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马蹄声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甘肃《读者》老总彭长城邀请了期刊界的一批老总,走了一趟河西走廊。
  进入河西走廊,有座山始终伴随着你,它连绵起伏,盘垣千里,壁立于大漠与戈壁之中;它横空出世,主峰高达5827米,哪怕是盛夏,山顶依然闪烁着皑皑白雪;它百态千姿,三千多条冰川,像三千多条银蛇,在山峦间盘旋飞舞。别看它外表冷峻,其地下河却潜流涌动,孕育着河西的万物,这座山便是祁连山——河西走廊之父。
  马蹄寺石窟群正处于祁连山北麓,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它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等7个石窟群,派生出来的大大小小石窟70余个,星罗棋布于松峰丹崖之中。马蹄寺石窟群自北凉开始,历经北魏、隋唐、西厦、元、明、清代,是一处延续时间长,建造规模大,内容丰富,保持较为完整的石窟群。是甘肃境内仅次于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而位居第四的石窟群,这当然成了我们重点采风的对象了。
  我们是从张掖市区走进马蹄寺石窟群的。张掖是河西走廊的一个重镇,古称甘洲,享有河西粮仓之誉,“若非祁连山上雪,错把甘洲当江南”便是其生动的写照。一路走来,脚下的这片绿洲,虽没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那种精致,扑入眼帘却尽是大气沉雄的画卷,它有苍山、林海、深涧与流溪。常常看到的是:几株参天的古松,夹杂着一丛丛浓密的灌木林带;几条流溪,穿越着一片片莽莽的大草原;几片岚影,缭绕着一座座朦胧的远山。
  我们首先闯进的是千佛洞。
  它就靠在公路旁。仰眼望去,只见一片赭红色的峭壁依天而立,在上面依着山势,雕凿着大大小小洞窟,洞窟里雕着形态各异的石塔和佛像。
  佛塔与佛像或石龛的结合,恰好是佛教自印度进入中国,穿过河西走廊乃至中原的一种例证。公元前3世纪的古印度,石窟仅仅是僧人休憩和修行的场所,捎带有佛殿功能,那时古印度反对偶像崇拜,提倡的是自我的清贫修行,石窟稳藏着“家徒四壁”之意,最早在佛教中的专用建筑则是佛塔。由于当时北印度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在塔身上雕满佛像与图饰,在建筑上称之为“浮图”,后来佛教则把佛塔称之为“浮屠”。佛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表达的便是救人命比建佛塔更胜一筹的要义。石窟进入甘肃河西走廊后,也就出现将佛塔建筑在洞窟或石龛里,成了僧人苦苦修行和信徒心灵与佛对话的场所。
  据文献记载,这石窟应是北魏早期的作品。也许是年代久远,佛塔与佛像都风化得有点形象模糊,但依稀可以看出造型的古拙和线条的优美。站在石崖下仰望,依然有一种恢弘而肃穆的震撼力!
  
  
  离开千佛洞,我们直奔金塔寺。
  金塔寺,是马蹄寺石群中最早开凿的石窟,而且雕塑的作品也最为珍贵。它隐蔽于大部麻乡村南沟红沙岩壁上。我们走了大概20来公里的崎岖山路才到达。不过一路上古松蔽日,流溪淙淙,倒也十分养眼与悦耳。由于它养在深闺与不对外开放,倒也保存了原生态的风韵。
  金塔寺开凿在距地面约60米的红岩峭壁中,有一条211级的陡峭石梯可以登临,金塔寺东西窟,中间由栈道相连,栈道下便是山谷与流溪。窟内现存佛像227尊,壁画近百平方米。其中最精美的雕塑为东窟的大型飞天,她神态安祥而脸容俏丽,却是人身鸟型,作飞翔状,整个雕塑古朴而又飘逸,佛教称之为“极乐世界之鸟”,是天国飞来人间布道福音的天使。它在中国雕塑史和石窟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站在她的跟前,我不得不被高超的古代雕塑艺术所折服。
