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64-01
每年高考过后,有关学生语言苍白化问题的议论,屡屡见诸报刊。其实,学生也想让自己的语言有特色、有文采,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一语言问题呢?这当然是个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半夕就能见效的。本文试从技术层面上谈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精心修饰,丰富形象
文章是由句子句子组成的,句子里既有中心词,又有修饰语。而在表意上,我们往往注意了中心词的搭配,而忽视了用修饰语去描写。其实,句子表达得好不好的关键,往往是在修饰语上。比方这样一个句子:“张师傅往炉里添了煤,火很快就旺起来了。”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张师傅轻快地往炉里添了煤,不一会儿,那火苗就腾地窜(很快就旺)起来了。”两相比较,我们发现,后一句增加了形容词“轻快”和拟声词“腾”等修饰语,整个句子一下子就活起来了。这就是修饰描写所起的作用。
再举一个例子。写进入天山,看到那雪峰,你可以这样描述:“蓝天衬着雪峰,在太阳下,白云投下云影,雪水飞泻而下。”这样写,当然可以。而作家碧野在《天山景物记》里是这样写的:“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见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而)下来,像千万条闪耀的银链。”比较后发现,后一段增加了若干修饰语之后,描写显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
二、运用整句,增强气势
所谓整句,就是整饰的句子,是相对于散句而言的,一般指对偶句和排队句。如果能在散句中增加一些整句,无疑会增加语言的气势和色彩。2007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无处告别》写道:“童年,是菜园里菜叶上安静蛰伏的七星瓢虫,是明媚阳光下天真纯洁的笑脸,是打碎瓷碗后等待责备的惊恐,是考试得双百后一路狂奔的气喘吁吁,是手牵手的真诚,是泪水的透明清澈……”气势奔放的排比,把美好的童年尽显在读者面前。
2007年江苏高考有有一篇优秀作文《怀想天空》是写李白的,作者大量使用了整句,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如“广阔的地域空间,承载着这位优秀的民族子民不知疲倦的脚步,更承载着他一腔赤诚的游子情怀。他与权贵共盏,与渔夫对酌;他与高适共枕,与杜甫携游。他是个草民诗人,却走进了皇宫;他是没有功名的一介布衣,却走上了一个时代的高点。”这样亮丽的整句,怎能不吸引住老师的眼球?!
三、妙用修辞,引人入胜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大意是说言语如果没有修辞,虽能行于一时,却不能流传久远。大家很熟悉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一句唱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唱词用了多种修辞格式,有设问,有拟人,有通感。天刚蒙蒙亮,是谁把霜林染红了?这是离人的眼泪,使它醉了!没有修辞艺术,这十二个字能产生这样动人心怀的效果吗?所以说,写文章是一定不能不讲究修辞的。
2007年全国高考卷Ⅲ有一篇优秀作文《机遇与创造交响曲》,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立论说理,千字短文,新颖活泼的比喻竟达十八处之多。比如:“机遇是拿着晚、捧着书的左手,托着一份失望;创造是操着筷子、握着笔的右手,划出一道亮丽的狐线。”“机遇是定时定量的车票,那列车才会带着人们去追逐梦想。”“机遇是别涅迪克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烧瓶,静静地躺着,等待细心人的关注。”一系列的比喻,想象丰富,妙语连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巧引诗文,增光添彩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出来了无数的优秀诗篇。试问,只要是识字的同胞,谁不会背诵几句古诗?诗是语言中的精华、奇葩,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如果我们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一些出色的诗文,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比如2007年山东一考生在《故乡,我永远的梦》中写道:“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么会有‘家中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沉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会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这些诗句的引用,强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使得文字典雅流畅,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和意蕴。
五、追求鲜活,耐人寻味
语言最忌讳刻板呆滞,没有活气。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太难,多动一下脑子就成。比方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你不会说成“朝阳跃出了海面”;说“肚子太饿了”,你不会说成“胃子在抗议了”等等。
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为《季节》,不少考生写下了若干鲜活的文字。略举几例以飨读者。“季节是母亲用爱装订成的书本,一天一天载着我们细细密密的日子。”作者以此作为全文的开头,巧妙地写一年四季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活泼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还没到深秋,林子里到处都是落叶,人道‘天凉好个秋’,老根肚子里却在煮开水。”不说头脑里想法多,却说肚子里“煮开水”,新鲜而别致。“越来越多的烟囱向天空散播着自己的恶毒……地球开始发烧,季节隐退了身影,而我们陷入歇斯底里的热浪,茫然无所知。”不说烟囱冒黑烟污染环境,却说“散播着恶毒”,既拟人化又褒贬分明。
