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是铸造灵魂的根本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alen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简明扼要的阐明了学校德育的意义和地位,从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现状引出深层思考,发掘出“环境对教育的冲击、价值泛化、内容平面化、‘新’教材与‘旧’教师的矛盾突出、评价体系不健全、政策导向与研究弱化” 等“六大”现实问题,并从“目标、内容、形式、过程、评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实现学校德育的根本性改变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学校德育 现实问题 对策思考
  学校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结构,在此结构中,德育处于首要位置。学校德育是培养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道德、素质、意志等基本素质的最基础的教育。它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一代新人生命底色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学校教育中处于“灵魂”地位。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就是铸造灵魂的根本。在价值多元化、文化经济化和信息泛化的今天,学生们生长的环境变得相当复杂。这势必会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其思想和习惯的形成,进而也使当下学校教育备受冲击,学校德育问题凸显。因此,学校德育的内容、方式与策略都必须有所调整和改变。否则,将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和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本文拟就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思考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学校德育的现实问题
  第一,环境对教育的冲击。经济社会大环境如同一个千色混杂的大染缸,且变幻莫测。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享受,道德观念的转变,价值取向得变化、信息时代的发展等,各类社会问题都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表层的赌博、暴力、色情等社会恶习蔓延,深层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传统美德捉襟见肘,难以应付太多非主流思想。面对大环境的恶化、多元化,学校的围墙再也围不出教育的“诺亚方舟”。
  第二,价值泛化。某些教材和德育活动主流价值不突出,传统美德牵强附会,只能给人以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的“泛化”感觉,其结果是教师教学缺少诚心,种种说理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智育与德育分离;教学内容偏离德育的价值,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思品课和德育持不信任和抵触态度。
  第三,内容平面化。当前,学校德育依然很依赖教材。课程德育没有很好的融合生活德育,生活德育没有有效地运用课程德育,“生活”、“课程”两张皮的问题还是存在,德育内容不系统请欠丰富。其次,教材过于尊重对象的自主性与当前施教行为之间的矛盾,也制约了德育内涵的深层发掘。平面图画要树立学生心中立体的道德丰碑是很难的。
  第四,“新”教材与“旧”教师的矛盾突出。虽然教材是新的,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是“旧”的。或出于“安于现状,懒得改变”或出于“能力有限,新教法太难”,他们都习惯于传统的课堂“说教式德育”。一节《品德与生活》或者《品德与社会》往往不去体验生活,不去参与社会,只教品德而已。这种内容和形式严重脱节的德育途径单一、方法僵化,缺乏科学依据和实践体验,学生集体被动接受,整齐划一掩盖了许多个案问题,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体成长。
  第五,评价体系不健全,缺少科学性。评价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瓶颈。目前还没有一套评估学校德育的科学体系,学校对教师实施德育的评价,仍局限于品德课程的考试,把动态的品德评价变成了生硬的应试教育,一个人德育水平得不到真实的反映,也得不到全面、准确的评价,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的质量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第六,政策导向与研究弱化。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各种挑战,德育理论研究的支持、政策导向的帮助和趋势预测的启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很薄弱,还有许多禁区与误区,受教育者的内心和情感没有产生共鸣,其行为更没能得到感化与落实。
  二、对学校德育现实问题的对策思考
  第一,目标——塑造健全人格。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因此,围绕着全面育人,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确立塑造健全人格的目标,是今后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这就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实现、自我评价,做“有自信心、有意志力、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四有”新人。
  第二,内容——体验生活实际。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现代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学校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必然随之变化,会更加重视学生的技能、修养、实践能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修养,善于实践。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课程,积极开发资源,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与体验,使学生的道德在生活中养成。
  第三,形式——力求活泼多样。德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与社会生活相紧密的学习、体验、实践的过程,品德来自生活,道德来自社会,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融合不同学科培养学生的道德,活动形式要活泼多样,让学生乐于接受。一要体验,让学生真心感受到教育。人,只有亲身经历的才是最难忘的,只有亲身体验的才是最真实的,只有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我们才会思考那些看似简单平凡的小问题,由此启迪我们的思维.因此,我们要多开展体验式的活动,真正唤起学生思考的潜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认识由浅层向深层发展,从而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养成自主约束行为的习惯。二要创设多样的德育情景,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从内激发。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如走出去参观革命博物馆、请英雄人物进校园,见其人、闻其声,使他们懂得该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三要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结合社会现实,让学生提前体验将来生活中可能出現的角色,让学生的德育回归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培养他们宽容忍让,互相理解和情感融洽的品质。四要探讨,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有关容易产生道德混淆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多角度议论思考,细致分析,并从中受到教益。
