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见“著” 从“点”到“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20分钟的微型课到底该怎样教学呢?”这是我近几年被老师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作为陕西省教学能手赛的评委和磨课导师,我发现执教者在时长受限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讲不完、讲不清、讲不够、讲偏离……这组关于小学语文微型课的教学建议,就是来自反复教学实践的梳理和小结。总体从基本原则、矛盾关系、专业素养概述了微型课的操作要点,分别从文言文、古诗文、现代诗三种文体做了实例展示。期待老师们在阅读组文后,胸中有章法,课堂能创新,师生共成长,使微型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路上的“浓缩显影液”。
  ——  栏目主持人 梁荣
  近年来,20分钟微型课作为一种教师招聘、职称评审、教学能手选拔的课型,成为陕西省 “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寻找、发现、培养更多优秀教师的“检测试剂”。
  顾名思义,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也可以说,微型课是一节教学环节完整、教学要素齐备的常规课浓缩版,讲究具体而微。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又可分为有学生、无学生参与的两种类型,本文以前者为例来谈。
  对于微型课的教法研究,各年段、各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在教学能手赛磨课过程中,主持人与成员基本上是“体验式”心口传授,以“己”经验传“彼”经验,“传帮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微型课的教学策略成为研究的新载体。 2019年语文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使语文微型课成为热点研究的对象。
  目前,经过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两年的沉浸教学,多节微型课观课、议课后,我们发现在微型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普遍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执教者能坚持三条原则,处理好三对矛盾,做好三个准备,就可以實现“以微见著、从点到全”的微型课教学效果。
  一、坚持三条原则
  1. 合理取舍,合适分配
  20分钟的时长是常规课的一半,执教者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成为目前最常见的现象。在长期教学中,教师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课堂生物钟”和“节奏记忆”,往往刚要进入重点部分,发现下课时间已到。接下来的试教中,又会矫枉过正,急急忙忙开始、紧紧张张进行、潦潦草草收场,结果发现时间又剩下了。
  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执教者存在教学内容割舍不下的问题,作者、背景、字词、朗读、主旨、写法、阅读链接等内容,都想涉及,但每个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浮光掠影,20分钟时间转瞬即逝。所以,微型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执教者是否能根据学科素养、课程标准、单元特点、文本特点、学情特点、课时特点等,选择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忍痛割爱。在时间分配上,导课环节不浪费时间,教学重点部分稳扎稳打,结束部分才能意犹未尽。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时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紧扣“望”,以遗民的视角,借遗民之口,表达陆游一年又一年的失望,但尚未达到绝望。一次次落空、一次次等待,诗人直到临死写《示儿》还在盼望。执教者以诗导课、以诗解诗、以诗套诗,从对仗工整、意境雄浑的黄河和华山联想到在金统治下的遗民百姓,关联林升的《题临安邸》,学生与诗人厚重、深沉、酸楚的爱国情感共鸣。这节微型课落实了一种情感,落实了一种学法,给人酣畅淋漓、激情澎湃的质感。
  2. 兼顾全文,重点突出
  疫情期间,网络教学中微课大面积使用,发挥了其“小、短、精”的特点。有些教师误认为微型课也是讲一个知识点,或者文本的一部分,这就失去了微型课考查教师整体解读文本能力的意义。
  在备课时,执教者不仅需要对所讲授内容了如指掌,还要对统编教材本单元、本册、本年段、其他年段同样的语文要素要求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还存在距离。教师得充当支架、桥梁、交换站,通过筛选出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主题,选择一条线索来突出重点内容,运用精巧的教学构思,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兼顾全篇。课堂中,学生在听、说、读、写上深度参与,并在深度理解、深度引领、深度拓展中实现思维的有效提升。
  例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时,围绕“遇难”,执教者从高潮直接进入文本。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船员运送争先恐后逃生的乘客,学生反复朗读船长下达命令时与船员的对话。短短二十一个字包含了四个指令,前后两个感叹号,看似严酷的命令,其实是最温暖的大爱。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分组读、同桌读,学生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境,猜想情况的紧急,感悟人物的忠于职守。最后致敬“壮举”。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角色,想象来到哈尔威船长的墓前会说些什么,训练语言文字运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这是在四年级上册“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为五年级下册“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做准备。在备课时,执教者考虑周全,才能做到短时间的深领会。
  3. 以生为本,真实对话
  在微型课展示前,大多数执教者都会参与不同形式的“磨课”,我们发现不少导师用的是“模板”“死记硬背”的办法,看起来教师上手速度快,但却是满满的“套路感”。评价假、笑容假、过渡假,就像被操练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只有课堂的真实发生、真实生成以及与学生的真实对话,才能实现人课合一,才能真正完成教师、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而这些课堂功夫是在每一节家常课中锤炼出来的。
  微型课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语言的准确、简明显得更为突出重要,这主要靠备课时细推敲与平时教学实践的积累。导入语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目的明确、评价语要有针对性,过渡语要严谨、总结语要简练有概括性。特别是教师要运用自然流畅的过渡语,将各教学环节有机串连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使课堂浑然一体,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步步深入,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习作单元的《松鼠》中从“说明白了”到“说生动了”,不纠缠于对松鼠相关知识的了解,而是在厘清单元结构框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单元目标的层次性,紧扣文本特点,关注介绍松鼠形象化的描写手法,给学生自由的想象、个性的品味、经验的累积。   二、处理好三对矛盾
  1.“多” 与“少”的矛盾
