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恍恍惚惚間,彷彿時光倒回五年前,當我初抵南京,第一次站在這,那飄雪的夜晚,稚嫩的背包客肩起沉重的行囊,以為旅行就只是旅行,殊不知後來的人生都將以其為名。
近期因為忙碌於新書出版的取材,又一次地重返南京,這座在我心中難捨難離的城市。
陳浪
旅行作家、自由攝影師、行腳節目主持人,座右銘為:「你有在路上的信仰,那麼你所追尋,就會在路上。」20歲起義無反顧踏上背包客旅程,迄今足跡遍布全球百餘座城市。對於隻身旅行有著無比熱忱,鍾情於漫漫長路上的美麗與哀愁’執著於向遠方不斷地前進且探索。著作有《沒有終點的陸途》(2015)、《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2016)。
五年前,隻身拖著兩只行李箱,來到南京大學展開為期半年的交換生涯,自此開啟了後來的所有遠行,誰也無從料想,當年的出發竟能一路走到現在,領著我踏上作家與主持人的道路。離開南京後,斷斷續續地回去過幾次,有時訪友,有時工作,即便從未真正地成為一名南京人,但也不再是個單純的過客。曾經短暫地生活,人與城之間便有了聯繫,火車地鐵的站名仍記憶猶新,街坊巷尾的畫面也自帶念舊的情緒。
這回再訪,已經沒有什麼觀光客行程,只剩下些許微小的遺憾未解,好比位於市區南方的大報恩寺。打從交換時期,我便注意到這座近百公尺的高塔,靜靜地坐落在中華門城牆旁,外觀相當顯眼,若登高遠望必能一覽南京風景,但直到學期結束,它始終沒有對外開放。
壯麗琉璃塔——大報恩寺所謂的大報恩寺,曾獲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自建成至衰毀都是當時中國大陸最高的建築物,至於它的誕生則要追溯至明代。明成祖朱棣為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於明永樂十年(西元一四二一年)開始建造,花費將近二十年時間,打造出規模宏大的寺院,其中一座高達七十八點二公尺的琉璃瓷塔,建築形式共有九層八面,不僅在角梁上懸掛起百餘座風鈐,更於完工那天起點燃百餘盞明燈,鈴聲日夜長鳴,燈火晝夜長照,如夢如詩的畫面,讓歷史上許多訪華的歐洲人將其視為中國文化的標誌性象徵,大量使用在地圖、繪畫以及文字作品上。聲名遠播的它,就連從沒來過中國的安徒生都曾在著作《天國花園》裡寫道:「我剛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把所有的鐘都弄得叮噹叮噹地響起來。」言下所指的瓷塔便是大報恩寺裡的琉璃塔。除此之外,它更曾出現在美國的中餐外賣盒上,儼然成為一種中國文化的代表圖樣。
但如傳說般壯麗的琉璃塔,也終究走向了傳說,不幸於十九世紀中葉毀於太平天國年問的連綿戰火。後人無緣得見真面目,只能利用史料拼湊出樣貌,並結合現代科技,規劃面積遼闊的遺址公園,讓到訪遊客能夠縱橫古今,以更生動的方式認識佛法、和琉璃塔的前世今生。新建的塔比舊時來得更高,也未選用同樣建材,但命名為大報恩塔,卻巧妙地將寺院與高塔的輝煌融合。如今登上塔頂,不聞鈴聲,不見燭火,那是百年後的我們所無法追尋,但放眼望去這片繁華的城市風景,亦是百年前的人所無法想見。
面對一段已然翻頁的歷史,縱然失去比得到的多,倒也保留了人對於往昔時光的美好想像。
失戀博物館與不老村
離開大報恩寺,我搭上開往郊區的公車,欲前往一座新建成的失戀博物館。名字聽來聳動,其實所謂的失戀博物館並非南京獨有,此概念最早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兩位藝術家。
據說原是情侶的他們,面對戀情告吹後,滿山滿谷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紀念物,於是靈機一動,在首都開設了博物館,專門收放來自世界各地的失戀信物。與多數博物館不同,總令人戚覺與展品問存在距離,失戀博物館之所以能引起共鳴,在於所有失敗的愛情總歸相似,都帶有同樣心碎的情緒。
