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北泽”一名并不是正式的日本行政区域名称,而是涵盖东京世田谷区的“北泽”与“代泽”等地区的统称,一般年轻人喜欢昵称其为“下北”(shimokita)。自1930年代下北泽车站开通、战后黑市及剧场进驻、70年代首届“下北泽音乐祭”开办,使下北泽逐渐成为许多新锐艺术家、文学家、乐团的创作据点。
第一次知道下北泽这个地方源自吉本芭娜娜的《喂喂下北泽》,讲的是父亲去世后主人公移居到下北泽再度成长与出发的故事,读后让我感动的同时也牢牢记住了一个叫做下北泽的地点。很多去过日本的人都说,来日本一定要去一次下北泽。它有原宿那种高雅的美感,但它稍微远离市中心的人山人海。下北混乱起来却又很迷人,它一点都不整齐,反而很随意,道路连连绵绵,窄得不太适合汽车经过,建筑物显得有点杂乱无章,看起来像是精心设计得不太雅气。
当然,文艺地标这个称号可不是近些年的产物,其实下北泽作为“文艺地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昭和初期,当时日本洋风甚炽,下北泽的酒吧、咖啡屋已形成气候,坂口安吾、横光利一、室生犀星、井上靖等作家都曾光顾,与友人聚会畅谈。坂口安吾年轻时在附近的代泽小学短暂任教,后来在随笔《风与光与二十岁的我》中追述了这段旧事和在下北泽的放浪情怀。那时在食肆、酒馆边有诸多野猫流连,成为当地的一种隐秘角色,荻原朔太郎在小说《猫盯》中就描绘过这里的风景。
虽说是位在市郊,不过其实下北泽与热闹的东京都会区可说是接近“零距离”。下北泽车站位于小田急电铁和京王电铁上,从涩谷搭上往吉祥寺方向的快车只要3分钟就到了,从新宿出发的话也只要8分钟。另外,距离大家熟悉的吉祥寺也非常近,可说是位居各商区的中心交会地,相当方便!
围绕着北泽火车站,大部分都为行人专用区,纯粹是因为当地的道路不够让汽车行驶。这反而令整个社区充满了与东京大都会完全不同的悠闲的缓慢节奏。10年前政府原本计划兴建一条贯穿下北泽的高速公路,由于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而搁置。如今真的很庆幸下北泽还能保持原貌,不被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剥夺了它的灵魂和个性。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下北泽,街道上总是能看到形形色色、打扮前卫、毫不在意他人眼光的潮男潮女——刷旧牛仔裤、大翻领复古衬衫、华丽歌德洋装、清新森林系……在下北泽的每个人都能自在表现自我风格。
车站北口的古着街区号称是下北泽古着的一级战区,其中相当有名的便是“东洋百货店”,一走进去发现简直像个小型迷宫!最外头有一排排鲜艳亮丽的古着洋装,从连身裙、长洋装到风衣等一应俱全,接着往内走还有多家贩售古着男靴的店家,以及帽子、首饰等配件。在古着街区里挖宝最大的乐趣,在于每种商品都只有一件,而你永远不知道会在这眼花缭乱的古着山里找到什么宝贝。关键是不时地还会有一些限定优惠,比如说戴眼镜的人打九折,如果意外买到优惠价,也许就是你符合了当天的打折条件喔,这种碰运气的感觉也是超级有意思的呢。
除了各式各样的古着店外,杂货铺也是来到下北泽不得不去逛一逛的地方。比如同样位于北口的“Sonora Vintage”就是一间仅以几块遮雨棚所搭建的迷你小贩,与正对面的无印良品形成强烈对比。别看它外表不起眼,它的店里可是摆放着店主人在世界各地旅行时所搜集而来的珍稀品,从小饰品、玻璃器皿,到古董皮箱、黑胶唱盘机甚至二手乐器,每一件物品上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时间的烙印,特别适合有情怀的人来此一游。
此外,下北泽的很多店铺别具个性,主题鲜明,类别细分,受众精准,多样化与专业化兼备。近30年,日本本土的威士忌品牌逐渐崛起,Whiskeybar里收藏的日本威士忌酒厂的原酒是最全的,威士忌爱好者不容错过。“达尔文的房间”则是博物学主题店铺兼咖啡馆,店主精挑细选的科学书籍,整旧如新,外观非常清爽,漂亮的笔记本、各种科学实验用具、天然石、可爱的动物造型小摆设、昆虫和鸟类的标本、设计师定制的羽毛笔和古老的恐龙蛋化石,让生物迷们喜不自胜。杂货小店“美丽”标榜简单、自然、实用的理念,各种家居用品、芳香蜡烛、茶杯、花冠、花盆、绿植等家居用品舒适又清新,也因此深受森女们喜爱。
