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万人工厂到废弃空城
今年的荷兰设计周结束不久,一场赞颂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盛宴落下帷幕,埃因霍芬又回归到了昔日的宁静。这座以飞利浦故乡而知名的工业城市,在本世纪初挥别了大型制造业,即刻转型发展创意产业,成为了如今的世界设计中心、创意硅谷。在这一城市发展的宏伟计划中,荷兰设计周孕育而生。
每年设计周中的最核心区域Strijp见证了这一城市变迁。1892年,安东·飞利浦在埃因霍芬的小车间里制造了他的第一个碳丝灯泡,在之后的十年中产出150万个灯泡。为了扩展生意,1916年安东在Strijp-S建立了第—个工厂,让飞利浦在此不断壮大,在30年代完整了从原材料到销售品的链条。在此期间建立了钟楼Klokgebouw,区域范围也从最初的Strijp-S,扩展到边缘的Strijp-R和Strijp-T。
从灯泡、无线电广播、到电视机,Strijp进入了70年代的鼎盛时期,有一万名人员工作并生活于此,厂区被围墙包成一座禁闭城。80年代起,制造业逐渐向更低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飞利浦工厂也随之搬迁。2000年Strijp区彻底空置了。
挥别庞大的制造业,这座城市仍保留了飞利浦的创新基因。还有埃因霍芬科技大学和埃因霍芬设计学院作为教育温床,输出源源不断的新鲜创意力量。向“创意之都”奋进的城市转型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De Witte Dame“白夫人”大楼也曾是飞利浦厂房,从80年代开始空置。埃因霍芬设计学院于1997年入驻至此。
重新注入创意血液
2006年Strijp的重建计划进入实现阶段,规划设计来自知名事务所West 8。那一年第一栋大楼完成翻新,在之后的近十年间,越来越多的活动和内容被引进了废弃的Strijp,成为注入这片废弃工厂的新鲜血液,让这里逐渐成为了埃因霍芬的文化创意中心。其中包括了室内滑板公园、演出中心、大量的设计师工作室、概念商店,还入驻了大型活动:荷兰设计周、Glow灯光艺术节。
在新建的Strijp中有多处灯光装置,为了纪念飞利浦光亮之都的历史。有散落地面的发光石头、会变色的路灯、闪烁的大楼表面、星星点点的街道路面等。
在保留原本工业氛围的同时,营造更多绿色休闲空间。纽约高线公园的景观设计师Piet Oudolf参与设计了Strijp-S的这条走廊,在巨大的铁管下部安置有霓虹灯管,上面种植常青和垂钓植物。
在保留原本工业氛围的同时,营造更多绿色的休闲空间。纽约高线公园的景观设计师Piet Oudolf参与设计了Strijp-S的这条走廊,在巨大的铁管下部安置有霓虹灯管,上面种植常青和垂吊植物。
荷兰设计周的诞生
荷兰设计周的诞生是为了打通教育、生产、市场三者间的沟通渠道,完善整个创意产业的基础设施。最早的雏形来自1998年的设计师联盟Vormgeversoverleg组织的一日活动“让企业家遇见设计师”,每年举办一天,直到2002年成为一年一周。2005年最终改名为荷兰设计周Dutch Design Week。
十年前的荷兰设计周场所只有—处,是在飞利浦工厂鼎盛时期建造的钟楼Klokgebouw。如今它仍旧是设计周最主要的场馆和活动举力地。Klokgebouw面前的广场,会在设计周期间布满室外场所设施,一派闹腾的节日氛围。另外在Strijp-R有旧木家具品牌Piet Hein Eek,Strijp-T有设计师夫妇Joost&Kiki,都是体量大且备受关注的重要场馆。
