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巅峰对决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xtr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和南美洲是世界足球势力的两大版图,但无论是理念、风格打法还是联赛运行机制,两者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何让他们有更多比赛交流的机会?洲际杯的诞生,为两者搭建了一座闪亮的桥梁。1960年,洲际杯应运而生,欧洲冠军杯冠军和南美解放者杯冠军从此有了竞争“王中王”的机会。1980年丰田杯粉墨登场后,比赛开始变得更具吸引力,商业化的成功也使得该项赛事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个个华美的燃情瞬间,一张张神采飞扬的巨星面孔,使丰田杯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受制于商业浪潮的冲刷和各队重视程度的降低,丰田杯风光不在,并于2004年寿终正寝。一年后,世俱杯成为了它的替代品。虽然几经易名,波折不断,但这顶历史悠久的王冠,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强者对话
  
  “世界俱乐部冠军”看似是世俱杯诞生之后才出现的,但你也许想不到,其实这个概念早在1887年就已存在了。作为当年苏格兰足总杯的冠军,希伯尼安队在战胜英格兰足总杯冠军普雷斯顿队之后,洋洋得意地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强的俱乐部。当然,这种大言不惭的说法并没有在英国以外的地区得到承认,却由此引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某项赛事来决出俱乐部领域的世界冠军呢?
  但这一想法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都只停留在设想阶段,直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欧洲冠军杯进入到筹办阶段,时任欧洲足联秘书长的昂利·德劳内提出,希望欧洲和南美洲这两个代表国际足坛最高水平的大洲派出最强的球队来进行对抗,从而决出一支站上世界之巅的球队。
  


  昂利·德劳内在1955年不幸去世,但他的计划得到了欧洲足联继任秘书长、他的儿子皮耶雷·德劳内的大力推动。在欧洲冠军杯成功举办之后,欧洲足联建议南美洲也举办一项类似的俱乐部赛事。在多方的影响下,首届南美解放者杯终于在1960年举办,为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欧洲足联和南美洲足联最初设想,这项在两大洲俱乐部冠军之间进行的比赛应该被命名为“世界俱乐部杯”,但这一名称遭到了国际足联的否决,理由是该项赛事没有其他大洲的俱乐部参与。不过这并没有浇灭各方对于创办新赛事的热情,既然不能使用“世界”,那就命名为“欧洲南美杯(European/South American Cup)”,简称为“洲际杯(Intercontinental Cup)”。
  1960年,洲际杯正式问世,当时代表欧洲参赛的是已经在欧洲冠军杯中实现“五连冠”的皇家马德里,他们的对手则是首届南美解放者杯的冠军佩尼亚罗尔。7月13日举行的首回合比赛中,两支球队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的中心体育场互交白卷。两个月之后,双方移师马德里进行次回合的比赛,结果开场仅八分钟,皇马就依靠普斯卡斯和迪斯蒂法诺的双星闪耀3∶0领先,最终以5∶1的大比分横扫对手,赢得了首届洲际杯的冠军。
  
  巨星舞台
  
  普斯卡斯、迪斯蒂法诺以及亨托等皇马球员在首届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为早期的洲际杯定下了基调:这是一个为巨星提供表演空间的舞台。在接下来的几届比赛中,接连出现了一批当时最优秀的球员。1961年,错过了前两回合比赛的“黑豹”尤西比奥带伤参加了最后的附加赛。虽然本菲卡最终落败,但在比赛中打入一球的尤西比奥还是在南美球迷面前展现了自己的精湛技艺。
  一年后,尤西比奥再次随本菲卡队出征洲际杯,这次站在他对面的是一位更加耀眼的明星——桑托斯队的贝利。在两大巨星的碰撞中,年仅21岁的贝利占据了上风。首回合比赛贝利梅开二度,帮助球队以3∶2险胜对手。二十多天后,比赛移师里斯本进行,结果贝利令人惊喜地上演了“帽子戏法”,率领球队在客场以5∶2取胜,以两战全胜的战绩成功夺冠。而尤西比奥仅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打进了一粒安慰球,光芒完全被贝利掩盖。
  


