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开发和实施的,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课程,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焦点。创设情趣昂然的校本课堂不仅能实现开发者的初衷,而且能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本文通过三个真实的教学案例,具体阐明了创设情趣盎然的校本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信息化应用微课校本课堂 情趣盎然
引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开发和实施的,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课程,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焦点。基于这一点,校本课程可以说是学校独有的“一方水土”。这方“水土”以兴趣为主,以发展学校特色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基点,更是以培养学生美好情怀为目的。
开发校本之初,每一位老师都是怀着这样的初衷,苦心地甄选每一项内容和每一幅画面,精心地摘录每一份材料,细心地斟酌每一个字眼,为这方“水土”注入了生命的灵性。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使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是校本课程实施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课堂。以课堂为依托,把开发者的初心发扬光大,让这方“水土”中每一个生命都健康成长,是从事校本教学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校本课程的实施特点重在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都应该是灵动的。师生借助信息化技术在互动中产生灵动的火花,让彼此思想融合,智慧碰撞,心灵交融,让校本这方“水土”中的每一分营养都被吸收,这也是是校本课堂应有的本色。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潜心研究,倾心准备,耐心打磨,努力创设科学而富有活力的校本课堂。
校本课堂不只局限在教室里,田间乡野、公园绿地、博物馆、文化馆等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学生的美好情怀的地方,都可以是校本教学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巧用信息化技术,模拟情景、体验角色,或者实地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生命的价值。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靠“水土”提供养料,靠“信息化技术”播撒阳光雨露,校本课堂才会充满情趣,花儿才会绚丽绽放。那教师该怎样好好地利用这“一方水土”,养好“一方人”呢?走过场,打圆场,照本宣科,应付公事肯定是不行的。教师必须从“这方‘水土’实施的特点出发,创设情趣盎然的校本课堂,用“情”浸润学生纯洁的心,用“趣”感染学生圣洁的情,用“情趣”滋养学生深厚的意,努力让这方“水土”中的花儿,绽放得更加灿烂。
一、走出教室,用情浸润,芬芳四溢
校本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地方风俗民情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并不单单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民情,更重要的是在基于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传承。我们学校地处鲁西北的一个小县城,有着悠久质朴的民族文化,还是有名的剪纸之乡。学校以剪纸作为引入点,把剪纸的历史发展,剪纸内容和技术的传承都纳入了校本课程,字里行间都承载着家乡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质朴的乡土人情。
学校研究开发的初衷,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热爱养育自己的这片热土,传承发扬家乡民俗文化和質朴的美德。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这些内容如果之局限在教室里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于是,学校教师有了大胆尝试创新。教师利用周末,组织学生来到区文化馆,现场观摩剪纸艺人的剪纸。一张张普通的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上翻转着,眨眼间,一幅活生生的剪纸艺术作品便呈现在学生们眼前。艺人们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学生们的啧啧赞叹。休息中,教师和学生走到艺人们中间,和她们交流剪纸技术,听她们讲老一辈和自己的故事。艺人们讲得有声有色,学生们听得出神入化。其中一位年轻的姑娘讲到自己是深受姥姥的影响,爱上剪纸的。