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虎英雄何其多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勇猛刚烈的武松,曾在景阳冈打死猛虎,大显身手;因此,武松成了深得人民喜爱的英雄形象。
  然而,我国古代打虎英雄何止武松一人。考稽史籍,可谓英雄辈出。现举诸例,以展现其雄姿。
  
  孔县令身先士卒斗猛虎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北宋顺阳县(今河南省淅川县)县令孔(日为),某日得知有只猛虎窜到城南,当即亲率手下吏卒前往抓捕;并身先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虎见状,据山大吼。吏卒大多闻声丧胆,不敢靠近。此时,虎朝孔(日为)扑来,一小吏挺身而出保护孔县令,不幸被虎叼去。孔县令手持猎户毒箭,奋力追虎,身边的吏卒都齐声劝阻,孔县令正色道:“彼代我死,我何忍不救之?”结果“逐虎入山十余里”,并用毒箭射中老虎,夺回被叼在虎嘴上的小吏而还。
  封建社会的官吏,常因贪赃枉法,被百姓视为猛虎。明朝诗人张羽,有诗谓:“行人莫讶深山虎,一入城中虎更多。”孔 县令身先士卒奋力打虎,真令天下“城中虎”愧死矣!
  
  “杀虎张”一生射虎数十
  
  元人“杀虎张”打虎,更是英勇绝伦。
  元代史料记载: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张万户“平生射虎数十”,而且常常一箭即可把老虎射死。一日,他未带弓箭去山中砍柴,突然见一只老虎朝他扑来,他闪在老虎背后。那大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他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老虎又兜一圈回来,朝张万户扑过来,他两只手把老虎顶花皮疙瘩揪住,就势一跃骑上虎身。那大虎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成一个土坑。张万户将虎的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并腾出右手连打几十拳,打得老虎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这时,他突然记起民间传说的“生虎之髭(嘴上边的胡子)”可治“齿疾”。于是,他拔虎髭,虎已“生息垂尽”,挣扎了一会便在痛苦中死去。
  张万户一生打死数十只老虎,本已令人瞠目,竟敢动手拔虎髭,何其勇战!故当年被人誉为“杀虎张”。
  
  一村童以奇谋缚虎
  
  明朝中叶,一村童以奇谋缚虎的事迹,堪称古今一绝,阅之无不称快。
  据记载:浙江四明山地区的象山县,有一村童人山砍柴,遇一受伤之虎,只见它“行倦而气促”,行走困难。村童跃骑在虎身上,并用手抓住“虎阴(生殖器官)”。老虎刚想发怒,只见村童不停搔摩虎阴,“虎怒息,且舒畅”,久之虎睡并发出鼾声。这时,村童左右环视,见身旁有一老树根,于是,他从腰间解下捆柴用的绳索,以绳一头缚住树根,一头系住虎的生殖器,尽力一拉绳,只见虎阴脱离虎身。老虎痛得咆哮起来,但几经挣扎便一命呜呼了。村童快速跑回家,带了家人扛回了死虎。
  