每年高考过后,有关学生语言苍白化问题的议论,屡屡见诸报刊。其实,学生也想让自己的语言有特色、有文采,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一语言问题呢?这当然是个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半夕就能见效的。本文试从技术层面上谈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精心修饰,丰富形象
文章是由句子句子组成的,句子里既有中心词,又有修饰语。而在表意上,我们往往注意了中心词的搭配,而忽视了用修饰语去描写。其实,句子表达得好不好的关键,往往是在修饰语上。比方这样一个句子:“张师傅往炉里添了煤,火很快就旺起来了。”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张师傅轻快地往炉里添了煤,不一会儿,那火苗就腾地窜(很快就旺)起来了。”两相比较,我们发现,后一句增加了形容词“轻快”和拟声词“腾”等修饰语,整个句子一下子就活起来了。这就是修饰描写所起的作用。
再举一个例子。写进入天山,看到那雪峰,你可以这样描述:“蓝天衬着雪峰,在太阳下,白云投下云影,雪水飞泻而下。”这样写,当然可以。而作家碧野在《天山景物记》里是这样写的:“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见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而)下来,像千万条闪耀的银链。”比较后发现,后一段增加了若干修饰语之后,描写显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
二、运用整句,增强气势
所谓整句,就是整饰的句子,是相对于散句而言的,一般指对偶句和排队句。如果能在散句中增加一些整句,无疑会增加语言的气势和色彩。2007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无处告别》写道:“童年,是菜园里菜叶上安静蛰伏的七星瓢虫,是明媚阳光下天真纯洁的笑脸,是打碎瓷碗后等待责备的惊恐,是考试得双百后一路狂奔的气喘吁吁,是手牵手的真诚,是泪水的透明清澈……”气势奔放的排比,把美好的童年尽显在读者面前。
2007年江苏高考有有一篇优秀作文《怀想天空》是写李白的,作者大量使用了整句,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如“广阔的地域空间,承载着这位优秀的民族子民不知疲倦的脚步,更承载着他一腔赤诚的游子情怀。他与权贵共盏,与渔夫对酌;他与高适共枕,与杜甫携游。他是个草民诗人,却走进了皇宫;他是没有功名的一介布衣,却走上了一个时代的高点。”这样亮丽的整句,怎能不吸引住老师的眼球?!
三、妙用修辞,引人入胜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大意是说言语如果没有修辞,虽能行于一时,却不能流传久远。大家很熟悉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一句唱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唱词用了多种修辞格式,有设问,有拟人,有通感。天刚蒙蒙亮,是谁把霜林染红了?这是离人的眼泪,使它醉了!没有修辞艺术,这十二个字能产生这样动人心怀的效果吗?所以说,写文章是一定不能不讲究修辞的。
2007年全国高考卷Ⅲ有一篇优秀作文《机遇与创造交响曲》,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立论说理,千字短文,新颖活泼的比喻竟达十八处之多。比如:“机遇是拿着晚、捧着书的左手,托着一份失望;创造是操着筷子、握着笔的右手,划出一道亮丽的狐线。”“机遇是定时定量的车票,那列车才会带着人们去追逐梦想。”“机遇是别涅迪克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烧瓶,静静地躺着,等待细心人的关注。”一系列的比喻,想象丰富,妙语连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巧引诗文,增光添彩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出来了无数的优秀诗篇。试问,只要是识字的同胞,谁不会背诵几句古诗?诗是语言中的精华、奇葩,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如果我们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一些出色的诗文,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比如2007年山东一考生在《故乡,我永远的梦》中写道:“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么会有‘家中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沉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会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这些诗句的引用,强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使得文字典雅流畅,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和意蕴。
五、追求鲜活,耐人寻味
语言最忌讳刻板呆滞,没有活气。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太难,多动一下脑子就成。比方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你不会说成“朝阳跃出了海面”;说“肚子太饿了”,你不会说成“胃子在抗议了”等等。
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为《季节》,不少考生写下了若干鲜活的文字。略举几例以飨读者。“季节是母亲用爱装订成的书本,一天一天载着我们细细密密的日子。”作者以此作为全文的开头,巧妙地写一年四季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活泼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还没到深秋,林子里到处都是落叶,人道‘天凉好个秋’,老根肚子里却在煮开水。”不说头脑里想法多,却说肚子里“煮开水”,新鲜而别致。“越来越多的烟囱向天空散播着自己的恶毒……地球开始发烧,季节隐退了身影,而我们陷入歇斯底里的热浪,茫然无所知。”不说烟囱冒黑烟污染环境,却说“散播着恶毒”,既拟人化又褒贬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