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825厂精密加工数控组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金牌班组,是企业精密机械加工生产龙头力量,主要承担以“长征系列”“神舟飞船”“天宫系列”以及“嫦娥探月”等高新工程为代表的国家航天和武器装备等重点型号配套零件的数控精密加工任务,肩负着重要的零件质量控制和保证职能。长期以来,该班组始终秉承航天精神,葆有报效祖国、服务国防的赤子之心,坚持“质量为先、制度为本、确保成功、勇攀高峰”的工作理念,以培育人才建设的“鸟巢”文化,凝心聚力、创新增效,将班组逐步打造成为一个技术精湛、质量过硬、善于攻坚的优秀团队。
“四高”班组怀揣工匠之心
班组现有成员32人,平均年龄为28岁,拥有大专以上学历30人;其中高级技师3人,技师6人,高级工13人。组内3人被聘为航天九院重点骨干人才,7人被评聘为航天九院骨干人才。
班组工作区域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拥有包括车铣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精密数控纵切、插铣中心、电火花、线切割等先进设备近60台,其中高性能进口设备多达40多台,总价值约2亿元,是一支集“高技术、高精度、高品质、高效益”为一体的“四高”生产型班组。近年来,共计加工生产干种规格、数百万只配套零件,连年实现了任务“100%按时完成、100%质量合格”的“双百”目标,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班组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浙江省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六好班组”“集团公司金牌班组”等多项荣誉称号。班组组长、高级技师管明炎个人荣获“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中国航天基金奖”“中国航天技术能手”“航天科技集团青年岗位能手”“航天九院杰出青年”等殊荣,并被列入首届航天九院百人工程培养对象,由其本人命名的“管明炎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入选“院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杭州市加工中心操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浙江省创新型技能工作室”。班组特聘技能培训专家、高级工程师林天极拥有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颁发的“浙江省数控职业技能高级专家”资质证书,并入选浙江省数控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
打造技能人才绿色发展通道
班组成员努力争做“學习型、技能型、创新型、专家型”员工,良好的团队竞争氛围和成熟有效的管理制度,助推班组力量逐步成长壮大。多年来,班组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以培育“鸟巢”文化为牵引,通过“筑巢、孵化、成长、试飞、飞翔”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打造技能人才绿色发展通道,提供成长、成才两步走的职业生涯平台,为企业航天“智”造迈上新台阶营造工匠辈出的好环境。
筑巢: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员工养成习惯。班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科学制订一系列班组制度,从加强作风建设,推进职业精神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发扬航天精神,打造“工匠精神”,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制度,促进员工养成精益管理的习惯,从被动参与变成主动作为,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规范人,以制度提高人”。班组坚持晨会制度,建立定期自查和组长检查的保障措施,确保将班组生产任务落到实处,将产品质量、6S管理、安全生产等检查内容与员工的月度绩效进行挂钩,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比奖励办法,极大地调动了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制度情感同建设,产量质量双突破”的预期目标。
孵化:以培训为基础,增强员工执行力。班组重视员工培训,每年制订课表,定时开展分阶段、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建立清晰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以目标激励的形式一步步渗入生产经营环节中,逐步形成了“学、用、创、传、聚”的特色班组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创争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班组。自创了互动式、互补式的培训形式,实现员工培训覆盖率100%。班组开展“讲学习、看实效、促发展、比贡献”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全方位学习体系。同时,为提高组员整体技能水平,班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组织参加集团、九院及当地职业技术学院的各种讲座与培训,确保班组全员年度参加培训时长在100学时以上。同时,举办班组业务交流学习和讨论会,开展头脑风暴,智慧碰撞,实现成果共享,业务提升。2016年,班组先后有20人出去参加国内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厂内技能培训6场,轮训人数达150人/次,举办读书技能月活动2次。2017年,组织内部质量专项培训18次、技能提升培训12次、总计参加培训人次400余人。