  农家少妇钢叉战猛虎
  
  在打虎英雄中,明朝万历年间镇江城南大树村村民刘松之妻徐氏,尤为令人钦敬。
  当时浙江鄞县诗人沈明臣,曾专门写了一首《大树村刘氏少妇打虎行》一诗讴歌此事:“……晓炊未罢日始高,卒地猛虎来咆哮,老小出门尽惊走,犬亦唬虎声嗥嗥……刘家少妇夺老姑,气猛视虎如匹雏。手提钢叉刺虎目,虎血溅面红模糊。”一个农家少妇,在猛虎面前毫不惧色,真是可敬可佩。
  (责任编辑/杨剑鸣)
其他文献
说起西山梅岭(简称梅岭)。南昌人妇孺皆知。王勃的一句“珠帘暮卷西山雨”曾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到梅岭观雨赏雾。“西山积翠”、“洪崖丹井”南昌梅岭这两大胜景曾诱惑众多名人高士来踏青郊游和寻访中国古典音乐之源。“朝观东方云海日出。暮瞰南昌万家灯火,春赏十里火红杜鹃,夏纳百丈仙台凉风,秋品千峰野果琼浆,冬览万山玉树银花”,是现代南昌人周末或节假日在梅岭的一大享受。梅岭位于南昌北郊,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通
期刊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词)    一面说一面大家看梅花。原来这一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清·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小说)    万木冻欲折,  孤
期刊
提起厦门,很多人立即会想起鼓浪屿。不知你是否知道,厦门还有一条相思古道?  相思古道起于梧村山(古称向天狮山)西坡董内岩,止于梧村山后,约七、八里。古道两旁是漫山遍野的相思树,婆娑互倚地顺着山势向外倾斜。那是一种倾心的姿势,也是一种企盼的姿势。第一次是石刻版画家孙煌先生带我来这里的,他告诉我这是金榜公园新开辟的一个景区,趁现在这里知名度不高,游人罕至的时候,来感受荒径的清幽和生命的绿意将别有一番诗
期刊
“柳骨”,是人们对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独特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据史书记载,柳公权常全神贯注看屠户剔骨,又用心观察惊马、奔鹿、斗牛,将动物的骨骼结构及强劲姿态融注于笔划之间,其字劲紧严正,骨力遒健,故谓之“柳骨”。  人如其字,这位书法大家秉性耿直,刚直不阿,颇如其峻峭诤骨的书风,故人们爱“柳骨”,既是爱他的字,又是爱他的高尚人品。  柳公权得中进士后,初在地方上任小官。一次,唐穆宗出京游览,至一庙宇,
期刊
纪昀(字晓岚),河北献县人。他是清代著名小说家,以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千古留芳。这位乾隆时期的进士,做过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大官。他也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在出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时,纂定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功绩卓著。  纪昀小时候十分聪颖,别人称他神童。六岁读私塾时,有一次去文具店购买笔墨。店老板见神童来了,很想考考他。于是说道:“我出上联,你如果能对出下联,那么笔墨就白送给你,怎么样?”纪
期刊
有几个历史人物,由于受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其形象一直被人们误解。  孔子 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出色的教育家、思想家、文献整理家。是在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有极大贡献和有深远影响的学者。于是在人们心目中,孔子的形象往往是个文质彬彬的老学究。历来所绘画的孔子画像,几乎都是囿于此种模式的。其实,真正的孔子固然具有其温良的内涵和文雅气质,但更重要的是他还具有高大威猛的身材和结实壮健的体格,他是一个文武俱全的能
期刊
海内外的每一个中国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北有黄陵,众所周知,而南有炎陵,知之者却甚少。  炎帝者,神农氏也。他在那布满沧桑的远古年代里,树立了一个为大家所拥护爱戴的部落领袖形象。教民耕种,织麻为布,刻木成矢,削桐制琴,日中为市,炎帝饱尝岁月熬成的辛酸苦辣。最后,在上山的一次采药时,因误尝一剧毒药草而死。  关于炎帝下葬,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跟着炎帝一起采药的胡真官,根据炎帝生前说的他死后要葬在南
期刊
二十世纪的科学大骗局    假冒伪劣是近年商品经济中的新词汇,然而在最讲真实的科学领域,二十世纪也出现了些轰动一时的假冒伪劣科学“成果”。  有“人造心脏”的木乃伊1991年,一些“科学家”宣称,在金字塔发现了一个拥有“人造心脏”的木乃伊,而且这个心脏至今仍在跳动,据称它是“黑水晶”制成的,但事实是,目前金字塔内所有木乃伊都已搬进了博物馆,没有人能在1991年从金字塔内部看到木乃伊。  诺亚方舟的
期刊
所谓养廉银,就是于正俸(常俸)之外按品级给官员们(主要是地方官员)一定数量的工作、生活补贴银两,以使他们具有合乎自己身份的经济力量,从而保持廉洁奉公,杜绝贪污受贿、营私枉法等现象的产生。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出现过给官员养廉银的做法,只是时断时续没有固定化、制度化,随着岁月变迁、朝代更迭,一直到清代雍正朝才形成制度,成为地方各级在职官员的一项基本固定的、大宗的收入。    菲薄的官俸   
期刊
张謇,字季直,江苏省海门县长乐镇人,光绪年间(1894年)的状元。他中了状元之后。被授为翰林院修撰。但他看到晚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力日益衰弱,到处挨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便产生了“另辟蹊径”的想法。他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始创办纱厂。这时的张謇,正处在当企业家和做官二者之间,真正使他彻底弃官从企,走实业救国的路,乃出自一次偶然的事故: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亲信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