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爱情中升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gge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雅文的作品很多,且很有影响,我记得以她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曾引起极大的反响。但最打动我的并不不是张雅文的作品,而是她的为人,我以为她是一名少有的坚强女性。这种坚强既体现在她克服困难的韧劲上,也体现在她对信念和爱的执着上。她的自传体作品《生命的呐喊》更让我充分认识了她的坚强个性,这部作品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这部作品征服了评委,还不如说是一种坚强的个性征服了评委。张雅文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活着——为了天堂的钟声》可以看作是《生命的呐喊》的延伸。在《生命的呐喊》中,我发现张雅文在记述她的奋斗和追求中,最为珍惜的是爱情,她心目中的爱情不仅是对恋人的爱,而且她把这种神圣的情感升华为一种生命的理念。也许正是这一缘由,她才写了《活着——为了天堂的钟声》这部长篇小说,她以虚构的方式诠释了她的生命理念。
  小说以韩雪为主人公,讲述了三代女性的爱情故事。韩雪的母亲钱秀英完全是从包办婚姻的方式嫁给了韩家的韩一平,孝顺的韩一平虽然在苏联留学时有了心爱的恋人达雅,但不得不接受母亲为他精心安排的这份“礼物”。钱秀英尽管一生默默地支持着丈夫,却始终也没有得到爱的回报。韩雪在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开启了爱情的萌芽,却始终无法与自己的心上人牵手相伴。韩雪的女儿肖婉如虽然不再受到战争的困扰,但阶级斗争同样是一场腥风血雨,这使得她的爱情同样坎坷。张雅文是把三代女性的爱情置于整个民族历经沧桑的大时代的背景下而展开的,她们的爱情故事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那时候正是日本开始对中华民族的侵略。而哈尔滨这座城市,当时的政治环境更为诡秘复杂。故事一直写到当下,几乎贯穿了大半个世纪。从结构上说,该书类似于家族小说,家族小说往往通过家族的兴衰来反映一段时代的变迁。而在书写家族中的人物时,往往会出现几个引领时代潮流的英雄好汉,或者是写在时代大潮冲击下的多舛命运。
  我注意到,张雅文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非常感兴趣的,这也许是一位优秀纪实文学作家的长处。张雅文在这部小说中也充分发挥了她的这一长处,小说虽然写的是一家三代女性的爱情故事,但作者的叙述几乎覆盖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在大半个世纪里的风风雨雨。据作者在后记中介绍,她为写这部小说也作了辛勤的采访。小说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到了上个世纪初的“远东小巴黎”,那时的哈尔滨已经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际性商埠,也是各种政治势力觊觎的地方。作者设计的人物几乎都处在当时的政治角力之中,韩一平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党派往莫斯科保密学校,后来他接受远东情报站的任务潜回哈尔滨。韩雪遇到的第一个恋人岗察洛夫表面上看是一位白俄流亡青年,事实上,他和父亲都是苏联布尔什维克的特工,被派往哈尔滨监视俄国法西斯党和白匪残余的动向。他们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
  张雅文在讲述故事时,似乎总不会忘记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她将这些重大事件适时地融入到故事进程之中。比如以罗扎耶夫斯基为首领的俄罗斯法西斯党在哈尔滨的所作所为,比如日本731部队的种种罪恶行径。又比如“文革”期间拆毁圣尼古拉教堂,这是哈尔滨最为伤痛的记忆,圣尼古拉教堂曾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沉淀了多种文化内涵,也承载着哈尔滨人的悲欢离合,“文革”中被狂热的红卫兵拆毁了。张雅文在作品中几乎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红卫兵拆毁这座教堂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嵌入到情节发展之中,小说的一个主要人物保罗奋不顾身地冲到红卫兵面前,指责他们是在破坏珍贵的历史文物。也许从一定角度上说,张雅文写这部小说是出于对家乡哈尔滨的爱,她把这种爱转化成爱情。在她的内心,家乡不就是自己的恋人吗?张雅文在爱恋自己的家乡哈尔滨时,仿佛将自己的全部人格都作为了嫁妆。我的意思是说,张雅文是出于对哈尔滨的爱才要在这部小说中书写哈尔滨的历史的,而她面对哈尔滨的历史时又是显得那么的真诚。张雅文还特别珍惜哈尔滨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她把这种亲密关系同样也转换成了爱情关系,韩雪的恋人是苏联地下党的岗察洛夫,韩雪的儿子肖思冰的恋人则是俄罗斯女孩维佳。
  但从小说的角度说,哈尔滨的历史终究只是爱情故事的背景,回到韩雪们的爱情故事,就会发现张雅文采取了特别的处理方式。反映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小说模式,在这样的小说模式中,爱情的主人公往往也是时代潮流中的搏击者。但张雅文并不是按照这一模式来写的,小说中的三代女性,虽然她们所爱恋的男人都是时代潮流中的搏击者,但她们顶多是支持自己的爱人,自己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斗争中去。这样的写法就将爱情的表现变得更加纯粹。
  张雅文要强调的是,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一个女人要追求纯粹的爱情是多么的艰难,爱情会遭遇到多么可怕的摧残。与此同时,张雅文着重塑造了一个始终不渝地追求爱情、始终不渝地坚守爱情的韩雪。韩雪仿佛就是为了爱而活着的,她一生与多个男人相交相遇,但她的爱始终都是那么真诚和神圣,韩雪的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坚定,似乎就是张雅文的生命理念的投射。这大概也是张雅文将这部小说命名为“活着”的用意吧,在关于爱情的书写里,我们能感受到张雅文强烈的女性立场和宗教情怀,生命也就在爱情中升华,听到了天堂钟声的召唤。所以我以为,这部小说就是她的自传体作品《生命的呐喊》的心灵延伸。当然,这也就带来这部小说的两种思维的交织,既有小说思维,也有纪实文学的思维,有时候,两种思维的衔接不是很自然,多少影响到了文学形象的完整性。
其他文献
