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一期间,对新化民居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在研究新化县民居之前,首先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进行解读。
新化县气候特点:
气候温和。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娄底市西部,资水中游。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但春温多变,寒潮频繁。气温35度以上天数,平均每年23.4天。“倒秋”阴雨天多,气温低,9月份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20℃。
新化县主要地形地貌:
1地貌:县内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整体处于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西部。西部山势雄厚,峰岭驰骋,大多为侵蚀、构造、溶蚀地貌,地势险峻,海拔较高;东部地势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缓,丘冈延绵、平地宽敞,海拔较低。从琅塘起,南下横阳、炉现、洋溪、上梅,至冷水江,再到娄底的涟滨,再转向双峰县,呈“S”型带状盆地分布。全县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为雪峰山主脉;东部为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蚀平原三种,系河流冲积、洪积而成,最高海拔大熊山九龙池1622米,大多地域在海拨300米以下。
2地貌类型:
平原:新化县的横阳平原,面积61.1平方公里,其次有洋溪平原、圳上平原。
岗地:主要有横阳冈地,在横阳平原外缘,面积81平方公里,其次有琅塘等小片冈地。
丘陵:主要分布在新化中部。
山地:为西部雪峰山片,南部雪峰山余脉片,中、北部灰岩中低山片,东部紫云山中低山片。雪峰山脉从西部风车巷入境,蜿蜒140余公里,走向北北东向,经古台山,到大熊山出境,面积1656.7平方公里。以雪峰山复式背斜为主,构造地貌明显,地层以泥盆纪以前的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
河流:县内有资水水系,资水从新邵县筱溪入境,从南向北,经冷水江市和新化县,入柘溪水库出境。资水干流水源丰富,常年长流,河谷陡峻。
其地质缺陷:新化县内地质断裂构造复杂化。地质灾害比较严重,常有滑坡、滑坡隐患、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情况发生,尤其以滑坡和滑坡隐患灾害为主。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的岩土体类型为碳酸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地质灾害与构造关系密切;降水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多数灾害发生在当年的4~7月份。
实地考察:新化奉家镇下团村
位于新化县奉家镇的下团村,真的是一个好山好水的古村落。
虽然错过了桃花盛开的大美时节,可是当我们乘坐好几小时枯燥车程,一看到村子里的传统木结构民居,整个人都精神了。
傍晚才到达,本来十分可惜无法观赏古村落。然而,当我们坐在临水客栈的户外平台上,竟然看到水面水汽蒸腾,从一丝一缕渐渐弥漫到半人高,直到和天融为一体。如仙境一般,而且那么近。触手可及。
古村落的人睡得早,起得也早。
天公作美,第二天阳光明媚。从客栈出来,对面就是山,山脚下是新旧不一的民居。道路两旁都是已经开始结果子的桃树,只见这里山溪交错,泉水叮咚,梯田层层,古风依依。
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后期的村落建筑的分布图的绘制,结合当
地的地质结构、气候雨水等自然环境分析得出:
下团村民居建筑样式最经典的建筑形式是凹字形的结构。
一般都是两层楼的木结构房屋。一楼用来居住,中间是堂屋,通风透气性佳,风景好,一般用来摆放祖先或者长者排位,以示尊敬。堂屋两边分别是左右厢房,供人居住。再往左右,一般是厨房、所,与主屋之间稍微有些距离。楼上一般是全空着做晾晒粮食和堆放收割粮食的工具的仓库。有些人家,楼上也隔出一半的空间封闭起来做房间用。二楼的外廊一定有一条外廊。
整个古村的传统民居建筑分布特点是:
1、六个字——靠山面水临田
首选山脚下,其次河流边,最后梯田中间。
同等情况下选山坡比较平缓的,水流不那么湍急的,梯田比较高的。原因是新化县全县雨水充沛,地质结构导致岩体类型多为为碳酸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常有滑坡、滑坡隐患、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情况发生,地质灾害比较严重。
曾今的古村落最怕的就是洪灾,所以优选的住宅地是地势较高水流不会拥堵的山脚,而不是容易洪涝灾害的最底端的田地。
