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了吗?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a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學生的学习真实发生了吗?围绕这一观察主题,对《认识图形(二)》一课,从“学生有问题吗?”“学生有互动吗?”“学生有提升吗?”三个角度进行观察,得出启示: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关键词:真实学习课堂观察观察报告认识平面图形
  一、观察主题与方法
  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了吗?这是课堂教学必须叩问的。只有学习真实发生了,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于何为“学习真实发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本次课堂观察,我们假设“学习真实发生”有三个条件:一是学生有真实的问题;二是学生有真实的互动;三是学生有真实的提升。基于这样的朴素理解,我们编制了以下“观察清单”:(1)学生有问题吗?(2)学生有互动吗?(3)学生有提升吗?
  本次观察的课例是董苗苗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一课。参与观察的教师进行了分工:一部分教师以观察四人小组为主,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及小组里每个人的学习;另一部分教师以观察全班整体为主。
  二、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有问题吗?
  1.课前“预习单”中发现的问题。
  (1)学生自学程度。
  教师课前设疑:请你把长方体上的不同图形“请”下来。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画1个,如图1;有的画3个,如图2;还有的画6个,如图3。有学生还在不同形状的长方形边上都标上了数字2,如图4,说明他已经知道,他探索的长方体的面有3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种有2个。可以看出,学生课前自学的探索程度不同。
  (2)关于图形的特征。
  有的学生把三角形的角画成了圆弧状,如图5;有的学生画的正方形的角有大有小,如图6;有的学生画的三角形的边弯弯曲曲,如图7。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对每种图形的特征认识不清楚。
  (3)关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
  有些学生从正方体上“请”下来的是正方体,如图8;从圆柱上“请”下来的是“圆柱体”或球,如图9、图10;从三棱柱上“请”下来的是“三角体”,如图11。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对“体”与“面”的概念认识不清楚。
  以上都是教师课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如图12所示的一份“预习单”。让我们不禁感叹,一年级的学生真是天真可爱,不管什么学科,都阻挡不了他们“放飞自我”的童心。遇到这样的回答,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认识通过恰当的手段引导到数学的层面上来。当然,在低年级课堂中,教师要始终站稳儿童立场,理解儿童、接纳儿童,才能与儿童产生共鸣。
  2.课堂探究时遇到的问题。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得非常好,能够知道各个图形的特征,能够识别这些图形。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一些问题:
  (1)学生的听课习惯。
  第一次小组合作,介绍“请”下来的图形的时候,一个小组里的一位学生没有听清教师的要求,当小组一位成员答长方体的时候,他插嘴说长方体不能滚,然后拿起圆柱说圆柱可以滚。然后,下一位学生就被他“带歪”了,说正方体不能滚。
  接下来,教师问“关于圆还有补充吗?”时,这位学生还停留在上一个内容。“不会倾听”在其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一节课下来,我们认为,学生的听课习惯有待优化:有的学生不举手就发言,或者教师没有说完要求就纷纷举手,而且小动作也较多。
  (2)学生的学习机会。
  在“猜一猜”环节,教师只与个别的学生互动,导致探究不够充分。第一个学生说,我摸到了四个角。其他学生猜,可能是正方形,可能是长方形,可能是三角形。否定“三角形”答案之后,教师直接出示了答案:正方形。
  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也停留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获得学习机会。
  其实,全班学生猜测时,可以不停地补充描述,反复地进行猜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最后锁定图形,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二)学生有互动吗?
