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研究与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01-01
  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屈光矫正的首选方法,其疗效也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然而,隨着屈光手术的开展,愈来愈多的医生认识到这类手术在改善视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对比敏感度的降低、夜间眩光、低对比度视力的下降等等。随着波前像差概念的引入和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问题与眼波前像差的改变密不可分[1-2]。已有多篇文章报道,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1,3]术后,眼总高阶像差增大,但关于角膜、晶状体像差的变化则少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光路追踪原理(逐点扫描式)的波前像差分析仪(iTrace3.1)评估了角膜屈光手术对眼角膜、晶状体波前像差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前瞻性、连续性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777例(1554眼),其中男性463例,女性314例,年龄范围18~36岁,平均年龄(23.6±4.8)岁。患者的屈光度稳定2年以上,停戴角膜接触镜2周以上,排除其他眼科疾病。按照屈光度分为Ⅰ、Ⅱ、Ⅲ 3个亚组(分别为低、中、高度近视组)。
  医生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相关事项,由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标准LASIK组(LASIK)、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组(TOGCA)、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组(WAGCA)。
  1.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德国蔡司公司MEL80准分子激光仪,由同一位医师完成。
  1.3 像差的测量:采用iTrace3.1像差仪(美国Tracey技术公司),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周,第1、第3、第6个月进行测量。每个受试者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资料。检测及资料收集均由同一人完成。具体方法如下。
  受试者未散瞳,未配戴矫正镜片,于暗室中待瞳孔直径自然放大至6 mm以上。①首先测量全眼的波前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WF)。将像差测量头对准被测眼,前后移动检测头使其对焦准确后,用iTrace自动测量分析,iTrace 2次对焦完成瞳孔区256个点的扫描。注意测量时遮盖对侧眼,避免双眼的调节、集合反应对人眼像差的影响。②然后再测量角膜地形图(corneal topography,CT),将地形图测量头对准被测眼,调节测量头,使屏幕水平中线的白色光点慢慢地移到中心环的中心,此时iTrace将自动截取图像并进行测量分析。③同时选定一眼的全眼像差(WF)和角膜地形图(CT)检查,点击浏览按钮即可转到组合WF和CT摘要屏幕,由全眼的高阶像差减去角膜的高阶像差即得到晶状体的高阶像差。
  1.4 术后随访:于术后第1周,第1、第3、第6个月复诊,常规检查,对每一位受试者增加iTrace视觉像差仪测量。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医学统计学软件包处理。对不同屈光度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手术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术前角膜和晶状体高阶像差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中,1554只眼(100%)术前的角膜球差均为正值,有1536只眼(98.8%)的晶状体球差表现为负值。而垂直彗差和水平彗差的个体差异较大,但其中有1286只眼(82.8%)的角膜和晶状体垂直彗差异号,1172只眼(75.4%)的角膜和晶状体水平彗差异号。由此可见,近视眼患者角膜和晶状体高阶像差表现为互为补偿,从而使人眼整体高阶像差表现为一个相对低的水平。
  2.2 手术前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术前各组间角膜中央6 mm的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均无显著差异(P>0.05)。
  在本研究中,LASIK组3个亚组术后角膜的高阶像差较术前明显增加,主要是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和球差的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术后第1周时的总高阶像差值和球差值最大,此后渐下降,术后第3个月后结果显示较稳定(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高阶像差随屈光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OGCA组中没有低度近视患者,中、高度近视组手术前后的变化趋势与LASIK组相似(见表4)。术后各相应时间的高阶像差较LASIK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WAGCA组手术后角膜的高阶像差其平均值较术前明显增加,因样本量较小,未做统计学分析。
  2.3 术后晶状体高阶像差的变化:术前晶状体的高阶像差随屈光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见表5、表6)。术后第1周时,LASIK组和TOGCA组中各亚组的晶状体高阶像差略高于术前,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个时间段与术前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AGCA组手术前后晶状体高阶像差未见明显变化,因样本量小,未做统计学分析。
  3 研究
  近几年随着LASIK和波前像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对视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波前像差技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眼睛的光学状况和视觉质量。LASIK术后高阶像差的组成主要包括:术前存在的像差,手术界面产生的像差,愈合反应产生的像差。有关LASIK术后人眼高阶像差增大的报道甚多。可能的原因是各研究者使用的像差仪不尽相同,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本研究通过基于光路追踪原理(逐点扫描式)的波前像差分析仪(iTrace3.1)评估了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和晶状体高阶像差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屈光度组间的晶状体高阶像差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高度近视组比低、中度近视组有更多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提示高度近视人群晶状体的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影响眼的成像质量,可能是其近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还没有单独检测人眼晶状体像差的设备,本研究中晶状体高阶像差(即眼内的高阶像差)是通过全眼高阶像差减去角膜高阶像差得到的,因此包括了玻璃体、房水等产生的像差。高度近视眼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玻璃体腔容积和深度以及玻璃体的质量等与中、低度近视患者的差异也可能是高阶像差不同的影响原因之一。
  4 讨论
  随着准分子激光仪的改善,角膜的个体化切削也越显丰富,LASIK手术后的全眼高阶像差和角膜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增高,其量与近视度数呈正相关。对术前高阶像差较大或自然瞳孔偏大的眼和特殊职业要求的人群应慎重。TOGCA术后的全眼高阶像差和角膜高阶像差与LASIK组类似,但增加量较小;其优点是优化和平滑角膜表面,是一良好的选择方式。WAGCA术后全眼高阶像差较术前减少,但角膜高阶像差却增加,说明其总高阶像差减少是建立在角膜高阶像差增加的基础上,如日后患者再行白内障等手术时增加了术前角膜检测难度。在个体化切削时代到来之际,希望本研究能够提供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Oshika T, Klyce SD, Applegate RA, et al. Comparison of corneal wavefront aberrations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a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J]. Am J Ophthalmol,1999,127(1):1-7