2、现在古村落的新民居建筑分布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道路交通。
渐渐的大家不在居住在山上、山腰或者上脚下了。所有新起建筑都紧靠村子主干道。原因是什么?绝不仅仅是为了家人的出入方便,更直接的原因是古村落太过迅速的商业化开发,使得居民都想依靠农家乐这一模式发家致富,于是都抓紧道路两旁的空地建房子,争取最近距离吸引游客。同时不断的扩张自己的住宅地。尤其建在村子河流边的房子,把枯水期裸露出来的河床都给霸占了!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麦克哈格一再强调河流、海湾的边岸原则,不得侵犯,可是在古村落的持续建设中被忽视了。在考察中还发现,河流的堤岸被生硬的麻石用水泥砌得工整、生硬、呆板不透气。百姓想着一劳永逸的的杜绝洪涝灾害,以为坚硬的壁垒是最好的防线。却忘了中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智慧:以弱制强,以柔制刚。从别处增加成本运输而来的麻石,也许还不如当地的碎石更合适。
总结此次考察发现的古村落民居问题:
1.发现村子里的厨卫排污问题急需解决,尤其是营业性质的人流量大的建筑。以及其他排水渠道的设计处理,例如,村子里的走水渠道用水泥砌实合不合适?是否绘影响地下水等,许多可探讨研究的方面。总之决不能直接排放污水,改造要进行彻底,净化生活污水,保护青山绿水。
2.注意到下团村旅游发展的迅猛,房屋新建速度快,量大,对木材的需求大。主干道两旁渐渐变得城镇化,绿化减少,房屋迅猛增加,越来越往河溪流中间建。霸占浅滩,需要正确引导。
3.对于古村落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农家乐等快速盈利的项目,田地会不会逐渐被荒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或者长期驻扎在这桃花源里,那么住宅的增多直接导致山地减少,绿植减少,这一切该怎么控制?这都是在古村落发展中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4.人流量增多,车流量增多,汇车困难,乡间小路无停车位,居于山上或者山脚下的有车用户,车子如何停放?也是这次考察过后我们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5.对于当地的公共建设,例如田间小路、游园小道、护坡、堤岸等,个人希望能少用水泥这一个冰冷僵硬的现代化材料。多保持柔软自然的土地原貌,这样子会有很多意向不到的小惊喜。例如:四脚蛇,小野果子。
最后,希望这些古村落能不随时间消失,我们这代人,以及下一代人,下下代人,都能看到“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的田园自然风光。
新化县气候特点:
气候温和。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娄底市西部,资水中游。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但春温多变,寒潮频繁。气温35度以上天数,平均每年23.4天。“倒秋”阴雨天多,气温低,9月份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20℃。
新化县主要地形地貌:
1地貌:县内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整体处于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西部。西部山势雄厚,峰岭驰骋,大多为侵蚀、构造、溶蚀地貌,地势险峻,海拔较高;东部地势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缓,丘冈延绵、平地宽敞,海拔较低。从琅塘起,南下横阳、炉现、洋溪、上梅,至冷水江,再到娄底的涟滨,再转向双峰县,呈“S”型带状盆地分布。全县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为雪峰山主脉;东部为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蚀平原三种,系河流冲积、洪积而成,最高海拔大熊山九龙池1622米,大多地域在海拨300米以下。
2地貌类型:
平原:新化县的横阳平原,面积61.1平方公里,其次有洋溪平原、圳上平原。
岗地:主要有横阳冈地,在横阳平原外缘,面积81平方公里,其次有琅塘等小片冈地。
丘陵:主要分布在新化中部。
山地:为西部雪峰山片,南部雪峰山余脉片,中、北部灰岩中低山片,东部紫云山中低山片。雪峰山脉从西部风车巷入境,蜿蜒140余公里,走向北北东向,经古台山,到大熊山出境,面积1656.7平方公里。以雪峰山复式背斜为主,构造地貌明显,地层以泥盆纪以前的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
河流:县内有资水水系,资水从新邵县筱溪入境,从南向北,经冷水江市和新化县,入柘溪水库出境。资水干流水源丰富,常年长流,河谷陡峻。
