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培养模式初探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hu1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翻译硕士培养单位不断壮大,对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的研究也得到广泛开展,本文先描述了当今翻译硕士的发展现状,继而分析了西南联大外文系得课程设置,并分析其课程设置对培养翻译人才的影响,为当今翻译硕士的培养单位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翻译硕士;西南联大;课程设置
  一、引言
  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国内教育改革的热点,从高考英语模式转变,分值降低,到退出统一高考等举措,都与英语教育教学息息相关,对英语教学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探索,国内翻译硕士2007年首次招生,到2015年已经招生的206家,其间,学界对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有不少研究成果。
  云南师范大学,前身为西南联大,2011年开始招收翻译硕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开设常规MTI课程。抗战时期,由三校(清华,北大,南开)合并的西南联大外文系培养了众多翻译家,如王佐良,穆旦,许渊冲等,数不胜数;战时开办的译员培训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军事口译人员。目前国内对西南联大的研究大多为:战时纪实,办学理念,治校制度,校园民主,通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人文素养等方面。国内对西南联大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多从属于历史学与教育学研究范畴,从内容方面看,大多从宏观角度调研历史资料,肯定西南联大在战时发挥的积极作用,且研究主题往往围绕“通识教育理念”。从研究成果看,多为对高等教育治校理念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总结,对具体学科培养模式和内容的反思较少。
  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国家战略,据2012年度《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目前处于严重“入超”状态,中国文化产品输出仅占引进比的30%,其中电影、电视剧、图书、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逆差”明显,这从一个方面凸显了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的不足,本文旨在为翻译硕士培养单位提出对策,为各翻译硕士培养单位提供研究数据和建议,从而更好的实现培养高水平应用翻译型人才的目标。
  二、翻译硕士专业背景及其发展现状: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教育部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加强教学实践,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实务。
  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15所高校开始招收翻译硕士,8年间,招生单位不断扩大,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高素质翻译人才的培养成为亟待提高的关键,不少学校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虽然成绩显著,但距离实际需求仍有较大距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还不够。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而MTI校本课程大多以文学翻译与典籍外译为主,这样一来,似乎有悖于培养应用型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初衷,而商务文件,法律文献,旅游接洽等才是市场最需要,最紧缺的翻译项目。从2010年起,MTI已经逐步推进全面取消在职硕士,全部改为统一的全日制,学制以两年为主,部分学校为三年,学校大多采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并结合学校情况开发校本课程,旨在完善学习者的翻译学科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学习者口、笔译实践能力。
  翻译硕士作为新生事物,专业的发展和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和借鉴。由于专业硕士培养工作起步较晚,加之研究生培养在传统上就是重学术,对专业型硕士该如何届定,各培养单位尚未有清晰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导致两类研究生同质化明显。其次,实践型师资严重匮乏,《翻译硕士培养方案》中对MTI的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修课必须配备两名及其以上具备丰富口笔译经验的老师,任课教师中具有实际翻译经验的比例不得低于70%,笔译老师应承担过30万字以上的正式翻译任务,口译教师要承担过20场以上的同传任务。而由于扩招势头过快过猛,具备大量笔译实战经验的教师匮乏也成为了各培养单位共同的难题。
  而从就业方面看,据MTI考研论坛(http://bbs.kaoyan.com/)数据,各高校翻译硕士毕业生毕业后,专业从事翻译的比率较低,原因大致为笔译劳务市场混乱,价格过低,压力过大,而高端口笔译活动对译者素养要求较高,故公立学校和各种培训机构仍然是MTI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
