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基偶氮胂光度法测定矿石中的铍

来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carm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提到用羧基偶氮胂类试剂可以测定铍,但未详述。国内似未见这方面的报导。本试验确定了[1,8-二羟基萘-2(2-羧基苯偶氮)-7-(2-胂酸基苯偶氮)-3,6-二磺酸]即羧基偶氮胂或偶氮胂K测定矿石中铍的条件:络合物在620纳米处具有最大吸收;显色适宜pH为6左右;以Ca-EDTA和氨三乙酸作掩蔽剂。在上述条件下,铍羧基偶氮胂的络合物显色稳定。摩尔吸光系数为1.35×10~4。灵敏度稍高于铍试剂Ⅱ法。且显色剂较铍试剂Ⅱ稳定。试验确定的方法较快速简便。可测定矿石中n× It has been mentioned that beryllium can be measured with a carboxylazo arsine reagent but has not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 There seems to be no reports in this area in China. This test has confirmed that [1, 8-dihydroxynaphthalene-2 ​​(2-carboxyphenylazo) -7- (2-arsanoylphenylazo) -3,6- disulfonic acid] Arsenazo K determination of beryllium ore conditions: the maximum absorption of the complex at 620 nm; color suitable pH of about 6; with Ca-EDTA and ammonia triacetin as a masking agent.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beryllium carboxylarsensorine complex color stability.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1.35 × 10 ~ 4. Sensitivity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beryllium reagent Ⅱ method. The color reagent is more stable than beryllium reagent II. The test method is quick and easy. Measurable ore n ×
其他文献
AMP-18特异性表达于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分子量为18kD。在人体内AMP-18具有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迁移的功能,是维持胃黏膜的完整不可或缺的因子,在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中
目的 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麻醉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选对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管理方法在妇科护理中对风险事件及对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乌鲁木齐国际医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间妇科收治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
2月18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的《关于修订六味地黄制剂说明书的公告》提出: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决定对六味地黄制剂(包括丸剂、胶
期刊
本文通过对达·芬奇个人的研究及绘画的研究,来探索达·芬奇的艺术精神、艺术贡献等方面。他不愧是文艺复兴时期中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怀着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研究艺术、自然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HAPPY BABY@张彤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HAPPY BABY @ Z
期刊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是护理教育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认知、情感、技能、学习行为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教育中的教学效果及其评价指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总体而言,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教育中有助于明显改善教学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文章通过对芒福德著作《城市发展史》的阅读,总结分析出自原始部落时期开始,城市是怎样一步步形成规模的,并通过与现今城市发展状态的对比,透析出有价值的城市发展机经。
表面解剖学是从人体解剖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从2015年开始,福建医科大学在“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中将表面解剖学融入人体解剖学课程,建立“
在全球渐趋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视觉语言进行全新的解读和重构,推动在国际化环境中标志设计的多元发展,是中国本土设计师们所面临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