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从课程性质出发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cang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向我们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协调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应该理性地审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发挥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注重工具性,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它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学如果脱离了工具性,学生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没有,让他们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那将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只能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由此可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新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正是语文工具性作用的体现。
  语文是广泛运用于人们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而学生对这一工具的熟练掌握,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教学中,于老师并没有空泛地要求学生怎样去朗读,而是紧紧抓住“责怪”一词,问学生:“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经过思考,学生说:“因为他们素不相识,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而用‘埋怨’又太轻了,不能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于老师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应该怎么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有了前面的理解,学生的朗读感情也顺理成章地提升起来了。
  2 突显人文性,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我认为,要真正突显语文的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浸染熏陶,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给学生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最关键的是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人来对待,着重培养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住课本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来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 陶冶情操,培养情趣。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用文章中的养分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并逐渐转化为他们内在的能力,在生活中创造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激起对生活美的追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2.2 锤炼品德,完善人格。正所谓“文以载道”,世界上无论哪一种语言都是用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或见解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其思想内容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在内心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3 辨证统一,有机融合,追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之美
  语文课本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整体,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偏重于某一方,更不能将它们生生地割裂开来。有人说,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理”;也有人说,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也没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这些观点都说明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统一,水乳交融。
  3.1 倡导以人为本的民主课堂,实现和谐统一。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必须以人的发展为着力点,学生的语文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才能得到和谐发展。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切实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师作为设计者,不是为自我而设计,而是为学生而设计。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在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净化、个性得以张扬,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
  妙,读懂文字背后的寓意。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类似的生活经验,触发了学生相似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熏陶。
  3.2 设计目标多元化的训练,实现和谐统一。新课标中多次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是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这一思想,就应该设计出一些能够挖掘人文因素、落实好思维过程,思维方法,体现辨别是非优劣能力的训练。这种新课标指导下的训练,不再是课程改革前的那种目标单一型的训练,而是一种具有多元化的,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存的训练。
其他文献
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1 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合作习惯,打好合作基础  组建学习小组,是分组合作
期刊
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研究,要确立新的创新教育观和学习观,主要是围绕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多留给学生探索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两个方面进行改革。课堂教学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实现全体学生知识的获得,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而改革课堂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1 处理好课堂气氛纪律关系  合作课堂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
期刊
教了多年的小学数学,感慨良多。回忆读书时对数学的印象,除了做题就还是做题。记得那时自己就在心中默默发誓:长大我要是当数学老师,就决不布置这么多作业,让学生们天天玩。儿时的想法虽然多少有些幼稚,但细想想,教师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计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实在不可取。既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儿童的数学发展规律,更不能引起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
期刊
【摘要】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呼唤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越来越多地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间接知识经验已不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创造性地获取直接知识经验受到了重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明智选择,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求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规定使学生掌握语文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普说明文教学的地位不容忽视,但科普说明文怎么教学,怎么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许多教师都困惑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谈谈科普文的教学策略。  1 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科普说明文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等诸多的功能,因此,可以设计教学内容如下:  1.1 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人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
期刊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教学观念现代化、师生关系民主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面优化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其实现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1 教学观念现代化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教学观念要现代化,只有让课改理念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入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深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
期刊
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上课很容易走神,只有让她们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吸引他们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而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实现各方面的充分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让学生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儿童在经历中获得直接经验,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发现问题、获得知识。  1 在动手操作体验数学乐趣  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
期刊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中,存在着各种被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不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作业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显著。作业布置得让学生抬不起头来,作业本、练习册、课外辅导资料加上各种学习类的报纸,学生们做呀做,看得连家长都觉得心累,有的干脆直接替孩子完成了事。因此,作业的繁重,已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休息与健康。  作业无差异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