  微型课要达到简洁实效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内容过多,则学生的学习重点不突出;过少,则学习内容单薄。如果教学设计环节太多,就会落入“手忙脚乱”;如果学习活动太少,课堂又会变得寡淡无趣。把握好合适的分寸,就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学习主题的构思与学习方式的匹配,用教学主问题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例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所在的单元人文要素是“带领学生体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语文要素是“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课文在表现父亲的常人情感、伟人胸怀时,特别注重细节刻画、心理描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倒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深入读懂课文,读懂人物情感。这样,课堂就会简约而不简单,执教者在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时,设计情境“在那样一个漫长的夜晚,毛主席一夜未眠。面对记录稿,他痛苦、矛盾、伤心、难过,各种滋味随着夜色不断弥漫开来。孤独的灯光下,毛主席拿起笔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看着这行字,看着泪水打湿的枕巾,毛主席经过了怎样的内心煎熬?请同学们用文字重现出来”。这样的一节微型课,两个典型片段,学生在文字体验中落实情感要素和语文要素。
  2.“重” 与“轻”的矛盾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略读课文的微型课设计,是令执教者比较烦恼的课文类型。略读课文要处理好重点和次要的矛盾,阅读提示中的阅读任务成为最可靠的依据,要选择一条线索来突出重点内容,着力进行主干知识的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柏林》一课的阅读提示中,编者这样描述:战争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达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由此可见,编者希望学生能以前两篇课文的阅读经验启动自我阅读,强化小说阅读方法的运用能力。如何推进学生的自我阅读与交流,达到阅读理解的深度?在具体的活动设计中,可以用“一条主线、三个角度”去展开,勾勒情节:发现小说吸引读者的秘密;关注人物:体会隐含的苦难与创伤;拓展创编:练习运用小说的表达技巧。
  3.“长”与“短”的矛盾
  文字多、篇幅长的课文是微型课执教者另一个烦恼的类型,虽然知道原则是“长文短教、难文浅教”,但是在教学操作上还是不知如何下手。
  例如,《小英雄雨来》一课3200多字,排版8页半,完整读完需17分钟左右,可能是小学阶段最长的一篇课文了。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把握长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定难度,同时战争题材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相隔较远。但是,小主人公雨来和学生年纪相仿,本文是以少年儿童的视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篇目。
  这样的长文,需要打破篇幅思维定式,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终身发展需要,是训练学生默读、略读、浏览速度和质量的必要载体。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确定教学目标。即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理解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根据这三个目标,教学流程简化为三个环节:默读概括、合作探究、交流分享。重点目标是长文有效教学的方向,自主学习是长文有效教学的起点,方法指导是长文有效教学的法宝,合作交流是长文有效教学的捷径。长文微型课要求教师“懒”一点、“静”一点,让学生“勤”起来、“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活泼地发展,完成长文短教的目的。
  三、做好三个准备
  1.备课时紧扣单元要素和助学系统,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编者的编写意图,一般可以从单元导语页和助学系统中获得。助学系统包括课后题、课文两侧批注、课前阅读提示、学习园地的交流平台,这几项结合,就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保证课堂方向的正确性。例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单元导语页明确提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课后练习题是“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我们能快速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确定了这一个主要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就要设计:交流理解词语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联系上文、联系生活实际、词语意思叠加等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
  备课紧扣单元要素和助学系统,就可以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否则,就可能犯经验主义错误。例如,《将相和》是一篇传统课文,根据经验,教师往往会设计“拟小标题”“感受人物形象”“复述故事”等教学环节。但在统编教材中,《将相和》在策略单元编排,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后练习第一题是“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而不仅仅是了解人物形象,如果按照过去的经验来设计微型课,教学方向就是错误的。
  翻看单元导语页和课后练习题等助学系统,是短时间内备课的最好法宝,抓住这两点,就能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避免课堂方向发生错误。
  2.课堂中充分以学情为前提,避免人课分离
  在微型课中,避开套路,以学情为前提,引导学生提出真问题,才能促进学生走进文本、激活思维、提升语用。
  我们常常看到,为了配合老师,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其实早已经有答案,根本不能生成有教学价值的核心问题。反观真问题提出,能有效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例如,《乡下人家》的第二自然段,教师鼓励学生质疑:这段话描写的画面很美,语言却很平实,大家自己就能读懂。不过,作者的遣词造句独具匠心,需要细细品味,看看作者哪些表达能引发疑问?在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后,学生用心读,就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这些并列词语之间为什么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朴素”与“华丽”明明是一对反义词,为什么作者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不仅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内容,发展了探究思维,还初步感知到作家陈醉云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需要展开真思考,在阅读、表达过程中,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落脚于语言文字的真运用。例如,《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学时,在学生读懂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艰辛与勇毅后,教师安排练写“盘古,我想对您说……”。学生的交流发言都围绕对盘古表达谢意而展开,语言重复,表达干瘪,脱离了学情的语用就没有价值。如果是针对第5自然段“他的(  )变成了(  )”进行练说,既能让学生把内心的敬佩、激动化为具体的语言,有助于宣泄情感,还能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偏正的短语结构,在省略号处模仿表达,进一步感受创世神话想象神奇的特点。提出真问题、鼓励真思考、引导真运用,就是微型课上以学情出发的真实发生的学习过程。
  3.把握细节,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
  在以往的教学能手比赛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微型课说课中欠理论,在课堂中欠底蕴、功夫,很多微型课中的细节之处需要注意。
  (1)扬长避短。在展示自己优点的同时,把弱点和不足适当掩藏起来。例如,讲授一篇文言文,如果熟悉文本且能背诵,那就尽可能声情并茂地当堂范读或者背诵。但如果对此文不太熟悉,甚至连断句都断不好,那就从组织学生入手,发现并引导学生去读。
