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乡村音乐源自英国移民带来的音乐,英国最初发展的是民歌和民谣,随后由英国移民带入了北美殖民地,形成了美国乡村音乐。本文对20世界下半叶美国乡村音乐发展进行了简单地梳理,从鲍勃·迪伦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等三个部分来分析鲍勃·迪伦在音乐创作中对乡村音乐的贡献及影响。
【关键词】鲍勃·迪伦;美国;乡村音乐;创作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岁月的流逝,鲍勃·迪伦的声音已成为了美国乡村音乐的标志世界最著名的音乐人鲍勃·迪伦深受世界各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人们喜欢迷恋他对音乐的诠释,他的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他将生活写在歌词里唱出来,表达出很 多人对生活的渴望和期盼歌词更是带给歌迷无限的启发和对生活的认知。
一、20世纪下半叶美国乡村音乐发展
乡村音乐之所以成为“乡村”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是由乡村居民发展而成。尽管这是显而易见的,但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个事实:多年来,乡村音乐是在像纳什维尔、纽约和好莱坞这样的城市中心制作而成的。乡村音乐能够一直保持乡村风格就在于不断地描绘乡村生活和乡村百姓的影响和价值观。
乡村音乐在美国发展至今已长达百年之久。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定义来概括这种音乐风格,乡村音乐的称谓,听起来让人感到太笼统太简约,可以说是一个不着边际的泛名称。严格地讲,这种称谓不具备音乐品质的定义,更多地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含义。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乡村音乐在表达美国移民文化的流动中,在边远地区受当地音悦生活影响而产生的民间歌曲、舞曲和器乐曲的总体音乐现象。
乡村歌曲的主题包括赞美简朴的乡村生活、理想的爱情、宗教信念、以及工人阶级的自豪等。乡村音乐还探讨人性的黑暗面引发的冲突以及农民或工人阶级的生存斗争等。有些冲突属于心灵本身产生的矛盾,有些则是主人公生存环境被改变后的产物。正是通过这些冲突获得了乡村音乐的许多主题。
与乡村价值观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冲突是南方的日趋城市化,在20世纪20年代更是得到显著发展。从农村到城市的自由流动导致了城市下层阶层人数的显著上升。这使得怀旧的心情渴望家庭、家人的爱以及简单的乡村生活—这种伤感情绪在大量乡村歌曲中都有所描述。
二、鲍勃·迪伦生平及音乐创作
鲍勃·迪伦(Bob Dylan)的一生特别精彩,音乐贯穿他整个成长过程。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在美国的尼苏达州一个叫“Hibbing”的矿区小镇出身长大。中学毕业的第二天他就组建了乐队。上大学后他选择了音乐理论为他的主修课程,这时他完全沉浸在音乐里无法自拔,还迷恋上了诗人Dylan Thomas所作的诗歌。这个诗人对他影响很大,他学会了如何创作歌词和谱曲,由于受到诗人的影响他也将以前的名字改成了现在的名字Bob Dylan。这时他认识了一个很有文学涵养的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受他的影响后他将自己的姓氏齐默尔曼改成了迪伦。直到后来他移居纽约后加盟了哥伦比亚一家唱片公司,从此真正走上音乐这条道路。
鲍勃·迪伦早期的作品主要以简单优美为主,他的曲子婉转优美,歌词又是那么的富有含义,词和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音乐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1年到1965年,这期间,他受美国民谣之父伍迪加思里(Woody Guthrie)的影响,开始创作民谣歌曲,那个年代的民谣歌曲是表达人民心中的想法的歌曲,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歌词也是将俗和雅相结合表达出来。有了这些作词基础,随后鲍勃·迪伦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意义的激进歌曲。最具影响的是《大雨将至》、《战争狂人》和《约翰·伯奇协会布鲁斯》这三首歌曲。
第二阶段从1965年到1968年,这期间鲍勃·迪伦接触到了摇滚乐,从此他成为了“民谣摇滚”艺术家。六十年代中期,美国的流行音乐乐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将民谣曲风和黑人的“节奏布鲁斯”同白人“乡村音乐”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富有时代意义涵养的曲子,这些曲子以摇滚的形式创作出来便成了“民谣摇滚(folk rock)”这新颖的乐种。经历这些以后,他的作词和作曲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地步,由于受到当时威尔士诗人的影响和启发,他将诗歌融入到歌词中,创作的歌词更具有滑稽而又富含哲理的意义。