她说姥姥剪月亮剪得最好,十里八乡结婚的人家几乎都请她剪月亮,姥姥总是有求必应,后来老人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尽管家人都不认识了但“结婚为人剪月亮”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老人的记忆里,每逢听到大喇叭放音乐,姥姥都要拿起剪子剪月亮,可是手抖得厉害,剪一个月亮,剪刀不知要掉多少次,两只手伤痕累累。不让她剪,她就发了疯似的哭喊。只是剪出的月亮再也不圆了。她忘了一切却唯独记住了剪纸。姑娘讲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了。学生大都默默地听着,有个女同学走上前劝慰道:“姐姐,别难过,姥姥心里有月亮,亮堂着呢!”那一刻,一种美好的情感在我们心头萦绕,一轮皎洁的圆月在我们的心田冉冉升起。那天的家长群里,所有的家长几乎都在谈论一个共同的话题:剪纸、老人和月亮。有的说,我知道那位老人,我结婚时还是她剪得月亮,你说咋就得病了,改天我要去看看她老人家;有的说,老人的外孙女继承了老人的手艺,也一定继承老人的初心和善良;有的说,我家孩子说,她们剪纸小组的同学决心要好好练,把家乡的剪纸文化传承下去;有的说,老师带孩子们上了精彩的一堂课,一堂情感艺术课;有的说,孩子说咱家乡的剪纸真了不起,咱家乡的人更了不起;有的说,我的孩子,我曾觉得她只是一枝普通的小花,谁成想就这看似普通的一堂课,让我忽然觉得这朵小花有了灵魂,芳香四溢。“小花有了灵魂,芳香四溢”。多么动人的赞誉。教师所有的努力化作“芬芳”“四溢”了,真是值了。家长和学生们的心声,诠释了“润物细无声”的真谛。此“课”无声胜有声,课是有情胜无情。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用趣感染,活力无限
校本课程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的内容也比较多,这部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讲,重复地说,孩子不愿听是一回事,重点是起不到作用,如果教师能很好的信息化技术再现形象的画面,创设生动的场景,那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健康饮食,拒绝垃圾食品》是四年级的校本课程内容。上课伊始,教师先问学生们想不想乘坐快乐号列车来一场快乐的旅行。学生们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当课件中出现动态的快乐号列车时,学生们欢呼雀跃。于是教师话锋一转:“现在老师就是快乐号列车上的乘务员,大家就是旅客。”教师又指了指讲桌说,“这就是快乐号列车的前台。”利用多媒体课件中播报要举行“一分钟的快乐购”活动,请大家用上车前发给你的特殊纸币自觉排队到前台购买自己喜欢零食。学生仿佛真的登上了列车,开心极了,很快进入了角色。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辣条的危害,教师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展示辣条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的视频。变质的羊血块和发霉的半成品,和脏乱不堪的制作环境,一幅幅真实的画面让学生看着恶心,此刻他们明白了,这史上最牛的零食实际是典型的垃圾食品。 在让学生了解十大类垃圾食品的危害时,教师设置了“争当班级食品安全小卫士”的闯关游戏。智闯三关,全班总动员,连连看和我是小医助,并设置了现场送花的动漫小场景,鼓舞了学生的士气。“全班总动员”,学生速抢快答,跃跃欲试;“连连看”,学生积极思考,争先恐后;“我是小医助”,学生谨言慎行,力争上游。
在学以致用的环节,教师设计了校本小剧场,当屏幕中出现自己同学演的小话剧《春游野餐带什么食品》时,学生们霎时来了兴趣,大家讲道理,提建议,个个都是本色出场。本来是几个人的表演,最后却成了全班人的参演了。当“膳食健康金字塔”一出示,学生们豁然开朗,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饮食”。最后学生主动交回所有垃圾食品,为这场“快乐旅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纵观整堂课,“快乐号”引路,变换角色,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形象展示”,揭秘辣条,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小花鼓励”,智闯三闯关,引发了学生争强好胜兴趣;“校本剧场”,全员参演,引发学生表演的兴趣。如是这样,环环套趣,节节生趣,寓教于趣,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活力,体现了多媒体的魅力。
三、用情趣滋养,花儿灿烂绽放
校本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适于用情浸润,有的适于用趣感染,但是大部分内容需要双管齐下,用情趣滋养,方能彰显魅力。
