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北京》推出特别节目《众志成城防控疫情》权威专家做客BTV详解新冠肺炎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齐心协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地控制全市疫情,增强政府、专家与百姓间的信息沟通,北京广播电视台依托强大的融媒体资源优势,在《健康北京》栏目中开通特别节目《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并通过官方APP北京时间进行同步播出。节目中,各方专家就百姓关心的话题给予一一作答。
  复工后去这三个地方要注意
  有外地返京人员的社区,该如何保证安全性?返京人员回到居住社区要做哪些工作?疫情期间返京人员要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可能会引起同社区居民心理的波动,特别是楼上楼下的邻居。该如何自我心理调节?特殊时期,单位食堂人那么多,还能去吃饭吗?食堂、电梯间、会议室,哪里是“危险场所”?该如何防护保证安全?一旦公司内出现感染者,同公司的人都是密切接触者吗?该怎么办?
  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贺雄表示,大家首先要了解有关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与其担忧不如做好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如果大家都经常去的地方就要格外留神,比如电梯、卫生间、餐厅。
  卫生间是大家经常要去的地方。管理部门要把疾控部门提供的《技术指南》完全吃透,消毒剂的配制、使用、作用时间等都要把握好。而电梯里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因为它相对密闭,很多人也都在接触按键,所以大家要尽量避免高峰期乘坐电梯,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触摸按键后回去要及时洗手等。吃饭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大家最好不要聚集在一起就餐,保持安全距离。领导不要鼓励带病坚持工作的员工,要把大家的健康放在首位。
  不要把焦虑转化为愤怒
  北京师范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工作小组心理咨询师张继明认为,广大市民面对返岗复工所产生的畏惧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不要把这种心理变成标签。这些人有权利回来。并不是外来人口就等于病毒传播。另外,大家的心态可以紧张,但不要慌乱。
  此外,回到北京的复工人员,在心理上也要做些准备。首先要了解一下北京的情况、社区的情况、单位的情况。在观察期的时候的人们会有焦虑的情绪,继而可能会转化为愤怒。他建议大家要调整好心态。
  老年人如何做好科學防控
  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做好防护?每晚八点,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健康北京》邀请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方保民,为您一一解答。
  老人抵抗力相对比较弱,面对疫情呈现“易感、易重”的特点,是这场战”疫”中,需要我们格外呵护的一个群体。老人在家应该如何运动呢?北京小汤山医院有氧运动中心主任牛国卫表示,老人运动最大的原则就是安全第一。老年人可以多采用坐姿来锻炼,比如坐着抬腿。肺部的锻炼也要加强。大家可以双手合十,两个拇指反扣,肘关节并拢,往上抬手。
  在饮食上,老年人和孩子都要特别注意。
  专家表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比较高。所以家长要保证孩子多样化,四大类食物要吃,还要吃优质蛋白质、深色蔬菜水果等。每周要吃深海鱼两到三次。每天要喝300毫升的奶。另外还要让孩子多喝白开水,不要喝瓶装果汁。
  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很多重症患者都是老年人。很多老年人因为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等原因,本身就有消化营养不良,会加重免疫功能的下降。所以,老年人要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和膳食调整来适当提高体重,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医生建议家人可以帮助老年人选择以下三种营养补充剂:口服全营养补充剂、复合维生素补充剂、优质蛋白质补充剂。
  四问权威专家
  新冠肺炎不同程度的患者,治疗方案有什么区别?肺部出现改变的部分患者,对将来的生活影响多有大?解答您最关心的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陈志海来到节目中,为大家解答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问:在治疗中,医生更倾向于中西医结合还是抗病毒药物治疗?
  答:大家有病肯定希望能够洽根儿。但遗感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发现全球公认的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只能说有一些相关的探索,我们会选择一些相对比较成熟有效的药物,副作用能够把握。比如医生现在使用的喷雾型干扰素、克力芝。医生也会选择一些中药。在没有特效药物的时候,综合治疗就特别重要。
  问:新冠肺炎病人出院需要多长时间?
  答:大概要两周的时间。目前,北京地坛医院有5个病房在应对疫情。绝大部分病人病情非常平稳,正在一步步的缓解,只是还没有完全达到出院的标准。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绝大部分人并不是特别严重,只有少数,尤其是年纪特别大、合并各种基础疾病的人可能表现为重症。
  问:最准确的检测方式都有哪些?
  答: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首先,医生会询问病人去过什么地方,接触过什么人等。之后,医生会为病人做血常规、CT等检查。如果高度怀疑,医生会取别人的咽拭子或者深度痰。痰的阳性率比咽拭子都要更高。核算的检测是新冠肺炎检测的金标准。科研人员也在迅速开发新的试剂,争取在20分钟内就能判断病人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但这还需要时间。
  问: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有没有出现变异?