  课堂互动不是简单的教学程序,而是信息交流、感情沟通、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和展现个性。因此,通过观察课堂上的互动,可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实发生了”。
  1.师生互动。
  互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总的来看,董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课堂的氛围非常宽松、活跃。这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课堂上,学生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问,敢于补充。例如,一位学生交流长方体上“请”下来的图形(如图4)后,有学生提问:你写的2是什么意思?该生还没有回答,有学生补充道:就是2个面一样的。该生回答:代表2个的意思。教师说:你来指一指。该生上讲台指图。
  课堂上,学生举手的次数也很多。我们观察的一组学生的举手总数有18次。
  课堂是生成的,所以,很多时候互动也是生成的。那么,互动中,教师能否巧妙地应对学生的生成?课堂上,董老师的应对主要是:谁听懂了?谁来说说?谁有问题?也就是说,把应对交给了学生。总的来看,这样的应对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精彩生成。但是,这样的应对在有些时候无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帮助学生厘清模糊的认识,从而留下了遗憾。
  例如,一位学生交流长方体上“请”下来的图形(如图4)后,有学生认为长方形位置画歪了就不是长方形了。教师没有具体应对。其实,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敏锐地抓住时机,展示画的不同位置的长方形,让学生明白:虽然画的位置不同,但都是长方形。
  再如,一位学生交流圆柱上“请”下来的图形后,有学生质疑:圆柱上不是还有一个长方形吗?该生回答:那个长方形变得弯弯的,把两个球连起来了。接着,很多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圆柱的两个底面是球还是圆上,没有放在圆柱的曲面到底能不能变成长方形上。教师没有具体应对。其实,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拿出圆柱教具,告诉学生:圆柱的两个底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圆形;而长方形正如刚才那位学生说的,卷起来成了一个弯弯的曲面。   2.生生互动。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还主张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交流、沟通,相互仿效、矫正,从而产生“共生效应”,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课堂上,董老师组织了2次同桌合作学习交流、2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为生生互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从中,我们观察到一些学生间的互动:
  (1)同桌互动。
  在交流生活中的图形时,一组同桌的一位学生说,田字格是正方形,另一位学生说,田字格的面是正方形;另一个组同桌的两位学生没说什么话。
  在交流围钉子板上围出的图形时,学生同桌之间普遍来不及交流。
  (2)小组互动。
  第一次小组合作,介绍“请”下来的图形的时候,一个比较有序、明确、充分、出色的交流例子如下:
  生(第一位)我先从这个面上“请”下来一个大的长方形,我再从这个面上“请”下来一个长方形,我又从这个面上“请”下来一个比较长的长方形。(指长方体)这个面和这个面是对应的,这个面和这个面是对应的,这个面和这个面是对应的。
  师(听课教师)你“请”了几个呀?
  生(第一位)我“请”了3个,都是长方形。
  生(第二位)我从这个面上“请”下来正方形。
  生(第一位)你让大家看看清楚。
  生(第二位学生指正方体)我从这个面上“请”下来一个正方形。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补充?
  生(第一位)正方体上有6个不同的正方形。老师说了,要请不同的图形。
  生(第二位)这6个正方形是一样的。
  生(第三位学生指三棱柱)我从这个面上“请”下来三角形,我从这个面上“请”下来长方形。
  生(第四位)圆柱上两边都有一个球形。
  生(第二位)圆,圆形。
  生(第四位)请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
  生(齐)没有了。
  一个无序、不明确、不充分、无效的交流例子如下:
  生(第一位)正方形是“站”不起来的,正方体是能“站”起来的。
  生(第二位)正方形是“站”不起来的。
  生(第三位)圆柱有两个平平的圆形。
  生(第四位学生指正方体)我从这个面“请”下来的是正方形。有没有补充?
  生(第三位)大声点。
  (3)班级互动。
  课堂上,还有很多自发的生生互动。比如:
  师你觉得田字格是什么?
  生田字格是正方形。
  生田字格本來就是正方形。
  生田字格的面是正方形。
  生田字格不厚,不能说面。
  生田字格后面有磁铁。
  生正方形。
  生他已经说了,田字格的磁铁是有厚度的,应该是长方体。它是扁的,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正方体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
  (三)学生有提升吗?
  在交流活动中,有的学生有了提升,有的学生没有提升。
  比如,第一次小组合作,介绍“请”下来的图形的时候,一个小组的一位学生从三棱柱上只“请”下来一个图形,而且把这个图形的名称叫错了(如图11);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他不仅知道要画出长方形,而且知道画出的图形叫三角形。这里,学生能够互相倾听、互相帮助,指出、纠正同伴的错误,使同伴获得提升。
  而另一个小组的一位学生由圆柱画出的圆不标准,而且把圆的名称叫错了(如图9);但小组成员没有指出他的错误。这里,学生不会倾听,没有评价,使交流失去了意义,自己和同伴都没有得到提升。
  三、反思与建议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了吗?”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觉得促进学习真实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
  只有通过自主建构,学生才能真正内化、掌握知识,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尽办法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脚手架”,在合适的时机提供适切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拖着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搭建‘脚手架’”指的是:
  1.给予充分的学习时间。
  (1)独立思考的时间。
  每个问题出示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问题一提出来时,绝大多数学生可能正在思考。这时,如果请个别思维很快的学生来回答,绝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就被迫中断了,课堂就容易变成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
  (2)纠错的时间。
  一个问题讲评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纠错的时间。在纠错过程中,学生会重新理清思路。这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2.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
  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扩展教学的时空,突破思维的局限,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条件。比如,董老师设计了课前预习活动,让学生带着思考与疑问进入课堂,学习的动力更足。课堂上,董老师还设计了“猜一猜”“围一围”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就是努力让学生在“说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做中学”,让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习体验更丰富,使学习过程“看得见”,便于学生真正发生学习。这里还需要注意,课堂探索时,要用好、用足探究活动,不要浮于表面:要增加探究活动的思维含量和层次性,力争从知识的表面、边缘深入本质、核心。
  (二)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课堂上,董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交流、碰撞非常精彩。那么,如何让这样的精彩辐射到每一位学生?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课堂上,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机会。
  董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里互查、互纠错误。针对特别典型的错误,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班交流。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但我们也发现,可能因为是一年级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缺少明确的分工,不能有序地交流,相互补充和评价的质量也有待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细化引导,确保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认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可以有以下途径:(1)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2)建立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5)重视小组汇报环节等。应努力做到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通过观察研究,我们还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由发言,清晰表达;学会专心聆听,细心揣摩;学会坚持正确的看法,勇于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学会大胆地思考,大胆地探索,提高互动的有效性,使学习真实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菊荣.课堂观察:向“学习中心”转型——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J].人民教育,2013(7).