成长:以传帮带为纽带,促进年轻人快速成长。班组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知识型、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利用同时为院级、市级、省级的“管明炎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开辟了员工培训讲堂,全方位、多层面制定年度系统培训计划,由组内或厂内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担任授课老师。同时在技术骨干和新入厂员工开展技术结对子活动,签订导师带徒协议,21个对子中徒弟均已走上了关键岗位。通过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评价和激励四个机制为抓手,推进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建设,并总结出技术结对“五步工作法”:一是师傅、设备指定法;二是工作生活关心法;三是分配激励法;四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同步提高法;五是实际操作逐步提高法。如班长管明炎一人共带徒13名,所带徒弟现均已成为车间生产骨干,其中:高级技师2名,技师2名,高级工5名,中级工4名,全面提高了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这些人才接力计划,畅通组员成长通道等措施,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多年来,班组针对加工零件的薄、小、贵、精等加工特点,开展集智攻坚,创新领跑行业,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而且将降本增效管理有效落地,在极大保障数控加工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以“薄壁、深孔、长距加工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独门绝技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并引领行业。如由班组长管明炎发明并命名的“管明炎超深孔零件的一体化加工方法”,作为行业首创技术,针对工厂分离脱落产品中的关键件,打破几十年来由普车加工的技术壁垒,通过数控枪钻加工技术,将加工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9%左右,加工效率提高了9倍;班组发明的“动力刀座的功能拓展技术”不仅为企业一次性节省300万购置费,还提高了带筋槽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其中设计的“一种插刀装置”获得国际级实用新型专利;发明的“轴类薄璧零件的防变形加工技术”不仅在企业内广泛应用,还进一步推广到行业内,受到专家好评;发明的“数控硬车代替磨削技术”将零件加工费用减少50%;发明的“防松环一体化加工技术”,将原传统8道工序用时1小时缩短到现在只需合并1道工序用时6分钟即可完成,效率提高近10倍,同时确保了零件尺寸的一致性、精确度,合格率也由原来的95%提高到99%;承担的‘J599系列电连接器长寿命设计与试验方法研究”项目获2015年国防科技与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加工试验的“提高SK621插座壳体一次机加合格率”QC成果获航天九院QC成果二等奖。工作室成立三年来已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3项,正在受理3项,开展技能攻关42项,五小活动35项,QC活动5项,征集合理化建议120条,推出职工创新创效成果6项,成果转化率70%;经初步估算,创造经济价值已达3000多万元。 班组将工作中的各种创新成果总结提炼,编写整理成册,毫无保留地分享传承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成长。先后出版了2本论文集,收录论文30余篇,共计17篇论文分别在集团、院、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其中,论文《轴类薄璧零件的车削》荣获“首届中国航天数控技术论文交流”一等奖,并被《中国航天制造技术》刊物录用并发表,在行业内有了一定知名度。
班组对外开展不同层次的技术交流和学习研讨活动,班组成员先后远赴德国、俄罗斯、上海、北京、成都、井冈山等国家和城市,参加航天技师职业技能特训班、数控加工绝技绝招培训班、车工绝技绝招培训班、院骨干人才培训班以及青年骨干培训班等教育培训。班组还多次受邀介绍创建经验,树立了自身品牌。
此外班組定期组织开展“特长讲坛”活动,根据班组成员专业特长,将好经验、好方法传递及推广,先后推出了“车铣中心的编程技巧数控车刀杆、刀片使用方法”“数控铣编程技巧及参数选择”“车床偏心孔快速车削技巧”等一批享有行业领先技术的品牌教程,提高了一线员工操作技能,在一线员工中形成了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帮助班组整体技能等级提升35%以上。
试飞:以竞赛为舞台,促进优秀者脱颖而出。班组参加或组织各类劳动竞赛15次,技能比武8次,有效激发了员工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岗位成才的积极性,鼓励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其中管明炎先后在浙江省高新区(滨江区)数控技能大赛中夺得数车第一名;浙江省职工数控车技能大赛中夺得实操第二名、总成绩第六名;杨洪光在全国首届电切割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企业职工组(电火花线切割)个人优秀奖,工厂也荣获团体优秀奖。班组等级工提升数连年保持在10%以上,通过技能竞赛为企业发现和储备优秀技能人才,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飞翔:以任用为机会,促进人才施展才华。班组重德尚才、量才录用,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为企业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管理人才,该班组第一任班组长任文龙如今已成长为检验处处长;当年的操作工管明炎、胡健宝、刘瑜也都历练逐渐成熟,成为了高级技师,并走上班组长的管理岗位。他们以感恩的心,以百倍的努力,以更加出色的业绩回报企业的培养,且这些年班组高技能人才离职率均为零。