第三阶段从1968年开始,鲍勃·迪伦对音乐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68年到1979年期间,鲍勃·迪伦卸下了心中对社会尖锐的不满,将心沉淀下来安放在纽约曼哈顿区的格林尼治村这个地方,他开始在这里回归创作乡村音乐,偶尔夹杂一些民谣和“加斯里”式(Guthriesque)的表现手法。他的转变也带动了美国青年对音乐思想的转变。七十年代初开始,人们开始追求更富有内涵和能呈现出某种哲理的反思倾向,摒弃了以往对社会的狂热不满的叛逆思想。有了这些转变的推动,鲍勃·迪伦产生了新的灵感,这一下他发表了六张专辑《行星曲线》、《血的踪迹》、《欲望》以及《合法街区》等。
第四阶段始于1979年:鲍勃·迪伦开始对宗教、信仰极为感兴趣,因此导致他的作品中开始大量融入宗教色彩。他创作中的灵感大量来源于圣经。与此同时,他也参加了大量的国际演出。由于鲍勃·迪伦是犹太人的后代,因此他多次前往以色列进行演出,并强烈表示犹太复兴的伟大愿望。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赤红天空》等。
三、鲍勃·迪倫音乐创作中的乡村音乐特征分析
鲍勃·迪伦作为一名以乡村音乐著名的民歌歌手于1962年3月出版了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专辑。该专辑里的音乐主要以民谣为主,同时还具有黑人的演唱风格,这部专辑中的两首歌曲能具体体现鲍勃·迪伦早期的音乐特点,这两首歌曲是《说唱纽约》以及《献给伍迪之歌》。
(一)音乐风格方面看,他的创作大都具有说唱布鲁斯的特点
美国人把克里斯·布奇隆(Chris Bouchillon)称之为说唱布鲁斯的鼻祖,克里斯·布奇隆在上世纪自己录制了一首以说唱布鲁斯为表现形式的歌曲,从此这首音乐红遍美国的大江南北,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也就此诞生。鲍勃·迪伦的《说唱纽约》讲述的是他刚到纽约时所遇到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情以及他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他当时生活的场景。说唱布鲁斯能够使歌曲变得更具有活力,使欣赏者听后更具有激情。在有些传统音乐者看来,说唱的表现形式显得非常的随意,正如鲍勃·迪伦所说的一样,他进行录音时,通常只需录制一遍便可完成,对于精挑细琢,每个音符都进行完美表现的音乐形式完全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音乐是为了表现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随意发挥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音乐的意义,精雕细刻的表现形式只会使音乐变得做作,失去了音乐的个性,使音乐偏离了最初的轨道。 (二)从歌词上讲,鲍勃·迪伦沿袭了由“垮掉派”诗人开创的所谓“诗——歌”相融为一体的传统
所谓“诗——歌”为一体指的就是上世纪中期垮掉派诗人所进行的文学创新性行为。垮掉派的几位杰出代表,包括凯鲁亚克,施耐德等人经常在劳伦斯·佛林盖蒂的一处书店中大声朗诵自己的作品。
鲍勃·迪伦曾经评判过他的歌词与背景音乐,他认为歌词对于歌曲来说占据重要的地位,没有什么能超过歌词的重要性,但音乐可以随意挑选,只要有好的歌词,就不愁找不到好的音乐背景。鲍勃·迪伦在其50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创作出很多歌词,这些歌词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学色彩,同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社会现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精彩程度甚至比有些诗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更具有欣赏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是一名诗人。在鲍勃·迪伦的创作生涯中,他所创作的题材涉及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鲍勃·迪伦的代表作《重返61号高速公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圣经,这里所描述的地方既是上帝奉献自己后代的地方,也是他生长的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四、结语