  1963年,贝利的对手换成了意大利的AC米兰。在当时的“红黑军团”中,出现了不少至今仍耳熟能详的名字:1998年、2002年两届世界杯出任过意大利队主教练的老马尔蒂尼、特拉帕托尼以及日后荣膺欧洲金球奖的里维拉。首回合比赛在圣西罗球场举行,虽然贝利再次梅开二度,但比赛结果却是AC米兰以4∶2获胜。好在回到主场之后,桑托斯在贝利缺阵的情况下取胜,最后通过附加赛蝉联冠军。
  之后的几年,国际米兰的法切蒂、马佐拉,以及曼联的贝斯特、博比·查尔顿和丹尼斯·劳等名将相继在洲际杯上亮相。这项赛事的意义,绝不局限于两支球队之间的比拼,而是两大洲之间足球交流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欣赏到两种不同的足球风格,对于欧洲俱乐部来说,这也是他们近距离观察南美优秀球员的良机。有不少南美球员参加洲际杯之后,随即就收到了来自欧洲俱乐部的重金邀请。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南美球队对洲际杯投入了更高的热情,其整体战绩也稍强于欧洲对手。
  
  走向没落
  
  欧洲与南美之间的对抗,不仅体现在赛场上,同时也影响了洲际杯的赛制。1960年至1968年,洲际杯的赛制更近似于南美解放者杯,通过比较球队在两个回合的积分来决定冠军,如果出现一胜一负或者两战皆平的情况,就通过附加赛来决出冠军。但在1969年,洲际杯的赛制进行了改革,从而与欧洲冠军杯的赛制一致——比较双方在两回合比赛中的得失球数,并且引入了客场进球双倍计分的制度。这也说明洲际杯此时已经开始向发展得更加迅速的欧洲赛事靠拢。
  上世纪70年代起,足球运动进入了全新的商业化时代,洲际杯却在新形势下逐渐失宠。因为这项赛事本身不能给俱乐部创造收入,很多欧洲豪门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欧洲冠军杯和国内联赛中。
  另一方面,比赛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明显偏袒主队的判罚,造成参赛双方的对立情绪。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欧洲俱乐部开始排斥前往南美洲参赛。作为1971年的欧洲冠军杯得主,由克鲁伊夫领衔的阿贾克斯拒绝参加洲际杯。措手不及的欧洲足联最后只能安排当年的欧洲冠军杯亚军帕纳辛奈科斯队参加,对手是乌拉圭的民族队。冠军缺席的尴尬也让洲际杯的含金量首次遭到质疑。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欧洲俱乐部拒绝参加洲际杯的情况屡屡出现。1973年阿贾克斯再次拒绝参赛,只好由尤文图斯来顶替。次年,拜仁坚决地在洲际杯面前说“不”,替代者则是马德里竞技。更大的麻烦出现在1975年,蝉联欧洲冠军杯的拜仁终于同意参加洲际杯,但是在确定比赛的赛程时,他们却与阿根廷独立队的意见产生分歧,比赛被迫取消,已经创办了15年的洲际杯第一次出现停办的情况。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这项赛事已沦为鸡肋,甚至有不少人悲哀地预言洲际将无疾而终。
  
  迎来转机
  
  转机出现在1980年,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主动提出承办洲际杯,并付给每支参赛球队1500万比塞塔(约合250万美元)的出场费,每届比赛的最佳球员还可以获得一辆丰田汽车。洲际杯正式更名为丰田杯,赛制由当初的两回合决胜改为一场定输赢。首届丰田杯赛在乌拉圭的民族队和英格兰的诺丁汉森林队之间进行,结果民族队一球小胜。1980年至2001年丰田杯的比赛地点都在日本东京,2002年开始移至横滨。赞助商的介入和面向全球的电视转播,使一度陷入窘境的赛事起死回生。
  2004年12月12日,随着波尔图队的佩德罗·埃马努埃尔罚入制胜点球,有着45年历史的洲际杯(丰田杯)终于落下了帷幕。
  