  它成形于1500年前北凉,出于匈奴人龟兹工匠之手,属于早年佛教雕像的代表作。有段时间它突然失踪,人们秘传它飞回天国,可后来查清是在马蹄寺一带传教的喇嘛带回了藏区,因为他们认为飞天是藏人的神。其实,藏传佛教是公元700年前后创立的,远远后于这飞天的雕塑时间。看来,佛国的神品人皆爱之,哪怕是虔诚的喇嘛,也忘了考证飞天的前世今生,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灰色的幽默!在相当小一点的西窟里,也有飞天的彩绘,其色彩丰富,神韵灵动。其年代要早于敦煌莫高窟的飞天。
  马蹄寺石窟群的中心在马蹄寺,它飞峙于祁连山余脉马蹄山。关于马蹄山有这么个神奇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匹天马巡行于天际,又饥又渴之时,看见脚下的这片大草原,清溪流淌,水草丰美,于是飞下来食饱饮足,躺在风景如画的山岗上小憩,一觉醒来方知酣睡了数天,情急之下,一嘶长鸣,飞回天庭,在它腾空那一瞬,后蹄在一块巨石上蹬出一个深深的蹄印。人们认为这里是一片连天马都神往的福地,这蹄印是神马留给人间的吉祥物。于是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并把这座山称作“马蹄山”,后来慕名而来的僧侣,在此建造了他们的圣殿——马蹄寺。出于几分敬畏,几分好奇,我们进入马蹄殿探个究竟,果真在一块石上嵌着一个深深的马蹄印,这蹄印比一般马蹄印要大要深,也许只有神马才有如此神力在巨石上留下如此印记。
  马蹄寺开凿在南北走向的峭崖间,中间只隔一道小山岗。南寺洞窟很小,深藏于森林与草原的怀抱之中,北寺石窟很大,散落在丹崖与峡谷之间。
  藏佛殿是此地的主窟,如今已成一座空殿,出于北凉和北魏时期的雕像都不知哪里去了,残留的只是佛龛上的一些壁画,还有那眼夏不溢冬不涸的水井,它不流却不腐,清澈如镜,也许留给后人观照历史吧。
  “三十三天”是马蹄寺中最壮观的洞窟,远远望去,那呈金字塔形的佛阁仿如一悬空寺,悬在丹崖之上。巨木作的门楣上,盤雕着色彩鲜艳的祥云;有点破旧的门框系满了朝圣者献上的哈达。阁洞飘出的袅袅烟火,仿佛在诉说这古寺昔日的辉煌和力陈今日依旧没有凋败。
  “三十三天”是个佛教的名词,是护法神帝释天及其各部下居住的地方,说须弥山顶中央是帝释天,在四个方向各有8天神,这样加起来,就是33天。长城兄如数家珍般告诉我们,此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以后不同时期不断开凿,直到明代才凿成最后一层,共有7层之高,这是佛教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形式,底3层各有5窟,4层有3窟,5层以上内里各有一窟,上下叠加为金字塔形,每窟正中均开一大龛,内有石胎泥塑佛像,结跏趺坐,四壁残留着元、明时期的壁画。
  “三十三天”虽悬在半山腰,但可沿着栈道登临。各层洞窟之间,则由隧道相通,这凿在崖壁上的隧道很窄,有些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过,这隧道很陡,陡得要攀爬才能潜行。来到顶层,踏进木头做的栈道,只感到脚下在摇晃,并吱吱作响,给人一种岌岌可危之感。真不知是工程开凿的艰难,还是有意考验每个朝拜者的虔诚。不过有一点倒是挺人性化的,就是每一层都开有大小不等的洞口,既通风又透气且透光,人们可以向外张望,白日可看到蓝天飘荡的云朵,夜晚可以看到天际流动的星河。与青竹黄卷厮守,有日月星辰作伴,在周而复始的暮鼓晨钟中,大抵也能消除几许寂寞与疲惫吧。僧,也是人啊!