在“鸟巢”文化的驱动下,825厂精密加工数控班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诠释着一支具有强烈凝聚力、强大战斗力的过硬团队的航天责任和使命。
“四高”班组怀揣工匠之心
班组现有成员32人,平均年龄为28岁,拥有大专以上学历30人;其中高级技师3人,技师6人,高级工13人。组内3人被聘为航天九院重点骨干人才,7人被评聘为航天九院骨干人才。
班组工作区域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拥有包括车铣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精密数控纵切、插铣中心、电火花、线切割等先进设备近60台,其中高性能进口设备多达40多台,总价值约2亿元,是一支集“高技术、高精度、高品质、高效益”为一体的“四高”生产型班组。近年来,共计加工生产干种规格、数百万只配套零件,连年实现了任务“100%按时完成、100%质量合格”的“双百”目标,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班组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浙江省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六好班组”“集团公司金牌班组”等多项荣誉称号。班组组长、高级技师管明炎个人荣获“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中国航天基金奖”“中国航天技术能手”“航天科技集团青年岗位能手”“航天九院杰出青年”等殊荣,并被列入首届航天九院百人工程培养对象,由其本人命名的“管明炎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入选“院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杭州市加工中心操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浙江省创新型技能工作室”。班组特聘技能培训专家、高级工程师林天极拥有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颁发的“浙江省数控职业技能高级专家”资质证书,并入选浙江省数控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
打造技能人才绿色发展通道
班组成员努力争做“學习型、技能型、创新型、专家型”员工,良好的团队竞争氛围和成熟有效的管理制度,助推班组力量逐步成长壮大。多年来,班组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以培育“鸟巢”文化为牵引,通过“筑巢、孵化、成长、试飞、飞翔”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打造技能人才绿色发展通道,提供成长、成才两步走的职业生涯平台,为企业航天“智”造迈上新台阶营造工匠辈出的好环境。
筑巢: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员工养成习惯。班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科学制订一系列班组制度,从加强作风建设,推进职业精神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发扬航天精神,打造“工匠精神”,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制度,促进员工养成精益管理的习惯,从被动参与变成主动作为,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规范人,以制度提高人”。班组坚持晨会制度,建立定期自查和组长检查的保障措施,确保将班组生产任务落到实处,将产品质量、6S管理、安全生产等检查内容与员工的月度绩效进行挂钩,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比奖励办法,极大地调动了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制度情感同建设,产量质量双突破”的预期目标。
孵化:以培训为基础,增强员工执行力。班组重视员工培训,每年制订课表,定时开展分阶段、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建立清晰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以目标激励的形式一步步渗入生产经营环节中,逐步形成了“学、用、创、传、聚”的特色班组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创争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班组。自创了互动式、互补式的培训形式,实现员工培训覆盖率100%。班组开展“讲学习、看实效、促发展、比贡献”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全方位学习体系。同时,为提高组员整体技能水平,班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组织参加集团、九院及当地职业技术学院的各种讲座与培训,确保班组全员年度参加培训时长在100学时以上。同时,举办班组业务交流学习和讨论会,开展头脑风暴,智慧碰撞,实现成果共享,业务提升。2016年,班组先后有20人出去参加国内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厂内技能培训6场,轮训人数达150人/次,举办读书技能月活动2次。2017年,组织内部质量专项培训18次、技能提升培训12次、总计参加培训人次400余人。
