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就业素质调查与分析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84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我国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加快,社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有提高,本文在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专题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职业能力;调查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外贸易额在逐年增长,且速度惊人,2006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3位,因此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需求巨大。为此我国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但如何针对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合格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如何提高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
  就业能力, 也是高校普遍面临和正在探索的问题。
  
  二、当前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素质存在的不足
  
  (一)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素质不足
  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站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前列,必须能够充满勇气和信心去学习新观念、寻找新方法、创建新理论, 以独创的思维谋略和经营理念取得竞争优势。但在目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够、综合能力素质不高的现象。在我国过去长达半个世纪的外贸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往往只强调考试成绩或开设某几门专业课程,而忽视了人的个性、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需要大量的跨国运作型创新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一流的分析洞察能力、沟通决策能力、开拓创新等能力。
  (二)世贸规则、对外贸易惯例和法规知识欠缺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贸易量逐年上升。因此,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通晓世贸规则、对外贸易惯例和法规等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却远非如此。从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层面来看,所开设的对外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惯例等方面的课程还不够,针对性还不够强,不能真正地满足对外贸易操作实践中需要的既熟悉国内市场规则,又精通国际惯例的外贸人才的需要。目前,国内许多外贸企业和产品屡遭反倾销而增税、对国外客户资信调查不够造成损失、合同条款有纰漏而出现争议等问题屡屡出现,相关法律知识的匮乏和意识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断加深、外贸摩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更是需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
  (三)综合业务能力不强
  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对产品、业务流程、信息处理、组织管理、财务核算、外语、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这是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内容。但长期以来,受我国教育体制、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限制,对上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片面的,或在某个学科内进行的,培养的是“单一”的“应用性人才”,而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够重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和能力结构较为全面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竞争日趋频繁、激烈,因此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经济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创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能,而正确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决定着个人的才能,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个人才能的发挥。在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国际贸易中重要的资源性要素如国际市场信息、国际营销经验等等都体现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及其他的外贸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身上。这就决定了外贸企业能否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取得理想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批知识水平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的企业员工。
  (二)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操作能力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营销能力、制单能力、组织国际货物运输及代理能力、报关能力、报检能力和职业英语能力。
  根据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结合对各企业所需要的国际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调查的结果,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对有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整理后,得到本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包括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可以用下面的人才能力体系图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三)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目前我国报关市场逐渐规范,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报关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2008年开始报关员考试的报名条件就从原来的高中和中专学历提高到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且每年过关率严格限制在7%以内,海关总署还制定了报关员执业前的实习制度,以提高报关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报关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我国将要逐步建立以报关员、助理报关师、报关师和高级报关师为主体的报关行业技术职称,以提升报关行业和报关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稳定报关员队伍。可以说报关员的职业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但是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这就要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稳扎稳打,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四)具有较强的职业英语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报关以及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量激增,报关员人才已经成为热门的紧缺人才。但是据调查,我国报关员职业素质偏低,存在着英文水平不高,不能正确地翻译并填写报关单,不能准确回答海关关员的询问等情况,降低了通关效率,增加了通关成本。因此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培养自己出色的职业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同样非常重要。在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上,主要包括外语基本技能、报关与货代英语应用能力、涉外文秘与翻译基础能力这三个方面。
  (五)具有团队意识和精神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联动性作用日趋明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必将与国际经济体系结合得更加密切。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交流、协作、就成为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现代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具备统观全局的战略目光,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依靠集体的能力,把握有利的发展时机,完成各项任务。
  