鲍勃·迪伦比较杰出的贡献是他采用诗歌与民谣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使诗歌更具激情,更为容易的被大众所接受,另一方面,他采用这种表现形式继续巩固了诗歌的文学地位,使诗歌涅槃重生,被世人传诵。他在进行诗歌与民谣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继续发扬了垮掉派诗人随性的特点,同时他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创新,最大的创新在于:在上世纪中期美国开始流行媒体时,他合理、有效的采用了收音机及电视机这一工具对他的作品进行大力宣扬,把他的創作普及于社会的各个阶级,使诗歌重新成为大众艺术而不是专属于某个阶层的艺术。
鲍勃·迪伦创作受多方面的影响,他的创作灵感受黑人运动以及冷战影响最为严重。为了凸显黑人的不易,为黑人博取一定的主权,他曾在美国南部进行过多次演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鲍勃·迪伦也开始走下神坛,他的影响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逐渐下降,他的一些作品不被当时广大音乐家认同。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鲍勃·迪伦是二十世纪中期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但是他的影响直到到八九十年代仍然还在,他的很多歌词也被纳入高校教材之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范跃芬.鲍勃·迪伦:一个浪漫的游吟诗人[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2]叶匡政.鲍勃·迪伦获奖时对诗歌本质的回归[J].深圳特区报,2016.
[3]郭建良.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图片报道述评[J].读图札记,2016.
[4]王晓华.差异之爱与青年亚文化的建构——对鲍勃·迪伦的一种解读[J].青年学报,2017(02).
[5]美国乡村音乐[N].中华读书报,2003.
[6]孟奇玉.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与演唱[J].沈阳大学学报,2011.
[7][美]哈里·斯通贝克.民歌 民谣 乡村音乐和美国梦[J].人民音乐,1987.
[8]刘小波.民谣与诗性:鲍勃·迪伦带给中国同行的启示[J].文学报,2016.
[9]黄媛媛.人啊,你在何处?——鲍勃·迪伦给当今中国新诗的启示[oL].封面报道,2016.
[10]赵萍萍.诗化音乐:解析鲍勃·迪伦的民谣诗意表达[D].成都: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
作者简介:鲁胤竹(1996—),女,汉族,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为音乐史论研究。
【关键词】鲍勃·迪伦;美国;乡村音乐;创作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岁月的流逝,鲍勃·迪伦的声音已成为了美国乡村音乐的标志世界最著名的音乐人鲍勃·迪伦深受世界各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人们喜欢迷恋他对音乐的诠释,他的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他将生活写在歌词里唱出来,表达出很 多人对生活的渴望和期盼歌词更是带给歌迷无限的启发和对生活的认知。
一、20世纪下半叶美国乡村音乐发展
乡村音乐之所以成为“乡村”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是由乡村居民发展而成。尽管这是显而易见的,但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个事实:多年来,乡村音乐是在像纳什维尔、纽约和好莱坞这样的城市中心制作而成的。乡村音乐能够一直保持乡村风格就在于不断地描绘乡村生活和乡村百姓的影响和价值观。
乡村音乐在美国发展至今已长达百年之久。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定义来概括这种音乐风格,乡村音乐的称谓,听起来让人感到太笼统太简约,可以说是一个不着边际的泛名称。严格地讲,这种称谓不具备音乐品质的定义,更多地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含义。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乡村音乐在表达美国移民文化的流动中,在边远地区受当地音悦生活影响而产生的民间歌曲、舞曲和器乐曲的总体音乐现象。
乡村歌曲的主题包括赞美简朴的乡村生活、理想的爱情、宗教信念、以及工人阶级的自豪等。乡村音乐还探讨人性的黑暗面引发的冲突以及农民或工人阶级的生存斗争等。有些冲突属于心灵本身产生的矛盾,有些则是主人公生存环境被改变后的产物。正是通过这些冲突获得了乡村音乐的许多主题。
与乡村价值观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冲突是南方的日趋城市化,在20世纪20年代更是得到显著发展。从农村到城市的自由流动导致了城市下层阶层人数的显著上升。这使得怀旧的心情渴望家庭、家人的爱以及简单的乡村生活—这种伤感情绪在大量乡村歌曲中都有所描述。