  [2] Seiler T, Kaemmerer M, Mierdel P, et al. Ocular optical aberrations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for myopia and myopic astigmatism[J]. Arch Ophthalmol,2000,118(1):17-21
  [3] Moreno-Barriuso E, Lloves JM, Marcos S, et al. Ocular aberrations before and after myopic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LASIK-induced changes measured with laser ray tracing[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1,42(6):1396-1403
  [4] 练苹,顾欣祖,叶秀兰. 正常人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的特征[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0):1038-1041
  [5] 郭瑞,练苹,叶秀兰,等. 近视患者瞳孔大小变化的研究[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3):303-306
  [6] 吴文捷,钱益勇,张振平,等. 角膜和全眼高阶像差的特点及年龄相关性变化的研究[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6):572-576.
  作者单位: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眼科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回顾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58例(7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58例(70眼)发生浅前房12例(12眼),最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脉络膜脱离。其中11例(11眼)经保守治疗即可恢复,1例(1眼)需手术治疗。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大多数浅前房可
期刊
【摘要】对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加强预防和保健。  【关键词】儿童;龋齿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84-01  齲齿是最常见的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口腔疾病,在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为了掌握我市城区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寻找儿童时期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我站与2010年6月对城区三所幼儿园562名3-6岁儿童进行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93-01  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De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解剖解构图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系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报告。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可得到痊愈。本病可因季节或病毒流行而有人群发病的
期刊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 感染;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90-02  乙肝感染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为了解乙肝在绥化地区不同人群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等对绥化的部分1~65岁人群进行了乙肝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  1 调查对象与实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全市各个地区调查,包括周围各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同一批号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引起结果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有溶血或浑浊的血清。结论应针对血清标本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凝剂  【中图分类号】R5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96-02  瘢痕疙瘩是瘢痕体质的患者在皮肤受损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单纯手术切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我科2007-2010年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应用90Sr-90Y敷贴治疗48例,在预防瘢痕疙瘩增生及复发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采用此疗法治疗48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98-0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是老年的常见病,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胸骨后剧烈持续性疼痛或心前区压榨窒息样疼痛是AMI的特征性改变,但有相当一部分AMI患者从发病甚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10mg/d的治疗方法。结果:64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都出现了闭经,贫血的情况均得到了改善,围绝经期也都提前过渡到了自然绝经。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有积极的临床价值,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利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疗效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胰腺炎(老年组)的临床资料82例,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非老年组)115例作比较:结果老年组的诱因主要是胆石症、血脂异常、药物等,其中酒精性、血脂异常、药物等病因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中重症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非老年组高(23.2%VS l3.91%,P<0.05)。老年组有6例死亡,3例死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或安全性。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符合试产条件孕妇146例,进行阴道试产对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其中12例直接行剖宫产(剖宫产组),134例行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组)。结果:在阴道试产中,有112例阴道分娩成功,22例产妇试产失败改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率83.5%。结论:剖宫产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只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