  三、西南联大外文系课程设置及军事译员培训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治校理念为培养通识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就明晰的传达了学校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外文系必修课中,开设了英国散文及作文,授课教师为叶公超、燕卜孙(Empson)、莫泮芹、徐锡良、陈福田等。欧洲文学名著选读由吴宓、叶公超、闻家驷、温德(Winter)、杨业治、陈铨、冯承植、李赋宁等讲授。欧洲文学史由吴宓讲授,英诗选读由燕卜孙、谢文通、温德、莫泮芹等授课,西洋小说由罗皑岚、陈福田、白英、王佐良等讲授。西洋戏剧由柳无忌、赵诏熊等讲授,语音学由潘家洵、袁家骅讲授。莎士比亚由燕卜孙、温德、陈嘉讲授。翻译由吴宓、袁家骅、卞之琳等讲授。
  而西南联大的选修课就丰富得多,总的分为国别文学史,断代文学史,类型文学史作品选,作家作品研究,文学理论,语言理论等六大类。具体的为:1.英国文学史:柳无忌、李赋宁。法国文学史:吴达元、李赋宁2.欧洲古代文学:吴宓,文艺复兴时代文学:钱钟书。伊丽莎白时期文学:白英,18世纪英国文学:叶公超、谢文通。19世纪英国文学:叶公超、莫泮芹。现代英国文学:柳无忌。英国诗史:白英。法国诗史:林文铮。现代英诗:燕卜孙、谢文通、白英、温德。维多利亚诗:温德。维多利亚散文:刘世沐。弥尔敦诗集:陈福田。浮士德研究:冯承植。尼采:洪谦、冯承植。文学理论:钱学熙。文学批评:叶公超、陈铨。古英语:袁家骅。英语史:袁家骅。英文文法修辞:黄炯华、薛诚之(摘自人人网)。   从以上课程名录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南联大的外文专业课设置十分具体,欧洲文学名著都有具体的教授分开讲授,如钱钟书所授的《荷马史诗》,吴宓所授的《对话集》,陈福田所授的《十日谈》等,反观当今国内大部分高校,文学教材大多采用吴伟仁教授主编的《英美文学简史及其选读》,除此就无更多的文学选修课提供给学生,除了专业人文素养外,西南联大的选修课并无院系得限制,学生也可选修其它系,其它专业的课程,中文,哲学,历史等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联大这样的排课方式与当时主持联大校务的梅贻琦校长的教育理念有莫大的关系,1941年,梅贻琦发表《大学一解》,清晰阐述了其通才教育理念。在校期间,强化通识教育;低年级开设多门各学科必修基础课程,涉猎文,理,史,哲等各个领域,且占据重要学分;从原著入手,选修课多于必修课。学生整体英语基础扎实,为译员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翻译名家亲自授课,并将自己所学整理归纳,易于学生掌握。
  天津理工大学的吴自选(2013)就认为,联大外文系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帮助学生建构起了文理相通,中西交融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方式,为外文系的学生成为优秀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学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抗日战争持续,同年8月,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大队成立,也就是俗称的飞虎队,由于飞虎队的建立,需要配备相应得翻译人员。由此,军事委员会成立了“昆明译训班级。”,由社会学系得吴泽霖教授讲《人类学》,气象系赵九章教授讲授《气象学》,历史系皮名举教授讲授《美国史地》,外文系温德教授讲授《英文词汇学》,袁家骅教授讲授《英译中》,莫泮芹教授讲授《中译英》,美国志愿军第一大队秘书林文奎讲授《航空知识》,通译长舒伯炎讲《航空翻译常识》。
  值此国难当头之际,联大师生积极投身译员培训中。据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考证,“每天七堂课都聚精会神,早操过后就传来练习英语的声音,午睡时仍有人在查字典,背单词。”(闻黎明,2010:10)抗战胜利后,美国总统于1945年颁布指令,授予功绩突出人员铜质自由勋章,在52名获奖的翻译官中,就有西南联大学生10人。译训班学员大多来自西南联大外文系,且多为大三大四的学生,如前文所述,在必修及选修课中,按通识人才的培养模式,学员们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素养,能极快地适应翻译任务。
  四、对翻译硕士培养的启示
  从课程建设方面来看,当今的翻译硕士培养单位重点不突出,在教指委的培养方案中,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均列为笔译方向必修课,而在社会翻译需求中,非文学翻译的量要远远超出文学翻译,且多数培养单位照搬指导性培养课程设置,没有考虑生源情况和培养单位情况。西南联大抗战时期对译员的培训就给了我们较好的启示,学生在大一大二初进校时,通过大量的通识教育课,培养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素养,为日后顺利完成军事翻译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目前大多培养单位及其缺乏具备丰富翻译经验的老师,而掌握现代翻译管理软件如Trados之类的,更是及其匮乏,而吉林大学余振远在硕士论文中也指出,产学研结合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翻译公司和培养单位强强联手,发展双师型人才是今后翻译硕士培养的有效途径。而从实习实践环节看,由于翻译公司的趋利性,面对从业经验不足的应届硕士,翻译公司不愿提供重要的实习项目,特别是口译活动,而高层次高级别口译活动也面临合同责任等风险,实习似乎进入双困局面,而西南联大抗战时期,译训班开班不到两个月,学生就投入到翻译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学,在翻译实践中提升,积极圆满地完成了翻译任务,这也充分说明,实践训练是翻译人才快速成长的必由之路。
  从全国范围来说,翻译硕士的培养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相信经过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双师型教师的不断成长,以及实践方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各培养单位一定能培养出更优秀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燕.再论西南联大外文系文化精神[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1):48.
