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老太“容嬷嬷”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在《还珠格格》中饰演“容嬷嬷”,让李明启一炮而红。别看她饰演的容嬷嬷凶狠毒辣,生活中的她却是一位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她喜欢养小鸟、乌龟等小动物,平时在剧组拍戏,还会将大家吃剩下的盒饭收集起来,拿去喂养流浪猫狗。
  李明启1936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1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七口之家失去了生活来源。李明启当时才上了一年半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做工,挣钱养家。她糊火柴盒、织草包、在粮库挑粮食,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李明启上街做宣传。由于声音悦耳好听,她被丹东市铁路业余宣传队选中,成了一名歌唱演员。
  18岁那年,因为在儿童剧《马兰花》中饰演妈妈,她被调进话剧团。在老演员的帮助下,李明启慢慢成为话剧团的一名主要演员,不仅演出了三四十部话剧,还获得了国家话剧最高奖“文华奖”,这为她后来走向影视圈打下了良好基础。
  1955年,因为在几次会演中得了大奖,她又被调到了中国铁路文工团。那时她的待遇很好,每月工资55元,但她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作为生活费,其余的钱都寄回了老家,供养4个弟弟妹妹。
  1987年,51岁的李明启在《便衣警察》中饰演郑大妈,接着又参演了《小镇总理》,两部电视剧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李明启扮演的都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母亲等形象。
  1995年,张绍林执导《水浒传》时,原定饰演王婆的演员突然生病,剧组临时找到了李明启。李明啟充分演出了王婆那股狠劲。随着电视剧的热播,李明启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变成了一个心肠歹毒的老太太。从“英雄母亲”变成凶狠贪婪的王婆,李明启展现了她表演上极大的可塑性。
  1997年,李明启又接拍了电视剧《还珠格格》。她一口气读完剧本,觉得这个人物写得特别好。为了演好容嬷嬷,李明启特地写了“容嬷嬷小传”,对这个人物进行了细心的揣摩。剧中,她饰演的容嬷嬷自恃有皇后的宠信,嚣张跋扈、可恶至极,对人心狠手辣、毫不留情。通过精湛的表演,她将容嬷嬷阴狠凶恶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容嬷嬷在小黑屋里用针扎紫薇的镜头,那狰狞的面容,甚至给许多观众留下了童年阴影。
  《还珠格格》播出后,李明启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但由于她演得太过逼真,不少入戏过深的观众对她恨得牙痒痒,也让她因此受了不少窝囊气。比如一天早上她去菜市场买菜,被人认出来是“大坏蛋容嬷嬷”,人家硬是不卖给她。还有一次买菜时,甚至有小贩直接冲她扔鸡蛋。
  其实,人们对“容嬷嬷”的痛恨,也是对李明启表演的赞扬。让人们记住了银幕形象而不是演员本人,或许这就是艺术家跟明星的区别。
  除了容嬷嬷和王婆这两个著名的反派角色,李明启还在《神雕侠侣》中扮演过孙婆婆,也是《家有九凤》中的初妈妈、《双面胶》里的亚平妈、《春暖花开》中的岳大妈、《满仓进城》里的姥姥,等等。每演一个角色,她都会琢磨出新意来,令人印象深刻。
  “接每一部戏,我都是从零开始,分析这个角色,生活在这个角色里面。”在李明启看来,演员就应该像一块橡皮泥,要有可塑性,能创造出不同类型的角色。如果每次演的角色都一样,或者演出来都像是一个人,那就不是一个好演员。无论是古代戏还是现代戏、悲剧还是喜剧,她都把人物诠释得非常到位,因此享有“百变老太”之誉。
  多年来,李明启参演了100多部影视剧,还参加过各种晚会和综艺节目。在2018年央视春晚上,李明启还与林永健、杨少华等表演了小品《为您服务》。尽管已经83岁高龄,她依然非常活跃。前不久这位时尚老太与孙女一起玩镜头漂移的视频,更是引得无数网友疯狂点赞。
  (摘自《知音·海外版》2019年11月上,水云间荐)
其他文献
家住四川成都的袁斯露今年99岁,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潮男”。天气稍一凉快,他便穿上小西装或酒红色皮衣,戴上茶色眼镜,出门兜风了。  袁斯露动作敏捷,下楼连拐杖都不用,步伐轻快。袁斯露的身体很健康,每年都去医院体检,“医生说我只是有点儿气管炎,其他没什么。还说我的心脏很好,和年轻人的心脏一样”。  自从5年前老伴去世后,袁斯露一直独自生活,除了保姆帮着做饭外,他的生活完全自理。袁斯露的生活很规律,每天
期刊
近日,民政部印发了《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失信行为程度的不同,《办法》建立了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和重点关注对象名单两项制度,对养老服务领域违法失信的养老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施与失信行为相当的惩戒措施。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关注对象名单有效期为6个月。  《办法》明确了9种将被列入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情形。其中包括:  ◎