其地质缺陷:新化县内地质断裂构造复杂化。地质灾害比较严重,常有滑坡、滑坡隐患、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情况发生,尤其以滑坡和滑坡隐患灾害为主。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的岩土体类型为碳酸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地质灾害与构造关系密切;降水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多数灾害发生在当年的4~7月份。
实地考察:新化奉家镇下团村
位于新化县奉家镇的下团村,真的是一个好山好水的古村落。
虽然错过了桃花盛开的大美时节,可是当我们乘坐好几小时枯燥车程,一看到村子里的传统木结构民居,整个人都精神了。
傍晚才到达,本来十分可惜无法观赏古村落。然而,当我们坐在临水客栈的户外平台上,竟然看到水面水汽蒸腾,从一丝一缕渐渐弥漫到半人高,直到和天融为一体。如仙境一般,而且那么近。触手可及。
古村落的人睡得早,起得也早。
天公作美,第二天阳光明媚。从客栈出来,对面就是山,山脚下是新旧不一的民居。道路两旁都是已经开始结果子的桃树,只见这里山溪交错,泉水叮咚,梯田层层,古风依依。
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后期的村落建筑的分布图的绘制,结合当
地的地质结构、气候雨水等自然环境分析得出:
下团村民居建筑样式最经典的建筑形式是凹字形的结构。
一般都是两层楼的木结构房屋。一楼用来居住,中间是堂屋,通风透气性佳,风景好,一般用来摆放祖先或者长者排位,以示尊敬。堂屋两边分别是左右厢房,供人居住。再往左右,一般是厨房、所,与主屋之间稍微有些距离。楼上一般是全空着做晾晒粮食和堆放收割粮食的工具的仓库。有些人家,楼上也隔出一半的空间封闭起来做房间用。二楼的外廊一定有一条外廊。
整个古村的传统民居建筑分布特点是:
1、六个字——靠山面水临田
首选山脚下,其次河流边,最后梯田中间。
同等情况下选山坡比较平缓的,水流不那么湍急的,梯田比较高的。原因是新化县全县雨水充沛,地质结构导致岩体类型多为为碳酸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常有滑坡、滑坡隐患、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情况发生,地质灾害比较严重。
曾今的古村落最怕的就是洪灾,所以优选的住宅地是地势较高水流不会拥堵的山脚,而不是容易洪涝灾害的最底端的田地。
2、现在古村落的新民居建筑分布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道路交通。
渐渐的大家不在居住在山上、山腰或者上脚下了。所有新起建筑都紧靠村子主干道。原因是什么?绝不仅仅是为了家人的出入方便,更直接的原因是古村落太过迅速的商业化开发,使得居民都想依靠农家乐这一模式发家致富,于是都抓紧道路两旁的空地建房子,争取最近距离吸引游客。同时不断的扩张自己的住宅地。尤其建在村子河流边的房子,把枯水期裸露出来的河床都给霸占了!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麦克哈格一再强调河流、海湾的边岸原则,不得侵犯,可是在古村落的持续建设中被忽视了。在考察中还发现,河流的堤岸被生硬的麻石用水泥砌得工整、生硬、呆板不透气。百姓想着一劳永逸的的杜绝洪涝灾害,以为坚硬的壁垒是最好的防线。却忘了中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智慧:以弱制强,以柔制刚。从别处增加成本运输而来的麻石,也许还不如当地的碎石更合适。
总结此次考察发现的古村落民居问题:
1.发现村子里的厨卫排污问题急需解决,尤其是营业性质的人流量大的建筑。以及其他排水渠道的设计处理,例如,村子里的走水渠道用水泥砌实合不合适?是否绘影响地下水等,许多可探讨研究的方面。总之决不能直接排放污水,改造要进行彻底,净化生活污水,保护青山绿水。
2.注意到下团村旅游发展的迅猛,房屋新建速度快,量大,对木材的需求大。主干道两旁渐渐变得城镇化,绿化减少,房屋迅猛增加,越来越往河溪流中间建。霸占浅滩,需要正确引导。
3.对于古村落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农家乐等快速盈利的项目,田地会不会逐渐被荒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或者长期驻扎在这桃花源里,那么住宅的增多直接导致山地减少,绿植减少,这一切该怎么控制?这都是在古村落发展中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4.人流量增多,车流量增多,汇车困难,乡间小路无停车位,居于山上或者山脚下的有车用户,车子如何停放?也是这次考察过后我们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5.对于当地的公共建设,例如田间小路、游园小道、护坡、堤岸等,个人希望能少用水泥这一个冰冷僵硬的现代化材料。多保持柔软自然的土地原貌,这样子会有很多意向不到的小惊喜。例如:四脚蛇,小野果子。
最后,希望这些古村落能不随时间消失,我们这代人,以及下一代人,下下代人,都能看到“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的田园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