  [2]吴自选.通识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关联[J].上海翻译,2004(3):51.
  [3]黄欣.西南联大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3(3):80.
  [4]闻黎明.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10(3):9.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跟踪观察某中学的实习生物老师的实习过程,笔者发现中学实习生物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许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比如缺乏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多依靠直接模仿、复制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行为,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灵活处理,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实习老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实习老师;中学生物;教学实践  一、中学实习生物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
摘 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是一个边缘性群体,其群体结构特征深受父母一辈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主要困境表现在身份认同的迷茫和尴尬,部分流动儿童生存艰难、变成城市新贫困群体,上学难、辍学多,部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变身“童工”,部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研究发现,其自身能力情况如普通话使用能力、父母受教育水平、居家环境、家庭关系好坏、社会排斥和歧视、城乡二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找与专业对应的教学方法,我们多年的探究中,感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合职业教育的,经过一年的实践还是有一定的收获,课程内容也充实了,学生也能较好地配合了,学习的兴趣也提升了,教学有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正迎来大发展的好时机,同时也给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
期刊
摘 要:实践教学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组织的一个重要项目。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一般而言,实践教学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而实验课也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其教学开展方式大多是由教师讲授,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步骤,按部就班就完成实验操作。虽然学生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其实质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期刊
摘 要: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由词构成的词汇系统更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关键。汉语是近义词丰富的语言,近义词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虽然有些教材举出了一些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有些教条化、繁琐,显得不够实用。我们能否换个角度来辨析近义词呢?本文主要通过辨析“刮目相看”和“另眼相看”这对近义词,从而拓宽辨析近义词的思路。  关键词:刮目相看;另眼相看;近义词辨析  汉语有着丰富的近义词,一方
期刊
很多年前,在自己的音乐课堂上,着力于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忽略了音乐本身,想借助这些多样化的形式达成教学目标,认为这样才符合孩子们“好奇、好动”的个性,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热闹而有趣的课堂并没有给孩子们留下真正的音乐,这样的课堂失去了音乐本身和实质。音乐课堂应该让音乐真正属于每一个孩子,让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真正内化为每个孩子个人的情感,音乐课堂必须是一个“玩”音乐、弥漫音乐的地
期刊
摘 要:中国绘画的线表达形式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而成熟起来的,其本身不仅是具有造型与抒情达意等功能的视觉审美媒介,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独立审美品格的视觉审美形式,拥有独特的视觉审美魅力。  关键词:中国绘画;线描;视觉审美;造型;魅力  中国绘画线表达形式的发展应符合推动需要,继承传统,在把握住传统线表达形式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涵的同时,还要拓展线表达形式的表现形态,建立起符合现代审美规范的线表达形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满意度是综合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以广西大学为例,主要从教学方面调查大学生的满意度并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教学  大学生满意度是一般的学生主观的想法或意见和感情色彩,这与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以广西大学为
期刊
摘 要:听音词汇和阅读词汇通过不同的神经输入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存储。如果储存中仅有形义记忆,该词是阅读词;如仅有音义记忆,则为听力词(转自李庆燊,1999)。基于海南大学刘思(1995)《英语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词汇研究调查报告》及Nation(1990)听觉输入优越于视觉输入的词汇教学理论,本文在目前词汇复习环境下提出新的词汇复习方式,通过听力输入,从词汇语音更正开始,进行词汇听力语境联系,
期刊
现阶段,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与教育的距离更加接近。我们不仅习惯了APP提供给用户的网购、游戏、生活服务等功能,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享受到阅读、学习等一系列的教育服务软件。在运用这些APP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学的多种理论都蕴藏在这些APP之中。其中,强化理论在移动英语学习APP——“拓词”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一、移动英语学习APP——拓词  APP(Application的缩写)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