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的代代传承,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几何图形的装饰也在不断的变化,几何图形不只是应用在艺术瓷上,在目前一些日用陶瓷中也被广泛的应用。在此,本文对几何图形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几何图形;日用陶瓷;装饰;发展
  一、几何图形的构成要素及应用中的演变
  (一)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
  几何图形是指非写实性规则图案的概括性称谓,包括自然界景物的写实变形夸张,以点、线、而基本元素,构思创造出符合形式关法则的典型纹样。几何图形的构成要素是点、线、而。但是点、线、而作为图案的构成要素,已不同于几何学中的概念,而具有更广泛的意义。点在图案中不仅具有点的性质,而且有而的属性。点一般为圆形,但也可以是方形、三角形、菱形或其它不规则的图形。点的基本特征是细小,给人以小巧玲珑之感。两个大小相同并相隔一定距离的点,给人以张力感,终止感。当视线反复于二点之间时,给人以“线”的感觉。依据一定的规律,作大小或分组重复排列的点,给人以节奏感。空间的方向性和长度,构成线的主要特征。线的运动,构成了线的多种形态,如长线、短线、粗线、细线、直线,曲线等形态。不同的线,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富有极强的心理效果和丰富的表现力。
  几何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等,具有节奏、比例、规整性与单纯中的和谐感,富于现代感的审美意味。具有三次元空间的“曲而”,给人以强烈的节奏与韵律感。
  (二)几何图形在装饰纹样中的应用变化
  可以归纳为写实变化和变形变化两种:(1)写实变化。以自然形象为主,给予适当取舍、修饰,按其生长结构规律,保留完关的特征。(2)变形变化。突破自然形象,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取舍加工,但也应不失对象固有特征。
  (三)装饰图形的变化手法
  (1)夸张的手法:采用加强的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利用变形、变色使其特点明显,形象鲜明,装饰性更强。如梅花,可将其五个圆形花瓣组成有规律的花型。(2)提炼的手法: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形象简洁,一口了然。(3)丰富的手法:根据装饰需要,适当加进一些理想的东西,即丰富又集中。民间传统图案多采用此法。(4)结合的手法:把多种优关的自然形象的典型特征,有机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理想化的图案形象。如传统的宝相花,就是综合了荷花、大丽花、牡丹花的特征而组成。此外还有花中套叶、叶中套花,花中套花的组合方式,不觉生硬,且有新奇感和想象力。(5)寓意,是把特定的含义理想和关好愿望,寓于具体的图案形象之中,用以表达某种意念、理想和感情,表示对某种事物的赞颂和祝愿。(6)象征,是以某一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一定事物与抽象的、非具体的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二、几何图形在日用陶瓷中的运用方法
  (一)装饰手法的多样
  在原始社会的彩陶文化中,色彩以红、白、黑等朴素的颜色出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色彩的大胆运用使得几何纹饰具有其新的特点。“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真实的色彩对于人的味觉识别有很大的帮助,单纯地用几何黑线装饰显得过于单调,丰富的色彩装饰刺激人们的感官,使得日用陶瓷不仅满足实用性,也在视觉上取悦使用者。
  (二)装饰与造型结合
  传统的陶瓷装饰,大多在器体上进行装饰,纹样与壶身为单独的个体。现代茶具设计要更多考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从人的生理结构上考虑陶瓷产品与人体尺寸、形状以及用力大小是否匹配,强调了茶具产品的使用方便是当代设计的一大重点。另一方面,日用陶瓷装饰设计要体现时代特征外,还必须兼顾适合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工艺的要求。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对原有元素的提取,并简洁化,增加现代陶瓷产品的潜在价值。
  (三)西方审美的冲击
  西方审美理念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陶瓷装饰和其他艺术形式在与东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会产生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作为一名陶瓷设计者应不断地研究新的表现形式,将中国的几何纹饰与国外各种风格的陶瓷产品进行比对研究,创造更多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装饰特点,丰富日用陶瓷的装饰风格。
  三、几何图形在日用陶瓷中的运用体现
  (一)涡纹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
  马家窑彩陶中,线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令人惊叹。马家窑纹饰的特点是密集,以线为主,且粗细均匀,用线的曲直表现动静,以线的方向表现旋转,线的密集和加粗,使得器物动感且有力,粗壮而浑厚,像黄河的漩涡,故称为涡纹。图1餐具,它的主要装饰元素是线条,设计师抓住基本装饰元素,通过不同色彩,不同粗细的线条表现出盘子的旋动,配以明快的色彩给人以愉快之感,简单中不缺变化。它将马家窑彩陶中密集的涡纹简单化,色彩上的大胆运用为餐具增添亮点。
  (二)云气纹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
  云气纹是汉魏时代流行的装饰花纹之一,它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它是对自然崇尚和对神仙崇拜的基础上产生的。单纯在器皿上绘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作品以云纹为元素,将其进行再加工,将壶身器形与纹饰相结合,延伸的壶嘴与云纹融于一体,简洁中不失大气。整个作品看起来流畅且灵动。
  (三)方格纹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
  方格纹出现较早,使用时间较长,有大小、粗细、凹凸、长方格、双线方格、斜方格等。彩绘方格纹见于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和马家窑、半山和马厂类型彩陶。由于方格纹有规律又富于变化的织纹组织,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许多领域。如图2,茶具以方格纹作为装饰,为了避免全部使用方格纹显得单调。在方格之间点缀大小不同的圆点,圆点的大小稀疏错落有致,以圆点的“动”,来衬托方格纹的静。
