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边放鹅人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从这首诗里生发出来的意象,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白鹅不仅形象美好,而且肉质紧,筋道不柴,炖汤汤汁浓郁,鲜香可口;鹅肝、鹅肫、鹅肠等鹅杂也能入馔,始终受人热捧;鹅头、鹅脖、鹅掌更是尤物;就连鹅绒也是制作羽绒服的重要材料。可以这么说,鹅的一身都是宝。
  正因为鹅肉鲜美,消费者趋之若鹜,市场需求量大,所以近些年身价倍增,无疑也释放出一个这样的信号——养鹅赚钱。
  不过,鹅可不是谁都能养的。要养它需满足几个条件:场地要大,食物要充足,还要有大的水面,便于鹅觅食戏水,而本文的主人公恰恰拥有这几个条件。
  他叫陈加起,家住固始县三河尖镇港口村四组,打小家庭基础就很薄弱,21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撇下孤儿寡母,母亲眼泪汪汪,涕泣涟涟:“你爸走了,剩下我们娘儿几个,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呀?”作为两个弟弟的哥哥,家中的长子,陈加起神色刚毅,拍了拍胸脯说:“娘,你别哭,有我在,咱不怕!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我们都是好腦好身的人,还能被饿死不成?”
  于是,懂事的陈加起开始努力耕地种田,毒辣的太阳下挥汗如雨,凛冽的寒风里哈气成冰,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可没日没夜的苦干,一年下来也落不下几担粮食。更令人绝望的是,三河尖是有名的大水窝,“蛤蟆尿泡尿,大水就来到”。夏秋时节,淮河多发大水,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就这样被无情的大水淹没了,快到嘴的庄稼被水魔夺走,真让人心疼啊!
  眼看种庄稼不保籽,人总不能一棵树吊死吧。因此,陈加起又着手加大养殖力度,养鸡养鸭,养猪养羊。可是,那时候的养殖基本上都是属于家庭养殖型,以户为单位,闷着头,各养各的,没有规模,成不了气候,更谈不上什么特色。正因为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平时又不注重预防,一旦遇到疫情,就慌了手脚,乱了方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牲口一个个死去,号啕大哭也于事无补。情况最糟糕的时候,血本无归。看来养殖这碗饭也不好吃。急中生智,他就走街串巷,进门入户,吆喝买卖,零售一些香烟瓜子、果子小糖,赚点差价;后又出门打工,倒腾来倒腾去,终于有了一点积蓄,于是伐树盖房,娶妻生子,还帮助两个弟弟安了家,又料理老母后事,可以说是一个跟头连着一个跟头,累得陈加起气都顾不上喘一口。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他才发现家里除了妻儿和四壁以及手头用品之外,其他像样的物件几乎一件没有,面对如此窘境,咋办?日子还得继续,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每每想起,都是有心无力。正愁得寝食难安之际,国家脱贫攻坚惠农政策恰好实施,港口村“两委”班子立足村情户情,经过认真摸底排查、筛选比对、反复讨论合议,决定将陈加起家作为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初步解决了他家的基本生活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第一批贫困户是要起示范作用的,不仅要尽快致富,而且还要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
  2014年2月,村领导在和陈加起促膝谈心之后,决定因地制宜,发挥陈加起的特长——养鹅。
  说起养鹅,那可是陈加起的老本行。重操旧业,方案也切实可行,关键是进鹅苗需要资金,为此,驻港口村的县供电公司领导熊鑫和村支书刘开林商量这个事,决定以担保人的身份给陈加起贷点小额贷款。有了启动资金,陈加起如鱼得水,赶紧买了一千只鹅苗和饲料,并搭建了为鹅苗遮风挡雨的大棚,完善了一些相关的简易设施。这样,陈加起夫妻就在自家门口大埂下的河滩地当起了鹅倌儿,一望无际的淮河滩涂杂草丛生,茂密异常,无疑是放养白鹅的天然场所。上千只白鹅蠕蠕而动,漫无目的,一路向前,走哪吃哪,渴了,淮河滩不缺的就是河沟、池塘,蓝天白云倒映其中,沟塘里的水显得更加清澈明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鹅们长势很快,两个多月下来,小鹅苗就变成肥嘟嘟的大鹅了。