在执教《我和鸟类交朋友》时,教师首先抓住孩子们喜欢交朋友这一兴趣点,引入特殊的朋友——鹦鹉,接着教师摇身一变,变成鹦鹉做自我介绍,引荐鸟类家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最大的鸵鸟,最小的蜂鸟,最普通的麻雀,最罕见的天堂鸟。在了解鸟类的贡献时,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仿佛真的是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介绍得很仔细,生怕冷落自己的“朋友”。在引导学生保护鸟类的环节时,当教师以濒临灭绝鸟类的身份,借助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地向大家求助时,瞬时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大家献计献策,有的说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有的说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来保护鸟类。那一刻,教师仿佛真的是一只鹦鹉。当屏幕上出现鸟类被捕杀的惨不忍睹的一幕一幕,教师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教师的身份”,仿佛真的是在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说不上声泪俱下,也算得上悲愤交加了。学生看在眼里,伤在心里。有一个小姑娘竟安慰教师说“别难过,我们一起想办法,保护你们鸟类!”“对,我们写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鸟类,这事我们宣传小组承包了。”“做手抄报,介绍鸟类的贡献,让大家了解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文学小组当仁不让!”“写宣传标语,告诉大家保护鸟类人人有责,我们宣传小组再加一项。”“编耳熟能详的儿歌,让大家知道保护鸟类的重要性,我们文艺小组来做。”“举行讲故事比赛,讲讲那些爱鸟护鸟的感人故事,我们诵读小组负责组织。”“办爱鸟护鸟的绘画展,让大家都来了解鸟,保护鸟,我们绘画小组义不容辞!”……学生们七嘴八舌的附和着,他们想尽了办法来保护鸟,他们都想用自己最擅长的,为保护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一刻仿佛整个教室没有老师,只有一只需要保护的鹦鹉和一群爱心满满的孩子。教师也着实被感动了,是作为一只鸟被感动了,更是作为一名老师被天真善良的孩子们感动了。
这节课教师首先用趣来引路,让学生走近鸟,了解鸟。最后用情来渲染,让学生心系鸟类,想尽办法保护鸟,课堂目标水到渠成。
四、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为校本课堂插上了“情趣”的翅膀,“趣”让校本课堂有了生机,“情”让校本课堂有了温度,“情趣”让学生有了思想和灵魂,不曾刻意地雕琢,却是浑然天成。虽然我们的课堂并不总是需要“花团锦簇”,但信息化技术似乎就是这样点金石,使得单调枯燥的课堂变得五彩斑斓,信息化技术就是这样的发酵剂,使得冰冷的课堂酝酿出温暖的香甜,信息化技術让情趣化为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使得平淡的课堂溢满无尽的生命回味。
总之,用情浸润,“花儿”就能芬芳馥郁;用趣感染,“花儿”才能魅力无限;用情趣滋养,“花儿”定能阳光灿烂。借助风俗民情与信息化技术创设情趣盎然的校本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惠南中学校本开发与实施方案草稿》(35)
[2]《于校本课程中彰显家国情怀》(38)
[3]《小学特色课程教学计划》(28)
【关键词】 信息化应用微课校本课堂 情趣盎然
引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开发和实施的,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课程,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焦点。基于这一点,校本课程可以说是学校独有的“一方水土”。这方“水土”以兴趣为主,以发展学校特色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基点,更是以培养学生美好情怀为目的。
开发校本之初,每一位老师都是怀着这样的初衷,苦心地甄选每一项内容和每一幅画面,精心地摘录每一份材料,细心地斟酌每一个字眼,为这方“水土”注入了生命的灵性。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使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是校本课程实施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课堂。以课堂为依托,把开发者的初心发扬光大,让这方“水土”中每一个生命都健康成长,是从事校本教学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校本课程的实施特点重在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都应该是灵动的。师生借助信息化技术在互动中产生灵动的火花,让彼此思想融合,智慧碰撞,心灵交融,让校本这方“水土”中的每一分营养都被吸收,这也是是校本课堂应有的本色。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潜心研究,倾心准备,耐心打磨,努力创设科学而富有活力的校本课堂。
校本课堂不只局限在教室里,田间乡野、公园绿地、博物馆、文化馆等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学生的美好情怀的地方,都可以是校本教学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巧用信息化技术,模拟情景、体验角色,或者实地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生命的价值。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靠“水土”提供养料,靠“信息化技术”播撒阳光雨露,校本课堂才会充满情趣,花儿才会绚丽绽放。那教师该怎样好好地利用这“一方水土”,养好“一方人”呢?走过场,打圆场,照本宣科,应付公事肯定是不行的。教师必须从“这方‘水土’实施的特点出发,创设情趣盎然的校本课堂,用“情”浸润学生纯洁的心,用“趣”感染学生圣洁的情,用“情趣”滋养学生深厚的意,努力让这方“水土”中的花儿,绽放得更加灿烂。