《金翅雀》(The goldfinch)是美国文学才女唐娜·塔特(Donna Tartt)11年以来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2013年10月一经出版就跻身于《纽约时报》、《时代》杂志、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年度小说并领衔亚马逊年度好书榜第一名。2014年4月15日,这本784页的畅销小说又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的殊荣。  唐娜·塔特,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的格林伍德,5岁时,她写了第一首诗,
“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是曾经在网上引发热议的一个提问。话题很快引爆了舆论场。  如果故国家园的蚀骨苦难,同胞袍泽的焚心之痛都和你没关系,哪和谁有关系?  “如果说,有的国家对历史的健忘是选择性健忘,那我们自己更多的则是习惯性遗忘。”军旅作家丁小炜在新近出版的《一腔无声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中,一句句诘问振聋发聩、一声声感喟掷地有声。“经过了70年,我们国家是否已经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个人认识自我、开阔眼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今,行万里路不难,读万卷书却成为当下信息社会人们无从下手、无暇实施的一个难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多元的休闲选择、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强大吸引力等,使得传统的纸媒阅读正经历着空前的市场挑战。面对巨大的阅读空间,阅读主体很难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挑选适合的读物,而这一点,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推广阅读,无疑更是一种考验。  《史记》成书于二千多年前
《风吹草动》,薛冰著,即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风吹草动》这本书话集,是我多年来捡拾历史碎片的结果。  使用捡拾这个动词,未免显得轻巧了些。凡有过捡拾经历的朋友,都会明白,更多的时候是探寻、挖掘、捕捉,抑或是发现——“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  但我还是喜欢说捡拾。“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诗意之外,还有那么一种不经意;并非刻意追求的偶然得之,更接近我淘书、读书生
笔者在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之初,对这门学科的源头就曾抱有略显天马行空的妄想——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文学”概念起源,一定要延续西方的既定规则一路走下去吗?如果说一个世纪前,是西方的、“先进的”文学理论为中国的“新文学”提供了新的样式,那么在多元开放的今天,我们还需要沿着这个路径一成不变地走下去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需要丰富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向中国泱泱千年的文学传统索要点什么
说起文学领域里的领军人物,对新疆而言,这委实不太好说。但若说文学对于新疆的意义,却是大有可说之处的。  “文学”对于新疆的多民族而言,更多的是诗歌与散文  新疆拥有地理意义上六分之一的国土,全国各个民族几乎都在这里留下过自己的足迹,更不用提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多少辈的13个世居民族,这决定了多民族性是这个地处偏远的省份——无论从哪个意义来讲——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偏远”,或者最西部,则是这个省份另一
美国资深媒体人、时代周刊专栏记者图雷(Toure)通过采访美国当代105位处于政界、学界、商界、娱乐界等不同行业和背景、但均具有标志性、典型意义和影响力的非裔血统的社会中层人士,出版了《谁害怕后黑人民族性》(Who’s Afraid of Post-Blackness?)一书(2011,纽约:西蒙与夏特出版社)。这本关于后现代时期美国非裔对本族裔的认知与评价的书,以大量深入生活的材料和作者的亲身经
马年春节期间,一部讲述茶文化的6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再度播出。该片由该频道历时三年打造,主创团队遍访全球知名茶地茶乡、茶人茶事,全景展示了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生长流变的历程,揭示了茶文化对世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叙事生动,意味隽永,是一部饱含诗情画意的茶文化影像作品,彰显出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卓越的国际化品质,去年11月首度播出后就得
2007年7月23日,法国中国学界一颗巨星陨落——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学科创始人、著名中国学家谢诺先生(Jearl CHESNEAUX)因患胰腺癌医治无效,在巴黎家中溘然长逝,享年85岁。  谢诺先生病故,法国学术、教育等各界同人,无不为之惋惜、哀痛;中国史学界同人也为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悲伤。不到三天时间,我就接到十几位法国朋友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告知这一不幸消息。最早通知我的是法国著名中国近
由于孤陋寡闻,笔者以前只知道余英时在《郭沫若抄袭钱穆著作考——〈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中罔顾事实地说郭沫若抄袭了钱穆。11月23日经人指点,看了网上的一篇《问题文豪郭沫若:删减史料 涉嫌剽窃》(署名“走刀口”),才知道世界上还流传着关于郭沫若的三种抄袭说: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抄袭了考古学家邹衡的讲义、郭沫若研究管子的文章抄袭了马非百的《管子轻重篇新诠》、郭沫若上世纪50年代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