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未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重教轻学,片面注重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出现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出现全新的变化。
一、变“师问生答”为“生问生议”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贵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掌握发现问题的技巧。然而,目前还有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师生间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都是根据自己讲课的需要和方便,而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所提的问题有的太难,有的太易,很难做到有的放矢。教师俨然法庭上的法官,学生的对错完全由教师来裁决,学生将教师视若神明,一切由教师说了算,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呢?
我们可以从课题着眼。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学生很容易掌握的一种发问方式。例如教学《称象》一课时,在板书课题、观察彩图后,我问学生:“看到题目和彩图,大家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说道:“我想知道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象的?结果如何?”……学生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便已处在了学习的主动位置,但是怎样解答这些问题,他们往往寄期望于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急于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小组内讨论或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争先发表见解,通过思和议解决了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习热情更高。
还可以从文章的某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导学生发问。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两个词用在一起不是矛盾吗?经过阅读、思考、讨论、争辩之后,学生终于找到答案:“焦急”是说老奶奶盼望早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表现老奶奶不见灵车决不离去的那种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感情。学生知道了两个词非但不矛盾,反而用得相当准确,恰如其分地突出了所有等灵车的人的心情。我顺势加以点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要特别注意这样看似矛盾的地方。”又如《一束鲜花》中有这样一句话:“总理拿起一束鲜花,看了看,亲切和蔼而又严肃认真地指出……”读完后,立刻就有学生提出:“亲切和蔼”与“严肃认真”似乎有些矛盾?有的学生则对此加以分析:“这两个词用在这里看似矛盾,实际上突出了总理两个方面的品质……”还有学生将这种“矛盾”用法应用到了作文中,有一位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开头就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位和蔼可亲而又严肃认真的人。”这样,学生由回答问题到学会提问进而应用到作文中,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可见,把“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转变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其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的绝对信赖,逐渐掌握了读课文的方法,真正“无师自通”。
二、变“琐碎分析”为“自读自悟”
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感悟”的实质是意会,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过程。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烦琐的讲解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能达到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悟”。因为“感悟”首先应有所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和作者已有的背景、感知经验碰撞、接通、共鸣,才能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通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聆听”作者的倾吐,领略作者笔下的人、物、情、景,感受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体验语言文字在特定语言情境中所展现的生命力,语言文字才不再是枯燥、机械的抽象符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也不再是单向的机械设计和被动接受,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主体的感悟、作者的倾诉与教师的关爱融于一体的语言交际过程、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感悟只有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才能得到最佳发展,达到“丰富多彩”的感悟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变琐碎的分析为自读自悟。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威尼斯的小艇》时,就如何让学生自读自悟、体验成功做了这样的尝试:第一步让学生通过读“小艇的样子”这部分内容自己画小艇,第二步让学生自己评所画的小艇,第三步全体学生边读书上的句子边“指导”教师画小艇,第四步师生一起归纳小艇的特点是“长、窄、深、翘”,最后让学生进行朗读。在这样安排的教学过程中“画”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画”这一手段,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描述的事物。学生在评“画”时和“指导”教师作画时始终联系课文语句,通过画中读,读中画,在“画—评—结”的自主实践中,读书思考,分析比较,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让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地朗读,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感动自己,感染听者,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要给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先与文本充分交流之后,再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在与教师、文本不断的对话过程之中,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
三、变“关注个别”为“全员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关注少数反应快、思维活跃的学生,整堂课就是老师领着班里的几个尖子生讨论学习,而大多数学生既没动手,又没动口,更不用动脑,他们总是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掌声和鲜花不属于他们,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不感兴趣。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又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譬如,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有位教师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爱好朗诵的学生动情地吟诵,爱好绘画的学生用画笔描绘诗境,爱讨论交流的同学三三两两地坐到一起,品味诗歌表达的意境,爱表演的学生“粉墨登场”,演绎诗中描绘的感人的送别场面。学生兴趣盎然,对这首诗的意境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快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各有所思,各有所得,都能享受到学习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一种“我也能行”的感受,平時他们与鲜花和掌声无缘,今天也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我,享受成功。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更多地让位于学生,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有效参与,真正享有参与权。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一、变“师问生答”为“生问生议”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贵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掌握发现问题的技巧。然而,目前还有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师生间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都是根据自己讲课的需要和方便,而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所提的问题有的太难,有的太易,很难做到有的放矢。教师俨然法庭上的法官,学生的对错完全由教师来裁决,学生将教师视若神明,一切由教师说了算,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呢?