  从“三十三”下来不远,我们来到格萨尔王殿,只见香烟缭绕,一阵浓浓的酥油味充盈于大殿。被供奉于正殿的格萨尔王,正襟危坐,威严中透出一股英气,两旁的文武大臣,一个个气宇轩昂。格萨尔王原属青海吐蕃部落首领,后迁徙甘洲。这里流传这么个动人故事:当年格萨尔王率兵保卫自己的疆土,美丽的王妃在格萨尔马前跪别,王妃每天都登上山崖,期盼着格萨尔王凯旋归来,等来的却是格萨尔王战死疆场的噩耗,她泪雨滂沱,化作一泓瀑布从山崖倾泻而下。从远山望去,山崖上果有一飞瀑,袅袅娜娜忽隐忽现于薄雾中,宛如一白衣飘飘的女子,守望着这片土地,看来,不管什么民族都尊崇英雄与歌颂坚贞的爱情。
  走出大殿,心中颇有一番感慨,马蹄寺石窟群最早因北凉的匈奴人起,又沿北族鲜卑人、晚唐回鹘人、西夏党项族人、元朝蒙古人兴,其中还有吐番人贡献,而佛教则像条纽带把它们各族人民怀系在一起,他们一代又一代共同关注这片土地的兴衰,守望着这个家园。
  登上高高的石阶,远远看见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一顶顶雪白的帐篷和一个个蒙古包,点缀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犹如万绿丛中一朵朵白色的莲花,显得那么宁静那么祥和。这里居住着蒙古族、藏族、回族和裕固族的牧民们,他们和谐相处,携手共建自己富裕的家园。每年秋后,这里都有赛马盛会,这几个骁勇的民族,都派出自己优秀的骑手,在这大草原上比试一番。
  “走,看赛马去!”长城兄大声地招呼着,这是他精心安排的一个余兴节目。一位裕固族姑娘微笑地迎了上来,她头戴桶形的小帽,帽沿下飘荡着七彩流苏,娇俏的脸胧上浮着两朵淡淡的高原红。她冲长城兄一笑:“彭总,安排好啦!”
  
  赛马场设在大草原上,那里临时搭了一个观赛台,各族人们早已围得水泄不通,好客的主人为我们献上了哈达和酥油茶。我们坐在看台上,只听得三声长号齐鸣,赛马仪式开始了,先是藏族、蒙族、回族和裕固族的姑娘穿着民族的盛装,骑上四匹骏马,扬着鞭绕场溜了一周,然后骑手接过本族姑娘手中的鞭儿,翻身上马,号角一响,四匹马儿像四股疾风在草原上飞驰,撒下一串串清脆的蹄点,卷起一阵阵山鸣谷应的欢呼声……
  
  历史像一条河,时间像一匹马。无论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能工巧匠,都是一位骑手,或涉足于潜流,或踯躅于岸边,撒下一串串的蹄点,这蹄点或被河水所冲刷,或被尘埃所淹没,最后剩下的只有沉淀下来的文化,一种渊远流长惠普众生的文化。
其他文献
西藏石窟犹如散落在高原之上的璀璨之星,连缀成一道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长廊,展现着西藏古代佛教石窟寺的辉煌艺术成就及丰富精神内涵。  这次,为做中国石窟造像艺术专题,我们肩负使命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前往日喀则地区的藏传佛教前弘期的拉孜石窟所在地——拉孜镇西端的木扎山腰,探寻印度佛教造像艺术在西藏留下的印迹。  汽车行驶在中尼公路上,疾驰而过,尘土飞扬,路两边宽阔的农田扑面而来,这肥沃的土地养育着雅鲁藏
期刊
迎接我们的吉木萨尔县领导早早就在公路边等着。我们下车后,握手,问候,很亲热的样子。我想继续赶路,他们说,到路边人家吃点东西罢。我不好拒绝,入乡随俗——也许,他们一大早出来,连早饭都来不及吃。  附近戈壁滩上只有两间小屋。吉木萨尔是蒙古语,但小店的主人不是蒙古人,而是哈萨克牧民。路边的小屋很洁净,外间是做饭的地方,里屋有一张大炕。我们都上了炕,盘腿坐下。一会儿,奶茶上来了,还有水煮羊肉。大家吃得很高
期刊
汽车行驶在宽阔的戈壁滩上,带着飞扬的尘土,向着远处一座馒头形的泥砂岩小山直奔而去。小山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成鸡爪式的板状土林,乃甲切木石窟就开凿在土林的立面上,与山脚下的乃村相隔不远。石窟山脚下有6个白色的“擦康”,远方是白皑皑的康钦甲布雪山,雪山半山腰有著名的曲登尼玛寺。据藏文经书记载,公元8世纪中叶,印度高僧莲花生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到西藏传播密教,返回印度时路经此地,在此修行并为牧人传授
期刊