  洲际杯(丰田杯)消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由于欧洲冠军联赛发展壮大,一场定胜负的杯赛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加之商业价值不断缩水,赛事的竞争力也必然式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丰田杯黯然离场,它的替代品——世界冠军俱乐部联赛却呱呱坠地。2005年,在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大力倡导下,世俱杯成为了国际足坛的常规赛事,参赛球队不仅有欧洲和南美洲的冠军,还有来自中北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冠军。如果说丰田杯是高手的较量,世俱杯则更像是大杂烩,虽然看上去菜品丰盛了许多,但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依然是来自欧洲和南美洲的球队,这从近几届世俱杯的冠军得主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消失的轶事
  
  平分秋色
  在洲际杯(丰田杯)的历史上,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意大利的AC米兰,乌拉圭双雄民族和佩尼亚罗尔队均以三次夺冠并列榜首。国家方面,阿根廷无疑是这项赛事的最大赢家,总共有六家俱乐部九度赢得冠军,意大利以三家俱乐部七次捧杯的成绩紧随其后,巴西的六个冠军被四家俱乐部瓜分,乌拉圭则由双煞民族队和佩尼亚罗尔队包揽了六次冠军。另外,欧洲共21次问鼎这项赛事,略逊于南美的22次夺魁,但整体来看,世界足球最先进的两大洲横跨近半个世纪的对决,依然以平局告终。
  
  另类帽子戏法
  乌拉圭国脚乌戈·德莱昂是首位三次参加丰田杯都成功捧杯的传奇人物,他的这一“帽子戏法”空前绝后。1980年,德莱昂随乌拉圭民族队夺得了首届丰田杯的冠军;两年之后,他成为了佩尼亚罗尔队的一员,这支乌拉圭劲旅在当年的丰田杯上以2∶0战胜阿斯顿维拉队;1988年,叶落归根的德莱昂再度帮助民族队笑傲丰田杯,是丰田杯史上最引人瞩目的福星。
  
  急中生智
  “白贝利”济科代表弗拉门戈队参加了1981年的丰田杯,并以令人信服的表现荣膺最佳球员,获得了一辆丰田车。当时南美洲各国禁止进口日本整车,因此绝大部分球星会选择将车折现,然而对新车爱不释手的济科却不愿轻易地将“奖品”处理掉。情急之下,他向当时的巴西总统救助,在总统的恩准下,他最终如愿以偿地将车带回了巴西。
  