一、走出教室,用情浸润,芬芳四溢
校本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地方风俗民情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并不单单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民情,更重要的是在基于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传承。我们学校地处鲁西北的一个小县城,有着悠久质朴的民族文化,还是有名的剪纸之乡。学校以剪纸作为引入点,把剪纸的历史发展,剪纸内容和技术的传承都纳入了校本课程,字里行间都承载着家乡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质朴的乡土人情。
学校研究开发的初衷,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热爱养育自己的这片热土,传承发扬家乡民俗文化和質朴的美德。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这些内容如果之局限在教室里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于是,学校教师有了大胆尝试创新。教师利用周末,组织学生来到区文化馆,现场观摩剪纸艺人的剪纸。一张张普通的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上翻转着,眨眼间,一幅活生生的剪纸艺术作品便呈现在学生们眼前。艺人们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学生们的啧啧赞叹。休息中,教师和学生走到艺人们中间,和她们交流剪纸技术,听她们讲老一辈和自己的故事。艺人们讲得有声有色,学生们听得出神入化。其中一位年轻的姑娘讲到自己是深受姥姥的影响,爱上剪纸的。她说姥姥剪月亮剪得最好,十里八乡结婚的人家几乎都请她剪月亮,姥姥总是有求必应,后来老人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尽管家人都不认识了但“结婚为人剪月亮”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老人的记忆里,每逢听到大喇叭放音乐,姥姥都要拿起剪子剪月亮,可是手抖得厉害,剪一个月亮,剪刀不知要掉多少次,两只手伤痕累累。不让她剪,她就发了疯似的哭喊。只是剪出的月亮再也不圆了。她忘了一切却唯独记住了剪纸。姑娘讲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了。学生大都默默地听着,有个女同学走上前劝慰道:“姐姐,别难过,姥姥心里有月亮,亮堂着呢!”那一刻,一种美好的情感在我们心头萦绕,一轮皎洁的圆月在我们的心田冉冉升起。那天的家长群里,所有的家长几乎都在谈论一个共同的话题:剪纸、老人和月亮。有的说,我知道那位老人,我结婚时还是她剪得月亮,你说咋就得病了,改天我要去看看她老人家;有的说,老人的外孙女继承了老人的手艺,也一定继承老人的初心和善良;有的说,我家孩子说,她们剪纸小组的同学决心要好好练,把家乡的剪纸文化传承下去;有的说,老师带孩子们上了精彩的一堂课,一堂情感艺术课;有的说,孩子说咱家乡的剪纸真了不起,咱家乡的人更了不起;有的说,我的孩子,我曾觉得她只是一枝普通的小花,谁成想就这看似普通的一堂课,让我忽然觉得这朵小花有了灵魂,芳香四溢。“小花有了灵魂,芳香四溢”。多么动人的赞誉。教师所有的努力化作“芬芳”“四溢”了,真是值了。家长和学生们的心声,诠释了“润物细无声”的真谛。此“课”无声胜有声,课是有情胜无情。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用趣感染,活力无限
校本课程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的内容也比较多,这部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讲,重复地说,孩子不愿听是一回事,重点是起不到作用,如果教师能很好的信息化技术再现形象的画面,创设生动的场景,那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健康饮食,拒绝垃圾食品》是四年级的校本课程内容。上课伊始,教师先问学生们想不想乘坐快乐号列车来一场快乐的旅行。学生们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当课件中出现动态的快乐号列车时,学生们欢呼雀跃。于是教师话锋一转:“现在老师就是快乐号列车上的乘务员,大家就是旅客。”教师又指了指讲桌说,“这就是快乐号列车的前台。”利用多媒体课件中播报要举行“一分钟的快乐购”活动,请大家用上车前发给你的特殊纸币自觉排队到前台购买自己喜欢零食。学生仿佛真的登上了列车,开心极了,很快进入了角色。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辣条的危害,教师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展示辣条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的视频。变质的羊血块和发霉的半成品,和脏乱不堪的制作环境,一幅幅真实的画面让学生看着恶心,此刻他们明白了,这史上最牛的零食实际是典型的垃圾食品。 在让学生了解十大类垃圾食品的危害时,教师设置了“争当班级食品安全小卫士”的闯关游戏。智闯三关,全班总动员,连连看和我是小医助,并设置了现场送花的动漫小场景,鼓舞了学生的士气。“全班总动员”,学生速抢快答,跃跃欲试;“连连看”,学生积极思考,争先恐后;“我是小医助”,学生谨言慎行,力争上游。