  答:对病毒来说,一代一代进行繁殖,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变、重组,这是一个规律性现象,但大部分变异没有太大意义的,病毒的毒力、传染性、抵抗力都没有太大变化。我们关心的变异:一种是往好里变,病毒的毒力越来越弱,以后感染病毒的人、得病的人就越来越轻,人类是受益的;另一种是不好的变异,出现免疫原性的改变,就可能会二次得病,传染性更强、致病力更强。
其他文献
家住天通苑南街道天通东苑第四社区的居民南播华,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职工,同时也是一位老党员。79岁的她,脚部患有残疾,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然而,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她向天通苑南街道天通东苑第四社区党支部上交了1000元的特殊党费。  1月31日,南播华使用微信转账,通过天通东苑第四社区党支部书记隋金凤上交了1 000元的特殊党费,她希望通过这些微薄的党费能给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和社区居
期刊
现代冬季两项,一项动静结合的运动。由越野滑雪和射击两种特点不同的相结合的竞赛项目结合在一起。  它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远古时代的滑雪狩猎演变而来。在挪威、荷兰和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一些约4000多年前的石制雕刻品中,就刻有两人足蹬雪板,手持棍棒在雪地里追捕动物的情景。中世纪开始逐渐纳入军事训练科目。真正创立这项运动的应该是一位热爱滑雪的挪威军队官员——奥斯卡-维戈兰。  1865年,他给他的军队
期刊
在面部五官中鼻子及其周围颜色的变化在中医“望闻问切”中备受关注。  大家平时在形容脸色时,会用到很多和颜色相关的形容词,比如说面若桃花、印堂发黑、面有菜色等。因此,一个人的脸色怎么样,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在面部五宫中,鼻子及其周围颜色的变化,在中医“望闻问切”中备受关注。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王鸿谟做客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为大家解读关
期刊
在武汉,北京广播电视台有四智记者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北京,同样有着一群坚守岗位的新闻人,他们逆向而行,深入防控一钱采访,把政府的声音、疫情的动态、防控的措施、物资的保障等一系列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韵責任与担当。他们就是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间节目中心的记者们。【巾帼篇】最可爱的妈妈记者 舍小家为大家  樊煜、武奕、胡知奂、陈思如都是妈妈记者,在疫情面前,母亲的身
期刊
傍晚,一位中年女军人急匆匆地赶往部队医院,望一望街巷里的灯火,感觉往日的五彩缤纷似乎变得有点阴冷,天边的云层也变厚了,乌云漫延……  那一天,是2003年4月的一个星期六,是这位女军人难得的假期。此前,她已在医院的发热门诊连续值守了3天,轮休回家看看老人、看看孩子和老公。没想到下午的一个电话,打破了这片刻的温馨团聚。医院收治了一名疑似“非典”的病人,已经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和治疗。作为护士长的她必须返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大家的生活。两个月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不知不觉间,很多人才意识到,已经太长时间没有上些强度的体育运动了。而也正是在这不知不觉之间,脸渐圆,腰腹渐粗……曾经好不容易练出的腹肌又要隐去,这该如何是好?  请你不要慌,本期我们就为大家推荐一套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这是一种让你在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和爆发式锻炼的一种训练方法。这种方法让你在短期内心率提高并且燃烧更多热量,从
期刊
疫情来势凶猛,通州物业人和医生、警察、社区干部等千千万万个同志,逆风而行,严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广大物业企业以广大业主与居民的安危为己任,不计成本,千方百计保障各项物资供应,一天至少两次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杀、执勤,对所有社区外来人员测量体温,对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对不理解情况的群众耐心解释,配合居委会对所有业主與租户的个人情况进行一遍遍摸排、回访。很多外地物业员工,疫情发生后把春节回老家的火车票
期刊
2月8日晚,《但愿人长久一2020北京广播电视台元宵特别节目》在北京卫视和BTV文艺频道播出了。这是一台特殊的“元宵晚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明星录制,是一场非常时期的全民歌会!上百位明星和普通百姓通过手机视频同唱一首歌,北京广播电视台9位主持人采取单独拍摄、远程联合主持的特殊方式串连起整台节目,更有那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医护英雄与爱心群众的感人故事,让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期刊
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富食材,一桌像样的年夜饭是全家人辛苦一年最好的犒劳。但是您知道吗,每逢节假日之后,医院里的胰腺外科都会出现就诊量增加。小小的胰腺有可能会给您的生活带来大大的麻烦,BTV《健康北京》邀请到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的李非主任,为您讲述他所经历的生死时刻。  32岁的夷先生缘何突发急症  对于夷大伟来说,那一天却有着让他生不如死的经历。夷大伟今年32岁,身高175厘米,
期刊
百姓身邊的守护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