二、鲍勃·迪伦生平及音乐创作
鲍勃·迪伦(Bob Dylan)的一生特别精彩,音乐贯穿他整个成长过程。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在美国的尼苏达州一个叫“Hibbing”的矿区小镇出身长大。中学毕业的第二天他就组建了乐队。上大学后他选择了音乐理论为他的主修课程,这时他完全沉浸在音乐里无法自拔,还迷恋上了诗人Dylan Thomas所作的诗歌。这个诗人对他影响很大,他学会了如何创作歌词和谱曲,由于受到诗人的影响他也将以前的名字改成了现在的名字Bob Dylan。这时他认识了一个很有文学涵养的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受他的影响后他将自己的姓氏齐默尔曼改成了迪伦。直到后来他移居纽约后加盟了哥伦比亚一家唱片公司,从此真正走上音乐这条道路。
鲍勃·迪伦早期的作品主要以简单优美为主,他的曲子婉转优美,歌词又是那么的富有含义,词和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音乐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1年到1965年,这期间,他受美国民谣之父伍迪加思里(Woody Guthrie)的影响,开始创作民谣歌曲,那个年代的民谣歌曲是表达人民心中的想法的歌曲,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歌词也是将俗和雅相结合表达出来。有了这些作词基础,随后鲍勃·迪伦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意义的激进歌曲。最具影响的是《大雨将至》、《战争狂人》和《约翰·伯奇协会布鲁斯》这三首歌曲。
第二阶段从1965年到1968年,这期间鲍勃·迪伦接触到了摇滚乐,从此他成为了“民谣摇滚”艺术家。六十年代中期,美国的流行音乐乐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将民谣曲风和黑人的“节奏布鲁斯”同白人“乡村音乐”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富有时代意义涵养的曲子,这些曲子以摇滚的形式创作出来便成了“民谣摇滚(folk rock)”这新颖的乐种。经历这些以后,他的作词和作曲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地步,由于受到当时威尔士诗人的影响和启发,他将诗歌融入到歌词中,创作的歌词更具有滑稽而又富含哲理的意义。
第三阶段从1968年开始,鲍勃·迪伦对音乐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68年到1979年期间,鲍勃·迪伦卸下了心中对社会尖锐的不满,将心沉淀下来安放在纽约曼哈顿区的格林尼治村这个地方,他开始在这里回归创作乡村音乐,偶尔夹杂一些民谣和“加斯里”式(Guthriesque)的表现手法。他的转变也带动了美国青年对音乐思想的转变。七十年代初开始,人们开始追求更富有内涵和能呈现出某种哲理的反思倾向,摒弃了以往对社会的狂热不满的叛逆思想。有了这些转变的推动,鲍勃·迪伦产生了新的灵感,这一下他发表了六张专辑《行星曲线》、《血的踪迹》、《欲望》以及《合法街区》等。
第四阶段始于1979年:鲍勃·迪伦开始对宗教、信仰极为感兴趣,因此导致他的作品中开始大量融入宗教色彩。他创作中的灵感大量来源于圣经。与此同时,他也参加了大量的国际演出。由于鲍勃·迪伦是犹太人的后代,因此他多次前往以色列进行演出,并强烈表示犹太复兴的伟大愿望。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赤红天空》等。
三、鲍勃·迪倫音乐创作中的乡村音乐特征分析
鲍勃·迪伦作为一名以乡村音乐著名的民歌歌手于1962年3月出版了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专辑。该专辑里的音乐主要以民谣为主,同时还具有黑人的演唱风格,这部专辑中的两首歌曲能具体体现鲍勃·迪伦早期的音乐特点,这两首歌曲是《说唱纽约》以及《献给伍迪之歌》。
(一)音乐风格方面看,他的创作大都具有说唱布鲁斯的特点
美国人把克里斯·布奇隆(Chris Bouchillon)称之为说唱布鲁斯的鼻祖,克里斯·布奇隆在上世纪自己录制了一首以说唱布鲁斯为表现形式的歌曲,从此这首音乐红遍美国的大江南北,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也就此诞生。鲍勃·迪伦的《说唱纽约》讲述的是他刚到纽约时所遇到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情以及他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他当时生活的场景。说唱布鲁斯能够使歌曲变得更具有活力,使欣赏者听后更具有激情。在有些传统音乐者看来,说唱的表现形式显得非常的随意,正如鲍勃·迪伦所说的一样,他进行录音时,通常只需录制一遍便可完成,对于精挑细琢,每个音符都进行完美表现的音乐形式完全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音乐是为了表现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随意发挥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音乐的意义,精雕细刻的表现形式只会使音乐变得做作,失去了音乐的个性,使音乐偏离了最初的轨道。 (二)从歌词上讲,鲍勃·迪伦沿袭了由“垮掉派”诗人开创的所谓“诗——歌”相融为一体的传统