  第四,过程——关注育人效果。专家认为: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德育过程的设计与关注成为最直接影响德育效果的关键所在。一是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使学生受到德育熏陶。如校训、名言警句、良好的人文环境、校规章程、“爱心超市”、“模拟法庭”等。二是与相关社会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净化周边环境,减少消极影响。学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三是德育过程不仅使个体的内在意识,内在心理境界得到净化,并要对整个团体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要让学生通过教育活动,使认识由浅层向深层发展,自主觉醒,主动进行自省,将内化的道德意识再外化为道德行为。五是德育的实施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因循刻板地说教和简单化地处理问题。六是德育过程是以心理为基础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流,互动与相互理解极为关键。七是重视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情感陶治、意志训练、习惯养成,并与相关的教学活动有机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德育过程链条。八是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群体相结合,整合德育资源,共建良好环境。
  第五,评价——追求科学、民主。当代青少年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多元选择。这就要求对德育评价不能只看思品课和政治活动的效果,而应更深入地触及每一个学生在思想上的进步与身心和社会责任感正常的发展。当前,对于学生德育的评价应立足于关爱、帮助、扶持与引导。学校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作为德育的主导者,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更加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不但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评价和学习评价,更注重个性化、具体化,使评价更恰如其分,更有针对性,从而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有生命力。
  第六,管理——改善常规方式,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对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在学校常规管理中改善德育工作,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极为关注的问题。首先,德育目标确立之后,管理者要主动“经营”、“筹划”。其次,重视对德育资源的分析与利用,对德育经营的投入,对德育效益的追求甚为关键,尽早强调对这几方的关注与实践,推动管理的实质性转变。再次,构建强有力的德育工作机构与队伍。要加大对教师的德育观念、目标、方法、德育影响、德育事业心、德育判断力和评价能力等德育素质的培养指导考核力度,实现根本的改变与创新,适应现实的变化与需求,为德育工作的改善提供必要的基础和组织保障与智力支撑。
  总之,当前的德育工作又增添了许多必须要正视与积极应对的问题与挑战,学校管理者应积极研究、实践与思考,努力探索适合现代社会生活和特点的规律,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菲.面向当代教师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化学知识与日常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运用化学原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知识,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究,以供广大同仁借鉴
期刊
【摘 要】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青春期与叛逆期,并且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自身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铸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是刻不容缓且需要大力提高时效性。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管理、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利用学科教学、开展德育活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五个方面,探究了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对策。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工作
期刊
【摘 要】在当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在实践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引导学生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探究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 应用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效的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学生有效的进行自主學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文章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应用策略 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问题导学法在初中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任务重大。当前的初中德育实践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和学校要联合学生家长,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学校要促进德育与智育二者的融合渗透,组织多样化德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德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对策,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广大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彻底转变,引导学生更为积极的高效学习。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人文思想积淀,培养文化素养,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进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历史 新理念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发展趋势下,教育界较为注重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来基于生态意识视角下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如何在基于生态意识的视角下,来有效的探析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生态意识视角 初中语文教学 教育教学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必须适应
期刊
【摘 要】古诗词学习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重难点之一。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然而,古诗词的创作方式和语言表达等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因此要通过诵读方式强化学生古诗词的积淀、体悟古诗词的格律意境。从语文课程教学角度来看,教师应当指引学生掌握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传
期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初中生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的课程学习呢?这是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说实在的,在小学,有的是学习的佼佼者,为什么现在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会变得如此凄惨?有的学生在小学也是中等的,为何一进中学,便产生厌学情绪?更引人思考的是,有同学进校时的成绩,在全年级的前茅,然而现在的考试成绩却一落千丈,并越来越感到步履艰难,但也有同学进校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每次考试,成绩在年级中跃进了十几名
期刊
【摘 要】分层教学法是将全体学生以综合性的指标分为不同的层级,从而能够针对性的展开课堂提问与课堂任务的分配,最终评价环节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层级,进行层次内部的分析,而不是单纯局限于学生的书面成绩上,目光狭隘的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学生在数学不同方向的优势,有目的性的填补学生的数学认知空缺,分层教学法的开展使得数学课堂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念经”,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无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