  结论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一些日用陶瓷上慢慢的运用几何图形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也正好表现出人们对装饰美的一种精神享受,这也正是继承了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伴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变化对日用陶瓷的追求也在慢慢变化着,几何图形的广泛应用正是真实的写照,用他简洁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平衡对称等特点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江美丽.陶瓷设计中的简洁美[J].中国陶瓷,2014(4)
  [2]雷圭元.中国图案美[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 东方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占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或技巧,而是在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本文高中音乐教学中体现的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自身实践,分析了在高中生人格形成阶段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体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艺术的来由、艺术美的特征进行简述,说明什么是艺术美,以及如何获得艺术美。  【关键词】:艺术;感受;创造;艺术美  要谈论美,我们就都得知道美是什么?在李泽厚的《美学四讲(美是什么)》中,他对“美”从字源上进行分析得出两种解释,一种是:“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种是“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这两种解释的导向很明显的向
期刊
【摘要】:中国书法承纳着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生生不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今日,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艺术设计文化资源。设计者只有通过对民族文化内涵的切身感悟和不断钻研才能达到设计上的自我突破和提升,使中国设计不但具有“世界风范”,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汉字;书法艺术;视
期刊
【摘要】:朱鹮是吉祥与美好的象征,舞剧《朱鹮》没有繁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冲突,而是创造了一套专属朱鹮的舞蹈语言,充分发挥舞蹈肢体美与心灵美的特质。  【关键词】:舞剧;朱鹮;美学特征  第一章 鹮之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或自然生命运动中显现出来的美,是自然本真的存在。在我国,古代美学一贯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这种自然审美观源于庄子,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然”。我国古代《诗经》中“桃之夭夭
期刊
【摘要】:西方油画的引入中国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但是,西方油画在中国基本上没有发生文化性质上和艺术形态上的变化,“中国油画”的构建发展收效甚微,中国油画的观念体系和技法体系远未建立,针对西方已经逐渐开始的当代艺术,中国油画应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为此,本文着重研究当代中国油画在技巧的方位价值中的取向,如何展现当代中国油画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西方艺术;中国油画;技巧  1.当代西方艺术中技
期刊
【摘要】:书法艺术是作者自我感情的抒发,同时书法艺术又包含视觉关系。现代中国设计,诸多设计师将书法、水墨融入到设计作品当中,并将其创新使书法艺术具有较强的现代感。将书法艺术之美与视觉设计二者相结合,其中包含中国传统元素,又不失设计的现代感,这样的设计作品,不缺内涵,同时又彰显独特的民族特征。  【关键词】:书法;艺术;视觉设计;书法中的设计精神  从汉字本身来看,汉字有其自身的结构规律性,但同时又
期刊
【摘要】:“重写文学史”一说并非凭空跃出。随着新文学的发生发展,各式文学史也随之出现,它们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然而偏颇也难免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整个的经济与思想环境也便给了陈思和与王晓明二位学者一个契机提出“重写文学史”。“重写文学史”涉及对过去文学史的一个总结,我们也当站在今天的时空角度对这一曾经的文学热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重写文学史”; 源流;新文学;反思
期刊
【摘要】:从当代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传统水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中央电台的相信品牌的力量推出后,更是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水墨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是因传统水墨能够比较全面的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从中可以看出设计民族化的进步。但是从这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统水墨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缺乏一定艺术指导,将东方的
期刊
【摘要】:包装不仅是商业行为,更应承载文化的内涵,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同时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崇尚健康的、自然的以及环保的思想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绿色包装由此成为时尚。  【关键词】:创意设计;绿色包装;现实应用  一、包装设计现状  1、设计缺乏内涵  产品包装设计缺乏内涵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同产品脱节,没有意识到产品包装设计是作为产品附加价值和辅助功能体现的。一些设计师在不了解产品性能、结构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贝幸铭先生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环境研究,尝试着对中国当前设计中的文化性这一议题进行思考。具有年历史的苏州古城需要保护,但又需要发展。新馆坐落在苏州的古城区,周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区,进行全新的设计,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新馆的成功,对今后在设计的文脉传承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贝幸铭;苏州博物馆;空间环境  一、贝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