扎叶巴石窟,位于拉萨市达孜县帮堆乡,因坐落于叶巴沟而得名,始建于西藏吐蕃时期。这里又是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 藏族有谣谚曰:“西藏灵地在拉萨,拉萨灵地在叶巴;到了拉萨不去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了做领子。”查叶巴以岩洞和寺院为一体,峭壁之上凿岩架屋,又叠屋成寺,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洞窟与圣地构成分散式寺院群。扎叶巴石窟最有特色的是修行洞,最为有名的是法王洞,据传松赞干布常在此闭关修行,山中有白色神羊,给
期刊
新疆虽然没有西藏与印度接壤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丝绸之路却把菩提最先带到新疆。  在梵音弥漫的岁月,新疆石窟的造像艺术风格是不断变化的。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凿的第一个石窟--克孜尔石窟,承袭了印度犍陀罗造像特有的艺术风格,其石窟造像头部较长,卷发垂肩,形体短壮,与3世纪的犍陀罗雕塑很相近;克孜尔壁画中的裸体形象,很明显也是受到印度和希腊文化的影响,但龟兹艺术家们只接受了裸体这一形式,在创作风格中加
期刊
古迹散步  从目前考古调查所获知的信息来看,西藏石窟的分布地域主要在藏南谷地和藏西高原一带。藏南地区的石窟有拉萨市药王山查拉路甫石窟、岗巴县乃甲切木石窟、拉孜木扎山石窟、曲松县洛村及拉日石窟等;藏西地区有东嘎·皮央石窟、丁穹拉康石窟、吉日地点石窟等20余座绘制有精美壁画的石窟。  药王山摩崖造像:药王山位于拉萨市内,乘坐市内的车到江苏路上,从这里的一条小巷子走进去就是药王山的后门,查拉路甫石窟就开
期刊
克孜尔的七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灼热的阳光从空中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整个世界似乎都在热浪中窒息。  夏日的克孜尔,木扎提河静静地流淌着,水很小,以至于让人很难相信它就是一条河,一条养育了曾经辉煌一时的龟兹古国的河。  在古龟兹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中,克孜尔石窟并不是惟一的,就在今天的渭干河两岸和周边,还分布着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玛扎伯哈石窟和托乎拉克埃肯石窟、台台尔石窟、
期刊
古迹散步  新疆石窟,现已发现的石窟群有17处,洞窟多达960多个。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目前发现石窟遗迹的有4个地区,分别为古疏勒区(今喀什)、古龟兹区(今库车、拜城)、古焉耆区(今焉耆)和古高昌区(今吐鲁番)。  龟兹石窟:乌鲁木齐到库车县可乘火车,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便可到达,再转乘汽车前往库车县的龟兹石窟,你便可以领略规模庞大的龟兹石窟群。  吉木萨尔天山北
期刊
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为中国石窟寺最为集中的省份。甘肃石窟开凿始于十六国时期,盛于北朝、隋唐,宋以后渐趋衰落,至明清历经十多个朝代的毁损与重建,绵延1600年,留存至今大小60余处。  因多半是在砾岩上凿造,开洞易而雕像难,故甘肃石窟多采用彩塑和壁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这种塑绘结合的石窟寺是甘肃石窟寺的一大特点。其造像艺术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影塑、悬塑。顺势雕造,是甘肃石窟造像的
期刊
10月8日,访榆林窟。榆林窟是莫高窟的姊妹窟。  昨日看了一整天的彩塑、壁画,双脚还不算太累,因不停仰俯,脖子真有些酸硬。今天一大早上车,因需绕路,中午才到榆林窟,颇感倦怠,但当榆林窟出现在眼前时,一身懒意不翼而飞。好一个景色!这是团友落车后的同声赞叹!榆林窟在莫高窟之东,安西县西南150里的峡谷中。石窟开凿于林河峡谷相距100米的东西两岸,此所以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乎?万佛峡是唐、五代、宋、西夏、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