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在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早产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式开展临床治疗实施,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给予熊去氧胆酸开展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化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四项基本指标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过程的开展和实施,在治疗10天后,治疗组的四项指标结果发生了明显下降,前后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0天后,各项结果对比,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熊去氧胆酸对于治疗早产儿出现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状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用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作用效果
早产儿在出生以后,对其进行静脉营养补充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法,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早产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其日后的健康发育。在早产儿中出现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这是一种临床病症,也是婴幼儿时期很容易出现的一类疾病,因此加强对早产儿出现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实施,对于改善婴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健康发育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早产儿患者,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给予熊去氧胆酸开展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化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疗的50例早产儿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治疗组,低于31周的早产儿例数是10例,超过31周的早产儿例数是15例,早产儿出生时的质量是0.91kg-2.42kg,平均体重是(2.01±0.55)kg。对照组,低于31周的早产儿例数是11例,超过31周的早产儿例数是14例,早产儿出生时的质量是0.91kg-2.42kg,平均体重是(1.98±0.53)kg。在两组患者的选择过程中,已经排除了一些感染、严重的肝脏、肾脏功能衰竭、胆汁酸过敏患者[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研究实验阶段后,就停止PN,之后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式开展临床治疗实施,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给予熊去氧胆酸开展临床治疗,熊去氧胆酸的药物用量是每天给予其20mg/kg-30 mg/kg[2],这些用量分两次服用,详细的监测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和血糖变化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化结果。
1.3检测标准
患者在入院开始治疗一天后,清晨空腹抽取新生儿的血液两毫升,对其进行常规血检,主要是针对总胆红素含量、胆汁酸、结合胆红素等指标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3]。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化结果进行确定,主要是通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血肌酐四个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判断,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十天)的以上四项指标进行临床检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十天)的四项基本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四项基本指标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过程的开展和实施,在治疗10天后,治疗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血肌酐四个临床指标结果分别是(41.99±18.32)umol/l、(48.49±20.86)umol/l、(6.31±1.71)umol/l、(55.79±17.93)umol/l,相比于治疗前,其四项指标结果发生了明显下降,前后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0天后,各项结果对比,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3.讨论
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其营养缺乏,身体素质较弱,那么很容易发生感染情况或者是出现一些不良的疾病,那么在对于新生儿的早期静脉营养支持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其相关病症的早期诊断,通过及早发现病症,并且开展早期治疗,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本文通过对熊去氧胆酸在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熊去氧胆酸对于治疗早产儿出现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状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用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未来,夏丽乔,马娟,王晓蕾,郁敏.熊去氧胆酸在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5):2573-2574.
[2]吴碧霞.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5):28-29.
[3]许红,黄启凌.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产儿胃肠外相关性胆汁淤积症[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2):820-821.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作用效果
早产儿在出生以后,对其进行静脉营养补充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法,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早产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其日后的健康发育。在早产儿中出现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这是一种临床病症,也是婴幼儿时期很容易出现的一类疾病,因此加强对早产儿出现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实施,对于改善婴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健康发育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早产儿患者,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给予熊去氧胆酸开展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化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疗的50例早产儿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治疗组,低于31周的早产儿例数是10例,超过31周的早产儿例数是15例,早产儿出生时的质量是0.91kg-2.42kg,平均体重是(2.01±0.55)kg。对照组,低于31周的早产儿例数是11例,超过31周的早产儿例数是14例,早产儿出生时的质量是0.91kg-2.42kg,平均体重是(1.98±0.53)kg。在两组患者的选择过程中,已经排除了一些感染、严重的肝脏、肾脏功能衰竭、胆汁酸过敏患者[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研究实验阶段后,就停止PN,之后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式开展临床治疗实施,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给予熊去氧胆酸开展临床治疗,熊去氧胆酸的药物用量是每天给予其20mg/kg-30 mg/kg[2],这些用量分两次服用,详细的监测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和血糖变化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化结果。
1.3检测标准
患者在入院开始治疗一天后,清晨空腹抽取新生儿的血液两毫升,对其进行常规血检,主要是针对总胆红素含量、胆汁酸、结合胆红素等指标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3]。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化结果进行确定,主要是通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血肌酐四个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判断,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十天)的以上四项指标进行临床检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十天)的四项基本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四项基本指标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过程的开展和实施,在治疗10天后,治疗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血肌酐四个临床指标结果分别是(41.99±18.32)umol/l、(48.49±20.86)umol/l、(6.31±1.71)umol/l、(55.79±17.93)umol/l,相比于治疗前,其四项指标结果发生了明显下降,前后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0天后,各项结果对比,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3.讨论
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其营养缺乏,身体素质较弱,那么很容易发生感染情况或者是出现一些不良的疾病,那么在对于新生儿的早期静脉营养支持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其相关病症的早期诊断,通过及早发现病症,并且开展早期治疗,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本文通过对熊去氧胆酸在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熊去氧胆酸对于治疗早产儿出现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状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用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未来,夏丽乔,马娟,王晓蕾,郁敏.熊去氧胆酸在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5):2573-2574.
[2]吴碧霞.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5):28-29.
[3]许红,黄启凌.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产儿胃肠外相关性胆汁淤积症[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2):8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