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但是参与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国内外参与现状、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得出结论。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实践 参与度 必要性 可行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其必要性,据查证,很多的传统教育模式认为学生该以学业为主,其实这种想法在现在看来并不正确,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从其概念上来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另一种延伸方式,是能够使他们按照社会的需求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现在,人类已经步入了高科技时代,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不单单是拥有足夠的理论知识就行,还需要有足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 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融入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在自我与社会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了解并步入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我们只有将所学习的知识投入到实践中,才可以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效用。
其次,社会实践是目前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社会实践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模式,他能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能够很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实践中,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
纵观国内外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现状,回顾大学生社会实践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在少数高校试点到目前在全国各所大中小高校普遍开展并且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较为可观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05 年 2 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达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作为大学生的担当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发扬团结友爱、立志勤学、敬业尽责等中华美德,树立以致确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目的。据武剑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论文中所述,当前我国的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类型、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与对策四个方面。
而国内与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相比,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员参与现状可谓是较为可观了,对比中西方教育便可推测出如此结果,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他们强调的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进行体验并在试验中发现问题与难点,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一次又一次地积累经验,最后自己得出结论与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大多数教育者都是采取灌输式地先将经验与结论告知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体验探索结论,在已有的成果下再一次得出同样的成果,这个过程几乎是没有体验到前人得出结论前所遇到的困难的,因此中国大学生往往大多是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对于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参与现状,在理论方面,国外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相关理论比起国内较为成熟,实践活动比较丰富。在实践方面,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多方面开辟了重要途径。此外,据文献记载,国外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支持主要源于政府的重视、社会的配合以及学校的鼓励。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参加社会实践亦被视为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必经之路。
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其可行性及不可行性。首先是可行性:(1)时间上的可行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暑假时期,大家可以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去做社会实践的有关活动,如收集资料、实地考察、拍照记录……最后将要结束时,可以有时间去调查分析、汇总报告……在总体方针下完成各自的任务。(2) 经济的可行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我们承担一部分费用。这些花销是可以自己解决的,而其中的拍照,记录我们都可以用手”完成,十分方便。(3) 组织的可行性。组织的成员一般是同学,大家都比较熟悉可以更方便的沟通协调,分析思路,交流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承担不同的工作。还可以建群讨论,在线上交流社会实践的成果。
其次是不可行性:(1) 大学生社会实践得不到社会的相应配合。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期间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甚至会遭到实践地区有关负责人的拒绝和反对。他们常常以没有条件、没有精力甚至没有必要等借口拒绝接收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更有甚者还直接问到我们能给他们捐多少款、捐多少物、能带来多少“实惠”,否则就不予接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广大师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不够丰富。我们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但现实中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形式还有待于创新。 (3) 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力求从实践中验证书面的知识,使自己的情智得到提升。而现实的状况是除了一部分工科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很多同学不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一些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 百度百科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实践 参与度 必要性 可行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其必要性,据查证,很多的传统教育模式认为学生该以学业为主,其实这种想法在现在看来并不正确,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从其概念上来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另一种延伸方式,是能够使他们按照社会的需求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现在,人类已经步入了高科技时代,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不单单是拥有足夠的理论知识就行,还需要有足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 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融入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在自我与社会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了解并步入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我们只有将所学习的知识投入到实践中,才可以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效用。
其次,社会实践是目前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社会实践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模式,他能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能够很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实践中,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
纵观国内外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现状,回顾大学生社会实践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在少数高校试点到目前在全国各所大中小高校普遍开展并且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较为可观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05 年 2 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达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作为大学生的担当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发扬团结友爱、立志勤学、敬业尽责等中华美德,树立以致确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目的。据武剑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论文中所述,当前我国的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类型、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与对策四个方面。
而国内与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相比,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员参与现状可谓是较为可观了,对比中西方教育便可推测出如此结果,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他们强调的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进行体验并在试验中发现问题与难点,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一次又一次地积累经验,最后自己得出结论与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大多数教育者都是采取灌输式地先将经验与结论告知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体验探索结论,在已有的成果下再一次得出同样的成果,这个过程几乎是没有体验到前人得出结论前所遇到的困难的,因此中国大学生往往大多是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对于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参与现状,在理论方面,国外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相关理论比起国内较为成熟,实践活动比较丰富。在实践方面,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多方面开辟了重要途径。此外,据文献记载,国外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支持主要源于政府的重视、社会的配合以及学校的鼓励。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参加社会实践亦被视为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必经之路。
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其可行性及不可行性。首先是可行性:(1)时间上的可行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暑假时期,大家可以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去做社会实践的有关活动,如收集资料、实地考察、拍照记录……最后将要结束时,可以有时间去调查分析、汇总报告……在总体方针下完成各自的任务。(2) 经济的可行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我们承担一部分费用。这些花销是可以自己解决的,而其中的拍照,记录我们都可以用手”完成,十分方便。(3) 组织的可行性。组织的成员一般是同学,大家都比较熟悉可以更方便的沟通协调,分析思路,交流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承担不同的工作。还可以建群讨论,在线上交流社会实践的成果。
其次是不可行性:(1) 大学生社会实践得不到社会的相应配合。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期间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甚至会遭到实践地区有关负责人的拒绝和反对。他们常常以没有条件、没有精力甚至没有必要等借口拒绝接收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更有甚者还直接问到我们能给他们捐多少款、捐多少物、能带来多少“实惠”,否则就不予接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广大师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不够丰富。我们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但现实中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形式还有待于创新。 (3) 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力求从实践中验证书面的知识,使自己的情智得到提升。而现实的状况是除了一部分工科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很多同学不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一些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