  四、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
  
  人才是我们建设和实现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基础,而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高等院校站在了时代浪潮冲击的最前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结合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特征,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调研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研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机会;在开拓新市场和在具体业务活动中无论是对产品、目标市场、贸易时间及贸易方式还是手段方面,要善于决策、敢于决策;二是在工作中能够及时较好地协调企业、部门及周围群体组织关系。
  (二) 加强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
  主要是对与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宏观或微观方面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计算机作为主要信息处理手段的运用能力。
  (三) 加强涉外交流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具备了外语听、说、读、写、译等知识和运用能力外,还应具备涉外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能力。
  (四) 加强财务分析和核算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具备成本效益分析、财务报表审核、国际汇兑及外汇风险规避等方面的能力。
  (五)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
  要熟悉进出口贸易的具体操作流程,并能在具体的业务中进行创新。
  高职院校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制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案,不断适应国家、地方的经济建设和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多层次性,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这是每个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周忠.知识经济引发竞争新思维[J].三联生活周刊,1999(2):11.
  [2]鲁品越.知识经济与工人阶级的转型[J].新华文摘,1999(1):47-50.
  [3]林峰. 外贸业务创新与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12) .
  [4]杨林,褚绍绵. 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 , 2003(02) .
  [5]韩经建. 外贸人才的培养如何应对加入WTO的挑战[J].中国成人教育 , 2002(07) .
其他文献
摘 要: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美国的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企业管理理论。双因素理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石。在实现企业跨越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好激励因素的作用。激励因素在企业组织设计中主要有扁平化,合作和以人为本三种实施途径。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企业;跨越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化进程,外资企业的涌入、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二次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使我们更深入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中发现数学的美。  关键词:函数;应用
期刊
摘 要:通过查阅相关大学生暴力行为研究方面资料,结合湖北体育院校专家学者的访谈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设计调查问卷,对目前湖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校园暴力的现状、学生对大学生暴力行为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这探讨相应预防与对策提供理论依据,为认识当前大学生暴力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暴力行为原因;调查与分析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对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创新    目前,教学方法采用的基本上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方式,尽管有的已经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也只是“黑板变白板”,并没有很好地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
期刊
摘 要:目前,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数量正在不断的增加。本文结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对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随书光盘;光盘管理;光盘开发利用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随书光盘越来越多。随书光盘是对图书内容的说明、使用的帮助,读者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光盘的使用,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光盘与图书是一个整体,只有同时流通、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
期刊
摘 要:摘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的要素。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一部小说正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小说的主题也是依据这三个要素的结合体来展开的。  关键词: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小说是对社会生活的虚拟,对世态拟真的一类文学作品。虚拟,指虚构而言;拟真,指仿真而言。小说不同于写真人真事的记叙文,因为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是从生活中提炼,并且经过艺术虚构而成。就仿真而言,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怀孕期间准妈妈进行瑜伽练习的方法、功能作用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进一步探索瑜伽运动对孕期准妈妈的身体和心理的积极影响,以期为提高准妈妈身心健康和顺利分娩提供科学健身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妊娠时期;瑜伽运动;体位法;功效    孕育生命是女人一生中经历的最珍贵也是最重要时期。妊娠期间,女性的身体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心理上也要承受巨大的改变。如何做到更好的自我调节,消除恐惧、压力和焦虑,使
期刊
摘 要:整合营销课程在国内尚缺乏清晰的内容认知。本文结合国外理论研究和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教研思考,初步形成了整合营销课程的理论体系架构。文章首先介绍整合营销理论出现的必然性、整合营销的概念、目标与聚焦点以及整合营销与整合营销传播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整合营销课程的理论体系架构。  关键词:整合营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1 引言    整合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几乎同期诞生于上
期刊
摘 要:地掷球运动,在我国已经有20来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全国已经得到迅速的普及,但对于高校这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群体却存在着很大的空缺。文章对高校地掷球运动的发展现状、意义和发展前景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指出高校地掷球运动在推动地掷球运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展中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发展意义,在高校普及地掷球运动是促进此项运动实现全民健身项目,提升地掷球运动知名度的最佳途径,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体
期刊
摘 要:服务育人是高校后勤工作的主要工作,我们要紧紧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时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职工素质,弄清育人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加强领导力度,使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后勤;服务育人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