  鹅长大以后,接着就可以拔羽了。鹅毛恢复很快,大致每隔四十天就可以拔一次,年均拔三次,每四只鹅一次能拔一斤鹅毛,而一斤鹅绒当时的市场价在80—100元之间,拔一次能拔250斤,三次就在700斤以上,也就是说,一千只鹅光拔鹅绒这一项,年收入就在六万元左右,不仅如此,还有老鹅本身。入冬以后,春节之前,除了孵化鹅苗的种鹅之外,其他大鹅都可以出栏了,一只鹅又可以卖将近一百元,这样,一年下来,刨掉所有成本,头一年,陈加起就净落了五万元,还清了贷款,腰包还是鼓鼓的,把陈加起全家乐得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初战告捷,尝到了甜头,陈加起第二年扩大了规模,连自己家孵化兼带买鹅苗,总共养上了2000只鹅,还买来了几头黄牛一并放养。
  鹅养多了,夫妻两人在草甸上放养自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那时候还没有电动车,陈加起夫妻俩拉着架子车,上面放些铁锅、锅腔、蔬菜、净水、油盐等,至于柴草,到处都有。鹅有时走得很远,无法回家,夜晚就露天歇宿。晴天还好凑合,一旦下雨,人可就遭罪了。有一天夜里,雷鸣电闪,大雨“哗哗”地下了起来,鹅们惊慌失措,挤成一团,有的甚至离开队伍,迷了方向,到处乱撞,陈加起夫妻两个拿着手电,在漆黑的雨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追赶,大声呵斥,等把鹅全部聚拢,天也快亮了,忙了一整宿,夫妻俩活像两只落汤鸡,相视一笑,万般辛苦,都在不言中……
  夏天放鹅,最怕蚊虫叮咬,上千只鹅聚在一块,蚊虫追逐气味,高飞低舞,一窝一团,扰得鹅们心神不宁,尾随其后的放鹅人,别提有多辛苦了。白天跟着鹅,夜晚陪着鹅,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和毅力,一般人真干不下来。
  陈加起穷出身,能吃苦耐劳,生活中再大的苦难对他来说只是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心中有信念,又何惧风雨如晦、山高路远!
  难熬而又充满期待的第二个养鹅年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其帮扶责任人熊鑫和村支书刘开林的一笔一笔核算下,陈加起又获得了12万元的大丰收,顺利地实现了打翻身仗的梦想,当之无愧地成了脱贫致富的先锋,给其他贫困户带了个好头,连固始县长王治学、副县长姚广亮也亲自来到他家嘘寒问暖、问长问短,最后握了手,合了影。
  根据固始县脱贫细则比对,陈加起早已达到了脱贫标准,于是,2016年底为其办理了脱贫手续,颁发了脱贫证书,昔日的贫困户,现在的致富标兵,依靠养鹅,陈加起仅用短短三年时光,便实现了人生的大逆转。
  脱贫后,陈加起再接再厉,又适时增加了白鹅的养殖数量,还带动其他贫困户和村民共同养鹅,无私、无偿地向他们传授养殖技术和资金扶持。每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那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又出来了:“家门近邻的,帮点小忙算个啥。”
  由于数量多了,肉质又好,陈加起他们养的鹅影响也越来越大,近至安徽,远到福建,每年一入冬,鹅贩们就慕名而来,一谈好价钱,立马装车运走。
  去年腊月,小儿子也结婚了,陈加起肩上的担子终于卸掉了,人生大事基本完成了。对于未来,他没有过高的期许,只是希望继续把鹅养好,为两个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各买一套房子……
其他文献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进行审议。  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4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2017年,民法总则获表决通过。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多次审议。2019年“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由民法總则和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成的民法典草案,包括7编加附则,共84章、1
期刊
一  2018年,睢县脱贫攻坚摘帽之年。  新春伊始,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从浓浓的年味里回过神来,脱贫攻坚“百日会战”的号角就紧急吹响了。乡村一线的扶贫战场上,扶贫干部们入户走访、宣传政策、改造危房、发展产业……每个人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奔忙着。  村里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忙碌。记不清多久没有回家了,每天快马加鞭的节奏容不得有一丁点的时间多想家里的一切,所有的问题都一股脑地推到扶贫结束以后。扶贫
期刊