  (2)板书要简洁明了,干净工整。不管什么样的课堂,板书必须有,无论教师的粉笔字是否漂亮。从内容上看,学会取舍、突出重点,落脚点在语文要素;从形式上看,创新最好,如果不能,也必须整洁认真,给学生做好写好汉字的示范作用。不能随心所欲,要做到笔下有规则,胸中有章法。
  (3)課堂礼仪自然大方。课堂礼仪涉及多个方面,执教者着装规范、得体而不呆板,进教室问候,出教室擦黑板、告别等,都能体现个人素养。在教学习惯方面,尽量避免口头禅、小动作,保持跟学生的平等对话。建议教师可以在平时上课时录制一段自己讲课的视频,看看自己是否有不得体的地方,通过练习进行改正。
  20分钟微型课时间短,正是因为短,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是核心,合理取舍、确立目标和重点是原则,而从学生出发,把握语文统编教材编写意图,让更多教师专业得到发展,是最终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空压小学
其他文献
古人云:“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获取知识,我们该从何下手?在我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尤为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是快乐的、有趣的。  一、关爱激发信心  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真诚的笑容都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像生命中的一缕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冰霜,又像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样重要,如果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只是单一要求学生“就文学文”,将会局限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与语文能力,不利于阅读知识的迁移。将“自主性阅读”融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模式、内容、形式单一固化的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基于此,本文以《望月》一课为例,简述如何应用“自
期刊
“长方形周长”是“周长”单元的第三课时,前两课时分别为“理解周长的意义”及“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长方形周长这节课中,教师应该追根溯源,引导学生了解“(长+宽)×2”其实也就是将每条边加起来。很多学生在没有学习计算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时,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但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仍停留在对公式的应用上,而忽视了对方法的理解。  笔者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符
期刊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落实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笔者从以下八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我们的教育始终要知道“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要服务于我们的国家,要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教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微型课作为陕西省教学能手的赛课类型,已有七年之久。选手们在备赛磨课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刚刚进入正题,时间就到了;课堂上“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在细节上挖掘,缺乏整体观;不同体裁的文章,只局限于一个模板,而忽略了各种文体的独特性……尤其是现代诗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的语言表达上,忽视了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文本的写作背景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微型课自然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
期刊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歌具有独特且崇高的地位。从创作者角度来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接受者层面来说,诗歌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美感,从早期传播的民间歌谣到音韵缠绵的楚辞,亦或工整的格律诗,都蕴含着难以言说的意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古代诗歌作为言简义丰的文学样式,在初中使用的统编教材选文中,更注重了经
期刊
文言文是在先秦汉语的基础上发展并逐步完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具有文字精炼、节奏鲜明、表意明晰、内涵隽永的特点,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社会风貌、山川河流、人物故事、历史风云、哲思睿语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学习古人智慧、欣赏先贤风采、领略汉语之美的主要途径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七条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统编版小学语文
期刊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阅览室”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减数是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目标是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操作体会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但是,为什么在学习了10以内的减法,20以内的不退位、退位减法以后依然把感受减法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出了的三个减法算式,这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意义何在?根据当下教学现
期刊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我一直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好苗不愁长,每个学生都会有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孩子的智商水平是大致相同的。之所以基本同等的智商,一样的教学,成绩却参差不齐有好有差,主要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有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
期刊
统编版教材中的寓言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角色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语言朴实无华却又让人回味无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从寓言故事的特征入手,巧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寓言故事、读懂寓言故事,读透寓言故事。下面就以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一文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及收获。  一、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精彩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图文结合的方法也有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