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看到李良的画,是在一个书法家的工作室。画面背景中太行山的巍峨苍凉,浑朴厚重,挺拔裸露的岩壁,遒劲的笔墨,雄峻而有气势,作品意境开阔、构图完美、视觉冲击力极强,直指人心。此后,在不同场合陆续见到李良先生的画作,无论是国画、油画,大尺幅还是小品,每件作品都透射出独特的生命意识。
李良先生可以在国画与油画间自由驰骋。他的油画色彩浓烈,以写实人物为创作对象,选择的主角大多雄姿英发、气宇轩昂。他的国画,以山水为主,尽得水墨的氤氲淋漓,设色极富特点。他善于在西方油画中用中国画的线、墨作全新的阐释和表达,同时又能将西方古典油画的光影和色彩等精湛技法与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很好地融为一体,由此创作出了一幅极富情怀的独特画作。
去采访李良时正值立秋时节,恰逢他刚刚外出写生回并。他衣着朴素,语气平和,沉着干练,年过半百,但眉宇间仍透着军人的刚毅。
李良出生在黄土高原,位于吕梁山脉西麓的临县。青山环绕的小城,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见证了他的童年。他从小就爱画画,对于色彩和造型有着与生俱来的认知。
谈及自己的求艺之路时,这位军旅画家娓娓道来,“我喜欢不断超越自己,在创作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山水画重在意境,如五代后梁的画家荆浩,隐居太行山,常年写生,重视观察,著山水画论《笔法记》《画山水录》等,留下了传世之作《匡庐图》。我们应该沿着先人的足迹,师古不泥古。”
他认为创作中对于画面的布局、构图与设计,思想性和技巧性是并重的、统一的。关于思想和技巧的阐述,苏轼提出“有道有艺”的著名论点对他影响颇深。故其曰:“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难行于手。”
1982年,19岁的李良创作的版画《黄河早春》入选美术展,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作自信。此后几十年,他栉风沐雨,在书画创作的道路上不断磨砺。步入军营,是他人生的一次转折,从战士到團政委,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已经退休的他“华丽转身”,走向他心中早已向往的艺术世界。
对创作的多年坚守,源自他对生活、对美的不懈追求。正因如此,他的每幅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意趣。部队生活的磨炼、美院的正规教育,奠定了他绘画的扎实功底,使他眼界开阔。无论国画、油画、书法、版画还是摄影,他都悉心研究,从画史、书学中汲取营养,将儒学精神渗透于中国山水画中。
生活中的他,以“一滴墨包容整个世界”的气魄对待一切,只要他认准的人或认定的事,他总是大方豪气,坦诚相待,他的斋号“厚德堂”,正反映出他朴实高洁的画品与人品。
在“山右书画院”,他的身边不乏业界新秀,他们志趣相投,常常在一起切磋交流,探讨书画心得。他们在书画艺术的追求上精益求精,做真实的自己。李良说,绘画艺术是线条和颜色的艺术,但展现的是自然原始的情愫,也是画家的心胸、气度、禀赋和性情。
以油画家的视角审视中国画,以国画的线条诠释油画。他多次深入工矿企业体验生活,与奋战在一线的消防员、煤矿工人、电工促膝长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由此,一幅幅以他们为主角的油画创作得以诞生,并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嘉奖。
1990年创作的油画《选择》中,一位消防战士把消防帽放在肩上靠着消防车,像是刚扑灭一场大火,背景中红色的消防车与消防员的衣着形成鲜明的对比,战士的眼神镇定,充满着无限热情。国画系列作品《使命》中,消防战士的表情、神态、装备等无不体现出当代消防兵的风貌。这些人物画作源于生活,真实地表达了基层民众对生活、对职业的热爱,这种情感也深刻地感染了观众,直击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成长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也赋予了李良厚重与朴实的基调。他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潜心的修行,追求艺术,而又始终在艺术之外下功夫。多年来,他游览名山大川,在其间采风写生,也在大自然中感悟,他领略了江南的秀美、塞北的广袤、西北的雄厚、草原的辽阔,太行山的苍劲之美更让他心动,更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灵感。
著名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任晓军这样评价李良:“他的绘画在国、油、版方面皆有涉猎。早期以版画人道,后入院校专攻油画,得欧洲古典油画之精髓。近年,又转入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探寻,多以古典名迹为范本,荆浩、范宽、沈周、王蒙、黄公望、‘明四家’‘清四王’、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无不临习,性情怡养,道法自然。李良先生在师法古人的同时,还常常深^生活,走进自然,收尽奇峰打草稿,接武前贤,创作出了一批既有古法又有自我感悟、深邃厚重的山水画作。”
确实,李良的国画作品构图简洁,有时,一幅画中几株树影,一抹远山,大片留白,却有着的雄宏壮丽、高远辽阔的意境。他的画作一花一鸟、一树一石,皆得古意与古趣,体现出诗意与宁静之美,这种感觉,给当下浮躁的艺术环境以思索和启迪。
谈及他的书法创作,著名书法家、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姚国瑾教授说:“李良的书法是有品格的。他早期从北朝碑志人手,《张猛龙》《崔敬邕》《郑文公》《张黑女》交替临习,多有融会,故雄强劲健,收放自如。后参读于右任魏书行楷,连骨带筋,刚柔相济,大气磅礴。近年,他潜心研究颜鲁公《争座位》《祭侄稿》诸帖,注重起手转折,省减连带,笔力内含,中气十足,大有龙腾虎跃、气吞山河之感。确切地说,和他军人之气魄相一致,他的国画山水、油画人物也给人这样的印象。”
