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塑造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良好的德育能力是现代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高中班主任应该掌握德育经验,具备扎实的德育知识,促进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文从德育能力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措施,通过在师生交往中提升德育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德育能力以及在学生发展指导中提升德育能力,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
一、德育能力的内涵
通常来说,德育能力指的是教师通过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经验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控制和引导,使得学生逐渐朝着德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德育能力作为各种能力的统一整体,包括实践执行的内容,还有认知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指导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有序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以及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提升[1]。除此之外,还包括避免育人风险的能力以及德育科研能力等内容。总的来说,具备清晰、明确的能力定位是班主任有序开展工作,促进自身德育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根据研究显示,班主任的德育任务主要包括:问题学生的管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行为规范较差;学生的集体意识较为缺乏等。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开展。
二、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措施
1、在师生交往中提升德育能力。师生关系是高中生的主要人际关系,这同时也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作为与高中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班主任对于学生最为了解,其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班主任的眼神、动作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可以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虽然对于一些问题学生,其出现的问题屡教不改,容易使得班主任失去耐心和信心,感到无计可施。究其原因,还是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存在一定的缺失。班主任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步和纠正自身的行为,一味的给学生施加压力反而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2]。在高中生教育中常出现的虚假问题等往往是由于班主任的过度逼迫所导致的。一般来说,班主任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反而会对学生造成负面效应。因此,班主任应该学会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纠正学生的偏激认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成长过程,提升德育效果。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动。”只有师生之间开展真诚的沟通,才能够促进双方矛盾的化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情谊。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不要成为高中生“最熟悉的陌生人”,应该通过各种交流、谈话的形式,了解和关怀学生,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沟通时,班主任要选择好谈话的主体,真诚交流,寻找师生的共鸣之处,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2、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德育能力。班主任作为学校各类具体事物的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德育管理能力表现在引导学生自主教育、营造良好班风以及组织班级活动等方面。从班会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主体班会和常规班会两种形式。主题班会可以按照类型进行划分,划分为节日主题、政治主体以及偶发事件等。主题班会的设置能够体现社会的现实性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得学生产生现实感、亲切感,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常规班会可以是在学期伊始、期中、期末等时候,以及学校下发任务的时候进行。从不同班会的类型可以氛围综合型、讨论型、叙事型等形式。班会的切入点要尽可能的具体,使得学生有话可说。同时,班会的思想挖掘要有一定的深度。成功的班会组织需要融合多种教育元素,能够充分展现班主任的能力。在高中生繁忙工作之余,班会能够起到缓解紧张学习压力的、调节师生关系的作用,需要经过班主任的组织和精心规划。
此外,在组织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也需要发挥自身的德育能力。班级活动是最具价值以及普遍性的集体教育形式。高中班主任通过规划和组织形式新颖的班级互动,促进学生互相增进了解,更好地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正确处理集体与自己的关系,在班级互动中减轻学习的压力,提升集体的责任意识。班级活动的形式多样,包括参观旅游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互动等形式。在班级互动中,班主任应该亲身参与,融入学生中,提升自己在班级中的感召力、观察力和德育能力。
3、在学生发展指导中提升德育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青春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早恋、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以及学习落后等,班主任不应该以粗暴的态度进行批评,而应该充分了解和关心学生,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班主任要在充分關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培养道德和成绩兼备的优秀人才。而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增大,可能会造成心理的压抑。此外,学生在这一时期也会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产生焦虑、困惑等,对于教师和家长出现逆反行为。对此,班主任应该从德育工作的理念出发,结合学生的不同特质和情况,积极开展心理测评、个体心理辅导和心育科研等形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升德育能力[4]。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对高中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是主要任务,关乎着大学报考以及人生道路选择。例如,一位女同学的学习较差,成绩一直难以提升,她对此十分交流。班主任在对该生的同学以及教师进行了解后,发现该同学基础不好,白天时间利用效率较低,导致晚上熬夜学习,影响白天学习的效果,经常在课上打瞌睡,学习难以提升。班主任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应该首先与该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随后帮助该生树立学习信心,让她慢慢进步。之后指导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住白天的学习时间,不长时间熬夜,增加睡眠时间,确保学习精力,向课堂要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丽霞,武在争,阴山燕. 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构建与提升[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5):44-46.
