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史诗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前花絮】
  书虫(一本正经):“你好,蚂蚁先生!请问,你觉得自己和蝉谁更勤劳呢?”
  蚂蚁(义正辞严):“要说勤劳,当然是我们蚂蚁了。蝉那个烦人的家伙,整天除了在树上乱叫,还会干什么?你看,我们整天跑来跑去,很忙的好不好?”
  书虫(笑里藏刀):“呵呵,树枝上那些可以吸到汁液的‘井’,难道不是你们从蝉那儿抢过来的?”
  蚂蚁(恼羞成怒):“呃……这个……确实这么干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书虫(志得意满):“哼哼,身为一只虫,我的读书之旅当然要从昆虫界的宝典——《昆虫记》开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也!”
  【虫家讲坛】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介绍这本伟大宝典的“父亲”,也是本虫的第一偶像——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被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
  作为博物学家,法布尔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
  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当属《昆虫记》——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昆虫记》共有10卷,每一卷又有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了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千万别以为这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虫科字典”,它读起来比小说还有意思呐。
  法布尔没有用解剖和分类的方法来介绍虫子,而是用观察和试验的方法来记录虫子们的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惟妙惟肖的描写,把昆虫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全都展现出来,甚至将那微观世界的悲喜一一道来,读来仿佛虫子们的戏剧舞台就在眼前,不禁动心动情。不信你看:
  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
  多么令人捧腹!书虫看了,也要为我那隔了千山万水的朋友蝉,掬一把同情泪:这么丢脸的事情,怎么就给亲爱的法布尔先生看到了呢?
  除了蚂蚁和蝉,书中写到的虫子可多了,有螳螂、蝗虫、蟋蟀、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呢!法布尔用他那清新而幽默的笔调,公布了昆虫界的诸多秘密:
  被蚂蚁打劫的蝉,别看他们叫得那么响,自己可能还是个聋子;
  黄蜂呢,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
  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
  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因为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
  蜣螂家族里面有不少坏家伙,会坑蒙拐骗地把人家辛苦搓成的食物圆球偷走……
  书虫:嗨,各位,都认识我吧?一只疯狂钻书的虫!因为我爬过四大名著,游过世界经典,遛过童话寓言,蹚过散文小说……所以我经纶满腹、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近视整整一千度,我骄傲!
  经纪人小樱:好了,好了!知道你要开讲,赶紧入题,要不读者都走光了……
  哦,天哪!亲爱的法布尔先生,您难道曾经是一只虫吗?或者,是虫的天敌?幸好那时您还不认识我!
  法布尔对自然界动植物的声、色、形、气息等多方面运用了恰到好处的描绘,并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了希腊神話、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不时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因此,即使写的是虫子,这本书也充满了文学气息。
  除此之外,《昆虫记》中蕴含着的追求真理、探寻真相的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之情,更是让人为之敬佩与赞叹。这部作品的问世还被看作是动物心理学的诞生。在写虫子的同时,法布尔还顺带讲述了他自己的经历,包括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往事相当动人,因此也有人把《昆虫记》当成法布尔先生的自传。写了《巴黎圣母院》的作家雨果也称赞道:“《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
  所以,还没有看过《昆虫记》的同学们,一定要挤点时间读一读这本书才行!没读过昆虫界的宝典,你怎么当书虫的“粉丝”呢?
  【周边知识】
  1.《昆虫记》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
  2. 鲁迅先生把这本书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昆虫记》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4.《昆虫记》从片断来说就是一部传记,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抒情诗。
  5. 1879年,在法国一个乡间小镇上,《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完工,法布尔86岁。
  【下下期预告】
  在11月刊上,书虫将与大家一起阅读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如果你已经看过,并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请赶紧写下来,发给我的经纪人小樱(邮箱:1828404415@qq.com),你将有机会和千千万万爱读书的少年们一起交流噢!