參展的人們得以釋懷,觀展的人們也能在故事中尋得安慰,因此失戀博物館的概念很快就紅遍了全世界,南京也不例外。南京的失戀博物館藏於深山中,一座名為不老村的鄉下地方。相傳很久之前,玉帝感念於山下一對戀人的愛情,便設法讓老樹不老,泉水永不乾涸,不老二字便得名於此。據說凡是在這裡見過不老樹以及飲過泉水的人,都能擁有天長地久的愛情。或許是相中了這個寓意吧,失戀博物館便設立於此,帶著傷痛往事的人遠赴山村,在放下一切之後,也能重新得到祝福。博物館面積不大,更像稀鬆平常的鄉間小屋,堆滿各種物品,牆上也釘滿無數車票,二芳的相冊裡全是親手書寫的明信片,記載著一段又一段失戀的往事:
「見過你所有樣子,最不喜歡失去你的樣子。」
「明明從未和你在一起,卻好像已經失去你千萬次了。」
「我會變優秀,是因為你,不是為了你。」
「還好,你只是嘴上說喜歡了,不然我想賭上的這一生會是多悽涼。」
無數字句描繪著戀情的各種模樣,從愛情的萌芽寫到停止生長,牽起雙手後,感情仍需要慢慢培養,放開雙手後,情感也需要慢慢遺忘,無論何種人生際遇,時間永遠是最好的相伴。看了太多故事,我走出失戀博物館,只見一棵寂寥的樹站滿了飛鳥,這也許是傳說中的不老樹,但不等回答,鳥兒便漫天散去。萬生萬物,自有旅程,都是短暫停留,也都是有緣相遇。
秦淮河上,燈影與回憶交融
隨著天色暗去,夜幕降臨,眼看距離臥鋪火車出發還有些時間,便往夫子廟前的秦淮燈會而去。雖然元宵節已過多時,但展出的花燈仍留在原地,燈火絢爛面前,所有人都成了剪影。我將目光投向二芳的秦淮河,水影燈影中,恍恍惚惚間,彷彿時光倒回五年前,當我初抵南京,當我第一次站在這裡,那個飄著白雪的夜晚,稚嫩的背包客肩起沉重的行囊,還學不會收拾打理,但腳步尚顯輕盈,以為旅行就只是旅行,殊不知後來的人生都將以其為名。
忽然間,我就想起民謠歌手鄭興的歌曲《揚州慢》,其中歌詞相當適合用在專欄連載的最末。「重逢是必然,離開是偶然」,背包客生涯來到今天,路的開始與結束,已難以追回,但今朝一別,故事未完,只是待續,因為我仍身在,漫漫浪途中。
近期因為忙碌於新書出版的取材,又一次地重返南京,這座在我心中難捨難離的城市。
陳浪
旅行作家、自由攝影師、行腳節目主持人,座右銘為:「你有在路上的信仰,那麼你所追尋,就會在路上。」20歲起義無反顧踏上背包客旅程,迄今足跡遍布全球百餘座城市。對於隻身旅行有著無比熱忱,鍾情於漫漫長路上的美麗與哀愁’執著於向遠方不斷地前進且探索。著作有《沒有終點的陸途》(2015)、《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2016)。
五年前,隻身拖著兩只行李箱,來到南京大學展開為期半年的交換生涯,自此開啟了後來的所有遠行,誰也無從料想,當年的出發竟能一路走到現在,領著我踏上作家與主持人的道路。離開南京後,斷斷續續地回去過幾次,有時訪友,有時工作,即便從未真正地成為一名南京人,但也不再是個單純的過客。曾經短暫地生活,人與城之間便有了聯繫,火車地鐵的站名仍記憶猶新,街坊巷尾的畫面也自帶念舊的情緒。
這回再訪,已經沒有什麼觀光客行程,只剩下些許微小的遺憾未解,好比位於市區南方的大報恩寺。打從交換時期,我便注意到這座近百公尺的高塔,靜靜地坐落在中華門城牆旁,外觀相當顯眼,若登高遠望必能一覽南京風景,但直到學期結束,它始終沒有對外開放。
壯麗琉璃塔——大報恩寺所謂的大報恩寺,曾獲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自建成至衰毀都是當時中國大陸最高的建築物,至於它的誕生則要追溯至明代。明成祖朱棣為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於明永樂十年(西元一四二一年)開始建造,花費將近二十年時間,打造出規模宏大的寺院,其中一座高達七十八點二公尺的琉璃瓷塔,建築形式共有九層八面,不僅在角梁上懸掛起百餘座風鈐,更於完工那天起點燃百餘盞明燈,鈴聲日夜長鳴,燈火晝夜長照,如夢如詩的畫面,讓歷史上許多訪華的歐洲人將其視為中國文化的標誌性象徵,大量使用在地圖、繪畫以及文字作品上。聲名遠播的它,就連從沒來過中國的安徒生都曾在著作《天國花園》裡寫道:「我剛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把所有的鐘都弄得叮噹叮噹地響起來。」言下所指的瓷塔便是大報恩寺裡的琉璃塔。除此之外,它更曾出現在美國的中餐外賣盒上,儼然成為一種中國文化的代表圖樣。