2011年荷兰设计周庆祝了它的十周年。随后设计周每年设立—个主题,利于前期的媒体推广与造势。
2012. Enter a Brave New World
2013.Now Future
2014.UP
2015. What if...
今年的规模达到了2500名参展设计师和99个大小场地。院校、机构、美术馆、画廊、工作室,甚至是餐厅、商店、百货公司都加入了这一盛会。
如今的荷兰设计周,在9天内接待着超过30万名全球参观者,在短短几年间积累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其他设计周不同的是,它关注于未来,强调实验、创新、跨界。它所树立和传播的“荷兰设计”并不是一个地区的设计师族群的标签,而是一种态度和精神,反映着荷兰文化和荷兰人的性格。
官网中写道:“荷兰设计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是功能性的、人性化的、自由思考的、幽默的、有审视角度的、专心的、超越阶级阻碍的、非常规的。但也时刻准备着将各个利益方参与进问题解决和创意过程中。荷兰设计是—种态度,而非国界。”
作者简介:
张艳Cola Zhang
来自【双享-欧洲创意资源库】
搜集欧洲设计师、工作室、院校与机构的资源
建立数据库,通过媒体传播、交流项目、商业引进
来向中国传播优质的创意内容2015荷兰设计周——如果我的身体会发光?
如果……我的身体会发光?
如果……蚊子可以传播疫苗?
如果……音乐可以指挥交通?
如果……我的墙壁能互动?
如果……地球只是一个产品模型?
如果……全世界人在同一时刻蹦跳?
如果……你的记忆可以永久储存?
如果……提问比解答更重要?
抵达了荷兰埃因霍芬,就开始被满城张贴的“如果”所包围,这就是2015荷兰设计周的主题“Whatif……”,赞颂想象力的巨大力量。“如果”是个无止境的提问,因为人们永远在寻求更多的答案和解决。问题,就是所有设计与创新的起始点。
作为世界三大设计周之一的荷兰设计周(以下简称DDW),在今年有2500位设计师和99个场地的共同参与。三大区块的布局也是一如往常:结合贸易产业和新近成果的Strijp工厂区,集中了精美群展的Central城中区,展示年轻设计师动手实践的城郊Sectie-C。
走过了几年的DDW,大同小异是在所难免,毕竟不能期待如此大型的活动每年都有大翻新。回想去年的最大变化,应该是赞助车从萌萌的Mini Cooper换成了质朴的Volvo。下面总结了两天暴走中有被刺激到的五个新年新亮点。
今年的荷兰设计周结束不久,一场赞颂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盛宴落下帷幕,埃因霍芬又回归到了昔日的宁静。这座以飞利浦故乡而知名的工业城市,在本世纪初挥别了大型制造业,即刻转型发展创意产业,成为了如今的世界设计中心、创意硅谷。在这一城市发展的宏伟计划中,荷兰设计周孕育而生。
每年设计周中的最核心区域Strijp见证了这一城市变迁。1892年,安东·飞利浦在埃因霍芬的小车间里制造了他的第一个碳丝灯泡,在之后的十年中产出150万个灯泡。为了扩展生意,1916年安东在Strijp-S建立了第—个工厂,让飞利浦在此不断壮大,在30年代完整了从原材料到销售品的链条。在此期间建立了钟楼Klokgebouw,区域范围也从最初的Strijp-S,扩展到边缘的Strijp-R和Strijp-T。
从灯泡、无线电广播、到电视机,Strijp进入了70年代的鼎盛时期,有一万名人员工作并生活于此,厂区被围墙包成一座禁闭城。80年代起,制造业逐渐向更低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飞利浦工厂也随之搬迁。2000年Strijp区彻底空置了。
挥别庞大的制造业,这座城市仍保留了飞利浦的创新基因。还有埃因霍芬科技大学和埃因霍芬设计学院作为教育温床,输出源源不断的新鲜创意力量。向“创意之都”奋进的城市转型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De Witte Dame“白夫人”大楼也曾是飞利浦厂房,从80年代开始空置。埃因霍芬设计学院于1997年入驻至此。
重新注入创意血液