成长:以传帮带为纽带,促进年轻人快速成长。班组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知识型、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利用同时为院级、市级、省级的“管明炎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开辟了员工培训讲堂,全方位、多层面制定年度系统培训计划,由组内或厂内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担任授课老师。同时在技术骨干和新入厂员工开展技术结对子活动,签订导师带徒协议,21个对子中徒弟均已走上了关键岗位。通过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评价和激励四个机制为抓手,推进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建设,并总结出技术结对“五步工作法”:一是师傅、设备指定法;二是工作生活关心法;三是分配激励法;四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同步提高法;五是实际操作逐步提高法。如班长管明炎一人共带徒13名,所带徒弟现均已成为车间生产骨干,其中:高级技师2名,技师2名,高级工5名,中级工4名,全面提高了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这些人才接力计划,畅通组员成长通道等措施,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多年来,班组针对加工零件的薄、小、贵、精等加工特点,开展集智攻坚,创新领跑行业,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而且将降本增效管理有效落地,在极大保障数控加工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以“薄壁、深孔、长距加工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独门绝技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并引领行业。如由班组长管明炎发明并命名的“管明炎超深孔零件的一体化加工方法”,作为行业首创技术,针对工厂分离脱落产品中的关键件,打破几十年来由普车加工的技术壁垒,通过数控枪钻加工技术,将加工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9%左右,加工效率提高了9倍;班组发明的“动力刀座的功能拓展技术”不仅为企业一次性节省300万购置费,还提高了带筋槽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其中设计的“一种插刀装置”获得国际级实用新型专利;发明的“轴类薄璧零件的防变形加工技术”不仅在企业内广泛应用,还进一步推广到行业内,受到专家好评;发明的“数控硬车代替磨削技术”将零件加工费用减少50%;发明的“防松环一体化加工技术”,将原传统8道工序用时1小时缩短到现在只需合并1道工序用时6分钟即可完成,效率提高近10倍,同时确保了零件尺寸的一致性、精确度,合格率也由原来的95%提高到99%;承担的‘J599系列电连接器长寿命设计与试验方法研究”项目获2015年国防科技与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加工试验的“提高SK621插座壳体一次机加合格率”QC成果获航天九院QC成果二等奖。工作室成立三年来已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3项,正在受理3项,开展技能攻关42项,五小活动35项,QC活动5项,征集合理化建议120条,推出职工创新创效成果6项,成果转化率70%;经初步估算,创造经济价值已达3000多万元。 班组将工作中的各种创新成果总结提炼,编写整理成册,毫无保留地分享传承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成长。先后出版了2本论文集,收录论文30余篇,共计17篇论文分别在集团、院、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其中,论文《轴类薄璧零件的车削》荣获“首届中国航天数控技术论文交流”一等奖,并被《中国航天制造技术》刊物录用并发表,在行业内有了一定知名度。
班组对外开展不同层次的技术交流和学习研讨活动,班组成员先后远赴德国、俄罗斯、上海、北京、成都、井冈山等国家和城市,参加航天技师职业技能特训班、数控加工绝技绝招培训班、车工绝技绝招培训班、院骨干人才培训班以及青年骨干培训班等教育培训。班组还多次受邀介绍创建经验,树立了自身品牌。
此外班組定期组织开展“特长讲坛”活动,根据班组成员专业特长,将好经验、好方法传递及推广,先后推出了“车铣中心的编程技巧数控车刀杆、刀片使用方法”“数控铣编程技巧及参数选择”“车床偏心孔快速车削技巧”等一批享有行业领先技术的品牌教程,提高了一线员工操作技能,在一线员工中形成了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帮助班组整体技能等级提升35%以上。
试飞:以竞赛为舞台,促进优秀者脱颖而出。班组参加或组织各类劳动竞赛15次,技能比武8次,有效激发了员工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岗位成才的积极性,鼓励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其中管明炎先后在浙江省高新区(滨江区)数控技能大赛中夺得数车第一名;浙江省职工数控车技能大赛中夺得实操第二名、总成绩第六名;杨洪光在全国首届电切割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企业职工组(电火花线切割)个人优秀奖,工厂也荣获团体优秀奖。班组等级工提升数连年保持在10%以上,通过技能竞赛为企业发现和储备优秀技能人才,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飞翔:以任用为机会,促进人才施展才华。班组重德尚才、量才录用,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为企业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管理人才,该班组第一任班组长任文龙如今已成长为检验处处长;当年的操作工管明炎、胡健宝、刘瑜也都历练逐渐成熟,成为了高级技师,并走上班组长的管理岗位。他们以感恩的心,以百倍的努力,以更加出色的业绩回报企业的培养,且这些年班组高技能人才离职率均为零。
在“鸟巢”文化的驱动下,825厂精密加工数控班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诠释着一支具有强烈凝聚力、强大战斗力的过硬团队的航天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