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dxm7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困难,作为农村语文老师的我感受颇深,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努力去寻找、探讨落实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有效策略,我归纳出以下几个策略。
  一、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跟他们的家长为他们选择的图书有关,大多家长喜欢选择作文书,内容单一、枯燥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选择读物时,除了考虑“内容健康”和“注意配合课内教材”的要求外,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看的懂,推荐给学生的书以及推荐的读物是否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个性差异,因为同一心理年龄特征的学生,从总体上看属于同一兴趣期,但由于受性别、智力、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阅读兴趣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他们感兴趣的,并适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的书籍。教师应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兴趣方法。
  二、创建情境,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
  1、学校、班级阅读的环境创建
  针对于农村阅读书籍匮乏现象,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学校要做到“四保证”:一要保证有书可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的学校,最基本的要求要保证生均十册图书。二要保证阅读的时间。学校必须每周安排出具体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阅读。一周可安排2至3次,每次阅读时间不超过1小时。三是要保证阅读质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阅读指导教师)从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形式的多样性,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下大力气加以落实。四是学校应大力打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倡导领导、教师、学生人人读好书的活动,使之感受读到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的一次谈话,让思想受到撞击,让心灵得到净化,让行为找到标准。最终形成读书是一所学校每一个人自觉的行动,阅读是师生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2、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创建
  学生课外阅读,很多时间应该是在家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而现在的农村都设有村委会的办公楼,部分农村都已经设置有阅读室,而如果没有教师与村支书联合,动员社会捐赠等,正常打开阅读室,给孩子们一个阅读氛围,关于家长方面,教师要借助各种方式比如开家长会、发校讯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让家长支持孩子阅读。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三、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去热爱阅读
  要让学生去阅读,教师的示范是关键,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则就是自主开放、设景激趣,绝不强迫。我们都知道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而就农村的家庭来说这是很难存在的家庭情况,那么只有老师是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老师要成为阅读的先行者,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农村的老师一般都住在学校里,那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和学生比赛读书。身教重于言教,当学生看到教师捧着书静静地阅读时,他们也一定会被深深地吸引,自觉地捧着书籍。
  四、指导交流,展示总结,掌握学生阅读效果
  教师的跟踪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检查和反馈,同时也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教师要掌握学生平时都读哪些书,对这些书籍老师要去熟悉,有大致的了解,课间和学生聊某本书的作者,某个主人公或者是书中的某件事情,这样的话题学生是很乐于交谈的。
  语文老师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作业,比如我常常会让学生写简短的读书笔记,有时还会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制作手抄报等。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变“要他读”为“我要读”、“我愿读”。
其他文献
教育工作虽然很辛苦,很繁杂,但也有快乐,只要用心做事,诚恳做人,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教育就会赢得学生的理解与配合,工作就会充满诗意而美丽。的确,教育工作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工作,也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工作,更是能够让人体验到更多成就感与幸福感的工作。人有梦想,生活就有诗意。要实现这个梦想,要实现于丹教授说的“德育应是一种内心的唤醒”,作为教育者,平时就需要调整心态,采取一些有诗意的方法和
期刊
经常想,能不能不把科研想得那么高深,那么严肃,那么不可琢磨。常见的文章大多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如今则想换一个角度,谈谈教师为什么要有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行动。教育科研说简单些,就是读一些理论书籍,想一些教育现象,做一点实践探究,写一篇反思总结文章。说高深一些,理论书籍要大家一些,教育现象要独特一些,实践探究要实在一些,反思总结要系统一些。对一线教师而言,其实这些都不难,难的是开始接触,开始执行,
期刊
语文是高考的第一门科目,语文考试的发挥不仅影响这一门的分数,更会影响随后几门考试的心态。毫不夸张地说,语文学习的好坏决定了高考成绩整体水平的高低。2009年吉林省高考理科状元张凝忆总分703分,其中数学146分、语文131、理综286分、英语140。2010年本校于彦滔总分690分,其中语文130分,数学138分,英语142分,理综280分。2011年吉林省高考王伟宇以裸分701分,成为全省理科第
期刊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郭思乐教授一再强调“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由此可见,合理有效的小组学习交流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多么的重要。小组是最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它是连接班集体和个体之间的传动链条。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在竞争中激发潜能,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最终进入“乐学”的境界。  在生本课堂的实践中,学习小组的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成员  建立学习小组是生本教学中的首要环
期刊
想必不少人听过台湾流行组合S·H·E演唱的《中国话》,其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好多外国人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这首歌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普通话独特的艺术魅力,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普通话是世界
期刊
自钟嵘《诗品》始,世人就一直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并认为其归隐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的确,东晋时期,以老、庄为宗的玄学占统治地位,陶渊明耳濡目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陶渊明一生崇尚自然,追求复真还淳,“自然”“真”“淳”等说法都来自老、庄学说。但是,只要细析其人生价值取向、思想境界、德行等方面,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更甚。  一、儒家思想在其心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同时也是横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门槛。不少语文教师一谈到写作教学,就会蹙眉感慨。的确,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教作文也难。面对作文题目,学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思路,只好干着急,最后只得挤牙膏似地、非常勉强地凑上几段文字来敷衍敷衍。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作文思路呢?可以用“析关键词”和“片段式组合模式”来打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教学效果不错。  一、析关键词,拓展作文思路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主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认为:中国的教育态度与美国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美国人重在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新的课程理
期刊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新材料作文以其现实性、情境性、思辨性、开放性、导向性、防套性的优势为人们所接受并广受推崇,已然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和方向。  有人认为,新材料作文是开放性命题,角度多多,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行,没有必要再苦苦地训练审题立意。其实不然,审题立意是理解材料的关键环节,而跑题偏题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审题立意是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
期刊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来源于“有话可写”,话即材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兴趣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写作对学生来说就成了一件乐事。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丰富作文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我想大多数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不爱写作文,可能是要写的作文题目要么不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