但如傳說般壯麗的琉璃塔,也終究走向了傳說,不幸於十九世紀中葉毀於太平天國年問的連綿戰火。後人無緣得見真面目,只能利用史料拼湊出樣貌,並結合現代科技,規劃面積遼闊的遺址公園,讓到訪遊客能夠縱橫古今,以更生動的方式認識佛法、和琉璃塔的前世今生。新建的塔比舊時來得更高,也未選用同樣建材,但命名為大報恩塔,卻巧妙地將寺院與高塔的輝煌融合。如今登上塔頂,不聞鈴聲,不見燭火,那是百年後的我們所無法追尋,但放眼望去這片繁華的城市風景,亦是百年前的人所無法想見。
面對一段已然翻頁的歷史,縱然失去比得到的多,倒也保留了人對於往昔時光的美好想像。
失戀博物館與不老村
離開大報恩寺,我搭上開往郊區的公車,欲前往一座新建成的失戀博物館。名字聽來聳動,其實所謂的失戀博物館並非南京獨有,此概念最早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兩位藝術家。
據說原是情侶的他們,面對戀情告吹後,滿山滿谷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紀念物,於是靈機一動,在首都開設了博物館,專門收放來自世界各地的失戀信物。與多數博物館不同,總令人戚覺與展品問存在距離,失戀博物館之所以能引起共鳴,在於所有失敗的愛情總歸相似,都帶有同樣心碎的情緒。
參展的人們得以釋懷,觀展的人們也能在故事中尋得安慰,因此失戀博物館的概念很快就紅遍了全世界,南京也不例外。南京的失戀博物館藏於深山中,一座名為不老村的鄉下地方。相傳很久之前,玉帝感念於山下一對戀人的愛情,便設法讓老樹不老,泉水永不乾涸,不老二字便得名於此。據說凡是在這裡見過不老樹以及飲過泉水的人,都能擁有天長地久的愛情。或許是相中了這個寓意吧,失戀博物館便設立於此,帶著傷痛往事的人遠赴山村,在放下一切之後,也能重新得到祝福。博物館面積不大,更像稀鬆平常的鄉間小屋,堆滿各種物品,牆上也釘滿無數車票,二芳的相冊裡全是親手書寫的明信片,記載著一段又一段失戀的往事:
「見過你所有樣子,最不喜歡失去你的樣子。」
「明明從未和你在一起,卻好像已經失去你千萬次了。」
「我會變優秀,是因為你,不是為了你。」
「還好,你只是嘴上說喜歡了,不然我想賭上的這一生會是多悽涼。」
無數字句描繪著戀情的各種模樣,從愛情的萌芽寫到停止生長,牽起雙手後,感情仍需要慢慢培養,放開雙手後,情感也需要慢慢遺忘,無論何種人生際遇,時間永遠是最好的相伴。看了太多故事,我走出失戀博物館,只見一棵寂寥的樹站滿了飛鳥,這也許是傳說中的不老樹,但不等回答,鳥兒便漫天散去。萬生萬物,自有旅程,都是短暫停留,也都是有緣相遇。
秦淮河上,燈影與回憶交融
隨著天色暗去,夜幕降臨,眼看距離臥鋪火車出發還有些時間,便往夫子廟前的秦淮燈會而去。雖然元宵節已過多時,但展出的花燈仍留在原地,燈火絢爛面前,所有人都成了剪影。我將目光投向二芳的秦淮河,水影燈影中,恍恍惚惚間,彷彿時光倒回五年前,當我初抵南京,當我第一次站在這裡,那個飄著白雪的夜晚,稚嫩的背包客肩起沉重的行囊,還學不會收拾打理,但腳步尚顯輕盈,以為旅行就只是旅行,殊不知後來的人生都將以其為名。
忽然間,我就想起民謠歌手鄭興的歌曲《揚州慢》,其中歌詞相當適合用在專欄連載的最末。「重逢是必然,離開是偶然」,背包客生涯來到今天,路的開始與結束,已難以追回,但今朝一別,故事未完,只是待續,因為我仍身在,漫漫浪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