期刊
60岁的郭元虎是一名宠物标本师,因其技术精湛,很多顾客慕名上门,将死去的宠物委托他做成标本,以寄托哀思。每个人几乎都是哭着而來,笑着离开,“太感谢您了,让它‘复活’了”。  郭元虎原本在山西老家从事装潢工作。30多年前,因抢救一只吃了耗子药的猫头鹰无果,郭元虎将猫头鹰制作成了标本,在带着它上街时,竟有人开出高价购买。10多年前,郭元虎来到北京,专门从事宠物标本制作工作。在制作宠物标本时,郭元虎尽量
期刊
不同材料制成的衣服,缩水的原因也不相同。棉质的衣服由棉线编织而成,棉线由棉纤维组成,棉纤维则是由长分子链构成的,通过氢键连接。当纤维被纺成线、线被织成布时,纤维会被拉伸和缠绕,使起连接作用的氢键受到很大的压力。当我们揉搓和拧干衣服时,受到过大压力的氢键会断开,于是不再被拉伸的聚合物就恢复了原本的样子,纤维、线和布就缩小了。  羊毛衫缩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羊毛纤维上有一些鳞片状的凸起,就像屋顶上的瓦
期刊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仔细品读这一首诗,你能想到,这是人工智能诗人“九歌”以“早春”为关键词创作的作品吗?  诗词创作对人类而言仍然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但是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创作诗歌,而且作品对仗工整,已经具备形似的特点了,在意境上也仿佛有一丝味道。我们不禁好奇,人工智能是如何做到的?  深度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大脑的数学计算模型。其中的一
期刊
张效房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曾帮助无数患者重见光明。如今,年近期颐的他仍身体硬朗。虽然只有右耳能听到声音,但是只要有人提问,他都会认真倾听。如果有人问他最令他感到幸福的事情是什么,99岁的张效房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工作。”  年近期颐,依然坚守岗位  近几个月,张效房正在专心编写《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他说:“我现在每天没有两点前睡过觉。有人说:‘你这样不行啊!你睡觉
期刊
笑能调节心身,可安定神志,还能疏理肝脾,促进五脏六腑的协调,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  《医苑典故趣拾》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清代有位巡抚大人,郁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邀名医医治。名医问其病由,按脉良久,望闻问切,竟诊为“月经不调”。巡抚大人听罢,大笑不已,说:“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荒唐至极。”从此,每忆此事,常常大笑,心境快然。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的错误引起病人发笑,医家称这是“诙
期刊
洗澡对现代人来说是生活中的常事。但在古代,洗澡远远不像今天這么便利。  古人称洗澡为“沐浴”。在儒家文化盛行的年代,洗澡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道德文化底蕴。洗澡不仅仅是除去身上的污垢,更要洗净心灵的污垢。  在古代,洗澡是有严格规范的,洗澡的步骤也异常烦琐。洗澡时,一般要准备淘米水、澡豆、皂荚、香料等,还要准备粗细两条毛巾,细的一条用来擦上半身,粗的那条用来擦下半身。洗完之后,还要用热水再冲一遍。沐浴
期刊
传说300多年前,厄瓜多尔的一个印第安人在一次旅行中患了疟疾,病倒在森林中。他勉强挣扎着一步一步向前爬,终于爬到了森林中的一个池塘边。由于口渴难耐,他趴下去喝了几口池塘里的水。奇怪,水好苦呀!但他实在太渴了,顾不了太多,又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喝完过了一会儿,他竟然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不久病竟然好了。病好后,印第安人再回来看这个池塘,发现池塘边的许多树都倒在水中,水中的苦味便是树皮泡出来的味儿—这大
期刊
在宋代的市場上,地图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宋人称之为“地经”“里程图”。南宋时杭州的白塔桥,就有向游人兜售地图的商店—“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古杭杂记》)一位不知名的南宋诗人还在杭州的一面墙壁上题了一首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这首诗在讽刺之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宋代的“地经”确实已经比较接近旅游地图了,图上标注有去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