  [2] 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
  [3] 陈瑶.课堂观察方法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其他文献
摘要:板书,从动态层面理解,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从静态层面理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黑板或多媒体设备以凝练的图文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结合近几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实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板书设计的策略:全面体现三维目标,发展学科素养;着重体现知识网络,突破重点难点;层层体现课堂探究,落实以生为本;有效体现
期刊
摘要: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是小学阶段一节探索性很强的课。如何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多种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问题聚焦,指引思维;自主探究,深化思维;反思追问,完善思维;解释应用,提升思维。  关键词:学习活动数学思维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学生的数学
期刊
摘要: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在“思考”的过程中沉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形成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是提高“四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三会”)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迁移已有的活动经验,发现、提出问题,并在新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活动经验,进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运用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及关键事件分析法,观察小学数学《化简最简比》一课。首先,立足学习历程,抽取关键事件:过往学习经验导致学科迷思概念;“学困生”提出问题,“学优生”解释不清;被动听讲与浅表思考的学生无法应对高挑战问题。其次,基于关键事件,分析学习困难与应对机制:三次学习成果转变中的浅表学习困境;协同学习中的“倾听-互学”机制。最后,从学生学习出发改进教学设计:去除变式训练,用高阶问题
期刊
摘 要:“班级管理”这一传统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生活在班级这一群体的孩子的健康发展,应当让位给“班级建设”。尤其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致力于班级情趣、格调和内涵的打造,其奥妙在于班级阅读生态的建立。班级阅读作为凝结团队精神与个体人格的纽带,具有呵护童真、凝聚人心、陶冶情愫等功能。班级阅读指导应当将“澄澈地映照世界,明辨是非”的书籍推荐给孩子,为他们提供一种高雅阅读、情趣阅读。这样的阅读指导
期刊
摘要:如何优化复习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将主题语境贯穿复习内容,将教材中相同或相关的话题适度整合,能够为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主题语境话题整合英语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复习课大多以单元为单位,梳理知识结构,指导解题技巧。孤立的单元复习,以词汇、语法知识为主线,单一的解
期刊
7  摘要:名师课堂的精彩,靠的是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内力”。而我们要学习的,终究不是变幻莫测的招式,而是内化于心、落地于形的常态基本功。以周卫东老师《认识三角形》一课为例,看点有三:如何以适切的行为,将学生立场真正落实在课堂中;如何抓住学科的本质,找到学科的内涵,让课堂行走在学科的路上;如何超越技术层面,让课堂处处充满“人”的气息。  关键词:名师课堂学生立场学科本质学科育人  时常在想,听名师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分类讨论思想需要抓住两点:(1)掌握分类的原则,即标准统一,不重复、不遗漏,力求最简;(2)体会分类的思想,即不能确定,就要分类。学生在处理等腰三角形有关的多解问题时,常常考虑不全面,导致漏解。因此,将中考一轮复习课《等腰三角形问题》整合成分类讨论的专题,通过层层递进的习题,引导学生对边、角、顶点、高等条件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掌握分类的原则,体会分类的思想。  关键词:分类讨论
期刊
摘要:《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的教学,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会到用分米和毫米作为长度单位是生活、生产的需要;其次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让学生准确地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此外要注意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理解各种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测量中灵活运用。  关键词:学习动机感知体验知识结构认识分米和毫米  一、课前思考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教学的基
期刊
摘要: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在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得到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航模课程的推进强调真实的情境创设,鼓励学生拿起各种工具,亲自动手,学以致用。具体路径有:亲手触摸,初步感知;分步操作,明确思路;组装试飞,解决问题。  关键词:动手操作触摸组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