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维护幼儿教师生存尊严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fai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师是办好学前教育的第一资源。而教师尊严的唤醒、维护与提升需要内外兼修。幼师尊严重塑需要哪些支持?应该如何构建支持体系?我们从体制建构—生存尊严、管理文化—工作尊严、专业激励—社会尊严等不同角度,重点思考和探求解决方法。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在《幼儿教师是专业而有尊严的职业》一文中呼吁:“让我们为造就一支热爱儿童、勇于奉献、有职业尊严感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而共同努力!”现实生活中,幼儿教师的尊严却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体现在幼儿教师的收入和生活质量等方面。
  多种因素挑战正当权益
  国家教育政策执行不力。2009年修订的《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宏观政策虽已到位,却缺乏切实有效的实施细则和管理条例推动政策落地,也没有出台配套的监督措施,造成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缩水甚至失效的现象。同时,《教师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这说明,幼儿园教师和普通中小学教师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地位。然而区别对待幼儿园教师和普通中小学教师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有些地方政府误认为中小学教师不包括幼儿园教师,在执行相关政策如发放教师补助款时,只关注到普通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则被边缘化,不能享受和普通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
  学前教育法规缺位。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学前教育法律。学前教育领域中层级较高的政策法规包括《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这些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幼儿教师待遇问题,但幼儿教师的权利、义务、待遇等,还缺乏具体的规定。
  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不足。2017年到2018年,中央财政投入学前教育专项资金30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超过3000亿元。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1.7% 提高到2017年的4.6%。中央在逐年增加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但还是无法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巨大需求。当前,地方财政教育投入有限,学前教育事业属于投入时间长、政绩见效慢的公共事业,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预算时,往往不愿意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这就使得当地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难以提高。
  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中央财政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存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2010年以来,我国政府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近年来,东、中、西部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上的差异明显缩小,但各区域内部差异较大。此外,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也存在不均衡现象,一是教育经费主要分配给了城市学前教育,而忽视了偏远地区;二是财政资金主要分配到了公办园,民办园的财政预算偏少;三是大量经费用于幼儿园硬件建设,如建设幼儿园大楼、儿童娱乐设施等,用来改善幼儿教师福利待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经费则少之又少。
  教师学历普遍不高。低学历不仅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收入,还会阻碍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使他们失去提高薪资的机会。目前,仍有相当比例的幼儿教师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其中不乏已经在幼儿园从教多年的老教师。
  尊严缺失影响职业幸福感
  影响教师的职业情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第一百一十四条写道:“在影响教师地位的各种因素中,应特别重视工资因素,因为在当今世界上,其他因素,例如给予教师的身份和尊重以及对教师作用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处的經济地位。”可以看出,收入情况和生活环境会极大地影响幼儿教师的尊严。生存尊严缺失的幼儿教师,较难对自身职业产生认同感,难以获得职业自豪感、成就感,导致其工作尊严感、社会尊严感低下。
  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级,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础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只有基础需要得到满足,其他需要才会出现并激励人的行为。与生理需要密切相关的生存尊严是幼儿教师其他需要或行为产生的基础。如果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良好,生存尊严感较高,就会产生更高级的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幼儿教师生存尊严感较低,则很难产生高层级的需要。一旦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工作积极性会随之下降,进而出现职业倦怠,不利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部分幼儿教师会因此跳槽,脱离教师队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影响教师与幼儿的交往。如果教师有足够的生存尊严,在与幼儿交往时往往更富有爱心和耐心,给予幼儿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如果教师缺失生存尊严,很可能工作态度消极。带着委屈、愤懑、不满等消极情绪的教师,与幼儿交往时更容易出现不适宜的行为。
  维护生存尊严的三大“杀手锏”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提高学前教育阶段的立法层级,提升幼儿教师权益保障的法律效力,是维护幼儿教师生存尊严的制度保障。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地位、管理体制等内容,不仅能够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有力保障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待遇,解决幼儿教师的生存困境。2012年,江苏省颁布了《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成为我国第一个颁布学前教育地方性法规的地区。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较好的地方立法基础和丰富的基层经验,立法时机越来越成熟。2020年9月7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未来,随着《学前教育法》的正式出台,将从法律上对幼儿教师的地位、权益和责任进行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并予以制度上的保障。
