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所带来提前传授知识和优化知识内容的良好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1]。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等背景,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地教学设计进行了回顾,根据国外学者及张金磊学者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型,创制了一个更为详尽的符合高中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基础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設计;高中英语
一. 引言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翻转课堂的优越性在于整体的教学设计,而不仅仅是教学视频等技术应用[2]。翻转课堂的产生要有适合它生长的文化环境,其诱因即美国一线教师的需要,先驱者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思提前录制视频,让学生们在家观看,课上则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即形成一种“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理论不具有广泛的一般性,如果将其死搬硬套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将会导致走入盲目模仿、流于形式的误区。要想将翻转课堂运用在中国高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提出适应中国高中英语实际情况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但目前国内高中英语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教师如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对保证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探索出一条高中英语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迫在眉睫。
二.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Robert Talbert[3]首次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其包括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课前: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练习。课后:快速少量测评;解决问题,内化知识;总结反馈。Gerstein构建了一个环形的翻转课堂四阶段模型: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展示和应用。国内学者曾贞结合Saltman的观点,提出了“反转”教学图示,其三个关键步骤为:观看视频前的学习,讨论并提出问题;观看视频时的学习,根据问题寻找答案;应用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入问题进行探究[4]。张金磊等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在Robert Talbert翻转课堂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有力杠杆的翻转课堂模型: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5]。钟晓流等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提出了“太极环式”的翻转课堂模型[6]。张新明等在Robert Talbert翻转课堂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QQ群+Tablet PC”的翻转课堂模型。
三.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3.1 课前准备设计
3.1.1 学习者特征分析
老师提供教学过程,用户是学生,因此需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者特征包括:起点能力、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和信息素养四个方面。起点能力指学习者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学习动机就是“为什么学?”,包括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学习风格包括学习者的认知个性风格、信息处理方式和环境偏好等。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学生对信息的应用处理能力以及其融入信息化的态度和能力。
3.1.2教学目标分析
一门课程需要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一般是按照三维目标来做的,分别是知识、能力、素养(或态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可观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时,他们期望知道所学知识的重难点以及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清楚的告知学生或者在PPT上展示出来。
3.1.3 制作视频
第一,微视频的制作需要有时间观念,即微课的播放时间为5-8分钟,符合人眼视觉驻留规律。同时,微视频应该具有暂停、倒退、快进、重播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人性化的学习方式。第二,微视频的制作需要考虑教学内容,比如讨论课、提问课、练习课、复习课更适合教室课程。第三,微视频的制作需要考虑教师的语言。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使用语码转换,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第四,当学生第一眼看到视频时,思维会被视频内容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巧妙创设情景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五,视频中针对重难知识点进行讲授即可,应该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学会探索,进行深度学习。第六,微视频中可以设置通关式的测试题,测试题设置应考虑目标导向、难度适中和数量合理等问题。只有当学生完成作业时,才能进入下一段的视频学习。
3.2课堂活动设计
3.2.1 进行测试
鉴于在线习题不能完全保证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小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单词、句法、写作等语言知识的情况。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认真的态度,这个测试成绩可以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3.2.2 独立探索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地培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阶段及学习状态,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成为真正自主的学习者。
3.2.3 问题解决
学生通过提前观看视频,将不懂的问题在上课之前反馈给老师,老师将同学们的共性问题进行收集,鼓励小组之间通过竞赛或自主纠错等方式解决。针对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室进行巡视,为有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实现分层教学。
3.3 课后反馈评价
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进行反馈。评价方式也是多元的:定量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也可以使用调查表,档案袋等,这样的评价更真实有效。
四. 反思
本教学设计中翻转课堂的实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第一,微视频制作没有专门的机构去从事,也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教师都是单打独斗自己设计,因此视频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希望随着翻转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更权威更专业的机构去从事这一工作,这样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视频制作上,这样就分散了老师在给学生反馈评价时的精力。第二,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很难适应翻转课堂这种动态的、交互的教学模式,我们需要探索新的评价体系。第三,现代教学理念呈现变化、发展、更新地趋势,但不是颠倒地关系。如果我们把翻转课堂等同于变化、发展和更新,则就会把许多并不属于“翻转”地标签贴到翻转课堂上,造成喧宾夺主,很可能忘却了翻转课堂应有地追求。
本教学设计运用了教学流程的翻转,教师根据学情、课型等条件的分析,设计并适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声”,真正做到课堂的“翻转”。翻转课堂实施过程比较艰难,但是我们相信,理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翻转课堂的优越性是我们坚持改革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坚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究, 2014.2.
[2] 李京南, 伍忠杰.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 中国外语, 2015, (6): 8.
[3]Robert Talbert (2001).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 [OL].
[4]曾贞. 翻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7): 114-117.