每部法典的制定都有时代需求和时代准备,民法典也不例外。  上世纪80年代,围绕是先制定民事单行法还是民法典,法律界曾经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一锤定音说,民事活动与经济活动互相联系,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处于改革中,制定完整的民法典恐怕还有困难,条件不成熟。恐怕需要采取“零售”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成熟一个制定一个。这一“先零售后批发”的立法思路,确立了我国民法典制定分阶段
期刊
他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努力奋进,带领全体员工扎实工作、屡创佳绩;他是一个爱岗敬业的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提案;他更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行善者,献身公益,让爱心在所到之处蓬勃生根、扶危济困。他就是河南联盛集团董事长、郑州市政协常委赵永录。  从河南联盛物业公司创立以来,作为董事长的赵永录就不断号召员工学会感恩与奉献,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竭尽所能帮助需要的人。他
期刊
绿荫如盖,树影婆娑,点点碎金撒向脚尖,远山近水清朗透明,街道上行人如织,一番热闹的集镇模样渐次进入视野——这里便是卢氏县范里镇范里村。  这里有着大禹治水的遗迹,曾是商圣范蠡的归隐地,位于卢氏县城东17公里,是全县人口最多的村庄。而今集贸兴旺、商业繁荣,产业日渐完善,街道房屋干净整洁,村内村外花香鸟语;文化广场里,男女老少跳舞的、唱戏的,都在以积极的方式快乐生活;崭新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整齐的中原
期刊
年青帅气的郭锐是县住建局职工。2015年7月,他被卢氏县委组织部选派到范里镇柳泉村担任第一书记;2016年4月,因工作需要,到柏坡村担任第一书记;2017年12月,到南庄村担任第一书记;2018年10月至今,在范里村担任第一书记。5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着范里这一方山水,无论在哪个村工作,他都把一颗心紧紧贴着老百姓。党建工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金融扶贫,道路升级改造、美化村容、帮贫困户申请公益性岗位…
期刊
支部委员吉双魁现年58岁,1979年高中毕业后回农村当生产队的记工员;1982年担任12组组长至2015年;1986年担任范里地毯厂厂长,他搞经济与群众工作很有一套;1994年入党,后曾主管水库淹没区的移民搬迁工作;2007年春,任村副支書;2016年秋,扶贫搬迁范里村小区工程开始启动,他负责征地、量地和地上的坟茔、树木等附属物的清理工作。当时村里先召开群众大会发动工作,大部分群众支持征地,但少部
期刊
2020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出炉。截至5月17日,“依法治国”位列热词榜第二位。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相得益彰,适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已经并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展
期刊
现年50岁的辛永丽,1992年入党,任范里村妇联计生专干、办公室主任、会计、文化协管员。身兼数职的她,说自己没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些零碎的小事。每天上班,她是最早迎接村民的党员之一。  那些来办独生子女证的、領养老金的、办准生证、办残疾证的,只要大家来找她,她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领着他们去办理。2016年以来,村里的老人卫小米,子女都在县城住,自己不会取钱,就把银行卡和密码给辛永丽,让她帮助取
期刊
祁玉平,今年56岁,中共党员,属范里村11组居民。2005年5月,他意外被村民选为范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此,他放弃了在卢氏县新乐飞有限公司的优厚待遇和美好前程。  范里村是范里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因地处故县库区,全村1170户,3425口人,耕地仅有1500亩,人均不足0.5亩,还欠着10多万元的外债。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他深受感动,村民认为他是一个有拼劲、有闯劲、有担当的人。2004年之
期刊