在学以致用的环节,教师设计了校本小剧场,当屏幕中出现自己同学演的小话剧《春游野餐带什么食品》时,学生们霎时来了兴趣,大家讲道理,提建议,个个都是本色出场。本来是几个人的表演,最后却成了全班人的参演了。当“膳食健康金字塔”一出示,学生们豁然开朗,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饮食”。最后学生主动交回所有垃圾食品,为这场“快乐旅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纵观整堂课,“快乐号”引路,变换角色,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形象展示”,揭秘辣条,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小花鼓励”,智闯三闯关,引发了学生争强好胜兴趣;“校本剧场”,全员参演,引发学生表演的兴趣。如是这样,环环套趣,节节生趣,寓教于趣,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活力,体现了多媒体的魅力。
三、用情趣滋养,花儿灿烂绽放
校本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适于用情浸润,有的适于用趣感染,但是大部分内容需要双管齐下,用情趣滋养,方能彰显魅力。
在执教《我和鸟类交朋友》时,教师首先抓住孩子们喜欢交朋友这一兴趣点,引入特殊的朋友——鹦鹉,接着教师摇身一变,变成鹦鹉做自我介绍,引荐鸟类家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最大的鸵鸟,最小的蜂鸟,最普通的麻雀,最罕见的天堂鸟。在了解鸟类的贡献时,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仿佛真的是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介绍得很仔细,生怕冷落自己的“朋友”。在引导学生保护鸟类的环节时,当教师以濒临灭绝鸟类的身份,借助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地向大家求助时,瞬时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大家献计献策,有的说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有的说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来保护鸟类。那一刻,教师仿佛真的是一只鹦鹉。当屏幕上出现鸟类被捕杀的惨不忍睹的一幕一幕,教师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教师的身份”,仿佛真的是在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说不上声泪俱下,也算得上悲愤交加了。学生看在眼里,伤在心里。有一个小姑娘竟安慰教师说“别难过,我们一起想办法,保护你们鸟类!”“对,我们写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鸟类,这事我们宣传小组承包了。”“做手抄报,介绍鸟类的贡献,让大家了解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文学小组当仁不让!”“写宣传标语,告诉大家保护鸟类人人有责,我们宣传小组再加一项。”“编耳熟能详的儿歌,让大家知道保护鸟类的重要性,我们文艺小组来做。”“举行讲故事比赛,讲讲那些爱鸟护鸟的感人故事,我们诵读小组负责组织。”“办爱鸟护鸟的绘画展,让大家都来了解鸟,保护鸟,我们绘画小组义不容辞!”……学生们七嘴八舌的附和着,他们想尽了办法来保护鸟,他们都想用自己最擅长的,为保护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一刻仿佛整个教室没有老师,只有一只需要保护的鹦鹉和一群爱心满满的孩子。教师也着实被感动了,是作为一只鸟被感动了,更是作为一名老师被天真善良的孩子们感动了。
这节课教师首先用趣来引路,让学生走近鸟,了解鸟。最后用情来渲染,让学生心系鸟类,想尽办法保护鸟,课堂目标水到渠成。
四、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为校本课堂插上了“情趣”的翅膀,“趣”让校本课堂有了生机,“情”让校本课堂有了温度,“情趣”让学生有了思想和灵魂,不曾刻意地雕琢,却是浑然天成。虽然我们的课堂并不总是需要“花团锦簇”,但信息化技术似乎就是这样点金石,使得单调枯燥的课堂变得五彩斑斓,信息化技术就是这样的发酵剂,使得冰冷的课堂酝酿出温暖的香甜,信息化技術让情趣化为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使得平淡的课堂溢满无尽的生命回味。
总之,用情浸润,“花儿”就能芬芳馥郁;用趣感染,“花儿”才能魅力无限;用情趣滋养,“花儿”定能阳光灿烂。借助风俗民情与信息化技术创设情趣盎然的校本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惠南中学校本开发与实施方案草稿》(35)
[2]《于校本课程中彰显家国情怀》(38)
[3]《小学特色课程教学计划》(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