光阴。  上世纪70 年
期刊
从春风攀爬的时光里,我总会想到已故的母亲。  年幼的时候,每当山花烂漫时节,母亲总会领着我来到山冈上,将我拥在怀里,向那条通向山外的小路看去。那是父亲下坑挖煤的山路,也是母亲祈祷父亲安全归来的路。听母亲讲童谣,听啊听,我睡着了。熟悉的影子由远而近,父亲踢踏的脚步声惊醒了我,急不可耐地扑了上去。父亲抱起,又从怀中掏出没有舍得吃的“矿工面包”,我贪婪地啃嚼,特香。  回到家里,阳光从玻璃窗户伸了进来,
期刊
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卧冰饮雪时,总是思念熏腊肉的味道,那可是刺刀上的乡愁。  转业到了地质勘探队,时令大雪,他要尝试做熏腊肉。当时买肉凭票,他每月仅有一斤,只好收集同事的肉票,许诺到时请大伙打“牙祭”。一日清晨,顶着凛冽的寒风,去五里外的黄屯公社食品站买肉,那时货源紧缺,鸡叫头遍就有人排队了。轮到父亲时,却傻了眼,一人最多能买两斤肉,票再多也没用。父亲多少有些沮丧,便垂着头去买大盐、八角、辣椒,可就
期刊
穿越时空阻隔,让思绪游弋到20 多年前的1994 年。  石巖上屋永兴工业区山脚下,有一排用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简易工棚。棚子里住着20 来个湖南邵阳的农民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每天重复着同一种工作,扛着偌大的石头,攀越坎坷不平的墙面筑混凝墙。工地巴靠山脚,遇上暴雨天气,泥石流哗啦啦地直泄而下。一顿饭的工夫,新筑的石墙被冲刷得面目狰狞,每遇这种情景,我们只好摇头叹息。  “返工啦!返工!”雨脚刚停,
期刊
1973 年的夏天,因为种种原因,我升初中的名额被人顶替了,三个多星期过去了,我处于无学可上的窘境,心急如焚。  在县城工作的二哥与转学学校的主任是多年的好友,经过一番寒暄,二哥说明来意,他说:“我同意接收你弟弟在初一(1)班上学,但班主任鲍洪流老师不好说话,前天,我介绍一个新生被他拒绝了,你们自己找他说吧。”我们来到初一年级老师办公室,找到了鲍洪流老师,只见他中等身材,脸色赤红,面带微笑,显得平
期刊
父亲喜欢数钱。  有几次,深更半夜,我醒了,看见父亲房间亮着灯,悄悄推门一看,戴着眼镜的父亲,正低头数钱呢。他左手逮钱,右手食指沾了口水,把一张张钱,数了又数,凑够两千块,就用一块绸子做的小包包好。绸子呢,金黄色,就是茶叶和酒的外包装用的,他拿去缝补成小包,平时没在意他缝补起来干啥,原来装钱。  自从买了手机后,父亲半夜三更还是起来,但不是数钱了,而是玩手机。他把手机摁过去摁过来,摁得啪啪响。夜深
期刊
周末的中午,我到一个光顾了20 年的鱼贩子家去买黑鱼。  这家鱼摊儿位于菜市场门口,鱼贩是50 岁出头的小老头儿,20 年的片鱼技术,他早已炉火纯青。他先麻利地剖好鱼,冲刷好鱼鳞和内脏,用干净的抹布搽试干净,他如雕花般的片鱼技艺即将精彩纷呈。一般来说,片鱼前,他会有个仪式,像是给鱼做个短暂的祷告或默哀,接着慢慢地片鱼。那动作轻缓,像是蜻蜓点水,那么慢,慢得串不起光阴的线。好在午后,买鱼的顾客并不多
期刊
江南人喜爱烟雨和干菜,一个叫梅雨,另一个叫梅干菜。  生为江南人,我对梅干菜情有独钟。母亲是制作梅干菜的能手,每逢芥菜收割的季节,她会挑选上好的芥菜,洗净、晾干,然后加盐腌渍。她做的梅干菜,色泽黄亮、香味醇厚,与五花肉做成梅菜肉丸,更是一道美味佳肴。每次遇到餐桌上有梅菜肉丸,饭前我必先问一声母亲:“妈,今天饭煮得多吗?”见我吃得香香的,母亲总是笑得很灿烂。对童年的我而言,梅干菜的香味儿,就是母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