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应预防滥用多媒体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f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的出现,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这不可否认,但由于部分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度”,使多媒体给中学语文教学也带来了些不必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从滥用多媒体的“五不利”来谈谈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引起人们对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反思,以使人们能更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预防;滥用;多媒体
  
  随着计算机在生活领域的逐步深入,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注意,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实现的。它使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像、图形、活动画面等直观媒体信息,并能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活动画面,并伴有音乐、声响,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无法做到的。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动静结合,变隐为显,缩小时空,使得音、声、情有机融合,互为相济,使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效果。所以,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手段推崇备至,出现乱用、滥用多媒体现象,甚至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列为评课重要标准之一。但任何新事物出现其有利也必有弊,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从滥用多媒体教学的“五不利”来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引起人们对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反思,以使人们能更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 语文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这个图景可以因人而异。老师用现成的图形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忽视了个体差异,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如上《祝福》,不是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而是放了一段电影剪辑,看毕即让学生讨论祥林嫂的形象;上朱自清先生的《春》,不是让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味“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的情态,而是用动画设计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在诗歌教学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和体会诗歌的意境,没有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诗歌的生动画面,而是用多媒体课件把许许多读的图片给展示出来。这样,只是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而没有培养他们想象力。语文课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在理科学科中,通过课件中的图形图像把抽象的定理、微观或宏观的景物直观地演示或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是简单地图解课文描述的人和实物,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并加以感受或表达,其终极目标是唤醒学生语言文字的感受,进而创造新的生活图景,丰富情感体验。所以展示图形图像、观看电视剧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用二三十分钟看《红楼梦》片断来导入或分析人物形象,是不够科学的。
  二、 语文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说读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以视听代替朗读,课堂上让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越来越少出现了。例如,《听潮》一文,本来可以首先让学生朗诵课文,学生根据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获取的信息,通过想象把每幅潮图的具体形象用语言给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加强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说、朗诵的能力。但很多教师由于品到了激发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的甜头,就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等三个多媒体演示片段,甚至是每幅潮图的视频,放给学生观赏,而学生读和说的时间就大大的缩小,这样,多媒体教学既没有注重学生学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也没有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没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初中教材每学期都安排了6次口语交际活动,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闹课堂气氛,用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抢答题代替了学生的活动,学生参与性是高了,课堂气氛也够热烈的,但编教材的初衷、目的却被违背了,没达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用视听代替了说。
  三、语文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语文教学中滥用多媒体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是做课件的一个“度”的把握问题。有些教师有时候特意在课件里穿插一些动画,如一只小鸟在屏幕下角不停地拍着翅膀,一个问题答对了,不但给予一阵掌声,还给来一个摇头换脑,眉开眼笑的小人头。他们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这些课件的确“花”一点,“好玩”一点,但恰恰是这一点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还有语文是一门工具科。为了体现其工具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这些。语文老师在教这类课文时,往往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素材,但有些教师没有好好把握住这个做课件的“度”,他们把语文学科知识弱化,突出其他学科知识。例如,有老师制作高中课文《神奇的极光》的多媒体课件,收入了大量的“极光”图片,意在使学生对极光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却忽略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信息,极光图片并无助于学生筛选“什么是极光”、“极光是怎样形成的”等课文信息,展示大量的极光图片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把学习任务的重点转移,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这些滥用多媒体现象都是影响到学生注意力集中。
  四、语文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不利于课堂灵活多变
  检验一位教师是否有经验,从他对课堂灵活性的驾驭能力上可以看出。尤其是语文这门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它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课堂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避免不了一些同学提出比较个性化的问题,也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地显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也是语文一直大力提倡的。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有所限制,尤其是老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其答案都事先设计好了,课堂上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化、程序化。
  多媒体的制作越细化就越不可避免地限制了教学的基本流程,课堂教学受到的束缚就越大。毕竟,教学是个多边的活动,教师不能完全预设教学流程,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流程去制约变动的教学过程。听公开课时会发现越是预设过多,课堂越是呆滞,甚至滑入“填鸭式”教学的泥淖,而本身没有作过多预设的,越能表现出教师的智慧,课堂越灵活流畅。
  五、语文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语文教学最讲究个性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情绪,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之中,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师生共同进入课堂情景,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交流,用教师的个性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个性包括教师不俗的仪态、澎湃的激情、富有亲和力的语言、流畅的书写,尤其是处理突变的能力。课堂需要教师恰当的调度,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遇到需要朗诵时便加入录音,需要板书处则直接通过屏幕来展示,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却不见了教师朗诵的激情,缺少了情绪的感染;不见了教师流畅的书写,少了文字本身给学生带来的感染力。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而这个冷若冰霜的电脑往往会割裂师生间的感情纽带,进行多媒体教学变成了进行多媒体演示。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思辩的火花、迸发的灵感。我自己有时候在用多媒体教学后发现课堂是静如“死水”,鼠标点击的声音响得自己直发毛,回去总结一下自己:发现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在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多媒体做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代替一切,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应用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钟启泉编译《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林众、冯瑞琴:《计算机与智力心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其他文献
分析56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对其早期治疗进行了讨论。
【正】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其中也包括图书馆。图书馆要跟上日新月异发展的科技形势,就必须完成
所谓知识服务,就是指图书馆员通过对馆藏文献信息的析取、整合、集成、创新,以帮助读者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根据读者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析取和重组来形成易于理解
无锡市已成为全国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之一,并于2014年就成功入围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本文认为,虽然无锡市的农业经济总量仅占全市GDP的3%左右,但农业产量中
近年来江苏的平安、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法治江苏”成为社会管理领域的著名品牌。然而,对职业性公民代理的管理存在缺失,成为江苏法治建设中的遗憾。职业性公民代
简述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和必要性、我国校园文化的现状,以及图书馆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图书馆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应发挥其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电子技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专业课程,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出发,适时顺应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中初级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子技术的基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综合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介绍了创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创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即抓好体制机制创
期刊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指出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应从加强资源建设和提高用户教育等方面入手,进而达到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