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粑粑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侯,我最爱吃娘做的高梁粑粑。可那时侯家里没有自留地,上哪找高梁?只有娘的点子多。
   娘个子不高,身体也不胖,但干起活来很利索。最令我自豪和纳闷的是,我娘特别漂亮,爱打扮,看上去比同龄小伙伴的娘要年轻许多。
   放学后,刚走进院子,娘就接过我的书包,抚摸着我的头。
  “我的树娃又长高了。”
   娘笑着问我为什么娘给你取名叫树娃吗?
   我说:“娘是盼我长得像树一样高,这话娘都说好多遍了。”然后,我扮个鬼脸,娘乐了,说我扮鬼脸的样子很可爱。
   星期天,学校放假,娘带我到生产队的高梁地里。娘把熟了的高梁穗儿摘下来,卷成圈,带在我的脖子和手臂上,再让我拿上一根桔杆,我朝回家的路上疯跑,娘紧追其后。
   沒走多远,就碰到生产队的保管员。娘不慌不忙地笑着说:“树娃这孩子非要学哪吒,戴乾坤圈,玩火尖枪,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保管员也笑了:“你家树娃是有点皮,孩子嘛,都这样。”
   回到家,娘把我头上的乾坤圈取下来,把穗儿上的高梁米捶下来碾成粉,再用水和成面,放些糖,用油煎得金黄金黄的。
   娘坐在板凳上,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吃。
   娘说我吃高梁粑粑的样子很可爱,满嘴是油。
   我要娘吃。娘说:“娘不饿,树娃吃了长身体,可劲读书,将来给娘长脸。”
   我点点头。
   “会的,我会听娘的话。”
   我常常缠着娘到地里去玩,累了,娘就背着我。我说:“我太沉,不用背。”娘说:“娘还背得动,等娘老了,树娃再来背娘。”
   夏天太热,我约了几个小伙伴到水库里游泳,结果差点被淹死,好在保管员路过,及时把我救上岸。娘闻讯赶来,急得脸色发白,捡起地上一根竹条,朝我抽去。
   “叫你不听话,看我不抽死你!”
   我站着一动不动。
   娘又把我拥在怀里说:“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好向你娘交代!”
   我一听,懵了?
   “娘,您是气糊涂了吧?您就是我娘!”
   娘用袖口擦了下眼角。
   “是,娘是被你气糊涂了,快回家换干衣服,今天得亏人家救你,娘还得去感谢人家。”
   回到家,换了衣服,娘又端出了热腾腾的高梁粑粑。
  娘轻抚着我的手臂问:
   “还疼不?”
   “不疼”
   “傻孩子,这竹条抽下去,咋会不疼呢?下次别再惹娘生气了,知道不。”
   “好的,娘,树娃下次再也不敢了。”
   后来,我到离家不远的镇上念中学。
   有一天,我起床晚了,没吃早餐就匆忙去了学校。娘随后拎着小提篮赶到学校,把用荷叶包好的高梁粑粑递给我,我不肯吃,娘偏给,我手一扬,把高梁粑粑打翻在地。
   “我不吃,难吃死了,同学们都兴吃方便面了。”
   娘蹲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捡,又用手巾仔细擦干净。
   “行,树娃爱吃方便面,娘把瓦罐里的零钱拿出来给你买,娘这就回去。”
   说完,娘转身就走了。
   过了一会,一个女生告诉我,你娘在学校围墙旁偷偷地哭呢。我急忙跑过去向娘认错。娘推开我说:“没事,你快去上学吧,别耽误了。”
   娘脸上泪水滑过的痕迹,深深地印在我心里。直到后来参加工作,我都一直心怀内疚。
   经年,我从城里带女朋友回家。女朋友也夸娘做的高梁粑粑好吃,娘乐得合不拢嘴。
   “树娃出息了,带这么俊的媳妇回家,娘可高兴坏了。”
   再后来,娘岁数大了,又因积劳成疾,在后山砍柴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一病不起。
   我和妻子守在娘的病榻前。
   弥留之际,娘断断续续地说:“娘……娘恐怕……不行了,你去把神龛下……的一个小木匣取出来。”
   “娘,不会的,娘会好起来的,我还要吃娘亲手做的高梁粑粑呢!”