[5]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6]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58-64.
作者简介:许进(1991- ), 女,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英语。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設计;高中英语
一. 引言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翻转课堂的优越性在于整体的教学设计,而不仅仅是教学视频等技术应用[2]。翻转课堂的产生要有适合它生长的文化环境,其诱因即美国一线教师的需要,先驱者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思提前录制视频,让学生们在家观看,课上则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即形成一种“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理论不具有广泛的一般性,如果将其死搬硬套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将会导致走入盲目模仿、流于形式的误区。要想将翻转课堂运用在中国高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提出适应中国高中英语实际情况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但目前国内高中英语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教师如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对保证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探索出一条高中英语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迫在眉睫。
二.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Robert Talbert[3]首次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其包括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课前: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练习。课后:快速少量测评;解决问题,内化知识;总结反馈。Gerstein构建了一个环形的翻转课堂四阶段模型: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展示和应用。国内学者曾贞结合Saltman的观点,提出了“反转”教学图示,其三个关键步骤为:观看视频前的学习,讨论并提出问题;观看视频时的学习,根据问题寻找答案;应用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入问题进行探究[4]。张金磊等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在Robert Talbert翻转课堂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有力杠杆的翻转课堂模型: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5]。钟晓流等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提出了“太极环式”的翻转课堂模型[6]。张新明等在Robert Talbert翻转课堂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QQ群+Tablet PC”的翻转课堂模型。
三.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3.1 课前准备设计
3.1.1 学习者特征分析
老师提供教学过程,用户是学生,因此需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者特征包括:起点能力、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和信息素养四个方面。起点能力指学习者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学习动机就是“为什么学?”,包括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学习风格包括学习者的认知个性风格、信息处理方式和环境偏好等。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学生对信息的应用处理能力以及其融入信息化的态度和能力。
3.1.2教学目标分析
一门课程需要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一般是按照三维目标来做的,分别是知识、能力、素养(或态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可观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时,他们期望知道所学知识的重难点以及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清楚的告知学生或者在PPT上展示出来。
3.1.3 制作视频
第一,微视频的制作需要有时间观念,即微课的播放时间为5-8分钟,符合人眼视觉驻留规律。同时,微视频应该具有暂停、倒退、快进、重播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人性化的学习方式。第二,微视频的制作需要考虑教学内容,比如讨论课、提问课、练习课、复习课更适合教室课程。第三,微视频的制作需要考虑教师的语言。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使用语码转换,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第四,当学生第一眼看到视频时,思维会被视频内容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巧妙创设情景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五,视频中针对重难知识点进行讲授即可,应该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学会探索,进行深度学习。第六,微视频中可以设置通关式的测试题,测试题设置应考虑目标导向、难度适中和数量合理等问题。只有当学生完成作业时,才能进入下一段的视频学习。
3.2课堂活动设计
3.2.1 进行测试
鉴于在线习题不能完全保证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小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单词、句法、写作等语言知识的情况。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认真的态度,这个测试成绩可以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3.2.2 独立探索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地培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阶段及学习状态,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成为真正自主的学习者。
3.2.3 问题解决
学生通过提前观看视频,将不懂的问题在上课之前反馈给老师,老师将同学们的共性问题进行收集,鼓励小组之间通过竞赛或自主纠错等方式解决。针对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室进行巡视,为有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实现分层教学。
3.3 课后反馈评价
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进行反馈。评价方式也是多元的:定量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也可以使用调查表,档案袋等,这样的评价更真实有效。
四. 反思
本教学设计中翻转课堂的实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第一,微视频制作没有专门的机构去从事,也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教师都是单打独斗自己设计,因此视频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希望随着翻转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更权威更专业的机构去从事这一工作,这样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视频制作上,这样就分散了老师在给学生反馈评价时的精力。第二,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很难适应翻转课堂这种动态的、交互的教学模式,我们需要探索新的评价体系。第三,现代教学理念呈现变化、发展、更新地趋势,但不是颠倒地关系。如果我们把翻转课堂等同于变化、发展和更新,则就会把许多并不属于“翻转”地标签贴到翻转课堂上,造成喧宾夺主,很可能忘却了翻转课堂应有地追求。
本教学设计运用了教学流程的翻转,教师根据学情、课型等条件的分析,设计并适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声”,真正做到课堂的“翻转”。翻转课堂实施过程比较艰难,但是我们相信,理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翻转课堂的优越性是我们坚持改革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坚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究, 2014.2.
[2] 李京南, 伍忠杰.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 中国外语, 2015, (6): 8.
[3]Robert Talbert (2001).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 [OL].
[4]曾贞. 翻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7): 114-117.
[5]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6]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58-64.
作者简介:许进(1991- ), 女,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