其他文献
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世人皆知,西圆圆的师父伯牙子号称天下第一剑客,手中一柄披云剑,斩过贪官污吏,刺过江洋大盗,锄强扶弱,乃是一位真正的大侠。  世人不知的是,剑术绝不是伯牙子最擅长的项目。  说到伯牙子最擅长什么,就连跟在他身边学艺七年的西圆圆都说不清。因为伯牙子抚一曲《百鸟朝凤》,必有无数鸟儿争相聆听,个别倒霉的就被西圆圆炖了汤;伯牙子在山中吟一首酸诗,第二天必传遍山下城镇大街小巷,骗取无
期刊
不记得是从何时开始,我的内心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像是暖风吹来的蒲公英种子,柔软而朦胧。这个念头深扎心底——我应当有一本日记了。  几年过去了,一直坚持写日记的我,已经写完了十几个本子。这不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却记录了我生命中的一个个瞬间,然后经过时光的沉淀汇聚成永恒。  翻开一本日记的首页,是一张初中同学送我的明信片,黑白的线条勾勒出两个小女孩在窗前微笑的画面。经过几年的沉淀,日记本的每一页竟然有
期刊
老爸:  13年来,我还从来没给你写过信。恰好现在老师布置了给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的作业,那我就借此机会给你写封信吧。  老爸,你是一名出色的工作人员。就算是休息日,领导一个电话,你就快速赶到单位加班,当然不来电话也不妨碍你哼着走调的歌曲去加班。你乐观敬业,真是令人佩服。  老爸,经常有人喊你李主任、李书记、李局、李总、李老师、作家什么的,也有喊你老弟、老兄、老李、老同学的,前面的这些称呼都不代表你
期刊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期刊
读书就是一场旅行,我们永远在路上。  ——题记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关于读书》)  我们为何出发  我们都需问问内心的自己,想想为什么要读书
期刊
我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成为一本书。这个想法也许是在一个阳光强烈的午后,我傻笑着想到的。也许是因为我被书中的知识吸引了,也许是觉得自己脑中积累的知识太少,干脆成为一本书好了。  假如让我成为一本书,我想成为一本诗集,一本无比优美的诗集。我在棕色的宽大书架里静静地候着,等着一双手将我从这浩如烟海的书中取出来。然后她可能会拿一支简洁的木铅笔,将优美的词句摘抄到一本散发着薄荷清香的小笔记本里。写完后,她
期刊
鲈鱼,  味甘性温  肉白如雪,肥腴可人  但如果你只知道这些  我有理由让它停止生长  你看  那个在大风大浪中的渔人  驾着小舟  颠簸在浪尖上  是他在打撈鲈鱼  还是江水在准备打捞着他  真的  如果你只知道鲈鱼的鲜美  而忽略了眼前这一幕  我完全有理由  完全有理由  让鲈鱼停止生长  我有理由让它停止生长  脑洞不如行动:  即日起,本栏目有奖竞猜环节与“传统文化修炼升级养成计划”合
期刊
朋友,你问我一个青年应该选什么样一个标准,做努力进修的根据。  我觉得这问题很难笼统地回答,因为人与人在环境、资禀、兴趣各方面都不相同,我们不能定一个刻板公式来适应于每个事例。  不过无论一个人将来干哪一种事业,我认为他都需要四个条件。  头一项是运动选手的体格。  我把这一项摆在第一,因为它是其他各种条件的基础,我们民族对于体格向来不很注意。  无论男女,大家都爱亭亭玉立、弱不禁风那样的文雅。尤
期刊
十二、一条意料之中的密道  平山寺建于平山山顶,四四方方正像一块豆腐干。  西圆圆从唐枫手中抢过《九州秘谱》,对照着平山寺左看右看,越看越像,激动道:“你们看,这棵树,这块石头,这个庙,简直就是从图上摘下来的!宝藏一定就在山上没错!”  唐枫淡淡道:“别激动,这里一定有苏千千的眼线,咱们低调行事。”  伯牙子道:“依图上看,三角形四周仿佛有个迷宫,想必是这庙里的某种机关,只是我却参不透,三角形旁边
期刊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贵公子,来自于清朝康熙皇帝年间。他有位权倾朝野的霸气老爹(纳兰明珠),而他本人,也在短暂的一生中绽放了流光溢彩的侧帽风流。  他,就是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  Part1. 吾家才子初长成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概就是我们的纳兰公子了。其父纳兰明珠,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重臣,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在清朝,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