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0月9日九月初九九点,你的血液凝固了,你的世界凝固了,你张开双臂迟疑着,不想离去,天国照亮了你的眼眸,递来了天梯,随后的三声叹息是你向这个世界的最后告别:无奈,无奈,无奈;微睁着双眼留恋着,留恋着,留恋着……随之化成灰烬,一个空虚的小盒子送到我的手里,泪水才夺眶而出,每一滴泪珠都在记忆的深井里滴溜溜地闪闪发光地打转,我拼命地抓住她们……打开你的文集,许多回忆在心头……
  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春日,一个女婴诞生了,她长得很丑,秃丫头一个,顷刻间,那个婴儿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你如获珍宝地抱起她,仿佛看到了希望,随即取名为“南兮”,“南啊!去吧,回到南方吧,回到我梦中的故乡吧!”。你将我的命运同南方联系在一起,把一丝丝故乡的情愫传递给了我。而草原﹑沙漠﹑大青山牵着你的血脉,你六十余年生活的地方,终生不弃!
  我诞生在东河区的小泥房里,一家四口挤在土炕上睡,你的书装在板箱里,已经占据了土炕的将近一半。在我懵懂的记忆里,你经常抽着烟斗,坐在土炕边的椅子上看书,外面凛冽的寒风吹着窗子呼呼直响,时而有鼠群的吱吱叫声,而你浑然不觉,忘我地在书海中腾云。偶然,看见童年的我抱着唯一的玩具——心爱的布娃娃,定定地看着你,你笑了笑,把我搂在怀里,用胡茬扎着我的脸,喃喃道“我的宝贝闺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就从你那里体会到读书是多么愉悦的事,你珍惜书本如同疼爱我一样。幸好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们家分了楼房,你的“朋友们”彻底解放了,有了着落,你将藏书房命名为“淇竹斋”,并在书架上落款“余热爱书籍,敝帚自珍,亲戚朋友概不外借”,以致我的爱好文学的同学们羡慕但又望而却步。但对我,你又毫不吝惜,每当寒暑假,你从书架上经过斟酌精心挑选中外名著拿给我,这次看英美文学,下次轮到俄罗斯的,法国的……
  结果,不聪颖的女儿没有继承对文学艺术狂热的爱,加上改革开放南下思潮的影响,背弃着你的信念加入北漂一族的行列,你遗憾无奈又不舍。“我的宝贝闺女又走了”,我每次从南方回乡,接来送往,你胖胖的身影都出现在站台,随着列车的烟雾远去……直到要远嫁澳门而离开家的那天,我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兴奋着,全然没觉察你恋恋不舍的目光,当我下楼将上车,猛然回头,只见你站在阳台上,含着泪招招手对我说“老闺女,你要幸福啊!”顿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爸爸,我会幸福的!你也要保重!”从此以后,每逢冬天,北方天寒地冻,岭南却郁郁葱葱鲜花盛开,你和母亲都会来南方住一阵,在这里仍留下你的笔墨重彩,激起你无限的创作激情,体现在你的文章和绘画中,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多少难忘的时光……
  直到两年前,我特意将你上海的少年时代的朋友邀请来南方和你相聚,朋友临行之前,你们好像不谋而合,你写了徐志摩的名句送给她:“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你们微笑着告别,笑中带着酸楚。那时你好像预感到什么,在离开我中山的宅子回包头之前,你突然抚摸着庭院里幽香绽开的米兰,自言自语道“我还会再回来吗?”
  是啊,你果真没有再回来。四年前检查出来的绝症,真是晴天霹雳!尽管我和哥哥隐瞒你的病情,但我不知道你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故意装作糊涂。这四年多,病魔无情地蚕食着你的肉体,但你的精神却出奇地高涨,这四年竟然是你创作的巅峰,你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收获了卓越的成果。最后即将住院的那天,你拖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步入书房,你让我翻出一张仅画了几个花瓣的菊花,铺开,你无力地蘸了蘸墨汁,轻轻地在宣纸上勾了几笔石头和树干背景的轮廓,然后你双手抖动停了下来,我知道你太累了,实在画不下去。“爸,歇歇,明天再画吧”。你艰涩地起身,幽幽地看看那幅画,像是做最后的告别,“无悔,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你们安排好,该过正常的生活了”这是你对我们说的最后的話。以后的三天,你不吃不睡,总是泪眼朦胧望着天空,时而双臂举过头顶,又无力地垂下来,我知道你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你不想离弃永远爱你相濡以沫的妻子,你的至亲的儿女,你的挚友们,还有你奋斗终生的文学艺术事业……是啊,我们已经不用再为你的病而奔波,这就是你所谓的“正常的生活”,但生活中少了你,多了我们无尽的思念。
  爸爸,你永远是我人生的指路人,我会按照你的人生准则去生活——“善良,谦卑,坚强,进取”。
  爸爸,天堂没有病痛和眼泪,愿你的灵魂在那里得到安息!