所谓“诗——歌”为一体指的就是上世纪中期垮掉派诗人所进行的文学创新性行为。垮掉派的几位杰出代表,包括凯鲁亚克,施耐德等人经常在劳伦斯·佛林盖蒂的一处书店中大声朗诵自己的作品。
鲍勃·迪伦曾经评判过他的歌词与背景音乐,他认为歌词对于歌曲来说占据重要的地位,没有什么能超过歌词的重要性,但音乐可以随意挑选,只要有好的歌词,就不愁找不到好的音乐背景。鲍勃·迪伦在其50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创作出很多歌词,这些歌词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学色彩,同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社会现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精彩程度甚至比有些诗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更具有欣赏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是一名诗人。在鲍勃·迪伦的创作生涯中,他所创作的题材涉及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鲍勃·迪伦的代表作《重返61号高速公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圣经,这里所描述的地方既是上帝奉献自己后代的地方,也是他生长的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四、结语
鲍勃·迪伦比较杰出的贡献是他采用诗歌与民谣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使诗歌更具激情,更为容易的被大众所接受,另一方面,他采用这种表现形式继续巩固了诗歌的文学地位,使诗歌涅槃重生,被世人传诵。他在进行诗歌与民谣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继续发扬了垮掉派诗人随性的特点,同时他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创新,最大的创新在于:在上世纪中期美国开始流行媒体时,他合理、有效的采用了收音机及电视机这一工具对他的作品进行大力宣扬,把他的創作普及于社会的各个阶级,使诗歌重新成为大众艺术而不是专属于某个阶层的艺术。
鲍勃·迪伦创作受多方面的影响,他的创作灵感受黑人运动以及冷战影响最为严重。为了凸显黑人的不易,为黑人博取一定的主权,他曾在美国南部进行过多次演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鲍勃·迪伦也开始走下神坛,他的影响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逐渐下降,他的一些作品不被当时广大音乐家认同。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鲍勃·迪伦是二十世纪中期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但是他的影响直到到八九十年代仍然还在,他的很多歌词也被纳入高校教材之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范跃芬.鲍勃·迪伦:一个浪漫的游吟诗人[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2]叶匡政.鲍勃·迪伦获奖时对诗歌本质的回归[J].深圳特区报,2016.
[3]郭建良.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图片报道述评[J].读图札记,2016.
[4]王晓华.差异之爱与青年亚文化的建构——对鲍勃·迪伦的一种解读[J].青年学报,2017(02).
[5]美国乡村音乐[N].中华读书报,2003.
[6]孟奇玉.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与演唱[J].沈阳大学学报,2011.
[7][美]哈里·斯通贝克.民歌 民谣 乡村音乐和美国梦[J].人民音乐,1987.
[8]刘小波.民谣与诗性:鲍勃·迪伦带给中国同行的启示[J].文学报,2016.
[9]黄媛媛.人啊,你在何处?——鲍勃·迪伦给当今中国新诗的启示[oL].封面报道,2016.
[10]赵萍萍.诗化音乐:解析鲍勃·迪伦的民谣诗意表达[D].成都: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
作者简介:鲁胤竹(1996—),女,汉族,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为音乐史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