  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维护幼儿教师生存尊严的经济保障。当前,学前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一块短板,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还不到义务教育的1%。国家要继续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且教育财政投入应向贫困地区倾斜,尽力做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城乡一个标准。中央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力度,督促各地区尽快补缺、补差,努力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维护教师生存尊严、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关键。
  首先,出台学前教育编制标准,破解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不少偏远地区幼儿园因缺少教师而运转困难,深挖教师不足的原因是缺编制、待遇低。对此,国家应适当将事业编制向学前教育倾斜,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
  其次,留住农村教师。对山区农村教师生活补贴进一步给予倾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使他们获得生存尊严,这样才能让教师安心从教。
  最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健全教师待遇的增长机制。财政资金的分配应向教师职称评定、晋升、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稍微倾斜,给予教师充足的机会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拓宽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水平。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陈璠
其他文献
接触好书,将点亮人生心灯。  喜读好书,将陶冶人生情操。  勤读好书,将拓展人生视野。  善讀好书,将改变人生坐标。  徜徉书海,将承载美好人生。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校园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无法阻挡莘莘学子享受经典、云端阅读的旅程。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胶东小学(以下简称“胶东小学”)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要求,积极开展线上阅读教学活动,让缕缕书香沉入心底,飞上“云端”。  线上抓
期刊
龙门山麓,毗河之畔,素有“文翰名都”之称的香城宝地孕育出四川省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新都一实”)。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将教育实验区选在这里,并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墨宝留在新都一中。晏阳初先生当年题赠此训意在勉励学校育德育才,勉励学子求学精进、德业日新。文脉长存,薪火相传,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新时期教育改革大潮中,新都一实认真审视自身特色发展基础和特色提升优势,提出了“尊重个性,挖掘潜
期刊
近期,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重庆市公办幼儿园收费政策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从意见征求公告中公布的收费标准来看,费用都有80-200元/生/月的上涨。  网友热评  @良昌:收费较低的公办幼儿园学位不够,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此外还面临教师编制瓶颈、待遇偏低等问题。适度上调公办幼兒园保教费标准,合理补偿公办幼儿园办园成本,有利于各级财政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发展公办幼
期刊
儿童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因此,幼儿园环境首先是儿童的,其次才是教师的。作为儿童的空间,幼儿园环境应该具有更多的“儿童性”“儿童感”,成为倾听儿童声音、反映儿童诉求、承载儿童经验、记录儿童探索的重要载体。与“成人中心”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同,“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强调不论年龄大小,儿童都有权利对自己生活、游戏、学习的空间提出设想,自主设计、决策。这意味着教师在环境的创意、设计、布置、评
期刊
10月23日至24日,SEK2020第二屆中国儿童科学教育高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召开。论坛聚焦“中国科学院儿童科普阵营展示”“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儿童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儿童科学教育场景设计与实现”“儿童科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等话题,为中国儿童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养成指明新的方向。  徐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孩子们的兴趣大部分是天生的,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们
期刊
10月31日至11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托育服务发展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新托育·新希望”为主题,分为1个主论坛和6个分论坛。6个分论坛围绕托育服务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分别从托育服务政策解读与实践、托育服务行业标准与质量评估、家庭养育指导与婴幼儿照护公益服务、婴幼儿发展特点与规律、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后疫情时代托育机构的运营管理方面,分享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最新研
期刊
◎我很迷茫,小孩当着父母的面辱骂老师,老师没尊严吗,可以随便骂吗?我没忍住把小孩的东西没收了,以致后来被小孩追着打。园长让我赶紧给家长道个歉,说虽然小孩不懂事,骂你了,也动手打你了,但是你的做法很过激。现在社会怎么了……  ◎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把子虚乌有的“虐童”事件扣在幼师身上,或者刻意放大有冲突的极端事件,让幼师承受了太多的指责和委屈。在网络上,把幼儿教师比作禽兽、魔鬼的帖子也不
期刊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身心成长的摇篮。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不仅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紧密相连。  当下,家庭教育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教育竞争的形势日趋激烈,家庭教育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紧张,时有争吵;家长溺爱娇惯孩子,忽视对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
期刊
年末,幼儿教师招聘季又将开始,各地出台的幼儿教师招聘条件中,均将弹唱、舞蹈、绘画等技能测试作为必考项目。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很多园长认为“能歌善舞”“能弹会画”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新教师的要求必须是基本功过硬。而上海的一位幼儿园园长道出了她的需求:“幼儿园现在缺的不是能歌善舞的教师,而是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较强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的教师。我们太需要有研究能力的教师了,能够有研究意识,能够研究孩
期刊
幼儿教师职业尊严感的树立对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更关系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哪些要素在左右幼师职业尊严感的获得?我们选取了一份面向500名幼师的抽样调查报告,其中包括城市公办和民办幼儿教师 125 名,农村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 125 名。希望通过相关影响因素的呈现,为寻找幼儿教师尊严感的提升路径带来启发。  No. 1 性别  通过对比不同性别幼师的尊严感,可以看出女幼师在收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