2006年Strijp的重建计划进入实现阶段,规划设计来自知名事务所West 8。那一年第一栋大楼完成翻新,在之后的近十年间,越来越多的活动和内容被引进了废弃的Strijp,成为注入这片废弃工厂的新鲜血液,让这里逐渐成为了埃因霍芬的文化创意中心。其中包括了室内滑板公园、演出中心、大量的设计师工作室、概念商店,还入驻了大型活动:荷兰设计周、Glow灯光艺术节。
在新建的Strijp中有多处灯光装置,为了纪念飞利浦光亮之都的历史。有散落地面的发光石头、会变色的路灯、闪烁的大楼表面、星星点点的街道路面等。
在保留原本工业氛围的同时,营造更多绿色休闲空间。纽约高线公园的景观设计师Piet Oudolf参与设计了Strijp-S的这条走廊,在巨大的铁管下部安置有霓虹灯管,上面种植常青和垂钓植物。
在保留原本工业氛围的同时,营造更多绿色的休闲空间。纽约高线公园的景观设计师Piet Oudolf参与设计了Strijp-S的这条走廊,在巨大的铁管下部安置有霓虹灯管,上面种植常青和垂吊植物。
荷兰设计周的诞生
荷兰设计周的诞生是为了打通教育、生产、市场三者间的沟通渠道,完善整个创意产业的基础设施。最早的雏形来自1998年的设计师联盟Vormgeversoverleg组织的一日活动“让企业家遇见设计师”,每年举办一天,直到2002年成为一年一周。2005年最终改名为荷兰设计周Dutch Design Week。
十年前的荷兰设计周场所只有—处,是在飞利浦工厂鼎盛时期建造的钟楼Klokgebouw。如今它仍旧是设计周最主要的场馆和活动举力地。Klokgebouw面前的广场,会在设计周期间布满室外场所设施,一派闹腾的节日氛围。另外在Strijp-R有旧木家具品牌Piet Hein Eek,Strijp-T有设计师夫妇Joost&Kiki,都是体量大且备受关注的重要场馆。
2011年荷兰设计周庆祝了它的十周年。随后设计周每年设立—个主题,利于前期的媒体推广与造势。
2012. Enter a Brave New World
2013.Now Future
2014.UP
2015. What if...
今年的规模达到了2500名参展设计师和99个大小场地。院校、机构、美术馆、画廊、工作室,甚至是餐厅、商店、百货公司都加入了这一盛会。
如今的荷兰设计周,在9天内接待着超过30万名全球参观者,在短短几年间积累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其他设计周不同的是,它关注于未来,强调实验、创新、跨界。它所树立和传播的“荷兰设计”并不是一个地区的设计师族群的标签,而是一种态度和精神,反映着荷兰文化和荷兰人的性格。
官网中写道:“荷兰设计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是功能性的、人性化的、自由思考的、幽默的、有审视角度的、专心的、超越阶级阻碍的、非常规的。但也时刻准备着将各个利益方参与进问题解决和创意过程中。荷兰设计是—种态度,而非国界。”
作者简介:
张艳Cola Zhang
来自【双享-欧洲创意资源库】
搜集欧洲设计师、工作室、院校与机构的资源
建立数据库,通过媒体传播、交流项目、商业引进
来向中国传播优质的创意内容2015荷兰设计周——如果我的身体会发光?
如果……我的身体会发光?
如果……蚊子可以传播疫苗?
如果……音乐可以指挥交通?
如果……我的墙壁能互动?
如果……地球只是一个产品模型?
如果……全世界人在同一时刻蹦跳?
如果……你的记忆可以永久储存?
如果……提问比解答更重要?
抵达了荷兰埃因霍芬,就开始被满城张贴的“如果”所包围,这就是2015荷兰设计周的主题“Whatif……”,赞颂想象力的巨大力量。“如果”是个无止境的提问,因为人们永远在寻求更多的答案和解决。问题,就是所有设计与创新的起始点。
作为世界三大设计周之一的荷兰设计周(以下简称DDW),在今年有2500位设计师和99个场地的共同参与。三大区块的布局也是一如往常:结合贸易产业和新近成果的Strijp工厂区,集中了精美群展的Central城中区,展示年轻设计师动手实践的城郊Sectie-C。
走过了几年的DDW,大同小异是在所难免,毕竟不能期待如此大型的活动每年都有大翻新。回想去年的最大变化,应该是赞助车从萌萌的Mini Cooper换成了质朴的Volvo。下面总结了两天暴走中有被刺激到的五个新年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