[2] 邱宝全. 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与德育教育方式解读[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8):47+49.
关键词:普通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
一、德育能力的内涵
通常来说,德育能力指的是教师通过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经验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控制和引导,使得学生逐渐朝着德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德育能力作为各种能力的统一整体,包括实践执行的内容,还有认知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指导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有序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以及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提升[1]。除此之外,还包括避免育人风险的能力以及德育科研能力等内容。总的来说,具备清晰、明确的能力定位是班主任有序开展工作,促进自身德育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根据研究显示,班主任的德育任务主要包括:问题学生的管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行为规范较差;学生的集体意识较为缺乏等。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开展。
二、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措施
1、在师生交往中提升德育能力。师生关系是高中生的主要人际关系,这同时也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作为与高中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班主任对于学生最为了解,其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班主任的眼神、动作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可以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虽然对于一些问题学生,其出现的问题屡教不改,容易使得班主任失去耐心和信心,感到无计可施。究其原因,还是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存在一定的缺失。班主任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步和纠正自身的行为,一味的给学生施加压力反而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2]。在高中生教育中常出现的虚假问题等往往是由于班主任的过度逼迫所导致的。一般来说,班主任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反而会对学生造成负面效应。因此,班主任应该学会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纠正学生的偏激认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成长过程,提升德育效果。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动。”只有师生之间开展真诚的沟通,才能够促进双方矛盾的化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情谊。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不要成为高中生“最熟悉的陌生人”,应该通过各种交流、谈话的形式,了解和关怀学生,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沟通时,班主任要选择好谈话的主体,真诚交流,寻找师生的共鸣之处,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2、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德育能力。班主任作为学校各类具体事物的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德育管理能力表现在引导学生自主教育、营造良好班风以及组织班级活动等方面。从班会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主体班会和常规班会两种形式。主题班会可以按照类型进行划分,划分为节日主题、政治主体以及偶发事件等。主题班会的设置能够体现社会的现实性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得学生产生现实感、亲切感,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常规班会可以是在学期伊始、期中、期末等时候,以及学校下发任务的时候进行。从不同班会的类型可以氛围综合型、讨论型、叙事型等形式。班会的切入点要尽可能的具体,使得学生有话可说。同时,班会的思想挖掘要有一定的深度。成功的班会组织需要融合多种教育元素,能够充分展现班主任的能力。在高中生繁忙工作之余,班会能够起到缓解紧张学习压力的、调节师生关系的作用,需要经过班主任的组织和精心规划。
此外,在组织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也需要发挥自身的德育能力。班级活动是最具价值以及普遍性的集体教育形式。高中班主任通过规划和组织形式新颖的班级互动,促进学生互相增进了解,更好地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正确处理集体与自己的关系,在班级互动中减轻学习的压力,提升集体的责任意识。班级活动的形式多样,包括参观旅游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互动等形式。在班级互动中,班主任应该亲身参与,融入学生中,提升自己在班级中的感召力、观察力和德育能力。
3、在学生发展指导中提升德育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青春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早恋、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以及学习落后等,班主任不应该以粗暴的态度进行批评,而应该充分了解和关心学生,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班主任要在充分關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培养道德和成绩兼备的优秀人才。而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增大,可能会造成心理的压抑。此外,学生在这一时期也会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产生焦虑、困惑等,对于教师和家长出现逆反行为。对此,班主任应该从德育工作的理念出发,结合学生的不同特质和情况,积极开展心理测评、个体心理辅导和心育科研等形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升德育能力[4]。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对高中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是主要任务,关乎着大学报考以及人生道路选择。例如,一位女同学的学习较差,成绩一直难以提升,她对此十分交流。班主任在对该生的同学以及教师进行了解后,发现该同学基础不好,白天时间利用效率较低,导致晚上熬夜学习,影响白天学习的效果,经常在课上打瞌睡,学习难以提升。班主任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应该首先与该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随后帮助该生树立学习信心,让她慢慢进步。之后指导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住白天的学习时间,不长时间熬夜,增加睡眠时间,确保学习精力,向课堂要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丽霞,武在争,阴山燕. 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构建与提升[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5):44-46.
[2] 邱宝全. 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与德育教育方式解读[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