   我从神龛下取出小木匣,里面是一些金银首饰和十几块现大洋。
   娘去世后,保管员告诉我。
  “其实你娘不是你亲娘,你亲爹娘在你刚满两岁时,就得肺痨病相继去世了。你娘临终前就把你托付给了她的亲妹妹,就是你现在的娘。这个小木匣是你姥姥留给她的嫁妆品,这么多年,她宁愿一分一分地攒,也不舍得花。她为了你终身未嫁,她担心带上你这个拖油瓶,别人会嫌弃。”
其他文献
我年少时光,是在乡下小村度过的,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制造着欢乐的天堂。我们这群小孩,一玩起来,和孙悟空差不多,簡直可以闹上天去。从早晨起床,玩到晚上睡觉,没有哪个人说累,疲倦好像不是小孩拥有的。让大人们头疼的是,换身干净衣服,半天都维持不到。从头到脚,除油渍就是尘土,脏兮兮的,像一个个小乞丐。淘小子和野丫头,是他们的口头禅,看我们形象,这个称呼是当之无愧的。  捉迷藏、过家家、弹玻璃珠以及老鹰捉小
期刊
翠嫂和她的男人,姑且就叫翠哥吧,一个肩挑一个手推,把准备要下种的两大筐土豆和一车废料,一摇一晃载向他们的菜园子。  菜园子离他们家足有千米远。这么远的路两大桶满满的负荷,要以肩为轭承重起一个载体的任务,我替瘦削骨立的翠嫂肩痛腰酸。  但在我与她同行的那段行程中,她一边与我说笑,一边将重物在两个肩头间轻巧地转换了一下。我问她肩有没有压痛感,她不以为然地笑着说,这点东西不算什么。再说多年这么挑过来了,
期刊
一本笔记本里,夹着几片银杏叶,是三十年前在武汉读书时拾取的。彼时,是暮春,在汉阳公园,老师带领我们去游玩,其它的风景早已记不清,唯有一棵一棵叶片初初长成的银杏树,一直驻扎在记忆里,不曾褪色。那时节,叶片正青葱,一如正青春的我们。  银杏叶片天生一派文艺范,呈扇形,边缘如波浪,荡漾出千般风情万般韵致,在阳光下,我凝神注视着它们,有些痴。及至老师带领同学们走开了,我都浑然不觉。过一会,子君过来叫我,我
期刊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活的琐事越来越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音乐了。早晨起来打开手机会听戴夫考兹的《我相信》,遥远的旅途乘车的路上会听lama的《远方》,夜间散步会听萨克斯《绿袖子》,午夜构思难以入睡,喜欢听《安娜小笺》。记得,那年去千里之外的县城工作,孤灯难眠,整夜地在听约翰●丹佛的《乡村的路带我回家》。  我蓦然回首,发现音乐成了我前行之路的灯塔,擎起我生命之路的无数个支点
期刊
顺利签订一笔订单,刚刚送客户上了火车,心情得意的宋迈着轻快的脚步进入顿涅茨克火车站停车场。突然,一个长发女子映入他的眼帘,是安。此刻,身穿蓝色桑蚕丝连衣裙,脚蹬蓝灰色漆皮小跟瓢鞋的安一脸惊讶地看着宋。两人几乎同时喊出了对方的名字。  五年前热恋的两人毕业于顿涅茨克国立大学经济系,他们是同一个导师的研究生。但是让安没有想到的是毕业当天晚上宋请她吃饭时却告诉她他要结婚了,但新娘不是她。心高气傲的安带着
期刊
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发出来了一段视频:学校运动会升旗仪式,人群中,一身农民打扮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在国歌奏响的时候,摘下头上的草帽,努力把原本佝偻的身子挺得直一些,目光坚定地追随着国旗缓缓升起。表情庄严而又肃穆。仪式结束,老人用手抹了抹眼角,朝着旗杆方向咧嘴笑了。视频最后,学校说这是最美笑容,并发起了寻找和号召全体师生向这位老人学习的倡议。   学校老师是在地里找到春来和爷爷的。对于老师找上门春来其实一点
期刊
长庚输入完最后一组数字,轻轻地用食指一揿等号键,计算器窄小的显示屏上跳出一串数字“136800”。  长庚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用手指一个一个数的点着,心里默默地念诵:个、十、百、千、万、十万。仔细地数了三遍,确认没有错后,脸上才露出甜蜜的微笑。  “赚了多少?”妻子红霞盯住长庚的脸问。  “十三万六千八百块。”长庚收拾桌子上的账本,显得有点激动。  “啊……”红霞禁不住大叫了一声,“你准备分多少给
期刊
她在卫生间接完四个电话,刚放下手机准备继续洗漱,发现玻璃门有影子晃动,她全身的汗毛瞬间竖起,一身冷汗。  她快速拉开玻璃门,见到一张红红的脸,她知道晚上又是一个折腾的夜。  她本能地抬头看镜子,见自己脖子上的淤痕还未消。总是旧痕未消又添新伤,二十二年的历史让她习惯了还是麻木了?她自己也不知道。  因为新型疫情的蔓延,这段时间他特别忙,无日无夜奔赴在一线。她替他担心,但也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这段
期刊
是用心刻上去的  红色的,鲜活的  那里存着今世来生  所有的重量  无心,便走不进去  有风抚过,转身无痛无伤  眼淚击落了那份重量  我学黛玉葬花  一张白纸  放在那里再平静不过  一旦对视他  就有影子走动  喘息,心跳  甚至还有泪浸透  就算背过身子  浪还会扑过来  爱上一张白纸  活着就要抽出花朵  坐在大寒节气里  吐着和纸一样白的骨气  把远山拉近  让迷路的风顺着一根藤条  
期刊
此后  一天之中最好的光阴,被我遇到  时光中的良辰美景  夹缝中的绝处逢生  此后,枯枝冒出了新芽  新鲜的事物,有着木耳般的光洁  晨曦中的鸟鸣  有着佛音般的环绕  此后,父亲被接往众神高住的地方  而我,至今存活在人世  替他一再续命  群星之外  夜幕将红雅广场包浆起来时,无数灯光  又将夜幕极力推向高空。灯光的力  是种虚张声势,有些力不从心。但是  人的出现,缓解了内在压力所产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