李良先生可以在国画与油画间自由驰骋。他的油画色彩浓烈,以写实人物为创作对象,选择的主角大多雄姿英发、气宇轩昂。他的国画,以山水为主,尽得水墨的氤氲淋漓,设色极富特点。他善于在西方油画中用中国画的线、墨作全新的阐释和表达,同时又能将西方古典油画的光影和色彩等精湛技法与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很好地融为一体,由此创作出了一幅极富情怀的独特画作。
去采访李良时正值立秋时节,恰逢他刚刚外出写生回并。他衣着朴素,语气平和,沉着干练,年过半百,但眉宇间仍透着军人的刚毅。
李良出生在黄土高原,位于吕梁山脉西麓的临县。青山环绕的小城,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见证了他的童年。他从小就爱画画,对于色彩和造型有着与生俱来的认知。
谈及自己的求艺之路时,这位军旅画家娓娓道来,“我喜欢不断超越自己,在创作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山水画重在意境,如五代后梁的画家荆浩,隐居太行山,常年写生,重视观察,著山水画论《笔法记》《画山水录》等,留下了传世之作《匡庐图》。我们应该沿着先人的足迹,师古不泥古。”
他认为创作中对于画面的布局、构图与设计,思想性和技巧性是并重的、统一的。关于思想和技巧的阐述,苏轼提出“有道有艺”的著名论点对他影响颇深。故其曰:“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难行于手。”
1982年,19岁的李良创作的版画《黄河早春》入选美术展,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作自信。此后几十年,他栉风沐雨,在书画创作的道路上不断磨砺。步入军营,是他人生的一次转折,从战士到團政委,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已经退休的他“华丽转身”,走向他心中早已向往的艺术世界。
对创作的多年坚守,源自他对生活、对美的不懈追求。正因如此,他的每幅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意趣。部队生活的磨炼、美院的正规教育,奠定了他绘画的扎实功底,使他眼界开阔。无论国画、油画、书法、版画还是摄影,他都悉心研究,从画史、书学中汲取营养,将儒学精神渗透于中国山水画中。
生活中的他,以“一滴墨包容整个世界”的气魄对待一切,只要他认准的人或认定的事,他总是大方豪气,坦诚相待,他的斋号“厚德堂”,正反映出他朴实高洁的画品与人品。
在“山右书画院”,他的身边不乏业界新秀,他们志趣相投,常常在一起切磋交流,探讨书画心得。他们在书画艺术的追求上精益求精,做真实的自己。李良说,绘画艺术是线条和颜色的艺术,但展现的是自然原始的情愫,也是画家的心胸、气度、禀赋和性情。
以油画家的视角审视中国画,以国画的线条诠释油画。他多次深入工矿企业体验生活,与奋战在一线的消防员、煤矿工人、电工促膝长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由此,一幅幅以他们为主角的油画创作得以诞生,并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嘉奖。
1990年创作的油画《选择》中,一位消防战士把消防帽放在肩上靠着消防车,像是刚扑灭一场大火,背景中红色的消防车与消防员的衣着形成鲜明的对比,战士的眼神镇定,充满着无限热情。国画系列作品《使命》中,消防战士的表情、神态、装备等无不体现出当代消防兵的风貌。这些人物画作源于生活,真实地表达了基层民众对生活、对职业的热爱,这种情感也深刻地感染了观众,直击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成长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也赋予了李良厚重与朴实的基调。他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潜心的修行,追求艺术,而又始终在艺术之外下功夫。多年来,他游览名山大川,在其间采风写生,也在大自然中感悟,他领略了江南的秀美、塞北的广袤、西北的雄厚、草原的辽阔,太行山的苍劲之美更让他心动,更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灵感。
著名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任晓军这样评价李良:“他的绘画在国、油、版方面皆有涉猎。早期以版画人道,后入院校专攻油画,得欧洲古典油画之精髓。近年,又转入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探寻,多以古典名迹为范本,荆浩、范宽、沈周、王蒙、黄公望、‘明四家’‘清四王’、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无不临习,性情怡养,道法自然。李良先生在师法古人的同时,还常常深^生活,走进自然,收尽奇峰打草稿,接武前贤,创作出了一批既有古法又有自我感悟、深邃厚重的山水画作。”
确实,李良的国画作品构图简洁,有时,一幅画中几株树影,一抹远山,大片留白,却有着的雄宏壮丽、高远辽阔的意境。他的画作一花一鸟、一树一石,皆得古意与古趣,体现出诗意与宁静之美,这种感觉,给当下浮躁的艺术环境以思索和启迪。
谈及他的书法创作,著名书法家、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姚国瑾教授说:“李良的书法是有品格的。他早期从北朝碑志人手,《张猛龙》《崔敬邕》《郑文公》《张黑女》交替临习,多有融会,故雄强劲健,收放自如。后参读于右任魏书行楷,连骨带筋,刚柔相济,大气磅礴。近年,他潜心研究颜鲁公《争座位》《祭侄稿》诸帖,注重起手转折,省减连带,笔力内含,中气十足,大有龙腾虎跃、气吞山河之感。确切地说,和他军人之气魄相一致,他的国画山水、油画人物也给人这样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