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戏剧“集体创作”现象辨析

来源 :戏剧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创作”是伴随20世纪西方“导演制”的诞生、发展和演变所产生的创作实践方法与创作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深化和演变背后,依稀浮现出西方现代戏剧发展的大面貌.直至新世纪,伴随着中西戏剧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密集,我国戏剧人通过工作坊、讲座、观剧愈来愈多地接触到西方“集体创作”剧场的概念和方法.集体创作经历了从“集体的创作”到“创作中的集体”再到“个人化的集体创作”三次转变.个人化的集体创作思想则深刻点明了当代戏剧集体创作的重要意识,导演、编剧、演员、设计等职位权威渐渐消解,“创作(Creating)”本身作为艺术生成本体行动的地位被放到最大,一种超越有限个体主义的“新的美学”有望诞生.
其他文献
采用模糊PID控制低压铸造液面压力各个阶段,实现理论输入与实际输出误差值最小化。分析了低压铸造各个阶段的压力变化曲线,设计了低压铸造液面压力控制的整体方案,给出了低压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是本土传统文化、西方同类现象以及20世纪俄苏文化进程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在上述影响下它形成了两大主要思潮——新巴洛克和莫斯科概念主义.鉴于以往研究中学
新时期,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是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过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迅速、高效、生动地传播信
踏板并不是固定的使用方式,犹如画家在调色板上调配颜色以求得某些特殊的阴影或色彩一样,踏板的灵活性由演奏者理解而定.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耳朵去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
利用舞台手段探讨人们的生活与心灵,是戏剧艺术的核心内容.戏剧家通过故事讲述情节,借助表演树立形象,利用剧场将人类生活的历史和日常展现给观众.将个人、群体、社会曾有的
期刊
话剧《男人还剩下什么》改编自毕飞宇同名短篇小说.由于该剧对原著的改动较大,本文试图从情节与人物的大胆增减,矛盾冲突的升级与化解,叙事视角的转变与再定位,以及舞台审美
从观演关系入手更能切入中国戏曲的本质.这种观演关系不是简单的台上台下的关系,它还包括剧本、戏词的设计,包括戏曲化装,包括观众前来观看的路上,包括戏曲舞台的地理位置,包
  人体能量代谢失衡即摄入与消耗不平衡会导致超重肥胖等,体力活动对保持能量代谢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人群、运动类型、运动负荷之间供能底物代谢特点各有区别,具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