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来源 :肿瘤预防与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恶性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预测模型的效能进行评价和文献特征展示,以便查找具备优势的预测模型供临床选取.方法:检索CNKI、VIP、Wan-fang和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1年2月9日所有关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预测模型,建模组为病理诊断或病理诊断联合随访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由2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建立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7篇,包含27个建模公式,涉及独立危险因素29个,累计出现频次145次,其中出现次数≥2次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是:年龄、直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Cyfra21-1、肿瘤家族史、边界不清、空泡征、磨玻璃成分、吸烟史、肿瘤史、癌胚抗原、18 F-FDG摄取、SUVmax、边界清楚、空气支气管征、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男性、上叶,一共出现138次,占95.17%.常见的保护因素有钙化、边界清楚、边界光滑;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整体偏倚风险小,模型AUC值为0.701~0.979.结论:纳入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模型中包含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恶性肺结节高危人群,但模型的外推性尚未得到有效评价,后期建模或可从高频独立危险因素入手,建立更加完备的预测模型,扩大临床推广范围.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男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分布特征,为防治男性HPV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PCR联合膜杂交法对2016-2018年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29例男性患者进行21种HPV基因型检测,并分析基因型别特点.结果 229例样本中共70例阳性,阳性率为30.57%.低危型中阳性率最高为HPV6、11型,分别为10.92%、7.86%;高危型中阳性率最高为HPV16、51、52型,均为2.62%.阳性患者中以单一感染为主,占72.86%(51/70),二重以上感染占27.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变化及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n=44)和存活组(n=35),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动态变化、乳酸清除率及一般资料,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PCT水平在入院0h、入院后72h及入院后9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后120 h 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120 h PCT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子宫内膜出血模型大鼠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影响.方法 制备子宫内膜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舒芬太尼低剂量(10 ng/kg)组、舒芬太尼中剂量(20 ng/kg)组、舒芬太尼高剂量(30 ng/kg)组、缩宫素(1 U/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设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子宫出血量;检测各组大鼠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L1通路在脑型疟(CM)中的作用,研究人为强化CD8+T细胞PD-1/PDL1通路对小鼠CM模型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实验型脑型疟(ECM)模型,对其脑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ECM小鼠脑部病理变化;分离ECM小鼠脾脏CD8+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PD-1分子表达,评价脾脏CD8+T细胞活化情况;对ECM小鼠脾脏CD8+T细胞进行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评价其增殖情况;分离小鼠原代脑血管内皮细胞(BME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机制复杂,中医学认为其与女子经期气血波动、肝主疏泄功能失常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在气血运行失常、营卫输布受损及营卫失和、体内阴阳失衡,若营气不能化血滋养,卫气不能推动肝脏气化,则易使女子经前期情绪不稳,发为本病.论述并梳理营卫理论与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机制的联系,为今后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在大鼠脑损伤(TBI)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增强子结合同源蛋白(CHOP)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组)、脑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组(TBI+neuritin组),每组15只.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TBI模型;TBI+neuritin组在模型建立20 min内经侧脑室注射100 μL neuritin,sham组和TBI组经侧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建库以来至2020年4月10日的中国知网(CNKI),收集符合中医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及清洗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进行中药频次、功效、属性、关联规则及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54首处方,中药167味,其中频次由高至低的前5位为甘草、黄连、半夏、白术、党参;使用药物的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健脾益气等;使用药物的性味以温平寒、苦辛甘为多,归经以脾、胃、肺、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探究桑寄生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成分数据库及疾病数据库对桑寄生治疗骨性关节炎、保护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靶点因子进行筛选,对筛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分析,从而获得对信号通路的预测分析.结果:桑寄生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作用成分共2个,与之相关靶点共73个,涉及通路12条.结论:桑寄生可通过非单一的作用成分连接多种靶点达到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并且通过调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炎症因子的表达,对关节软骨起到保护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是涉及多种发病机制,具有复杂的级联反应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凋亡(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通过与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或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等受体结合,激活下游相应的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炎症,参与神经细胞的存活/凋亡.本文就脑缺血再灌注后HMGB1/TLR4信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中医系统论是交叉融汇了现代科学与中医学的复合学科,核心的系统论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方式,阐释了六个基本原理,分别是元整体原理、非加和性原理、功能性原理、有机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和自主性原理.方剂和治法皆为组成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部分,方、法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治法主要有八种,分别是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基于中医理论将其分别阐述后可将二者的具体内容对应联结,其中有机性原理可对应和法,有序性原理可对应汗、吐、下、清、消法,自主性原理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