既然是文艺地标,当然少不了最具有文艺气息的书店了,在下北泽,则多见的是二手书店。比如“古害匕匕匕”的店主就是一对喜欢看书的年轻夫妇,店里最有特点的是写真类的稀有书籍,其次是海外二手书以及美术、民艺、旅游、戏剧、音乐、文学评论等诸多好书,可以找到歌川国芳、冈本太郎、村上隆、儿岛善三郎、北野武的画集、芹泽鲑介的型染图案,滨田庄司的陶艺书,佐伯俊男等异色画家的故纸片,铃木清、东松照明的摄影集,宝冢音乐学校的写真集,以及各类MOOK杂志。红极一时的摄影集《未来酱》的作者、摄影师川岛小乌很喜欢这家店,每次到下北泽都会来这儿寻觅新品,店中做过他的摄影展,现在还挂着一幅未来酱在雪中流鼻涕的巨幅海报,上面还有川岛小乌的签名。来这里逛一逛,简直是跟寻宝一样有趣。
位于“古害***”附近的“diskunion下北泽店”则是书店与唱片行结合的例子,diskunion是日本国内数一数二的中古唱片连锁店,进驻下北泽后特地在这里的分店贩售与许多音乐相关的书籍及周边杂货,是摇滚乐迷们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除了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特色小店,下北泽还有着“音乐街道”的美称,琳琅满目的二手唱片行、Live House林立,任何一间狭小的咖啡店都可以是乐队们表演的场所。每年七月中旬盛大展开的“下北泽音乐祭”,与在地商店街结合,从剧场至数家展演空间、咖啡厅、美食小贩等均共襄盛举,每届音乐祭都有着嘉年华般的热闹气氛,更如同在地居民们一年一度的温馨同窗会,除了背着乐器的少年少女,更有许多爷爷奶奶们,在儿孙搀扶下前来参与,一同跟着音乐起舞、歌唱,畅饮啤酒直至夜深。这是属于下北泽的热血,也是下北泽的浪漫。
既然来到了下北泽,逛完之后当然也要去一去吉祥寺了。吉祥寺不是寺庙,是公园散步逛小店的宝地。多年来都是东京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理想住处。来到这里,你可以什么也不做,随便找个椅子坐下,看看散步的行人、拉琴的小青年、遛狗的老爷爷,就这样发一下午的呆,舒服又惬意。
每个人总能在下北泽找到旧世代的青春梦,却也能在此感受新文化的刺激。但是我想,下北泽真正迷人之处,大概是在于当地居民与商家都卖力地守护这块土地上的各种文化、不让时间代谢掉过去留存的美好价值,使每个居留于此的年轻梦想,都能无畏地燃烧茁壯吧。
第一次知道下北泽这个地方源自吉本芭娜娜的《喂喂下北泽》,讲的是父亲去世后主人公移居到下北泽再度成长与出发的故事,读后让我感动的同时也牢牢记住了一个叫做下北泽的地点。很多去过日本的人都说,来日本一定要去一次下北泽。它有原宿那种高雅的美感,但它稍微远离市中心的人山人海。下北混乱起来却又很迷人,它一点都不整齐,反而很随意,道路连连绵绵,窄得不太适合汽车经过,建筑物显得有点杂乱无章,看起来像是精心设计得不太雅气。
当然,文艺地标这个称号可不是近些年的产物,其实下北泽作为“文艺地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昭和初期,当时日本洋风甚炽,下北泽的酒吧、咖啡屋已形成气候,坂口安吾、横光利一、室生犀星、井上靖等作家都曾光顾,与友人聚会畅谈。坂口安吾年轻时在附近的代泽小学短暂任教,后来在随笔《风与光与二十岁的我》中追述了这段旧事和在下北泽的放浪情怀。那时在食肆、酒馆边有诸多野猫流连,成为当地的一种隐秘角色,荻原朔太郎在小说《猫盯》中就描绘过这里的风景。
虽说是位在市郊,不过其实下北泽与热闹的东京都会区可说是接近“零距离”。下北泽车站位于小田急电铁和京王电铁上,从涩谷搭上往吉祥寺方向的快车只要3分钟就到了,从新宿出发的话也只要8分钟。另外,距离大家熟悉的吉祥寺也非常近,可说是位居各商区的中心交会地,相当方便!