其他文献
又是九月九。我仍在低处。抚读一朵茱萸、一朵秋菊、一朵初雪和红泥小火炉上一壶不曾谋面的老酒。  深秋手心里,余温无几。它每攥紧自己一次,我的额头就有露珠渗出。此刻,我就蜷缩在这样一滴秋水里,瑟瑟发抖。  又是九月九。你已到了新的高处。天知地知你知我不知,那些原本可为师为友做兄弟的人,永不在一处。  相隔九九八十一个九月九,仍是两个性别、两个身高、两个世界的距离。从天地的距离到阴阳的距离,此生,我们仿
期刊
七绝·哭许淇先生  重阳噩耗信犹疑,  忽报先生驾鹤辞。  金鹿哀鸣菊溅泪,  文坛呜咽泣吾师。  七律·悼许淇先生  巨星陨落暗长天,  骚垒文坛泣泪涟。  塞北诗魂谁可匹,  江南才子少齐肩。  著書十卷名千古,  染翰一轴馥百年。  后进追思俱哀恸,  送师西去道山眠。
期刊
一  有人说这个季节离愁太重,风吹过的脸颊,一流泪,总是容易斑斑驳驳。听着蒙古长调的哼唱,在马头琴低沉的旋律中,离愁别绪轻现心间。  2016年的重阳节,被许淇老师的离去染上了一层悲凉。让它成了孤零零的一蓑秋雨,独自任平生,便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这两个字,读起来有种与世隔绝的孤寂之意,如一个方外之人,手托拂尘,拈花不笑。登高望远,这时候可以凭吊先人,也可以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游子更是登上高处,望着
期刊
这个秋天  我带着《辽阔》出行  在遼阔的山川 河流和原野  我读你的文字  直到读出泪水  你从江南的雨巷  走进苍远的北方  你把青春交给了荒凉  在远离故乡的城市呀  你执拗地  向艺术的深处掘路  在我的心中  你就是一位歌者  还像是一只鹰  那一声声充滿血性的长调  低缓而又纯净  而你的飞翔 总是  贴着一座山和一条河的方向  看远山如黛 黄河落日 鹿野苍茫  你用尽一生的笔墨  写
期刊
先生走了  九九归一,重阳日  秋叶静静地飘  大地由葱郁到苍茫  所有的視觉、听觉、幻觉  彩墨飞扬。你礼赞过的  大青山之巅,一群鸽子飞临  生命中最后一片华美的  叶子飘落,泥土之上  一片金黄,泥土之下  你拥有的辽阔更加辽阔  辽阔的草原上信马由缰  从天边到天堂  无边无际的浩瀚  一生追求崭新与自由的灵魂  永远不会停歇它的歌唱  深秋上路。先生说:  “请埋葬我在这大草原!”  你
期刊
形成了这样一种不为人知的习惯:在心神不安的时候,我把书房里的羽毛标本打开,逐一地观看,抚摸,一遍又一遍,我一下子安静下来。一支羽上有黑白黄三色是戴胜鸟的翅羽,全支深绿色是佛法僧的翅羽,全支彩锦艳丽是锦雉的翅羽?……我似乎听到了大雁南飞的嘎嘎之声,雕鸮在夜间掠过草丛嗦嗦嗦,麻雀在屋檐下的巢穴地叽叽喳喳,空谷里的幽兰之气滑过白眉地鸫的翅膀,蓝翡翠在河边啄食鱼虾忽地飞过灌木林落在另一片滩涂里,秋沙鸭在信
期刊
只要一绺云在,总有追寻的目光,向着久久沉默而一望无垠的天空,我不经意间抬头时,白云飞快擦过老槐树的枝桠,竟然,像从虬曲的树根里升起的。  不知谁家刚操办完儿女的婚事,弯曲的巷子口,搭起的彩门尚没拆除,一地红纸屑,被万物都无法抗拒却又极轻微的风吹过,原地打着旋儿,搅动了水泥路面的冰凉与单调,似乎也搅动了天空的变幻与辽远。  空气扩散着鞭炮的琉璜味儿,使半个月后才降临的农历新年,提前蹿出喜庆的气息。 
期刊
灵魂的捕器  我带着灵魂的捕器  在你的窗前捕一朵雪花  冷  就进来坐坐吧  也许是  我宁愿相信  生死都可以彼此温暖  可——  这是落叶的经纬落叶的辉煌  秋风如迟疑的鹿群  在尽染的山间  写下留言——  我有一滴泪供着你的名字  我有一支烟慢慢燃着  我有对面  此时  你空着  我的窗口空着  就是有一场大雪  我说许老  可是  哪一朵你  能应邀而来  你在高处  你在高处  蘸
期刊
有些湖平视一览便可读到其神韵,有些湖站在高处俯瞰即可观其水色,而有些湖,则需要仰视良久,方能洞窥到其秘密。青海湖就属于最后一种,那些飞翔过湖面的鸟影,就是引领它的阅读者仰视那片水域的向导!那些准如摆钟的迁徙之鸟,越过雪山和草原,在这里留下了一曲关于迁徙的壮歌!  站在青海湖边,看着那些滑行在天地间的鸟影,尤其是斑头雁高傲而艰辛的身影落临湖边时,我替法国著名电影大师雅克·贝汉心生起一个遗憾来—— 在
期刊
2016年10月9日近午时分得到许淇先生去世消息之时,我正在包头机场候机赴京。那一刻我的心情平静,没有流泪,只轻轻叹了口气。与单位核实情况后把消息微信发了出去,之后独自对着空旷的停机坪发呆。当夜在清华学区宾馆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夜里几次醒来独坐吸烟,看朋友圈的悼念图文,眼眶开始了潮湿。  许淇老师患病已经过去了四年,年近八十的老人被癌症病魔纠缠了一千四百多个日夜该有多么苦痛。期间就有人对我说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