  扫雪趣事
  1987年,纷纷扬扬的大雪成为了丰田杯的别样景观。为了让裁判和球员看清边线,日本足协特意组织了一支扫雪队,而当比赛正式开始时,大家却发现场边的广告牌似乎被情理得更干净。后来日本足协的官员才知道,为了广告效应,赞助比赛的日本企业不惜花钱收买扫雪工人,以致出现场边的广告牌比场内边线的能见度更高的怪事。
其他文献
光阴的流逝可以带走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但永远带不走我们对美好人生的记忆。前不久。来自欧洲和南美洲足坛的两则消息让我们思绪万千:维耶里与亚特兰大俱乐部解约,能否继续职业生涯尚属疑问;萨拉斯在智利向热爱他的球迷发布了退役声明。当我们将两人联系在一起时,想到的是十年前他们都曾身披”蓝鹰”拉齐奥的战袍。      当还是懵懂少年时。拉齐奥就曾以激动人心的攻势足球改变了你我对足球的认识。“蓝鹰”也成为世纪之
期刊
作为信虫,在不断发掘新领域的同时也必须对已经攻克的球队或球员的特点作一些总结,因此,“信虫部落”与“信虫地带”WWW.1etterfan.cn一起为大家总结了“信虫TOPIO”系列专题,希望对刚刚起步的信虫们有所帮助。    第十名 芬兰    芬兰足协通常会送出一些官方卡及国家队的队旗,以前也送过利特马宁、海皮亚等球星的签名卡,但是随着芬兰的知名球星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很难再收到球员的签名卡了。 
期刊
依稀梦中,天使抑扬顿挫地吟唱着你的风骨和气度,如梦谣般。睁开惺忪的睡眼,耳边萦绕着你的韵脚,字正腔圆。打开尘封的心扉+满眼凝望的是你的身姿,隽永悠长。你流转于我的血脉,不随世事的变迁沉浮,你镌刻于我的基因,不用承诺就已扎根于我的生命,你是我一生的情结,对你,我有着最深的眷恋。深夜的寂静笼罩着我,坐在电脑前,突然感到一阵冰凉,其实改变的不是气温,而是我的心情: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没有埋怨,
期刊
口水淹没梅亚扎,莫里尼奥PK曼奇尼  王 翔
期刊
不论执教阿贾克斯、巴塞罗那抑或阿尔克马尔,范加尔皆以强硬著称,眼里不揉沙子的他从无大牌概念,加泰罗尼亚人因此称其为“铁郁金香”。今夏入主拜仁之后巴伐利亚球迷同样给这位荷兰名帅戴上了“橙色将军”的帽子。每到一处,范帅都喜好清洗前朝旧臣以立军威,不幸的是每次他赶跑的总是巴西人,且不乏顶级大牌,逐里瓦尔多在先,拿卢西奥祭旗于后。    遭逐的偶然与必然      范加尔从老罗布森手中接过巴塞罗那时,队中
期刊
NBA近来一直热炒2010计划,即不少球队努力腾出薪资空间,争取在明年夏天签到自由球员“小皇帝”詹姆斯,为争夺总冠军增添砝码。足坛没有这样的传统,但是南非世界杯就像一针强心剂,刺激着球员在今夏的转会中作出抉择,对于那些边缘国脚来说,这个夏天他们格外忙碌。    既是解脱,又是救命稻草    作为近十余年来屈指可数的高效杀手,克雷斯波的职业生涯命运多舛,除了在帕尔马和拉齐奥时风华正茂,自2002年转
期刊
今年夏天的体育世界中,阿隆索绝对是最热门词汇。皇马强袭利物浦中场哈维尔·阿隆索,纠缠近两月终于柳暗花明;F1则盛传下赛季法拉利变天,“冰人”莱科宁将为两届世界冠军费尔南多·阿隆索让位。世界足坛第一豪门与赛车界王者至尊,都在为这个常见的西班牙姓氏疯狂。    皇马梦寐中场节拍器VS法拉利梦回王座基石      佩雷斯高调宣布签下C罗和卡卡,间隔不过一周时间,而引进哈维尔·阿隆索却迟迟难遂心愿。其实皇
期刊
尽管距离9月2日夏季转会窗完全关闭尚有时日,但今年夏天令人目不暇接的重磅交易先后达成,还是令观察家和球迷吃惊不小。金融危机次年普遍持观望态度的欧盟经济圈最火热的板块,仍旧是足球——去年英超和西甲的转会总额截至9月1日才突破3亿欧元大关,而今年截至7月31日,西甲3.45亿欧元的转会总额就已刷新了去年的纪录,近几年在四大联赛中大有紧缩银根之势的意甲也以惊人的3.29亿欧元投入抢在了英超之前。诚然,皇
期刊
朴次茅斯不仅是英格兰西南端的一座港口城市,更是英国的海军基地和造船所。新赛季随着阿联酋富豪法希姆全面接管这座城市的朴次茅斯俱乐部,军港球迷希望阿联酋老板能将庞贝军团打造成又一家曼城式的暴发户,然而他们梦寐以求的金元风暴却迟迟未能来到。    金元的注资      当曼城今夏还在挥舞着阿布扎比财团的石油金元大肆挖墙脚的时候,朴次茅斯也在资本层面上倒向了阿联酋富商的怀抱。去年夏天全权操作曼城收购案的苏
期刊
联赛连续四轮不胜、“补锅匠”拉涅利下野、内德维德宣布退役……三个月前的尤文图斯,凄风冷雨扑面而来——联赛冠军早早化为泡影,冠军联赛资格甚至一度岌岌可危。然而截至8月中旬,尤文图斯的新球员亮相仪式接二连三,意大利权威体育杂志《全市场》资深评论员佩杜拉更是毫不吝啬地为“斑马”的夏季采购打出了全意甲最高的8分。联想到该杂志为今夏不作为的AC米兰毫不留情地亮出零分,可见此前一直被讥笑为“稚嫩”、“无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