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f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本文强调了创新精神、创新理想、创新氛围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提出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塑造等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工作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思考
  
  韩愈在《师说》中将老师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由此可见,传统教育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学生只要学习和掌握前人已有方法、原则和经验,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是合格人材,甚至是优秀人材。在经济全球化、知识急剧膨胀、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高等教育的着力点也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科技创新潜力。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培养创新型人才,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
  
  一、影响创新能力的内在要素
  
  创新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智商很优秀的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的欲望;创新意识强烈的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思维敏捷的学生,如果没有勇气和信心;有热情和毅力的学生,如果没有足以创新的知识和思维能力,都将缺乏创造力。创新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有积极探索精神和善于把握机遇的敏锐性,创新能力不仅仅取决于智力, 而且是人格精神和综合素质的结晶。
  1.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状态,是潜在能力的迸发,是坚强的、迎难而上的、百折不挠的意志勇气和特质。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识、坚忍不拔、不断进取的品格。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不迷信书本、权威,坚持独立思考,追求新颖、独特、好奇、“异想天开”,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敢于亮剑”精神是战胜对手的第一要素,敏锐、执着、拼搏、团队协作的创新精神是科技创新的首要因素。具备创新精神的人,就会不断产生新的见解、主张,就能出新招创新路,攻克难关攀登高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欲望,力求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创新精神。
  2.创新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按照内容来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等。创新理想是指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所要达到的程度的追求和向往。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诸葛亮也曾经说过“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远大的创新理想,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宏伟的创新目标,充分激发创造潜能。创新理想是大学生刻苦学习、勤奋实践,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思想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学生为了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能“头悬梁、锥剌股”埋头苦学,进了名牌大学以后,由于缺乏远大理想不能自律而荒废学业。一个人有立大志、做大事的雄心壮志,才能具有坚忍不拔,排除万难,永无止境的学习毅力和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理想是压力、是动力、是引力,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开拓创新的源泉。
  3.创新思维
  创新是超越,是突破。创新思维是精细的观察、准确的记忆、深刻的联想和创造性探索,不受常规思路的约束,放飞梦想,思考自己所不熟悉的问题,在没有现成的思路可以完全套用的情况下,对已掌握的旧知识进行合理、灵活、巧妙地重组,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从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它是创新能力的智能系统,集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逻辑性,独创性等思维方式和个性特质于一体。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好奇心、想象力、冒险性、挑战性、独立性、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决定作用远大于其掌握的知识技能所起的作用。
  4.创新知识
  要让创新思维表现出来,使创造力转变为创新成果,关键要有丰富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越多,越丰富,看问题就越深刻,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越科学,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丰富的知识与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成正比。创新从来就不是空洞的,总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世上不存在无知识的创新,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而存在的单纯的能力,要解决一个困难或一个问题,总是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广而渊博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助推器。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创新能力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创新目标的一种综合能力,其主要构成有独立获取知识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 才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教育创新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爱迪生先生的名言不仅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而且阐述了创新型人才特质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决不是受的教育越多,创新性就越强,人的创新性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指导。如果教育不当,受教育越多的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反而会越低。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加强能力、提高素质方面转化,为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机会。教育创新就是要摒弃死板教程、满堂灌、一言堂、唯一答案等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反馈性等求异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创新人材。
  2.塑造创新品格
  创新品格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迷信书本、传统、权威,富有怀疑精神、求实精神,充满自信、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懈追求, 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的个性品质。着力培养大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批评争论的习惯,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和越轨,锤炼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
  3.营造创新环境
  (1)重视示范作用。教师本人的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营造和谐氛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应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摆脱成规戒律的束縛,敢于对原有知识质疑,倡导勤思善问、学术争辩和充分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出错和保留意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挥;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放下包袱,活跃思维,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敢想、敢说、敢做、勇于探索的创新胆识,开放宽松的学术氛围对学生的创造力产生极大的激发作用。(3)共享创新技术平台。
  4.掌握信息检索工具
  知识储备是创新的必要前提,物质基础是创新的必备条件,信息检索与利用则是创新的必用工具,就像战士的武器一样,在创新的全过程一刻也不能脱离。现在的大学生计算机能运用自如,但不等于精通信息检索,更不能说明利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了解自己所关注课题的前沿动向,从而增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应了解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学会应用检索方法,采用一定的检索技术,灵活地利用检索工具,有针对性地查询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快、准、全、廉价、方便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凭借经过筛选和评价过的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梅.“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4).
  [2]黎志华.创新人才素质特征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
  
  本文系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2009年党建与思政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嵇元(1963—),男,江苏灌南人,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后勤服务公司总经理。
其他文献
期刊
2015年的世界读书日是星期三。星期四上午502班有我两节课。走进教室,我干净地抛出问题:“知道昨天什么日子吗?”接到的不是答案,是问题:“老师,你昨天读书了吗?”发问者是乐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改革,需要对就业指导的教学目的重新定位。在把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规划职业道路、获取职业信息、准备求职材料、积极准备面试这四个相互关联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在再将实践教学贯彻到这四个环节当中,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教学    一、重新理解就业指导的教学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帮助大
期刊
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这个趋势也快速的推动了我国的很多企业和公司在社会中各方面的发展要素,在这一推动下,我国的智能化、信息化都有着显著的提升,起到了一个强大
3000亿元定向降准扶持小微企业   继4月份对县域农商行“定向降准”之后,新一轮的“微刺激”把“定向降准”的范围扩充到了“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从
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打下基础,建筑设计是在城市的整体空间上实施.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为此,本文就城市规划与建筑
期刊
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会计人才培养中教师队伍、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技能型会
因为一座东原1891,沉寂许久的南滨路上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又开始处于繁华当中,熙来攘往的人们都从不同的方向奔赴至此,只为赶赴与友人的一场约会,又或者,只为某一家店铺的美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