围绕着北泽火车站,大部分都为行人专用区,纯粹是因为当地的道路不够让汽车行驶。这反而令整个社区充满了与东京大都会完全不同的悠闲的缓慢节奏。10年前政府原本计划兴建一条贯穿下北泽的高速公路,由于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而搁置。如今真的很庆幸下北泽还能保持原貌,不被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剥夺了它的灵魂和个性。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下北泽,街道上总是能看到形形色色、打扮前卫、毫不在意他人眼光的潮男潮女——刷旧牛仔裤、大翻领复古衬衫、华丽歌德洋装、清新森林系……在下北泽的每个人都能自在表现自我风格。
车站北口的古着街区号称是下北泽古着的一级战区,其中相当有名的便是“东洋百货店”,一走进去发现简直像个小型迷宫!最外头有一排排鲜艳亮丽的古着洋装,从连身裙、长洋装到风衣等一应俱全,接着往内走还有多家贩售古着男靴的店家,以及帽子、首饰等配件。在古着街区里挖宝最大的乐趣,在于每种商品都只有一件,而你永远不知道会在这眼花缭乱的古着山里找到什么宝贝。关键是不时地还会有一些限定优惠,比如说戴眼镜的人打九折,如果意外买到优惠价,也许就是你符合了当天的打折条件喔,这种碰运气的感觉也是超级有意思的呢。
除了各式各样的古着店外,杂货铺也是来到下北泽不得不去逛一逛的地方。比如同样位于北口的“Sonora Vintage”就是一间仅以几块遮雨棚所搭建的迷你小贩,与正对面的无印良品形成强烈对比。别看它外表不起眼,它的店里可是摆放着店主人在世界各地旅行时所搜集而来的珍稀品,从小饰品、玻璃器皿,到古董皮箱、黑胶唱盘机甚至二手乐器,每一件物品上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时间的烙印,特别适合有情怀的人来此一游。
此外,下北泽的很多店铺别具个性,主题鲜明,类别细分,受众精准,多样化与专业化兼备。近30年,日本本土的威士忌品牌逐渐崛起,Whiskeybar里收藏的日本威士忌酒厂的原酒是最全的,威士忌爱好者不容错过。“达尔文的房间”则是博物学主题店铺兼咖啡馆,店主精挑细选的科学书籍,整旧如新,外观非常清爽,漂亮的笔记本、各种科学实验用具、天然石、可爱的动物造型小摆设、昆虫和鸟类的标本、设计师定制的羽毛笔和古老的恐龙蛋化石,让生物迷们喜不自胜。杂货小店“美丽”标榜简单、自然、实用的理念,各种家居用品、芳香蜡烛、茶杯、花冠、花盆、绿植等家居用品舒适又清新,也因此深受森女们喜爱。
既然是文艺地标,当然少不了最具有文艺气息的书店了,在下北泽,则多见的是二手书店。比如“古害匕匕匕”的店主就是一对喜欢看书的年轻夫妇,店里最有特点的是写真类的稀有书籍,其次是海外二手书以及美术、民艺、旅游、戏剧、音乐、文学评论等诸多好书,可以找到歌川国芳、冈本太郎、村上隆、儿岛善三郎、北野武的画集、芹泽鲑介的型染图案,滨田庄司的陶艺书,佐伯俊男等异色画家的故纸片,铃木清、东松照明的摄影集,宝冢音乐学校的写真集,以及各类MOOK杂志。红极一时的摄影集《未来酱》的作者、摄影师川岛小乌很喜欢这家店,每次到下北泽都会来这儿寻觅新品,店中做过他的摄影展,现在还挂着一幅未来酱在雪中流鼻涕的巨幅海报,上面还有川岛小乌的签名。来这里逛一逛,简直是跟寻宝一样有趣。
位于“古害***”附近的“diskunion下北泽店”则是书店与唱片行结合的例子,diskunion是日本国内数一数二的中古唱片连锁店,进驻下北泽后特地在这里的分店贩售与许多音乐相关的书籍及周边杂货,是摇滚乐迷们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除了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特色小店,下北泽还有着“音乐街道”的美称,琳琅满目的二手唱片行、Live House林立,任何一间狭小的咖啡店都可以是乐队们表演的场所。每年七月中旬盛大展开的“下北泽音乐祭”,与在地商店街结合,从剧场至数家展演空间、咖啡厅、美食小贩等均共襄盛举,每届音乐祭都有着嘉年华般的热闹气氛,更如同在地居民们一年一度的温馨同窗会,除了背着乐器的少年少女,更有许多爷爷奶奶们,在儿孙搀扶下前来参与,一同跟着音乐起舞、歌唱,畅饮啤酒直至夜深。这是属于下北泽的热血,也是下北泽的浪漫。
既然来到了下北泽,逛完之后当然也要去一去吉祥寺了。吉祥寺不是寺庙,是公园散步逛小店的宝地。多年来都是东京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理想住处。来到这里,你可以什么也不做,随便找个椅子坐下,看看散步的行人、拉琴的小青年、遛狗的老爷爷,就这样发一下午的呆,舒服又惬意。
每个人总能在下北泽找到旧世代的青春梦,却也能在此感受新文化的刺激。但是我想,下北泽真正迷人之处,大概是在于当地居民与商家都卖力地守护这块土地上的各种文化、不让时间代谢掉过去留存的美好价值,使每个居留于此的年轻梦想,都能无畏地燃烧茁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