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言行一致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活动正是构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但我们可以在其课堂上、在生活中看到学生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用活教材,在感悟中体验生活
  生活是发现的源泉,是体验的平台,是实践的基石,是感悟的沃土。品德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材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美好的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者生活场景。教师就是要想办法将这些生活图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最终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在体验中认知明理。
  品德课程虽然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只有选取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才能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作为品德教师的我们,不能囿于课本,应该立足教材,广泛利用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用活教材。这样课堂才会给学生一种强有力的震撼,让学生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体验中认知明理。
  在教学《从古到今话交通》(人教版第七册)这一课时,教师于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爷爷和爸爸小时候的交通状态。在此基础上为能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交通的发展,挖掘学生现实生活中事例,教师选择了一篇日记——《这条路啊……》。或许对那条崎岖的山路,学生已没有记忆,因为在他们出生时这条山路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天空中飘着细雨,那条不知走了多少遍的崎岖山路,由于昨天的一场大雨,现在已变得泥泞不堪。爸爸拿着手电跟在我后面,而我却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现实生活和老日记之间强反差使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身边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
  二、引导活动,在体验中认知明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探索的情境,而不是灌输现成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放在第一位,从儿童生活入手,关注“童心”“童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感悟,引发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脉搏,体验成长的快乐,实现道德的生成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规则在哪里》(人教版第五册)时,为了达到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发现“规则”、了解“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教学目的,我在课堂上安排了三个活动环节:寻找家庭生活规则、寻找学校生活规则、寻找社会生活规则。学生在自主发现、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师生互动中体验到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树立“生活处处有规则”的规则意识。
  三、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内化认识
  在课堂上,“导行”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行为要求和掌握行为的基本方式。要将信念转化为行为,达到知行统一,还必须加强课后的训练和锻炼,特别应通过教师、学生的监督与评价加以配合。
  如:教《我换牙了》(人教版第一册),我以活动为主线,设计“牙医伯伯对我说”的活动让学生们明白一个人一生会长出两副牙齿,一副叫乳牙,一副叫恒牙。乳牙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换掉,再长出来的牙齿叫恒牙。恒牙如果没有保护好,掉了就不会长出新牙来了;接着通过同学们分享换牙期间所带来成长的喜悦与烦恼,体验健康洁白的牙齿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美感,了解换牙时的注意事项;再通过“吃米饼,观察自己的漱口水”“神秘水泡鸡蛋”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懂得牙齿健康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探究为什么要每天刷牙,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接下来就要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付诸行动,在实践中达到“内化”的成效。所以,我安排了“听音乐,动起来”这一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讨论今后在生活中自己要怎样保护牙齿。
  四、走向社会,在生活中升华情感
  课堂即生活,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课堂就是生活组成的一部分。只有将课堂融入孩子的真实生活中,并指导孩子的现实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魅力无穷的。品德课程要真正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需不断与时俱进,要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重视教学的生活化延伸,设计具有个性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所学的道德认知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感受、体验和运用,内化为道德意志,形成美德。
  例如《品德与生活》《金色的秋天》(人教版第三册)的教学。
  课前,让家长带领孩子来到田野,来到山林,观赏那满树的秋叶,并拾起那一片片落叶,制作书签;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栽种野菊花,并记录菊花的生长过程。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说一说秋天的趣→唱一唱秋天的歌→尝一尝秋天的果→画一画秋天的美”这个活动程序,进一步激发孩子对秋天的热爱。
  课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观察日记,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激发学生对秋天热爱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在这一堂品德课中教师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教学围绕生活而展开。同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看秋景、做书签、种野菊等洋溢着秋天气息的活动,引领学生体验秋天的真正美丽。而教师不只满足于此,又将目光对准了广阔的生活,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写观察日记。这样,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课本到生活、从明道理到见行动,我们的孩子在情感、态度、能力、行为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西关小学 责任编辑:林彦 程思)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8至91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与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面积。  2. 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和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形成空间观念。  3. 在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推导梯形
期刊
近些年,有关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甚至有人大代表已开始呼吁“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在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中,挫折是教师们常常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一位有着十多年教龄的骨干教师曾这样说:“多年来,我一直对自己的教学信心满满,总以为不管怎么改革,凭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谁也不能动摇我的‘ 骨干’地位。然而,在听了专家的评课后,我发现自己的观念落伍了,以往曾引以为豪的教学方法不行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4课《蜜蜂》。  【教学目标】  1. 品味语言,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表达科学、严谨又不乏生动的特色,懂得表达时要力求用词准确。  2. 感悟法布尔认真观察及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感受法布尔写作语言的魅力,懂得表达时要力求用词准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触发语用之敏感  1. 选词填空。  试验?摇?摇?摇证实?摇?摇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1课《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练习写批注笔记。  3.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多元理解感悟童话揭示的道理。激发阅读新美南吉的其他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利用文本,指导学生练习写批注笔记,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课时安排
期刊
《角的度量》一课,传统教学一般是先简单介绍一下量角的单位“度”,组织认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对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教,突出学生的模仿。强震球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对本课进行了创新设计。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量角工具的再
期刊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常规原生态的“分数乘分数”(北师大版五下),现撷取其中的精彩片段。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何意呢?我想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明白的。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条):谁为整体?  生:一张纸是一个整体。  师:那一张纸条的3倍是多少呢?可以怎样列式?  生:1×3。  师:一张纸条
期刊
一、学情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分析: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是“理解”。本节课的基本技能是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是“掌握”,可以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教学目标表述为——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想与活动经验分析:本课探究活动中蕴含——转化
期刊
◎执教:林 华 指导:高云润 潘育艺 陈 琳 点评:钱本殷  【教学内容】  提土旁的书写及左窄右宽的书写规律。  【教学过程】  上课前,伴随着轻柔的钢琴曲《雨的印记》,视频播放现代硬笔书法作品,一幅幅规范、工整、优美的硬笔书法作品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接着,播放图文并茂的课件《两只小山羊过桥》。(主要内容:两只山羊要过桥,谁也不肯让开道,两只山羊角对角,顶得小桥摇三摇,扑通一声可不好,两只山羊洗
期刊
当下,成为研究型教师已是教师专业发展之必然,很多教师知道反思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专业成长的意义,也在总结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等,但反思后在认知上并没有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敞亮或者“拾级而上”的那种惬意与快感。总觉得反思的触角要么在摸索中茫然,不能扣住冥冥中期望打开的命门;要么觉得反思后的新认识对提升自己思维品质与教学行为总不那么给力;要么觉得反思的根系总不能扎进让它茁壮的沃土等。所以,
期刊
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吴忠豪提出语文课堂应“合理配置课堂内‘理解’训练和‘表达’训练的比例,增加口头和书面表达活动时间”。在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善用文本资源,找准“练点”,读写互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科学之路。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挖掘文本空白,写中促读  《检阅》这篇课文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