我们可以从课题着眼。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学生很容易掌握的一种发问方式。例如教学《称象》一课时,在板书课题、观察彩图后,我问学生:“看到题目和彩图,大家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说道:“我想知道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象的?结果如何?”……学生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便已处在了学习的主动位置,但是怎样解答这些问题,他们往往寄期望于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急于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小组内讨论或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争先发表见解,通过思和议解决了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习热情更高。
还可以从文章的某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导学生发问。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两个词用在一起不是矛盾吗?经过阅读、思考、讨论、争辩之后,学生终于找到答案:“焦急”是说老奶奶盼望早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表现老奶奶不见灵车决不离去的那种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感情。学生知道了两个词非但不矛盾,反而用得相当准确,恰如其分地突出了所有等灵车的人的心情。我顺势加以点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要特别注意这样看似矛盾的地方。”又如《一束鲜花》中有这样一句话:“总理拿起一束鲜花,看了看,亲切和蔼而又严肃认真地指出……”读完后,立刻就有学生提出:“亲切和蔼”与“严肃认真”似乎有些矛盾?有的学生则对此加以分析:“这两个词用在这里看似矛盾,实际上突出了总理两个方面的品质……”还有学生将这种“矛盾”用法应用到了作文中,有一位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开头就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位和蔼可亲而又严肃认真的人。”这样,学生由回答问题到学会提问进而应用到作文中,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可见,把“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转变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其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的绝对信赖,逐渐掌握了读课文的方法,真正“无师自通”。
二、变“琐碎分析”为“自读自悟”
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感悟”的实质是意会,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过程。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烦琐的讲解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能达到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悟”。因为“感悟”首先应有所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和作者已有的背景、感知经验碰撞、接通、共鸣,才能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通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聆听”作者的倾吐,领略作者笔下的人、物、情、景,感受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体验语言文字在特定语言情境中所展现的生命力,语言文字才不再是枯燥、机械的抽象符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也不再是单向的机械设计和被动接受,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主体的感悟、作者的倾诉与教师的关爱融于一体的语言交际过程、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感悟只有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才能得到最佳发展,达到“丰富多彩”的感悟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变琐碎的分析为自读自悟。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威尼斯的小艇》时,就如何让学生自读自悟、体验成功做了这样的尝试:第一步让学生通过读“小艇的样子”这部分内容自己画小艇,第二步让学生自己评所画的小艇,第三步全体学生边读书上的句子边“指导”教师画小艇,第四步师生一起归纳小艇的特点是“长、窄、深、翘”,最后让学生进行朗读。在这样安排的教学过程中“画”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画”这一手段,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描述的事物。学生在评“画”时和“指导”教师作画时始终联系课文语句,通过画中读,读中画,在“画—评—结”的自主实践中,读书思考,分析比较,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让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地朗读,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感动自己,感染听者,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要给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先与文本充分交流之后,再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在与教师、文本不断的对话过程之中,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
三、变“关注个别”为“全员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关注少数反应快、思维活跃的学生,整堂课就是老师领着班里的几个尖子生讨论学习,而大多数学生既没动手,又没动口,更不用动脑,他们总是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掌声和鲜花不属于他们,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不感兴趣。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又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譬如,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有位教师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爱好朗诵的学生动情地吟诵,爱好绘画的学生用画笔描绘诗境,爱讨论交流的同学三三两两地坐到一起,品味诗歌表达的意境,爱表演的学生“粉墨登场”,演绎诗中描绘的感人的送别场面。学生兴趣盎然,对这首诗的意境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快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各有所思,各有所得,都能享受到学习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一种“我也能行”的感受,平時他们与鲜花和掌声无缘,今天也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我,享受成功。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更多地让位于学生,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有效参与,真正享有参与权。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